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鬼故事

国学综合

阅微草堂笔记鬼故事

全球论战围观:℉更新时间:05-12 14:19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阅微草堂笔记鬼故事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阅微草堂笔记最恐怖的故事和阅微草堂笔记鬼故事的精彩内容哦。

阅微草堂笔记鬼故事

表叔王碧伯妻丧,术者言某日子刻回煞,全家皆避出,有盗伪为煞神,逾垣入,方开箧攫簪珥,适一盗又伪为煞神来,鬼声呜呜渐近,前盗皇遽避出。相遇于庭,彼此以为真煞神,皆悸而失魂,对仆于地。黎明家人哭入,突见之,大骇,谛视乃知为盗,以姜汤灌苏,即以鬼装缚送官。沿路聚观,莫不绝倒,据此一事,回煞之说当妄矣。然回煞形迹,余实屡目睹之。鬼神茫昧,究不知其如何也。

王碧伯的老婆死了,阴阳师的告诉王他老婆的魂在某日子刻回煞,那天全家出外躲避。有个小偷知道这件事后,就装扮成煞神模样跳墙进入他家中盗窃,正在翻箱倒柜之时,正好另一个小偷也扮做煞神来偷东西,后来的这个小偷一边走一边模仿鬼叫声,在里面的小偷赶紧就往外跑,两个小偷在院中碰了个照面,都以为对方是真煞神,都吓得七神出窍,双双昏倒于地。天明后王家人回家后一看大惊,细细一看才知道是两个小偷。连他们的妆也没卸就绑送了官府。此事当真可笑之极,既然相信有鬼又何必去偷,既然去偷就不要怕鬼。


有盗伪为煞神

表叔王碧伯妻丧,术者言某日子刻回煞。全家皆避出。有盗伪为煞神,逾垣入,方开箧,攫簪珥;适一盗又伪为煞神来,鬼声呜呜渐近。前盗遑遽避出,相遇于庭,彼此以为真煞神,皆悸而失魂,对仆于地。黎明,家人哭入,突见之,大骇;谛视之,乃知为盗。以姜汤灌苏,即以鬼装缚送官,沿路聚观,莫不绝倒。

原文——《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

注释1.术者,古称阴阳家,巫人之类。

2.回煞,这是迷信说法。煞,凶神。人死后,有一天死者的鬼魂要回家一趟,但是要由煞神(凶神)押着回家,称做回煞。鬼魂回家的日子,阴阳家能推算出来。

3.垣:墙。

4.箧,藏物的小箱子,多为竹篾编制。

5.攫,抓取。簪珥,首饰。

6.遽:皇,心神不安。 遽,急速。

7.谛,仔细审察。

8.盗,小偷。

9.伪,假装。

10.逾,越过。

11.适,恰巧。

12.仆:倒地,扑倒。

译文(纪晓岚)表叔王碧伯的妻子死了,有阴阳家推算出某日夜里11点到1点钟(子刻)王碧伯妻子的鬼魂要回家一趟。这时,全家人都必须出门避开。到了子刻,一名盗贼打扮成煞神的样子,翻过墙进到屋里,刚把藏物的小箱子打开,捞到簪子耳环首饰,恰巧另一名盗贼也扮成煞神进到这家,还学着呜呜的鬼叫,渐渐接近。先进到屋里的盗贼心中害怕,慌慌张张逃了出来,两个人在庭院里相遇,彼此都把对方当做真的煞神。狰狞的面目、怪异的衣饰,吓得心跳剧烈,魂魄出窍。顿时,面对面昏倒在地。天亮以后,一家人哭哭啼啼回转家门,见到庭院里昏倒两人,仔细一看,大为惊吓;再仔细察看,才知道这两个人都是盗贼。于是灌下姜汤使他们苏醒过来。随即将扮成煞神的两个盗贼,不动原样地捆缚起来,押送到官府。一路上,聚拢了许多观看的人群,见到盗贼的这般模样,简直把大家都乐坏了。

理解民间丧事,各地习俗不同,做法各异。人死以后,多数人不相信有鬼魂之说,但是,由于长年的习俗,代代相传,往往有一些好事者,茶余饭后,把阴阳家玩弄的一套把戏,编撰种种鬼神故事,说得活灵活现。特别是有的人,故意结合地方上的一些史料,指名道姓,有地点、有年月,就好像他自己亲历的一样,天花乱坠,实在使人毛骨悚然,而信不信由你。与此相反,也有一些人,专好揭穿丧事中一些鬼神邪说,同样也编制一些针对性的故事,以讥讽挖苦的手法,在笑声中,剥开虚假的把戏,轻松地消除了种种神秘和恐惧,委实是破除迷信的好资料。回煞,原是无中生有的事情。谁也没有见到过返家的亲人鬼神,更没有发现过所谓的煞神。纪晓岚在滦阳消夏时节,把听来的回煞故事记录下来,编入笔记,以盗贼扮成煞神,乘机偷窃,不仅一人,却是两位;彼此相遇,煞神吓昏煞神,押送到官府,还在光天化日之下,游街一通,笑坏了沿街观众。如此内容说得实在,效果也更明显。遗憾的是,习惯势力容易形成惰性,至今,还有人迷信此道,丧事办得疑神疑鬼,影响很坏,实有必要多读些《回煞》之类故事的,从愚昧无知中觉醒过来。

