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鱼的养殖环境要求 黑鱼的养殖方法

国学综合

黑鱼的养殖环境要求 黑鱼的养殖方法

最强兵魂围观:℉更新时间:04-12 15:53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黑鱼的养殖环境要求 黑鱼的养殖方法的文章,本文对文章黑鱼的养殖环境要求 黑鱼的养殖方法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黑鱼的养殖环境要求 黑鱼的养殖方法

黑鱼养殖技术,黑鱼饲养技术

黑鱼饲养的池塘可选择东西走向、长方形池塘,池塘底部为泥土。池深2~2.5米,水深1.5~2米,进排水需要设置防逃设施。养殖前15天施用生石灰100~150千克/亩彻底消毒。日常要注意观察黑鱼摄食、活动、发病动向和环境变化。喂养黑鱼的饲料,有人工配合饲料、淡水或海水的小杂鱼、畜禽屠宰后的下脚料。

一、黑鱼人工繁殖

1、亲鱼选择:每年5月中旬是黑鱼的繁殖季节,成熟健壮的雌雄黑鱼应以1:1的比例作为亲鱼。雌雄识别的方法是雌黑鱼腹部膨胀柔软,呈黑白色,卵巢轮廓明显,中央出现沟槽,生殖孔突出,呈粉红色;雄性黑鱼体色呈紫红色,背鳍有自下而上、排列整齐的透明白色小圆斑,腹部暗,生殖孔稍微扩大,催产前将雌雄鱼分别放入网箱静养一天,不要喂饲料,有利于产卵。

3、鱼卵孵化:

(1)人工模拟自然环境孵化:注射催产剂后,雌雄以1:1的比例放入池中,自然产卵、受精、孵化。鱼苗孵化后,利用黑鱼护仔习性自由管理。该方法省时省工,缺点是鱼苗成活率低,生长发育不一致。

(2)人工网箱孵化:注射催产后,雌雄以1:1的比例,放入4~6米2的网箱产卵、受精,后取出亲鱼,放入池塘。将鱼卵放入40目的网箱中,每箱放入1万粒受精卵,用微流水孵化,孵化率的高低取决于受精率和水质。22~27℃,需要32~48小时,经常检查,及时去除未受精卵。

4、苗种培育:出膜至2厘米前,应放入40目网布制作的1米x0.5米x0.5米规格的网箱饲养,密度2000尾/平方米。出膜4~5天后,投喂轮虫和枝角类、桡足类等,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每隔4小时饲养一次,持续3~4天后饲养数量增加,次数减少,逐渐过渡到1天2次。黑鱼苗达到2厘米时,更换为8~16目的夏花网布制成的网箱,面积为10~15米2,长方形为好,密度为500~600尾/米。

5、投喂饵料:饵料以浮游动物为主。4~5厘米时,喂鱼肉泥和浮游动物,为了防止污物和丝状藻类堵塞网眼,每天刷洗一次,每周换一次箱子,彻底消毒网箱。

二、黑鱼饲养技术

1、池塘建造:选择东西方向、长方形池塘,池塘底部为泥土,池深2~2.5米,水深1.5~2米,进排水需要设置防逃设施,养殖前15天施用生石灰100~150千克/亩彻底消毒。

2、鱼种放养:鱼种下池前,用3%~5%的盐水浸泡10~15分钟,放入池中,体长10~14厘米的鱼种,放养密度为9000~10000尾/亩,16~20厘米的鱼种,放养密度为8000尾/亩。

3、日常管理:观察黑鱼摄食、活动、发病动向和环境变化,春季每周更换池水4/5,高温季节3天一小换,7天一大换,进排水连接防逃网,池水面高于50厘米。对排出的污水,应进行必要的污水处理。

三、常见的疾病预防和治疗

1、出血病

(1)病原:多种细菌、病毒。

(2)症状:胸鳍基部和靠近鳃盖后缘的体壁两侧出现垂直鱼侧线的出血条纹,出现出血症状,3~4天内大量突然死亡,6~9月容易发生。

(3)防治:冬天捕获后,彻底清理池塘,喂食饵料鱼前用盐水消毒的福尔马林全池洒水,池水浓度达到20~30毫升/立方米,或者用二氧化氯溶液洒水,池水浓度达到0.5克/立方米,4~6天后重复1次。口服鱼复康2号或鱼血散、鱼血康泰均可,用量按说明书使用。

2、赤皮病

(1)病原:萤光极毛杆菌。

(2)症状:鱼体体表局部出血、鱼鳞脱落,尤其是腹部两侧,有蛀鳍现象,鱼体行动缓慢,病鱼经常浮在水面上,体弱无力。常继发水霉病,直到死亡。

(3)防治:用生石灰彻底清理池塘,避免伤害鱼体;消灵0.5毫克/升或其他含氯消毒剂消毒,如三氯异氰脲酸、二氯异氰脲酸钠、二氧化氯等;口服鱼服康、鱼血康,每100千克鱼重用药250克或根据说明书使用,拌入饲料投喂,连服3~5天。

3、水霉病

(1)病原:水霉菌。

(2)症状:发生在黑鱼生长的各个阶段,感染后的初期难以观察到,水温恢复到18℃左右大量暴发的鱼体表面出现血点,食欲减退,鱼体消瘦,病灶部位的黑色素消失,出现灰白色,颜色暗淡,离群独游。最后长出絮状白色丝状体,肌肉呈浊白色直至死亡。

