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家庭端午节图片大全大图 潮汕端午节民俗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潮汕家庭端午节图片大全大图 潮汕端午节民俗的文章,本文对文章潮汕家庭端午节图片大全大图 潮汕端午节民俗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潮汕端午节风俗
潮汕端午节风俗有赛龙舟、吃粽子、吃栀粽、插艾浴(喝)药汤,洗龙须水,喝龙须水。
端午节吃栀粽(栀_)是潮汕特有的,它是用栀子(俗称黄枝或枝子)捣碎后浸泡取汁去渣,将黄色液体渗入蒲姜碱液,再渗入糯米粉浆中,搅匀后倒入铺奠裸布的竹粽黄色,能助消化,增食欲,祛疫病。吃的时候用纱线牵拉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盛放于白瓷盘上,用白砂糖蘸粘着栀_吃,甜润爽口,凉喉解渴,其色、香、味俱佳。
潮汕端午节吃真珠花菜煮猪血汤,据说有除去腹中毒质的功能。小孩子吃使君子炒蛋,消疳去积驱蛔虫。老人服用谷精子瘦猪肉汤,有明目的作用。
潮汕端午节风俗
1. 潮汕地区的端午节风俗独特,与快节奏的大城市相比,小县城的庆祝活动更为隆重和热闹。
2. 庆祝端午节主要分为三部分:包粽子、拜老爷和划龙舟。
3. 在家乡,家人喜欢在端午节前几天自己包粽子。这样的粽子干净卫生,料足且经济实惠。
4. 潮汕粽子的粽叶是绿绿的竹叶,经过洗净和晒干后用于包裹粽子。糯米与蒜头油、香菇和酱油等调料搅拌后蒸煮,有时加入沙茶酱以增加香甜味。
5. 粽子的馅料丰富,通常包括鸟蛋、豆沙、香菇和瘦肉。鸟蛋提前剥开并与酱油、五香粉和白糖一起煮熟,然后放入冰箱入味。瘦肉和香菇切成块或颗粒状,混合后包入粽子。豆沙则直接购买现成的。
6. 端午节当天,即五月初五,潮汕地区会进行拜老爷的仪式。尽管通常每月初一和十五拜神,但端午节作为一个特殊的节日,也会进行祭拜。
7. 划龙舟是端午节最隆重的活动之一。在家乡的黄冈河,淡水区域每年都会举办龙舟比赛。各乡里组织队伍参加,并在端午节前半个月开始练习。
8. 在潮汕地区,端午节还会发红旗。由于当地人以出海捕鱼为生,红旗象征着接下来的一年中船只一帆风顺。
9. 从小,我就看到大人们在观看龙舟比赛时,将粽子、桃子和李子等食物扔入水中。长大后,我才明白这是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10. 尽管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西方文化节日的影响日益增加,但潮汕地区依然保持着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相对于大城市中年轻人对西方节日的热衷,潮汕人更珍视并传承着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潮汕人愿意回家过节,体验家乡的节日氛围,并为自己是潮汕人感到自豪。
潮汕端午节风俗潮汕端午节风俗简单介绍
1、潮汕粽。潮汕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从中原传下来的。清雍正《海阳县志》载:“端午插艾蒲于门,艾形虎,又设角黍。”宋明时期,已有不少中原人落籍潮汕,食粽之俗,也应早已有之。初时应是家庭制作,作为祭祀之用,逐步推广为市场销售食品,而且质量不断提高。
2、真珠花菜煮猪血汤。潮汕旧俗认为,端午节是“圣日”,吃了草药汤能立即见效,且效果显著。这一天潮汕人除了吃各种粽外,潮汕不少地方还会用伸骨节、使君子叶、真珠花菜、鸡蛋、猪肉、猪血等一起煮汤吃,能起明目、去热毒、驱腹虫的作用。据说吃真珠花菜能明目和清除腹内毒质,使君子叶能杀死腹内蛔虫,伸骨草能强筋壮骨,几种草药合煮能互相补充。农村家庭常于端午日用使君子花炒蛋给小孩吃,对治小孩疳积效果甚好。也有用使君子叶和薏米、赤豆熬汤饮吃,除病健身,放点红糖,颇为适口。
3、五果汤。五果汤是潮汕民间传统的保健食品。潮俗以桂圆(龙五果汤眼)、白果(银杏)、莲子、薏米、百合为补中健脾食物,合煮为甜汤(也有换入柿饼、芡实者),很多潮汕家庭平时也有吃五果汤,但由于旧俗认识,认为吃药最有效,这一天很多家庭会特意煮一锅五果汤全家共享。在夏日里,五果汤里加上薄薄碎冰,冰凉凉以及淡淡的甜更有如沐春风的美妙。
4、潮汕扒龙舟。赛龙舟是潮汕人民喜爱的活动,历史悠久,而潮汕各地的龙舟形状也各有千秋,大体分为大真龙、小真龙、假龙、土船龙和国标龙,还有比较特别的游旱龙。
5、悬插“五瑞”。潮汕人家,端午相沿要在门楣、门环以至屋檐下,悬挂一束束用“红头绳”系扎着的艾草、菖蒲、榴花、蒜头、龙船花共合为五种称“五瑞”。旧俗传为“合五”以招屈原之魂,其实,古代潮人先贤是针对“恶月”瘟疫猖獗而采取的防疫保健措施,意在驱瘟辟邪。澄海旧县志就载有:“端午门上插艾,用艾叶和榴花(页)簪在头发上,可辟邪。”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潮汕家庭端午节图片大全大图 潮汕端午节民俗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潮汕家庭端午节图片大全大图 潮汕端午节民俗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