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巡察组 益阳巡视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益阳巡察组 益阳巡视的文章,本文对文章益阳巡察组 益阳巡视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揩公家油养私家车后果怎么样?
近日,湖南益阳市纪委通报4起私车公养案例,贵州省纪委3月19日通报了1起私车公养案例,天津、湖北、浙江等多地也在持续开展私车公养专项检查整治。从中央纪委以及各地纪委通报情况来看,此类案例并不少见。
调查发现,随着各地作风建设持续深入,公车私用得到有效遏制,但花样翻新的私车公养现象浮出水面,成为“车轮腐败”新变种。
变着花样“揩公家油”
从公车私用到私车公养,一些地方公车改革过程中的违纪问题出现新动向。记者调查发现,私车公养的表现形式多样。
其中,使用单位加油卡为私家车加油的案例最为普遍。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3月19日通报了贵阳市乌当区爱卫办主任韩云贤私车公养问题。2021年至2021年,韩云贤在前往广州、海南、凯里、重庆等地办私事过程中,多次违规使用单位公务油卡为私车加油,共计20314元。2021年12月,韩云贤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相关费用予以退赔。
还有的人将私车“租”给单位。湖北纪检监察机关近期通报,2021年全年,恩施市板桥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主任廖雪峰将一辆私人小轿车“租给”中心使用,用于自己进城开会和下乡,并报销“租车费”。查实后,廖雪峰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也有的人把私家车加油、保养等费用也一并入账报销。浙江温州纪委近期通报,2021年底,苍南县委第一综合巡察组对苍南县旅游投资集团开展巡察,发现该集团渔寮分公司的会计账册中出现非公车产生的车辆保养费等。经核查,该分公司经理杨守文和副经理赖联云、陈礼施,将自己私家车的油费和保养费入账报销。自2021年7月至2021年2月间,3人在公司账户累计报销私家车油费及车辆保养费共14505元。鉴于3人在案发前主动整改并退出违纪款,2021年2月,苍南县纪委分别给予杨守文等3人党内警告处分。
中央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奢靡享乐歪风出现一些新动向新表现,其中就包括通过违规借用下属单位或企业车辆等方式使用公务用车,甚至变公车私用为私车公养。
多地整治查处 暴露公车管理机制不完善
针对出现的这些现象,多地开展了私车公养专项检查整治。如贵阳从去年开始开展公务加油卡专项整治,截至今年1月底,共检查单位(部门)1090家,清查5679张公务加油卡(含副卡),发现问题115个,立案50件,给予党政纪处分39人。
多地在专项整治中发现,管理机制不完善为私车公养歪风留下了生存空间。
——加油卡管理粗放。目前不少单位公车用油都采取“充卡加油”的方式,多是用一次大额充值的发票报账,但具体加油次数、车辆、行程等则没有明细。少数人员就在加油卡上动起了“歪脑筋”。如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国土资源局一名领导干部的驾驶员,私自将单位公务加油卡拿给他的妻子使用,加油66次,开支17900余元。
此外,一些单位指定了加油站点,统一结算油费,也让私车“揩油”有机可乘。
——公车使用登记手续不全。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单位的公车使用流程虽然有详细规定,但执行中为了省事图便利,往往流于形式。当需要私车公用时,也没有专门的台账进行登记,对出差事由、行驶里程等情况没有记载,多数情况下只是口头请示,让私车公养有了自由操作的模糊地带。
——发票报销存漏洞。“确实存在没有好好审核的问题。”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纪委常委邹云森说,少数公务人员将私车私用中产生的油费、维修费、过路费、罚款等捆绑在公车身上一起报销,单位的领导和财务部门没有严格把关。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近期通报,2021年1月,区纪委接到群众举报,反映区司法局某领导的私家车维修费用由办公室副主任冯某某经手予以公款报销。经过查对账目,比对单据,发现冯某某将假单与旧签名复印在一起伪造单据,造假报销。
堵住“跑冒漏滴”,扎紧制度笼子
“私车公养本质上还是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的表现,是‘四风’问题的反弹回潮。”中纪委驻社科院纪检组副组长高波认为,一些人钻制度空子,以权谋私,消解了公车改革的效果,同时也极大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与公信力。
一些因私车公养被处分的党员干部事后自我剖析称,没有公车坐了,用私家车办公事存在补偿心理,就利用工作便利换取补贴。
高波表示,现实中确实存在公车不够用、私车公用的情况,但这不是违法违纪的理由,不能以此为借口为私车公养开脱。
多名受访党员干部认为,遏制私车公养,要强化制度建设和落实,加强监督,强化问责。邹云森等建议,严明公务用车管理和使用方面的相关规定,“一旦发现私车公养问题,除处理直接责任人外,还要对负责管理公车的人员以及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严肃问责。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震慑。”