(3)防治:放养前用100~150千克/亩的生石灰干法清塘,成鱼池定期用生石灰和漂白粉消毒,发病期间也可以用30~50克/立方米的高锰酸钾洒在池塘里。苗种捕获、运输、操作等过程要小心,防止鱼体受伤,用3%~5%的盐溶液浸泡10~20分钟。

4、车轮虫病

(1)病原:车轮虫。

(2)症状:主要危害黑鱼的鱼苗鱼种阶段。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4~7月较流行,适宜温度20~28℃。池小、水浅、水质不良、饵料不足、放养过密、连续下雨等情况易发病;病鱼黏液多,鱼体大部分或全身呈白色,游动缓慢,鱼体消瘦,呼吸困难而死。

(3)防治: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比例为5:2)喷洒整个池塘,使池塘水含量达到0.7毫克/升。可以有效地杀死黑鱼鱼苗、鱼种体表和鳃的车轮虫。

养殖黑鱼需要什么条件

养殖黑鱼需要的条件:池塘建造、鱼种放养、日常管理。

1、池塘建造

选择东西走向、长方形池塘,池塘底部为泥土,池深2~2.5米,水深1.5~2米,进排水需设防逃设施,在养殖前15天施生石灰100~150千克/亩彻底消毒。

2、鱼种放养

鱼种下塘前,要用3%~5%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再放入池内,体长10~14厘米的鱼种,放养密度为9000~10000尾/亩,16~20厘米的鱼种,放养密度为8000尾/亩。

3、日常管理

注意观察黑鱼摄食、活动、发病动向和环境变化,春季每星期换池水4/5,高温季节3天一小换,7天一大换,进排水接防护网,池埂高出水面50厘米以上为好。对于排出的污水,应进行必要的污水处理。

黑鱼养殖注意事项

水是生物生存的必要物质条件,鱼生活在水中,鱼类从水中获得溶氧,水质不好直接影响鱼类的健康生长和饵料系数,水质调控也是黑鱼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

很多人认为黑鱼耐低氧就觉得溶氧高点低点无所谓,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误区。相反地,水中溶氧充足是鱼类生长的必要条件,水质才能稳定,溶氧充足才能保证黑鱼的健康生长。

黑鱼通常以投喂冰鲜鱼、湖鱼、海鱼为主,池塘的水质调控很难搞,这些鱼投下去的代谢产物很容易引起水质恶化,变坏,所以要定期调水,稳定水质,解除池塘中有毒有害物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乌鳢(乌鳢科鳢属动物)

黑鱼生活环境及特点,怎么繁殖下一代

1、生活环境:黑鱼一般会栖息在水草丛生的水域中,其踪迹遍布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对于水体中的环境因子具有较强的适应性。2、生活特点:黑鱼能在0-41℃的水温中生存,16-30℃是它们的生长繁殖适温,水中缺氧时,它们能借助鳃上腔的辅助呼吸器官进行呼吸,活动水层会受到水温的影响。

一、黑鱼生活环境及特点

1、生活环境

黑鱼一般会在水草丛生(或淤泥底质)的水域中栖息,其踪迹遍布江河、湖泊、池塘、水田、水库等水域,对于水体中的环境因子(尤其是水质、水温、溶氧量)的适应性较强。

2、生活特点

(1)黑鱼可以生活在0-41℃的水温中,其生长繁殖适温为16-30℃。

(2)水中缺氧时,黑鱼可以借助鳃上腔的辅助呼吸器官,在水面进行呼吸。

(3)春季水温上升到8℃后,黑鱼一般会在水体的中上层活动;夏季多在水体的上层活动;秋季水温低于6℃时,黑鱼游动缓慢,常在水层深处潜伏;冬季水温接近0℃时,黑鱼会在淤泥中越冬。

(4)黑鱼是肉食性动物,体长为3-8厘米的幼鱼以蝇蛆、小鱼虾、小型蝌蚪、水生昆虫的幼虫为主食,20厘米以上的成年黑鱼以小野杂鱼、虾类、青蛙为主食。

(5)黑鱼在捕食期间并不会直接追赶猎物,而是隐藏于水草(或其他隐蔽物)附近,然后密切关注四周的情况,当经过鱼、虾、蛙类时,它便会快速出击捕食猎物。

二、黑鱼怎么繁殖下一代

1、产卵前雌、雄黑鱼会衔取植物的碎片或水草进行筑巢,卵巢漂浮于水面,直径通常为50厘米左右。筑好卵巢之后,雌、雄黑鱼会开始交配,之后雌鱼会将受精卵产在巢上。

2、产卵后的雌鱼会和雄鱼潜伏于卵巢周围,避免其他鱼类伤害到鱼卵。鱼卵的孵化时间一般为3-7天左右,水温会对孵化时间造成影响,水温越低,孵化时间越长。

3、若平均水温为15-20℃,鱼卵孵化所需时间通常为5-7天。若平均水温为20℃左右,鱼卵孵化所需时间通常为4-5天。若平均水温为20-25℃,鱼卵孵化所需时间通常为2-3天。

4、刚孵化的幼鱼体长约为4.1毫米左右,全身遍布黑色素细胞,油球会使其身体前端明显膨大,类似蝌蚪状,常卧于水面。

5、孵化后的鱼苗长到4-5厘米时,亲鱼便会停止护幼,离开巢穴。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黑鱼的养殖环境要求 黑鱼的养殖方法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黑鱼的养殖环境要求 黑鱼的养殖方法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签:黑鱼的养殖周期多长时间

标题:黑鱼的养殖环境要求 黑鱼的养殖方法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897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