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23年 洪武22年发生什么大事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洪武23年 洪武22年发生什么大事的文章,本文对文章洪武23年 洪武22年发生什么大事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明洪武初年是公元几年
明洪武初年是公元1368年。洪武,中国明朝第一个年号,时间为1368年-1398年,当时在位皇帝为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明朝军队攻占了元朝大都,结束了蒙元在中国的统治,明朝洪武年间,实行了较开明的经济政策,鼓励生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低层民众的地位。社会迅速从元末的战乱中恢复,人口迅速增加,经济快速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明朝在年号的制定程序上,通常是由翰林儒臣预先拟定几个备选方案,而后呈奏新君从中选择其一作为正式的年号。唯独“洪武”例外,它是由朱元璋本人亲自创制的。历代开国初期兵事最盛,洪武含义是洪大的武功,有张显武事之威的意思,从字面看亦不失淮右豪杰之气。
扩展资料:
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 ;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北伐残元;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 。经过洪武朝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明孝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洪武
洪武是什么意思
洪武是历史上的年号。
洪武是年号名,共使用三次,分别是朱元璋、李新、朱亨嘉。
1、朱元璋
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在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控制江南全境后于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有明一朝在年号的制定程序上,通常是由翰林儒臣预先拟定几个备选方案,而后呈奏新君从中选择其一作为正式的年号。
唯独“洪武”例外,它是由朱元璋本人亲自创制的。历代开国初期兵事最盛,洪武含义是洪大的武功,有张显武事之威的意思,从字面看亦不失淮右豪杰之气。
1398年朱元璋驾崩,其孙朱允炆即位,次年改元建文。建文四年(1402年),通过内战推翻侄子上位的明成祖朱棣废除建文年号,复称洪武三十五年,一年后改元永乐。
2、李新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福建漳州人李新(?——1619)在当地勾结海盗袁八,纠集千余人发动起义反抗明朝,年号洪武。同年四月被明军平定。
3、朱亨嘉
1645年(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五月,清军占领南京,弘光帝被俘。消息于同年七月传到广西,靖江王朱亨嘉觉得称帝的机会来了。
八月初三日,朱亨嘉居然身穿黄袍,南面而坐,自称监国,改广西省会桂林为西京,纪年用洪武278年,寓意废除朱元璋以后所有明朝皇帝的帝号,洪武间接成了使用最久的年号。
扩展资料:
洪武年间历史大事:
1、胡惟庸案
胡惟庸案又称胡党之狱,简称胡狱,为明初四大案之一。除掉胡惟庸后,朱元璋罢左右丞相,废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后设殿阁大学士供皇帝做为顾问,朱元璋结束了中国的丞相制度,加强了专制皇权。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颁布《昭示奸党录》,以伙同胡惟庸谋不轨罪,处死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已故的滕国公顾时的子孙等开国功臣。后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北元),究其党羽,前后共诛杀3万余人,时称“胡狱”。
2、明初礼俗改革
明初礼俗改革是中国近世文化史上影响深远的重要事件。 从衣冠服饰、婚嫁丧祭,到日常生活中的礼仪细节,明初礼俗改革涉及的范围甚为广泛。明初进行的礼俗改革,通过与儒家意识形态的呼应,成功地树立起明政权作为“华夏正统”的形象。
明初礼俗改革是指中国明朝初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发起的一场对礼制风俗的改革运动,该改革以去蒙古化、恢复汉族传统、践行儒家礼仪为核心内容,包含了服饰、婚俗、日常杂礼等各个方面。
明初礼俗改革是指中国明朝初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发起的一场对礼制风俗的改革运动,该改革以去蒙古化、恢复汉族传统、践行儒家礼仪为核心内容,包含了服饰、婚俗、日常杂礼等各个方面。
透过明初礼俗改革,明朝成功驱除了蒙元的阴影,构建了政权的合法性,确立了明朝皇权专制的意识形态基础,同时对以后的中国社会风俗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胡惟庸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初礼俗改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洪武
洪武年间发生什么大事,详细
(1)元末、 洪武年间(1328-1398) (2009-11-06 18:52:20) 标签:年表 朱元璋 洪武 文化 分类:我读历史 1. 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 九月十八日 太祖出生于濠州钟离东乡(今安徽嘉山县治明光镇北赵府村) 2. 元至正十二年(1352) 闰三月 朱元璋投奔红巾军郭子兴部 3 、元至正十六年(1356) 朱元璋攻下金陵(今南京),作为根据地 4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 朱元璋最大的敌人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中流矢而亡 5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 正月 朱元璋称吴王,建百官司属 6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 正月 擒获陈友定,平定福建 六月 擒获张士诚,后自缢身亡 十月 (1)北征蒙古 (2)攻克山东、河南 十一月 方国珍投降 7 、明洪武元年(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 正月四日 朱元璋在金陵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四月(一说五月) 视察开封(汴梁) 七月 元顺帝北遁 八月 占领元朝国都大都,元朝统治结束 8 、洪武二年(1369) 八月 收复陕西 九月 开始修建中都 9 、洪武四年(1371) 平定四川 10 、洪武二年(1369)至 洪武十一年(1378) 修建皇陵 11 、洪武八年(1375) 四月 下令停建中都 12 、洪武九年(1376) 废除行中书省,由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管理,互不统领,向中央负责 13 、洪武十三年(1392) 胡惟庸案,宣布撤销中书省,不设丞相,提高六部职权,此案牵连被杀3万人 14 、洪武十四年(1381) 平定云南 15 、洪武十五年(1382) (1)设锦衣卫 (2)马皇后病逝,朱元璋以后不再立后 16 、洪武十八年(1385)至 洪武三十年(1397) 先后颁布《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内容是惩治贪官污吏、地方豪强及侵犯百姓的人等 17 、洪武二十年(1387) (1)罢撤锦衣卫 (2)逐步统一东北,基本统一中国 18 、洪武二十五年(1392) 四月 太子朱标病逝,史称“懿文太子” 九月 朱允炆立为皇太孙 19 、洪武二十六年(1393) 正月 蓝玉案,牵连被杀1.5万人 20 、洪武三十年(1397) 颁行《大明律》 21 、洪武三十一年(1398) 五月 太祖病逝,葬孝陵,谥号为: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洪武23年 洪武22年发生什么大事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洪武23年 洪武22年发生什么大事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