据了解,不少地方开始借助互联网技术,紧盯公务加油卡,实行网络信息监管,让每一笔用油消费的去向都有迹可循。比如湖北省沙洋县纪检机关利用公务油卡管理系统、加油站监控系统、公安“天眼”系统等信息大数据进行比对,精准获取问题线索,从严快查快处,取得明显成效。
高波等专家认为,解决私车公养问题,还要融入到公车改革的大盘子中,简化购买社会服务流程,增加供给,让公务用车更规范、更便利。
长沙的历史变迁
长沙,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湖南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旅游中心。长沙又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近代以来人才辈出,堪称全国之冠。素有 “楚汉名城.屈贾之乡、革命圣地”之称,名胜古迹众多,吸引着古往今来的骚人墨客。长沙,又可谓为“山水之城、文化之城、英雄之城”。也许您对以上还不太了解 但您一定听说过一个名字:毛泽东,长沙就是这位世界巨人成长的地方,他在此度过了不平凡的青少革时期。
悠悠湘江,巍巍麓山,见证着这座千年古城的变迁,“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形成,湖湘文化功莫大矣。长沙丰富的文化底蕴,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影响颇深,如果说把长沙的建设和发展比做一棵树,那文化就是这棵树的根;如果把城市比做一个人,那么文化就是这个人的灵魂,正是“经世致用,自强不息”的湖湘文化之根影响着、支撑着长沙的全面发展。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长沙精神驱动着星城奔向美好的未来。“露蒸干树熟,风撼一洲香”, 以南橘闻名的橘子洲,登洲一览,但见杂花生香,绿荫覆地,橘络含羞,在洲中放眼望去,只见西边岳麓山青翠葱茏,东边长沙城高楼耸立,山水与城市互动,城市与山水共生,好一幅天人合一的图画。
长沙,一个名副其实的旅游胜地。这里节庆盛会丰富多彩,欢乐洋溢;这里许多文化与传统风俗独具特色,举世无比;这里悠久的湖湘文化, 神奇的伟人故里,秀美的山水洲城,浪漫的现代都市,令你目不暇接。到此观光,必将给您留下一生难忘的美好回忆
距今约15—20万年以前, 长沙 有 人类 的活动,经过15—20万年的发展,长沙 历史 进入 新石器时代 ;约公元前5000年,长沙先民开始过定居生活,形成了村落,进入母系社会;约公元前3000年,长沙新石器时代进入屈家岭文化阶段;约公元公元前2500年,长沙新石器时代进入 龙山文化 阶段,这时有了原始农业,渔猎仍是人们谋生的重要手段,原始制陶业、石器加工技术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并产生原始的纺织和玉器加工技术。
夏商周以前
商 周 及商周以前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传说始祖 炎帝 和 黄帝 都曾来过长沙。 司马迁 的《 史记 ·五帝本纪》说,黄帝曾“披山通道,南至于江,登熊、湘”,后来就把长沙这片地土封给了他儿子少昊氏( 宋朝 罗泌的《路史》记载:少昊氏“始于云阳,胙土长沙”(胙即赏赐之意),据此,传说中的少昊氏是远古长沙的一个氏族首领,是开发长沙的第一人。
长沙, 夏代 属古 三苗 之地;到商、周时代,三苗国消失了,但三苗后裔仍然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这时长沙属“扬越”(又叫“荆蛮”),史称“扬越之地”,作为古越人(古长沙越人为扬越的的一支)到这时创造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越文化,以拍印的几何纹饰硬陶即印纹硬陶是其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商周时期,北方中原王朝对南方“荆蛮”、“扬越”的战事频繁,虽未能在这里建立起他们直接的统治,但“扬越之地”一度成为商周的“南服”,迫使“荆蛮”臣服纳贡。《逸周书·王会》记载,周初营建雒邑告成,各方 诸侯 来贺,贡物中有“长沙鳖”一种,这是“长沙”一名见于史籍的最早记载。
古越文化与中原文化
商周时期中原文化的传人,长沙进入 青铜器时代 。长沙古越人仍然是居住在茅草覆盖的半地穴式房屋,过着氏族生活,主要以 石器 作为工具,生产上依靠刀耕火种。商代中期,中原的青铜铸造技术传入,开始使用和制造青铜工具铜斧,到 西周 后期出现了铜制大锄(一种重要的松土工具)、铜插(即耙,用于松土和起土的农具);而且还制造出了形制考究、纹饰精美的青铜容器、乐器。长沙出土的大批商周青铜器,大多具很高的工艺水平,富有鲜明的越族风格; 1938年 宁乡 出士的著名的四羊方尊,是商周青铜器中珍品; 1959年 以来宁乡、 长沙县 出士的十几件铜镜,一般重70—80公斤,最大的221.5公斤,为 中国 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商代铜镜。
荆楚文化与中原文化
东周 以后,进入 春秋时代 ,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动乱年代,春秋末期, 楚国 (荆楚)的势力进入长沙。 战国 初期,越国灭 吴 ,楚越对峙开始,长沙成为楚国东南边睡的要塞。战国中期,楚国实行变法,国力强盛,对南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湖南全境纳入了楚国版图,长沙成为楚国南部的军事重镇,包括湖南湘北、湘中、湘南广阔地域的政治军事中心,楚国在长沙建立了城邑。楚人对长沙的进入,加上经过数百年的战争,古越人消失了,长沙古越文化被楚文化替代。
