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靖康之耻(靖康之耻前谁建议宋徽宗迁都)

国学综合

北宋的靖康之耻(靖康之耻前谁建议宋徽宗迁都)

永恒轮回围观:℉更新时间:04-22 21:59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北宋的靖康之耻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靖康之耻前谁建议宋徽宗迁都和北宋的靖康之耻的精彩内容哦。

北宋的靖康之耻(靖康之耻前谁建议宋徽宗迁都)

公元1126~1127年在北宋的一次重大事件,这一年是靖康二年,四月金军击败宋朝军队占领了北宋的京城,除了烧杀大事掠夺,同时俘虏了宋朝的徽钦二帝以及满朝文武和后宫妃嫔3000人,将这些人带到远在东北的金国。此次事件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其实这两代皇帝个人的文学造诣还是很深的,这对皇父子都是非常有名的画家,绘画的水平也是屈指可数,但是他们却缺少治国的才能,试想一下如果不是这两人做皇帝,历史或许会改变。

这样说不是没有根据的,据历史记载,宋朝还有一位非常有才华而且很有作为的皇子,是宋徽宗的王贵妃所生的赵楷,因为不是皇后所生,因此他的地位是根本无法同皇长子赵桓相比的。

他的才华在众兄弟之间是无人能及的,他有很多爱好,琴棋书画没有他不会的。在当时名噪一时。

虽然赵楷虽然深得徽宗的喜爱,但是祖宗的定制不能违背,在立皇太子的时候,徽宗只能遵照祖训立了赵桓为太子。

其实在整个的过程中,在徽宗的心里是更倾向赵楷的,举一个例子,宋朝开始科举制度选拨官员,徽宗知道赵楷的能力,为了让赵楷在朝臣中的形象更好,他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让赵楷参加殿试,而殿试的第一名就是状元,以赵楷的才华拨的头筹是没有问题的,徽宗也非常开心,但是为了避嫌,只给了赵楷第二名也就是榜眼,这也是皇子参加科举的第一例。

但是赵楷自己有些过于张扬,还有就是赵楷后面有一些帮助他的人,被徽宗认为是结党营私,因此,最终导致了赵楷在徽宗的心里彻底的被放弃。

如果历史可以重演,如果当年的赵楷更懂得隐忍,或许赵楷可以成为皇帝,或许靖康耻就不会出现,但是没有如果,历史的故事给后人留下的更多是思考和经验。

以上内容是关于北宋的靖康之耻和靖康之耻前谁建议宋徽宗迁都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靖康之耻前谁建议宋徽宗迁都

标题:北宋的靖康之耻(靖康之耻前谁建议宋徽宗迁都)

链接:http://m.zhaichaow.cn/z/750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