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养的孩子是否心疼你,早有预兆》作者鹿呦呦

国学综合

《你养的孩子是否心疼你,早有预兆》作者鹿呦呦

围观:℉更新时间:03-22 15:57

 你养的孩子是否心疼你,早有预兆?作者,路呦呦。为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懂得心疼自己,体贴自己呢?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家长抱怨,自己辛苦付出,却换不来孩子一点儿关心和感恩。哲学家柏拉图说过,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决定他后来往哪走。父母在教育的土壤里播下了什么种子,孩子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换句话说,你养的孩子会不会心疼你?其实在你的教育上就能看出来。1父母滴入尘埃的爱,开不出美丽的花。前些天回老家,邻居王阿姨泣不成声,跟我们控诉他宝贝了20多年的孩子简直就是白眼狼。他们家有5个孩子,前面4个儿子,全家上下自然最宠溺小女儿。有好吃好喝的第一个想到他,他一有什么想要的东西,全家人都会满足他。阿姨自己一件像样的衣服都不舍得穿,却给孩子买上千元的护肤品。二老白天上班,晚上送外卖,小女儿想出国留学,他们挨家挨户凑钱。都说女儿要富养,没想到一顿操作却惯出他一身毛病,女儿工作之后也很少回家。今年春节回来,王阿姨刚好生病了,高烧不退,结果小女儿视若无睹,还一个劲儿催着要吃饭,就连老伴儿中风住院,女儿居然也不回来看一眼。这下,老两口心彻底凉透了。我能理解,作为父母,我们并不在乎孩子赚多少钱,也不奢求孩子的回报,唯独担心教育不好,他们。不成想,父母过度卑微的溺爱,终究会养出自私自利,不懂感恩的孩子。教育学家马卡连科也说过。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这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则新闻,一位81岁的中国老人在美国机场滞留了三天三夜。据了解,老人是单亲妈妈,含辛茹苦拉扯女儿和外孙女,并送出国留学,甚至不惜卖掉了自己在北京的房子。后来,老人随女儿移居美国,却遭到美国女婿的嫌弃,女儿孙女也很冷漠。更过分的是,他们给老人买了6号的机票回国,却提前3天把老人送到了机场。这场景,任谁看了都心寒。一边是拼命付出的父母,一边是不断索取的子女,这种畸形亲子关系最终会把自己一点点推向万丈深渊。想让孩子学得尊重与爱,懂得心疼他人,那么父母一定要改掉无条件溺爱孩子的习惯。孩子的需求,有时候要让孩子通过努力获得,而不是父母的一味牺牲和无限给予。父母把自己的分量放在孩子的心里,他才能永远感受到父母沉甸甸的爱。2孩子的懂事,从知道父母的不容易开始。经常见到这样的父母,他们觉得小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其他什么都不用管。于是自己日以继夜埋头苦干,却不敢打扰孩子一分,甚至连家务也不舍得让孩子干。有位育儿专家在节目里分享过一个案例。一位开出租车维持生计的单亲妈妈,却有一个沉迷打游戏的儿子。妈妈每天早出晚归,经常吃了上顿忘了下顿,而儿子只顾着自己吃喝玩乐,也不爱学习,整天在网吧里浑浑度日。为了让孩子改邪归正,妈妈甚至在网上找人支招,谁要是帮他儿子戒掉网瘾,就悬赏1万块钱。有人就建议他多陪陪孩子,最好是带着孩子一起出去拉活。妈妈照做了,不管刮风下雨,都带着孩子出车。这也是孩子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妈妈在外面这么辛苦。没多久,孩子就主动提出回学校上学,并承诺我要好好读书,将来让妈妈过得好一点。当父母一次又一次拒绝孩子淋雨时,无形中也在剥夺孩子懂事并承担责任的机会,孩子很难学会如何爱人。正如作家毕淑敏说,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网络上流传着一张12年前的父子合照。照片里的人叫冉光辉,是山城棒棒军,专门给人搬运货物。