楚人的南侵,带来了中原和江汉地区的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使长沙地区进入了 铁器时代 ,长沙结束了商周以来延续了1000多年的原始状态,直接进入封建社会。
楚国至楚怀王时国势日弱,诸侯各国特别是 秦国 对楚国多次发起战争,前222年,秦国大将 王翦 帅军南下,打败楚军在江南的余部,楚国以长沙为政治军事中心的江南之地被秦国所征服,楚国灭亡。长沙(湖南)作为楚地和楚国军事重镇的时间长达800多年。
秦汉时期
秦代的长沙郡
秦国 灭掉 楚国 ,在原楚 江南 之地设立“ 长沙郡 ”,之后就是 秦王朝 的诞生,长沙为 秦代36郡 之一,从秦代开始,长沙开始纳入中国统一的政治版图,并第一次明确地以一个 行政区域 载入史册。秦代 长沙郡 涵盖今湖南大部分、 湖北 以南、 江西 西北和 广东 的连县、 广西 的全州等地, 面积 几乎相当于今湖南全省,湘县为治所。
西汉时期长沙国与长沙王
--------------------------------------------------------------------------------
2 长沙历史
秦朝 灭亡, 汉王朝 建立。 刘邦 称帝之后,公元 前202年 封 西汉王朝 开国功臣吴芮为长沙王,以原秦朝的长沙郡建长沙国,将湘县改名临湘县,临湘县驻所作为国都,也标志着 湖南 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 诸侯 国,长沙成为王国都城。长沙王是长沙国的最高统治者(最高官员),其王位世袭,但自 东汉 汉朝对诸侯王国改变体制之后即公元前144年,实际成为有名无实的番王了。长沙国从公元 前202年 始封至公元 7年 废除,存在200多年,长沙国先后分为“吴氏长沙国”和“刘氏长沙国”两个时期。
吴氏长沙国
古长沙城作为汉王番都,临湘古城位于长沙国的中心地带,为历代长沙王的驻所和长沙国的政治军事中心。古书《 水经注 》记载,临湘城(即古长沙城,史称临湘故城)系吴芮始封长沙王建筑。公元前157年,吴氏长沙国废除。
吴氏长沙国时期,为古代长沙历史上辉煌时期,政治上始终不渝维护国家统一,是西汉王朝的忠实诸侯王国。刘邦所封八个异姓诸侯王臧荼、韩信、英布等七个诸侯王全部消灭,唯独吴氏长沙国自始自终效忠朝廷,就是淮阴王英布(即长沙王吴芮之女婿)反叛,长沙王吴臣(吴芮之子)还大义灭亲。吴氏长沙国自吴芮始封,到前156年其五世孙吴著死,因无子被撤除,共传5代,历时46年。王国的官吏制度与西汉朝廷相同,设有丞相(汉高祖初曾称柱国),由朝廷直接委任,名为辅佐诸王,实际上是派来掌握本国实权以控制地方的。
刘氏长沙国
前158年 文帝 之子文帝继位,重置长沙国,史称“刘氏长沙国”,公元前155年,景帝庶子刘发封为长沙王。刘发之长沙国正值西汉王朝大削诸侯王国势力的时候,至此,疆域广阔的长沙国分离出南部另立桂阳郡和零陵郡。自前155年封地,到 前145年 ,随着朝廷对诸侯番国管理体制的改变,这时的长沙国瞎地大为缩小,已析出桂阳郡和零陵郡,仅有临湘、罗、下集、益阳、连道、湘南、安城、丞阳、茶陵、攸、昭陵等13县;长沙国的番王至此也削除了实际权力,不得干预自己所辖诸侯国的政务,成为名义上的王,上至相(管理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改制以前称为“臣相”),下至县令全部由朝廷任免。
“刘氏长沙国”从刘发始封到刘舜被废,共传7代8王,历时164年,随西汉王朝灭亡而拆除。公元 8年 , 王莽 篡位自立为帝建“新朝”,长沙国改名“填蛮郡”,国都临湘改名“抚睦县”。
东汉长沙王、长沙国与临湘侯
王莽政权很快就被西汉末农民大起义所淹没。公元25年,原 西汉 皇室宗族、长沙定王刘发的后裔 刘秀 (即光武帝)拥兵称帝,又建立起一个汉朝,因以 洛阳 为都,史称 东汉 。由于全国各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队伍和各色武装割据,刘秀又展开了统一全国的战争。公元 26年 (建武二年),刘秀遥封西汉末代长沙王刘舜之子刘兴为长沙王,复建长沙国,以控制 洞庭以南 的局势。到 29年 ,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长沙相韩福、桂阳太守张隆、零陵太守田翕、苍梧太守杜穆、交趾太守锡光等,相率遣使贡献,悉封为列侯。至此,包括长沙在内的 湖南 全境正式归于东汉,长沙的归汉,对刘秀统一天下的战争起到了重要作用,刘秀于 40年 (建武十六年)统一 中国 。长沙已早在 37年 ,刘秀以长沙王刘兴等“皆袭爵为王,不应经义”,将其改封为临湘侯,又将长沙国废除,改为长沙郡。
三国至隋唐五代时期
湘州改制为湖南和长沙建制史上的标志。由于长沙地理位置的重要,长沙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的中心,其地位与作用更加巩固。三国的长沙郡,行政范围基本局限于湘江以东地带,隋朝的长沙郡跨越湘江至整个湘中地区,从而基本上奠定了从此直到清代长沙建置的规模。隋朝的统一,湖南重归统一的中央政权之下,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往来与联系不断加强,获得了一个广阔和相对安定的空间。
东吴长沙郡
三国 时期, 219年 孙权 夺取长沙至 279年 西晋 灭 吴 ,长沙属于孙吴之地。孙权称帝后湖南政区发生变化,今湖南的大部大致属当时的南郡、武陵、零陵、桂阳、长沙、临贺、天门、衡阳、湘东、昭陵10郡,隶属 荆州 。
--------------------------------------------------------------------------------
3 长沙历史
257年 ,长沙东部为衡东郡(治所翻县,今 衡阳市 ),西部为衡阳郡(治所湘乡县今湘乡县西),益阳县南部之地析出新阳县(今 宁乡县 ),治所在沩水上游(今宁乡县横市镇一带),属于衡阳郡。
