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高命蹇”说赵嘏

国学传统文化

“诗高命蹇”说赵嘏

破修武帝围观:℉更新时间:11-29 16:54

“诗高命蹇”说赵嘏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赵嘏的诗很早就名满天下了。许多王公大臣也时常邀请赵嘏去做客,以表示对他的尊敬和推崇,但是他所担任的官职却一直很低。

那年秋天,心中郁闷的赵嘏在登览了京城长安后,写了一首七律,其中有“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之句。这首诗被大诗人杜牧看到,杜牧大为欣赏,并称赵嘏为“赵倚楼”。这可是一个极高的评价!

后来,赵嘏的诗名越发响亮了,就连身居皇宫中的宣宗也都知道他。一次退朝后,宣宗便问宰相:“诗人赵嘏现在担任了什么官职吗?爱卿可把他的诗作拿来我看。”宣宗把赵嘏的诗集一打开,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一首《长安秋望》: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这首七律,通过诗人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情感。全诗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宣宗早已听说其中的名句,看完十分高兴,于是就继续看下一首《题秦诗》。正是这首诗,使赵嘏的官运从此不济。《题秦诗》中有这样一段话:

徒知六国随斤斧,莫有群儒定是非。

宣宗读了以后,认为他是借古讽今,不愿委以重任。渭南尉这样的小官赵嘏一直做到最后也没有升迁,人们都称他“赵渭南”。后人为他可惜,说他是“诗高命蹇”。

这无疑是悲哀的。但更为悲哀的是,赵诗人的家事居然也陷入了窘迫的境地。

早些时候,曾经把家安顿在浙西的赵嘏,为了只身西上京城求取功名,便跟他的爱妾商量好,让她在家奉养他母亲。待功名一旦有了眉目,他便来接她和母亲到长安去。

只是许多事情往往难以预料。中元节那天,鹤林寺里人山人海,远近的善男信女都来进香,以希企自身的愿望能够实现。赵嘏家里那容貌美丽异常的爱妾便也来到这里进香。

正当大家虔诚叩拜神佛之际,一位大官骑着高头大马从远处过来,一时间,众人走避不及。这大官一进来,一眼便瞥见了夹杂在众人堆里的赵嘏爱妾随即吩咐手下兵士把她强行拉走。方丈见对方是权势极大的浙帅,竟也不敢去多嘴了。而众人更因不知就里,刹那间便都傻愣在了那里呆立着不敢出声。

到了第二年,业已考取进士的赵嘏在获悉这不幸消息后,自忖还难以跟这浙帅相较量,就只有自怨自艾的份儿了。他一边含泪喝着苦涩的烈酒,一边低声吟道:

寂寞堂前日又曛,阳台去作不归云。

当时闻说沙吒利,今日青蛾属使君。

这首诗首句表述了自己失去爱妾的情感,次句说爱妾被掳一去不回,最后两句用番将沙吒利掠夺韩翎妾柳氏的故事来和浙帅的行为相比,痛斥浙帅的野蛮无人性。

标签:诗人的

标题:“诗高命蹇”说赵嘏

链接:http://m.zhaichaow.cn/chinawenhua/350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