我国古代的“冠文化”

国学传统文化

我国古代的“冠文化”

掌权者围观:℉更新时间:12-01 00:32

我国古代的“冠文化”

冠来源于束发器,它和帽子的区别是,冠上罩住发髻,而帽则盖住整个头颅。冠制也是我国服饰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上古时代,冠是贵族服饰的标志。夏商时期有了讲究的礼服、礼冠制度,用来显示贵族的身份。那时的冠形还比较简易,通常作帽箍式,它的基本形制与早期的束发器相同。

周代冠的形制有冕、弁两种,冕的基本形制是冠上加一块木笄,前后有垂旒,施以玉珠穿成,随等级差别以及种类、用途的不同而垂旒的数目也有差别,天下最尊贵的衮冕是十二旒,等级最低的大夫玄冕仅二旒。周代以后,这种冕一直为历代所用,作为正式的礼服,一直沿用到清末。

汉代的冠式,都是前高后低,倾斜向前形,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种,一是文官所戴的进贤冠,一是武官所戴的武弁大冠。

魏晋南北朝时,正式官服多袭汉冠制度,但人们戴冠帽的习惯却有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宋代的礼服中仍用冠冕,而一般公服则多戴幞头,帽形平直,辽、宋、元、金各代大多沿用旧制。明代公服中的乌纱帽就是从前代的幞头演变而来的。

清代的冠帽,民间大体沿用明的旧制而稍有变更,官服之帽则废明代旧制,换上凉帽、暖帽。

标题:我国古代的“冠文化”

链接:http://m.zhaichaow.cn/chinawenhua/356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