265年 ,长沙郡的安成县(今属 江西省 )和豫章、庐陵两郡几县设立安成郡,长沙郡瞎地进一步缩小,共辖临湘、测阳、恢、醒陵、罗、 吴昌(汉昌改)、建宁、下集、蒲沂等9县,包括今长沙、岳阳、株洲 3市地以及今属 湖北 的通城、崇阳、蒲沂3县(市)地。
三国时期的长沙郡,上有州(荆州),下有 县 、 乡 、里,为孙吴时代的行政体制。除行政长官外,长沙郡属诸曹的设置(官名)已经颇为全备,有掌“选署功劳”的功曹、管赋税的田户曹、管造船的船曹;有负责由贮租米、布帛的仓吏,收贮租钱的库吏。县以下的乡也设有属吏,简胺中就出现了“东乡劝农掺”、“南乡劝农撮”的名称。此外,还有“司马”、“关丞”、“仓田曹”、“录事”等。(资料来源:依据“长沙走马楼”出土的简牍整理)。
西晋·南朝之湘州
西晋 统一中国后沿袭汉代分封制。 280年 (太康十年),晋武帝封其第六子司马乂为长沙王,以郡为国。西晋初期,长沙郡仍隶属荆州,以临湘为治所, 西晋至南朝的300年中,地方行政仍实行州、郡、县三级制。
长沙郡下辖临湘、浏阳、巴陵(280年分罗县置,今 岳阳 、临湘地)、罗、吴昌、醴陵、建宁、攸、下隽、蒲沂等10县。280年,新阳县改名新康县,县治迁到今宁乡县治以西10里的冷水铺及万寿山一带。 299年 ,晋惠帝分巴陵、下隽、蒲沂等县设立建昌郡,长沙郡辖地又一度减少。
湘州的建立 :西晋后期,由于北方势力侵扰,西晋统治重心南移,荆湘地区更为重要。 307年 (永嘉元年),晋怀帝司马炽从荆州分出长沙、建昌、湘东、衡阳、邵陵、营阳、桂阳、零陵等8郡另立湘州,以临湘(今长沙)为治所。湘州的设立,是古代湖南政治军事上的一件大事。
隋朝的改制
577年 ,北周灭北齐,重新统一了北方。 581年 ,北周外戚杨坚废周称帝,建立 隋朝 。 589年 (陈祯明三年|隋开皇九年正月),隋军渡过长江,攻克建康,陈朝灭亡。从此自西晋灭亡以来长达270多年的南北分裂局面结束。
隋统一中国,对南朝的政治体制实行改革。地方行政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二级制,废除郡一级。隋文帝时,以长沙有昭潭,改湘州为潭州,设立潭州总管府。
长沙郡废除,所辖的临湘县改为长沙县,并废浏阳、醴陵2县并入;
建宁县亦被废除,并入衡州(原湘东郡)的湘潭县。
隋炀帝时,进一步改制,废诸州总管府,裁并州县,改州为郡。潭州又改为长沙郡,辖长沙、衡山、益阳、邵阳4县,以长沙县为郡治。
长沙县辖地包括今 长沙 、 望城 、 浏阳 、醴陵4县(市)地。区域大小大致与现今长沙市辖区相当。
衡山县为原衡阳郡所辖,后湘乡、湘西2县并入,包括今 湘潭市 城区及 湘潭 、衡山、湘乡、双峰、涟源、 宁乡 等县(市)地。
益阳县亦为原衡阳郡辖,后废新康县并入,包括今 益阳市 城区及 桃江 、新化、 安化 、 宁乡 、涟源等县市地。
邵阳县为原邵陵郡所辖,后废扶夷、都梁2县并人,包括今 邵阳市 及邵阳、邵东、新邵、新化、武冈、洞口、隆回、新宁、城步、涟源等县市地。
盛世潭州
李靖 平定萧梁, 621年 长沙归于 唐朝 。唐王朝地方行政仍沿袭 隋朝 州(郡)、县两级制。636年(贞观十年),唐全国为10道,潭州属江南道。733年(开元二十一年),唐增为15道,潭州属江南西道。
唐朝初期,行政区划调整,将邵阳县划出,另立南梁(州),从长沙、益阳、衡山3县分别划置醴陵、新康(624年又归入益阳)、湘乡3县,南梁共辖6县。
潭州的县级区划也进行了调整
708年 (唐中宗景龙二年),分长沙县复置浏阳县,并将县治从居仁镇(令官渡镇)迁至今浏阳市所在地。
749年(唐玄宗天宝八年),衡山县改名湘潭县。潭州仍辖6县,即长沙、浏阳、醴陵、益阳、湘乡、湘潭,直至唐末。
--------------------------------------------------------------------------------
4 长沙历史
621年湖湘初定,唐王朝在长沙设立潭州总管府,624年总管府改为都督府,管辖潭、衡、永、郴、连、南梁、南营、南云8州军事(624年为7州,南云不在内)。潭州都督府是唐代前期湖南地区的最高军事机关,行政长官为都督,但往往兼任潭州刺史,实行军政合一体制。长沙唐中央政府湖南军事机构所在地,唐前期军事上实行兵农合一的府兵制,全国各冲要之地设置军府,又称折冲府,直属中央。唐玄宗时改革军事,潭州设有桥口(今望城县乔口镇)和禄口(今株洲)、花石(在湘潭)守防。
湖南道治所
唐王朝 到 唐玄宗 时繁荣达顶峰,之后开始衰落,至“安史之乱”进入了它的中期,唐中期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 764年 (唐代宗广德二年),衡州设置湖南都团练守捉观察处置使,简称湖南观察使,辖衡、潭、邵、永、道5州; 768年 (大历三年),辖区也有所扩大,增加了郴、连2州,长沙成为湖南道的治所。至此长沙等地从原江南西道分离出来,单独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即湖南道,“湖南”一词开始作为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在历史上出现。
湖南观察使设立及迁治长沙,为朝廷稳定湖南局势采取重要措施,然而却引起了湖湘武将们的不满。安史之乱后,地方兵将大多骄横跋屋,不服驾驭,“喜则连横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 当时驻防长沙等地的正是这样一批骄兵悍将。至安史之乱之后,江南一带分裂割据渐涨,湖南一带斗争表现为湖南观察使与悍将骄兵的激烈冲突,而长沙正处于这一冲突的中心地带。 770年 (大历五年),湖南道迁治长沙仅仅2年之久,湖南兵马使臧即带领一班骄兵起而造乱,肆虐长沙,杀死潭州刺史兼湖南观察使崔灌,演出了一场“兵变”恶剧。发生于770—780年的长沙减价兵变和邵州王国良事件,即表明分裂割据势力已经在湖南兴起。
楚国王都
