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端午节的古诗诗句是什么意思 写端午节的诗句 古诗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写端午节的古诗诗句是什么意思 写端午节的诗句 古诗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写端午节的古诗诗句是什么意思 写端午节的诗句 古诗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端午》的古诗词解释是什么?
端午
唐 ·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译文
端午节日从何而来,前人传说是为了楚国大夫屈原。可笑汩罗空自浩浩荡荡,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
注释
端午: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自:自从。
屈原(前340—前278):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战国时代楚国政治家。名平,字原。因贵妃郑袖、令尹子兰、大夫靳尚等诋毁排挤,被贬黜流放。楚败于秦,郢都失陷后,自沉汨罗江。相传端午节习俗就是源自对屈原的纪念。
楚江:楚国境内的江河,此处指汨罗江。
一、《和端午》北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1、释义:
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亡如今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2、主题:
这首诗凄清悲切、情意深沉。此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全诗慷慨悲壮,意境直转而上、宏阔高远。
二、《己酉端午》元末明初·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1、释义:
己酉年的端午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一眼望去,一片天昏地暗。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让人竞渡龙舟,借以凭吊远古英雄屈原的灵魂。
石榴花如火地开着,似乎正在笑话我。我只好自我解嘲道:其实陶渊明即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今天,我虽无法凭吊屈原,也一样仰慕他。
2、主题:
这首诗先写景,再兴叹,描述端午节的天气昏暗而有风雨,感慨因风雨而无人在汨罗江上对屈原表示祭奠和怀念;之后诗人借用榴花之“笑”的拟人手法以及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虽怀才不遇但能洒脱面对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豁达的态度。
三、《端午三首·其一》南宋·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1、释义:
都说作诗是为了赠汨罗江,作为当今的快乐又奈何。我曾经听说对木雕神像祈求幸福,试着向用艾束为的人形祝福啊!
2、主题:
这首诗写端午节人们对屈原的祭念,表现了人们对屈原的同情。反映了诗人的诗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善于运用对仗的艺术风格。
端午节古诗
1、《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
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译文:
五月是石榴花开的季节,杨柳被细雨润湿,枝叶低低沉沉地垂着。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端午节人们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不时窗外树丛中黄鹂鸟儿鸣唱声,打破闺中的宁静,打破了那纱窗后手持双凤绢扇的睡眼惺忪的女子的美梦。
创作背景:
欧阳修任参知政事时创作的。端午节,李端愿邀请欧阳修做客,欧阳修作了这首词。用景象营造了端午节喜悦的情绪,描写端午节人们沐浴更衣、饮雄黄酒驱邪的场景。全词反映出词人过节时的恬淡闲适的生活情态,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2、 《端午日赐衣》【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译文:
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香罗衣是细葛纺成,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洁白的颜色宛如新雪。来自皇天雨露滋润,正当酷暑,穿上它清凉无比。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创作背景:
端午佳节,杜甫刚被拜为左拾遗,得到皇帝的赏识,他觉得非常荣幸。皇帝又赐下名贵的宫衣,杜甫的心情美,把宫衣狠夸了一番。
3、《端午即事》【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译文: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较远。
创作背景:
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写端午节的古诗诗句是什么意思 写端午节的诗句 古诗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写端午节的古诗诗句是什么意思 写端午节的诗句 古诗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