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都有哪些朝代在洛阳建都
西周的洛邑、东周的成周和汉魏的洛阳、隋唐洛阳,城址稍有移动,相去不过20里,可总称为古都洛阳。
汉高祖即帝位时曾定都于洛阳三四个月。王莽曾以长安为西都,洛阳为东都,并准备迁都洛阳,但未实行。更始帝刘玄也曾建都于此。
公元25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此后165年,洛阳都是全国的首都。190年董卓逼献帝迁都长安,对洛阳进行毁灭性的破坏,并强迫迁走周围200里内的居民。洛阳荒芜了30年,至221年魏文帝曹丕才重新建都洛阳。西晋仍都洛阳。311年十六国前赵刘曜攻占洛阳,晋怀帝被俘,洛阳作为首都的历史再次中断。魏晋两代都洛阳共计为90年。
493年北魏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洛阳再次成为北中国的首都,历时41年,至534年北魏分裂为东、西魏止。
605-606年,隋炀帝在汉魏洛阳城西18里处营建了新的洛阳城。此后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二都并建,洛阳是实际上的首都。唐初罢东都,高宗时复建。高宗、玄宗时经常驻跸东都共20余年。武则天在位时有21年,正式以洛阳为首都,号神都。
904年朱全忠逼昭宗迁都洛阳,当时实际上政治中心在汴州(开封),洛阳只做了三年名义上的首都。五代梁、唐、晋三代以洛阳为首都共19年。
938年后晋定都开封,从此洛阳便结束了作为首都的地位。但北宋一代一直保持着陪都的地位,金朝末年迁都开封,又曾以洛阳为陪都。
总计自东周至五代,定都洛阳的共有周、汉、魏、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十一朝,长达880年。但东周、曹魏、北魏、五代都不是一统政权,作为一统政权的汉晋隋唐的首都约250余年。
洛阳在历史上作为古都的时间和地位虽不如长安、北京,但自西周至隋唐,长安和洛阳往往二都并建,作为帝王的东西二宅,故有时虽非首都,实际上其重要性却不下于首都。因此其在古都史上地位,仅次于长安、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