五代十国 时期,此时的湖湘地区出现了一个由 马殷 建立的 楚国 ,原唐朝湖南道治所的长沙即为其都城,至此长沙进入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马)楚国时代。马楚政权时期,马殷政治上采取“上奉天子、下抚士民”、内靖乱军、外御强藩等政策,使人民获得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经济上,采取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发展茶业、提倡纺织、通商中原等措施,长沙以及湖南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期间楚国与北方各个政权的贸易以茶叶为主,湖南的茶叶从此全国闻名。 参见: 五代十国·楚国
军阀割据
951年 ,南唐大将边镐灭 楚 , 湖南 重新回到军阀割据 南唐即以边镐为武安军节度使,驻节潭州; 952年 10月,刘言乘潭州民情怨愤之机,派王逵、周行逢家兵攻打潭州;南唐在长沙的统治仅一年,即烟消云散。
刘言占据湖南后,湖南的政治、军事重心一度从长沙移至今天的常德市; 953年 刘言被周行逢与王逵合谋囚杀。
周行逢为武清军节度使,权知潭州军府事,驻长沙;周行逢主政湖南之后力“矫前人之弊”,以严刑峻法处置悍将,整肃贪官,从此,沅湘间的战乱一度停息下来; 962年 10月(建隆三年九月),周行逢去世。 962年l 1月,张文表获知周去世消息起兵叛乱 随即以去朗州吊丧为名率兵直赴潭州,镇守潭州的廖简被杀于酒宴席上,占领了潭州。963年 宋朝 占领长沙。
宋代湖南路治所
963年宋军占领潭州,宋太祖规定潭、朗两州“直隶京师,长吏得自行奏事。”原武安军、武平军的建置废除,朗州作为湖南军事政治中心,“在潭州之上”的地位也随之消失了。宋朝统一中国之后,为防止藩镇割据,规定州、郡长官必须由文臣担任,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改以前“太守、刺史和县令、县长”的称谓为“知×州(县)事”,简称知州(县)。
--------------------------------------------------------------------------------
5 长沙历史
997年 (至道三年),宋真宗正式改道为路,全国为15路。原湖南道改为荆湖南路,潭州为治所。真宗( 998年 —— 1022年 )时,荆湖南路的转运使司、提点刑狱使司和安抚使司相继设立,三大衙门都设于潭州城内,其安抚使并由潭州知州兼任,长沙又成为湖南9州、军、监的政治军事中心。
宋代潭州区划的调整
宋代 是长沙历史发展的十分重要的时期。在这300多年中,长沙作为湖南政治军事中心的地位更为巩固,长沙行政区划的格局基本定形,后来长沙地区在 元 、 明 、 清 三代长达600多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宋朝初期和中期,潭州行政区划也经历多次调整。
965年 (乾德三年),废除马楚政权末期设立的龙喜县将 长沙县 东的常丰场升为县(973年又并入长沙县);原属岳州的湘阴县划属潭州。
977年 (太平兴国二年),分长沙6乡置 宁乡县 ,以原唐代新康县玉潭镇(即今宁乡县城)为治所。
993年 (淳化四年),原属衡州的衡山县划予潭州。
1073年 (熙宁六年),大臣章享巡察湖南开梅山,分湘乡、邵阳、益阳、宁乡4县地设 安化县 。
1098年 (元符元年),分长沙县5乡、 湘潭县 2乡置善化县,县治即附于潭州城内。至宋末,潭州共辖长沙、善化、宁乡、 浏阳 、 湘阴 、益阳、湘潭、澧陵、湘乡、安化、佼、衡山等12县,是荆湖南路各州中人口最多、地域最广的一州。
宋代长沙发生的重大事件
两宋之交时长沙一度为天下注目、太快人心之处。l126年8月, 北宋 奸臣“六贼”之首蔡京流放 广东 ,行至潭州而死。次年, 南宋 朝廷惩处叛国之臣,伪“楚皇帝”张邦昌被贬至潭州“安置”,后于l1月下诏赐死。
宋代政局相对稳定,由于统治者实行与民休息政策和一些贤臣清吏的治理,长沙 经济 的发展赶上和超过了中原地区。 文化 上,长沙 岳麓书院 的创立,胡安国、胡宏父子和 朱熹 、张拭在长沙讲学兴教,长沙成为著名的湖湘文化之都。长沙城市的规模扩大,其城垣直至清末也没有超过,城内已打破坊市界限,商业繁荣,人口稠密,已蔚然而为“湖湘一大都会”。
南宋初,湖南民族、军阀矛盾尖锐,动乱不已。建炎四年正月, 金 兵攻陷长沙,屠城而去;先后有马友、杜彦、孔彦舟等几股溃兵、土匪武装涌入长沙,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l130年, 洞庭湖 区爆发了著名的钟相、杨幺起义,湖南人民纷纷响应,潭州的宁乡、益阳、湘阴、安化等县也成为义军占领区。短短2年,长沙城垣残破,十室九空,湖南安抚使兼知潭州向子甄乃率所属移驻攸县。
1131年 2月(绍兴元年正月),南宋王朝曾改荆湖南、北路为荆湖东、西路,分别以鄂州、鼎州(今常德市)为治所,潭州属东路。1131年,又恢复旧制,仍以潭州为南路治所。南宋初,潭州为沿江6大帅府之一,有宰相李纲、张浚,大将韩世忠、王理、岳飞等先后来到长沙。
l132年,李纲任湖广宣抚使兼知潭州,次年10月,宋朝廷以禁军疲沓不堪战事,划分诸统兵大将辖区,潭州先为王理辖区,后因其作战无能,又代之以名将 岳飞 ,长沙又成了声震中外的岳家军的驻防地。在镇压杨么起义的战争中,李纲、张浚、岳飞先后以统帅身份坐镇长沙,指挥潭、鼎、岳、辰、澧等州和湖北的各路军队,先后招降黄佐、周伦、杨钦等义军将领,瓦解义军20余万人,避免了一场血腥屠杀。
南宋中后期,长沙时局相对稳定,有重臣名将刘镐、张孝祥、辛弃疾、周必大、真德秀、魏了翁、向士壁、汪立信、 文天祥 、李芾等任职长沙,支撑南宋王朝湖南大局。辛弃疾创飞虎军,张孝祥、真德秀为政廉洁,文天祥治狱清平,都为长沙留下了一段佳话。而向士壁、张唐(张浚之曾孙)、李芾潭州抗击 元 军,悲壮激烈,为宋代长沙添上了英雄的色彩。
64名衡阳市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
