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飞蝗养殖前景如何 东亚飞蝗养殖技术

国学综合

东亚飞蝗养殖前景如何 东亚飞蝗养殖技术

浩瀚神途围观:℉更新时间:04-12 10:40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东亚飞蝗养殖前景如何 东亚飞蝗养殖技术的文章,本文对文章东亚飞蝗养殖前景如何 东亚飞蝗养殖技术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东亚飞蝗养殖前景如何 东亚飞蝗养殖技术

什么品种的蝗虫好养殖,效益最大

现在养殖的大多为东亚飞蝗。

东亚飞蝗属昆虫纲,直翅目,蝗科昆虫,据统计蝗科总共有 223个属,859个品种,东亚飞蝗是其中较优良的可食品种之一。

东亚飞蝗在自然气温条件下一年为两代,第一代称为夏蝗,第二代为秋蝗,人工繁育的情况下山东各地可生长三代。东亚飞蝗身体粗壮,采食范围广,适应性强,从孵化到幼蝗大约要7-15天,再经35天的饲养过程即可为成虫,从卵到出售50天左右,所以时间短,回报快。饲养成虫一万只可达40斤左右,按目前的市场价格15—25元一斤,其经济效益是很可观的,并且购种只一次。自繁数十倍,卵孵蝗,蝗生卵,周而复始,多年饲养,不断创利,一只雌蝗一生可产卵60—120多粒。飞蝗之所以受人青睐,是由于它肉质松软,鲜嫩,营养丰富,经专家分析测定:其蛋白质含量高达74.88%,脂肪含量5.25%,碳水化合物含

量77%,此外还富含钙、磷、铁、铜、锰、维生素A、B和18种氨基酸及多种活性物质。

据『本草纲目』记载,蝗虫单用或配合使用能治疗多种疾病,如咳嗽、气短、破伤风、麻疹不出、发热、哮喘、气管炎和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降压减肥、滋补强壮、健脾益胃的保健功能。

养蝗虫怎么样

介绍一种东亚飞蝗的养殖技术,实际上都大同小异。 一、东亚飞蝗简介

东亚飞蝗属昆虫纲,直翅目,蝗科。据统计,蝗总科共有223个属,859种。东亚飞蝗在自然气温条件下生长,一年为两代,第一代称为夏蝗,第二代为秋蝗。飞蝗有六条腿;驱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两对翅,前翅为角质,后翅为膜质。体黄褐色,雄虫在交尾期呈现鲜黄色。雌蝗体长39.5~51.2毫米,雄蝗体长33.0~41.5毫米。成虫善跳,善飞。

东亚飞蝗身体粗壮,采食范围广,适应性强,从孵化成幼蝗后,经35天的饲养过程即可为成虫,50天左右肥壮后即可销售,所以时间短、回报快。饲养1万只东亚飞蝗成虫可达20公斤,其经济效益是可观的,并且购种只一次。自繁数十倍,卵孵蝗,蝗生卵,周而复始,多年饲养,不断卖钱,一只雌蝗一次可产卵35~90多粒。

飞蝗之所以受人青睐,是由于它肉质松软,鲜嫩,营养丰富。经专家分析测定,其蛋白质含量高达74.88%,脂肪含量5.25%,碳水化合物含量4.77%,并含18种氨基酸及多种活性物质。

二、东亚飞蝗的养殖与管理

1.蝗虫养殖棚的建造与棚地的整理

在建棚前,先用捕捉、诱杀、开火烫等方法,将地面上的蚂蚁、蝼蛄消灭干净。这几种动物是蝗虫的天敌,能捕食蝗虫和破坏蝗卵,所以在棚内绝不能让这些动物存在。棚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15厘米。土质最好采用砂壤土,此土不易结块,便于产卵和取卵。建棚地面上种上小麦等单叶子作物,准备幼蝗食用。

棚的建造面积,要按饲养蝗虫的多少来确定,养1万只,用15平方米即可。可利用院内外空闲地方,根据自己的条件可用铁、大棍、竹片建造一个棚的支架。再按这个棚架的大小,用冷布做一个像蚊帐一样的棚罩,挂于棚架上,底边埋于地下,留下门口。门口上安上拉锁。这个装置就是为了不让蝗虫跑出和便于进棚喂养、管理。棚的高度1.5~2米即可。为了保温或防雨,棚外可罩塑料布。在温度高的时候和蝗虫较大(3龄以上)不怕下雨,可不罩塑料布。如利用自然条件养殖飞蝗,棚的建造必须在4月底前完工。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为宜。

2.飞蝗的卵的孵化与管理 在气温达到25~30℃(5月上旬)时,即可孵化。先准备无毒土壤、锯末(按2:1,含水量10%~15%),铺于2~3厘米的器皿中。之后,将蝗卵布均于土上,卵上盖约1厘米厚的土,器皿上再上层薄膜。每半天检查一次,发现幼蝗后,用软毛刷将幼蝗拨到棚内的食物上。经12~15天的孵化过程,孵出全部幼蝗。幼蝗喜食鲜嫩的麦苗、玉米苗、杂草等单子叶植物,但食量很少。1~3龄的幼蝗应注意防雨,温度最好能控制在25~30℃,光照在12小时以上,湿度保持15%左右,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蝗虫最活跃,喜食,有利于生长。3龄内飞蝗喜欢群居。