那时候的每一天,他都是这样,一手扶着肩上扛着的重货,一手牵着年幼的儿子。从小目睹父亲的艰辛,儿子也很争气,从小学习就名列前茅,还是班里的班长和历史课代表。12年后的他,在学习之外,经常过来抢着帮爸爸扛货。他说,我多做一点,爸爸就能少辛苦一些。你看,孩子的幸福感来源其实并不只是获取,还可能是付出。父母爱孩子,首先就要让他们了解并参与父母的生活。亲子关系变得融洽,父母和子女都能看到彼此的不易,教育这件事才能真正存在。当父母试着放开手,孩子有机会在生活的训练场摸爬滚打,他就能懂得生活的意义,并从中建立起同理心和责任感,也会在付出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变得更加自信。3从小被尊重和共情的孩子,才会习得爱他人的能力。知乎上有一个提问,为什么中国很多孩子都不会考虑家长的感受?下面汇集了2.2万条回答。其中有个网友这么说,每一次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总是被否定,这有什么用?有着时间不如多看会儿书。每一次渴望关注,都会被敷衍、忽视,甚至是指责。烦不烦?没看见我在忙吗?自己玩儿去。每一次不小心犯错,都有无休止的唠叨,怎么又大醉一晚?吃饭不要玩手机,不要一直看电视,早就跟你说过嘛。经常性不被理解,孩子也无法理解家长的想法。久而久之,孩子开始选择性的和父母交流,最终无话可说。要知道,孩子们的感受从来没有被好好对待过。所以,长大后,他们不是不想心疼父母,而是不会不知道该怎么关心,也不知道如何去爱。一个人如果童年时被父母好好爱过,能够好好的接纳自己,爱自己,自然也能习得爱自己和爱他人的能力。父母给孩子持续稳定的关爱和共情,孩子能够确信自己是被认可和接纳的,内心就充满了能量。4父母变弱,孩子就能变强。综艺节目一路成年中,大家眼里霸气的鳌拜徐锦江居然成了一个巨婴宝宝。在儿子面前,徐锦江非常脆弱,什么都要依赖儿子,不会做饭,不会生活,还不知道要吃什么。一个人在家时,他就像离开了妈妈的孩子一样,一天要打30多个电话,连出门戴什么帽子都要问儿子的意见。面对这样一个生活不会自理的老爸,儿子并没有不耐烦,反而宠着惯着。老爸不会用平板儿,自打开视频手把手教学。老爸录节目时高反严重,儿子就搀着他慢慢走,抱着他躺了整整一宿没合眼。事实上,徐锦江是故意而为之。我故意用这样的方法,让孩子多关心我,多陪伴我。她处处示弱,表现得自己什么都不会的样子,恰恰让儿子更独立,更有责任,而且更关心爸爸。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铁一样的教育,落在孩子身上会跟水一样绵软无力,柔一样的教育,最后落在孩子身上,都会跟铁一样刚劲有力。一个懂得向孩子示弱的父母,不图一时之勇,也不是对孩子无条件屈服,而是一种柔软的智慧。很多父母在孩子面前总喜欢表现得像超人,家中大大小小的事他都操心,都要管,生病不让孩子担心。殊不知,父母故作坚强,容易给孩子家中无大事,出事有爸妈的错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以强制强从来不是教育孩子的上策,以柔克刚才是王道。适度示弱,孩子才能变强,这也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信任和放手。父母恰如其分的示弱,也能成为孩子变强大的助推器。5杨绛先生有句话我特别喜欢。这世界上所有关系都是相互的,你给我一颗糖,我会给你小蛋糕,你拉我看小星星,我就会带你晒太阳。任何关系都是相互的,亲子关系也不例外。每一个懂爱会心疼人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懂爱的父母。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向孩子表达爱意,不妨试试多聆听他们的声音,让他感觉自己是被理解、被重视、被需要的。当孩子感受到这份无条件的浓烈的爱意,也会变成一个小太阳,回馈同样的爱和温暖。

标题:《你养的孩子是否心疼你,早有预兆》作者鹿呦呦

链接:http://m.zhaichaow.cn/z/4740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