红网时刻9月11日讯(衡阳分站记者 王敏)为了加强对干部选拔工作的监督,提高识别和任用干部的准确程度,9月10日,湖南衡阳市委组织部发布公告,对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的下列64名拟任职人选进行任前公示:
姓 名 性别 籍贯 出 生年 月 学历 学位或专业技术职务 政治面貌 现任职务 拟任职务 袁晓斌 男 衡山县 1976.12 党校本科 中共党员 衡山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衡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试用期一年) 颜晓曦 男 常宁市 1975.02 函大本科 中共党员 常宁市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排第一) 常宁市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试用期一年) 刘国生 男 常宁市 1964.08 党校专科 中共党员 常宁市纪委原副书记、监察局原局长 湖南天堂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党委书记(试用期一年) 周 明 男 衡南县 1979.03 函大本科 中共党员 市纪委第二纪检监察室副主任 市纪委第六纪检监察室主任(试用期一年) 管品申 男 常宁市 1976.06 大学本科 中共党员 市纪委第一纪检监察室副主任 市纪委调研法规室主任(试用期一年) 封常清 男 衡南县 1970.10 党校本科 中共党员 市委组织部干部三科科长 市委巡察组副组长(试用期一年) 张长国 男 祁东县 1973.10 在职研究生 中共党员 市编办监督检查科科长 市委巡察组副组长(试用期一年) 许太华 男 衡南县 1965.07 高中 中共党员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纪委书记 市委巡察组副组长(试用期一年,学历破格) 谭晓华 男 耒阳市 1969.02 成教本科 中学二级教师 中共党员 市委政研室三科科长 市委巡察组副组长(试用期一年) 胡文电 男 衡南县 1968.02 党校本科 中共党员 衡南县林业局局长、党组书记 市纪委派驻衡山科学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纪检组长(试用期一年) 杨国亮 男 安化县 1964.12 函授本科 中共党员 市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副主任兼干部处处长 市纪委派驻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组长、党组成员(试用期一年) 黄增林 男 衡阳县 1968.03 大学本科 工学学士 中共党员 市委政法委副处级干部(市流动人口与出租屋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 市综合治理办公室副主任(试用期一年) 李来清 男 衡山县 1970.11 大学本科 公共管理硕士 中共党员 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正处级审判员 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常务,排第一)(试用期一年) 阳小云 男 常宁市 1963.04 函大本科 中共党员 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正处级审判员 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 王波涛 男 常宁市 1966.11 自考本科 无党派人士 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装备处处长 市中级人民法院法警支队支队长(试用期一年) 彭生宝 男 常宁市 1966.10 大学本科 法律硕士 中共党员 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正处级检察员 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 肖海波 男 耒阳市 1960.10 自考本科 中共党员 市公安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调研员 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常务,排第一)(试用期一年) 何恒芹 男 衡南县 1963.06 党校本科 中共党员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政治部主任、市警官培训中心第一主任(兼) 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 吴洪钧 男 常宁市 1961.05 大专证书班 中共党员 市公安局副处级干部(法制支队支队长暨直属分局局长) 市公安局综合执法警察支队支队长(试用期一年) 欧建雄 男 衡南县 1962.10 党校本科 中共党员 市公安局副处级干部(监所管理支队政委) 市公安局综合执法警察支队政委(试用期一年) 杨君伟 男 祁东县 1964.05 电大本科 中共党员 市公安局副处级干部(警务督察支队政委) 市公安局警卫处处长(试用期一年) 陈 皓 男 衡阳县 1967.09 大学本科 理学学士 中共党员 衡东县公安局副处级干部、政委 市公安局警卫处政委(试用期一年) 左文华 男 衡阳县 1967.07 自考本科 中共党员 南岳区公安分局副处级干部、政委 