要点导引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文中所说的“回煞”是古老的迷信习俗。这个故事可用以破除迷信,也可以有别的寓意。


两鬼相遇就看哪个更厉害,但他们都是假的,最后都逃跑了。


原文

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曰:“谁?”鬼曰:“鬼也。”鬼曰:“汝复谁?”定伯诳之,言:“我亦鬼。”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遂行数里。鬼言:“步行太亟,可共递相担也。”定伯曰:“大善。”鬼便先担定伯数里。鬼言:“卿太重,将非鬼也?”定伯言:“我新鬼,故身重耳。”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重。如是再三。定伯复言:“我新鬼,不知鬼悉何所畏忌?”鬼答言:“惟不喜人唾。”于是共行。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听之,了然无声音。定伯自渡,漕漼作声。鬼复言:“何以作声?”定伯曰:“新鬼,不习渡水故耳,勿怪吾也。”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着肩上,急持之。鬼大呼,声咋咋然,索下。不复听,径至宛市中下,着地化为一羊。便卖之,恐其变化,唾之。得钱千五百,乃去。于时石崇言:“定伯卖鬼,得钱千五百文。”

编辑本段注释

南阳:古郡名,今河南省南阳市。 诳(kuang第二声):欺骗。 宛市:宛,即南阳;市,市场。 亟(ji第二声):疲劳。 递相担:轮流相互背负。 卿(qing第一声):您,尊敬。 略无重:几乎没有重量。 了无:一点也没有。 漕漼:涉水的声音。 着:放置。 紧持:紧紧地抓住。 咋咋(ze第二声):像声词。 索下:要求下来。 至:到 迟:慢。 畏忌:害怕。 负:背。 值:遇到。 作:发出。 唯:只。 故:原因,缘故。

编辑本段译文

南阳地方的宋定伯年轻的时候,(有一天)夜里走路遇见了鬼,问道:“谁?”鬼说:“(我)是鬼。”鬼问道:“你又是谁?”宋定伯欺骗他说:“我也是鬼。”鬼问道:“(你)要到什么地方去?”宋定伯回答说:“要到宛市。”鬼说:“我也要到宛市。”(他们)一同走了几里路。 鬼说:“步行太劳累,可以轮流相互背负。”宋定伯说:“很好。”鬼就先背宋定伯走了几里路。鬼说:“你太重了,恐怕不是鬼吧?”宋定伯说:“我刚死,所以身体(比较)重。”轮到宋定伯背鬼,(这个)鬼几乎没有重量。他们像这样轮着背了好几次。宋定伯又说:“我是新鬼,不知道鬼害怕什么?”鬼回答说:“只是不喜欢人的唾沫。”于是一起走。在路上遇到了河水,宋定伯让鬼先渡过去,听着它一点声音也没有。宋定伯自己渡过去,水哗啦啦地发出声响。鬼又说:“为什么有声音?”宋定伯说:“我刚刚死不久,是不熟悉渡水的缘故罢了,不要见怪。”一路上,快到宛市,宋定伯便把鬼背在肩上,紧紧地抓住它。鬼大叫,发出“咋咋”的声音,恳求放他下来,宋定伯不再听他的话。(宋定伯)把鬼一直背到宛市中,才将鬼放下在地上,鬼变成了一只羊,宋定伯就卖了它。宋定伯担心它再有变化,就朝鬼身上吐唾沫。卖掉得到一千五百文钱,于是离开了宛县的集市。当时(有个)石崇说(过这样的话):“定伯卖鬼,得到了一千五百文钱。”


表叔王碧伯妻丧,术者言某日子刻回煞,全家皆避出,有盗伪为煞神,逾垣入,方开箧攫簪珥,适一盗又伪为煞神来,鬼声呜呜渐近,前盗皇遽避出。相遇于庭,彼此以为真煞神,皆悸而失魂,对仆于地。黎明家人哭入,突见之,大骇,谛视乃知为盗,以姜汤灌苏,即以鬼装缚送官。沿路聚观,莫不绝倒,据此一事,回煞之说当妄矣。然回煞形迹,余实屡目睹之。鬼神茫昧,究不知其如何也。

王碧伯的老婆死了,阴阳师的告诉王他老婆的魂在某日子刻回煞,那天全家出外躲避。有个小偷知道这件事后,就装扮成煞神模样跳墙进入他家中盗窃,正在翻箱倒柜之时,正好另一个小偷也扮做煞神来偷东西,后来的这个小偷一边走一边模仿鬼叫声,在里面的小偷赶紧就往外跑,两个小偷在院中碰了个照面,都以为对方是真煞神,都吓得七神出窍,双双昏倒于地。天明后王家人回家后一看大惊,细细一看才知道是两个小偷。连他们的妆也没卸就绑送了官府。此事当真可笑之极,既然相信有鬼又何必去偷,既然去偷就不要怕鬼。

以上内容是关于阅微草堂笔记鬼故事和阅微草堂笔记最恐怖的故事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阅微草堂笔记最恐怖的故事

标题:阅微草堂笔记鬼故事

链接:http://m.zhaichaow.cn/z/977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