3. 3龄以上至成虫的饲养管理

幼蝗自出卵后5~7天脱一次皮,脱一次皮即为一龄。壮的脱皮快,弱的脱皮慢,在孵化过程中出土也有先后之分。3龄以上飞得特别快,食量逐步增大,此时要保证棚内有充足的食物。另外,会出现强食弱大吃小的现象,尤其是正在脱皮的蝗虫不能动,体质又很软,有被吃掉咬伤的危险。3龄以上蝗虫可加喂麦麸。1~2天清棚一次,保持棚内干净。蝗虫经5次脱皮以后,即成长为成虫,这个时间约为6月15日左右。飞蝗一般羽化后10~15天进入性成熟期,开始交尾。此时的飞蝗很肥壮,除留下部分产卵的蝗虫外,其他蝗虫可到市场销售,时间在7月初为宜。

4.飞蝗产卵前后的管理

雌蝗在交尾后,腹部逐步变得粗长,黄褐色加深,雄蝗则呈现鲜黄色。此时要将棚的地面整齐、拍实,以利于雌蝗产卵。如棚大飞蝗少,为了产卵集中便于日后取卵,可将棚内部分地面用塑料布盖住,只留下向阳处部分地面做为产卵区。棚内相对湿度保持15%左右,此时的蝗虫食量很大,应认真供足。雌蝗在7月10日左右开始产卵。雌蝗的产卵器粗短而弯曲,为两对坚硬的凿状产卵瓣,以此穿土成穴产卵。在产卵的同时分泌胶状液,凝固后在卵外形成耐水性的保护层,将卵围成一个卵块,对卵的越冬起保护作用。

东亚飞蝗的卵块为褐色,略呈圆筒形,中间略弯,一般长40~70毫米不等。每块蝗卵有卵粒35~90多粒,也有极少数超过100粒的。此为夏蝗。蝗卵产于棚内土中,用于孵化第二代“秋蝗”的卵,在棚中可以不动,在温度、湿度、光照等达到孵化条件时,第二代秋蝗幼蝗会自然出土,时间在7月20~25日。准备出售或暂不用于第二代的蝗卵,要及时取出,用湿度为10%~15%的土,一层土一层卵,最后一层是土的装法,装于大罐头瓶中,将瓶口密封,放于5℃的冰箱内保存。产卵前后的饲养条件方法,与3龄以上的蝗虫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每天光照要达16小时,饲料要充足和多加些精饲料。

三、蝗卵的越冬管理

蝗卵的越冬很简单,可让棚中的蝗卵在原地过冬。入冬后,蝗虫产卵区加盖一些杂草,可起到保温的目的。 四、蝗虫对食物的喜恶与天敌

1.东亚飞蝗的采食范围很广,就像喂羊一样。它喜食:芦苇、茅草、狼尾草、线连草,盘草等。禾本科的玉米、小麦、高粱、谷子等是飞蝗不喜吃的植物。

2.在给飞蝗采集食物时,要十分注意避免采用带农药的食物。如对采集来的食物认为没有把握时,可在水中清洗后进行喂养。

另外,需要注意和提醒的是,初养户的种源可从养殖场或养殖户那里购买,引进蚂蚱或卵均可。

怎样养殖东亚飞蝗

做到“三勤”方能保证养殖成功:即勤喂、勤观察、勤清理(变质蚂蚱及时清除)。保持棚内清洁卫生,水份适宜,发现蝗虫外逃立即捉回,按照技术要领进行正常的饲养管理。

日常饲养当中,必须保持有充足的饲草,投喂前把饲草用清水冲洗一至三遍,一则增加饲草水份,二则清洗掉饲草中的杂质和农药残留物。在气温高达32℃以上时,注意遮棚和喷水降温,及时清棚,防止蝗虫吃到发霉变质的饲草,避免引起霉菌感染,造成损失。

秋蝗和夏蝗一样,主要预防阴雨天气,注意遮盖防雨,及时清棚,保持棚内干湿度,连续大风天要及时防护,防止纱布开裂或边沿泛起造成损失。秋蝗后期要有充足的饲草,并注意保温以延长饲养周期。露天模式常规饲养华北地区年可养殖2-3批。

怎样保证蝗卵安全越冬:成蝗销售后,棚内杂草粪便必须清除干净,然后除治棚内害虫,防止蝼蛄、蚂蚁等盗取蝗卵,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把种源用麦糠、杂草、树叶等覆盖10厘米左右即可,这样才能保证种卵正常发育,安全越冬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东亚飞蝗养殖前景如何 东亚飞蝗养殖技术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东亚飞蝗养殖前景如何 东亚飞蝗养殖技术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签:东亚飞蝗危害症状

标题:东亚飞蝗养殖前景如何 东亚飞蝗养殖技术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895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