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政委(试用期一年) 方雨平 男 常宁市 1965.11 自考本科 中共党员 耒阳市公安局副处级干部、政委 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政委(试用期一年) 陈兰林 男 临湘县 1963.10 大学本科 医学学士 中共党员 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委员(2005年任正处实职) 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委副书记 李珍发 男 常宁市 1970.12 博士研究生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中共党员 市中心医院普外科主任、大外科主任 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党委委员(试用期一年) 雷 文 男 东安县 1967.10 大学本科 主任医师 中共党员 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党委委员 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试用期一年) 刘中毅 男 祁东县 1965.09 函大本科 高级政工师 中共党员 市第二人民医院(市第一精神病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试用期一年) 全金龙 男 衡南县 1970.11 成教本科 副主任医师 中共党员 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党总支书记(正科) 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试用期一年) 肖文平 男 江西省峡江县 1970.09 函大本科 中共党员 市农业委员会(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行政审批服务科科长 市农村经营服务站站长(试用期一年) 李丽芳 女 常宁市 1973.02 函大本科 中共党员 市农村经营服务站副站长 市农民素质教育管理办公室(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主任(校长)(试用期一年) 唐可兰 男 衡南县 1962.12 函大本科 高级农艺师 中共党员 市农业环境监测管理站站长 市蔬菜研究所所长、党支部书记(试用期一年) 文昌荣 男 耒阳市 1968.07 大学本科 工学学士工程师 中共党员 市水利局副局长、党委委员 市水利局党委副书记 曹 云 男 临武县 1972.06 大学本科 中共党员 市劳动就业服务处副处长 市劳动就业服务处处长(试用期一年) 邓 芸 女 常宁市 1965.04 函授本科 中共党员 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处副处长 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处处长(试用期一年) 王大展 男 祁阳县 1962.05 大学本科 中共党员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劳动关系科科长 市工伤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主任(试用期一年) 全建国 男 衡南县 1964.02 中专 中共党员 市委督查室专项查办科科长 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主任(试用期一年,学历破格) 刘克春 男 衡阳市 1960.01 函大本科 中共党员 市商务和粮食局副局长、党委委员(2002年正团职转业) 市商务和粮食局党委副书记 唐儒玲 男 衡阳县 1964.09 中专 中共党员 原市经济技术协作办副主任 市投资促进事务局局长(试用期一年,学历破格) 王兴斌 男 耒阳市 1969.05 函大本科 中共党员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秘书五科科长 市口岸管理办公室主任(试用期一年) 胡小林 男 衡阳县 1968.06 党校本科 中共党员 市安全生产执法支队副支队长(主持工作) 市商务和粮食综合执法支队政委(试用期一年) 廖文基 男 衡南县 1983.12 在职研究生 法学硕士 中共党员 市委办综合调研室主任 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试用期一年) 邓克谋 男 益阳市 1972.08 党校本科 中共党员 市委办离退休干部管理科科长 市专用通信局局长(试用期一年) 陆志宏 男 耒阳市 1972.11 在职研究生 中共党员 市委组织部干部四科科长 市委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委员会专职副书记(试用期一年) 阳明升 男 耒阳市 1971.03 中专 中共党员 市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 市委基层党建办公室主任(试用期一年,学历破格) 庾文斌 男 衡阳县 1972.08 大学专科 中共党员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秘书一科科长 市地方海事局(船舶局)局长、党委书记(试用期一年) 王永华 男 衡阳县 1959.02 党校专科 中共党员 市网络新闻宣传管理办公室主任 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互联网信息化办公室)主任(试用期一年) 李淑玉 女 衡阳县 1973.11 函大本科 中共党员 市网络新闻宣传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互联网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试用期一年) 张慧君 男 衡阳市 1966.11 大学本科 中共党员 原市全民健身中心主任、市体育中心主任 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主任(试用期一年) 许 卫 女 宁乡县 1968.11 党校本科 中共党员 市委统战部副调研员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试用期一年) 何小平 男 衡南县 1963.11 党校本科 会计师 中共党员 市财政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市财政局党组副书记 奉伍元 男 祁阳县 1964.02 大学本科 经济学学士会计师 中共党员 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市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局长 市财政局副局长 孙 浩 男 常德市石门县 1976.06 在职研究生 工商管理硕士高级会计师 中共党员 市财政局预算科科长 市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局长(试用期一年) 姚 玮 男 怀化市辰溪县 1972.12 函大本科 中共党员 市财政局企业科科长 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主任(试用期一年) 奉小明 男 常宁市 1964.12 大学本科 工学学士助理研究员 中共党员 市发改委副主任、党组成员 市发改委党组副书记 仇寿海 男 江苏省盱眙县 1980.12 在职研究生 高级审计师 中共党员 市审计局农业与国土资源环保科科长 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心主任(试用期一年) 刘俊华 男 衡东县 1972.07 自考本科 中共党员 市交通运输局道路运输科科长 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处长、党委书记(试用期一年) 张艳辉 女 吉林省双辽市 1969.10 函大本科 中共党员 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政秘科科长 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试用期一年) 唐建国 男 祁阳县 1963.04 自考大专 审计师 中共党员 市供销合作总社财务科科长 市供销合作总社监事会副主任、党委委员(试用期一年) 王 恺 男 黑龙江青岗县 1967.11 函大本科 工程师 民建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质量监督科主任科员,市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所长(挂职)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总工程师(试用期一年) 罗仁元 男 邵东县 1968.12 成教本科 中共党员 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党工委委员 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 李晚林 男 衡东县 1972.10 在职研究生 中共党员 市移民局副调研员 市松木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工委委员(试用期一年) 尹小亮 男 常宁市 1979.07 函大本科 工程师 中共党员 市委办秘书一科科长 衡山科学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试用期一年) 叶善锦 男 湖北省咸宁市 1982.07 在职研究生 高级审计师 中共党员 市审计局审计技术科科长 衡山科学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试用期一年)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反映和举报拟任职人选思想作风、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廉政勤政、在民主推荐中是否有拉票行为等方面的情况和问题。举报人可以通过信函举报、电话举报或到受理举报地当面举报。凡来信或来电举报者,应签署或告知本人真实姓名和工作单位;来访者要说明真实身份和单位,反映情况后要在来访情况登记表上签名。所举报的问题,必须真实、准确,内容尽量具体详细,并尽可能提供有关调查核实线索。严禁借机造谣中伤,串联诬告。举报人将受到严格的保护。
受理举报单位:衡阳市委组织部干部监督科、举报中心
受理地点:衡阳市委大院二办公楼
邮政编码:
中共衡阳市委组织部
2021年9月8日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益阳巡察组 益阳巡视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益阳巡察组 益阳巡视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