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殖泥鳅技术视频 池塘养殖泥鳅技术要求

国学综合

池塘养殖泥鳅技术视频 池塘养殖泥鳅技术要求

遮天仙王围观:℉更新时间:04-10 14:53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池塘养殖泥鳅技术视频 池塘养殖泥鳅技术要求的文章,本文对文章池塘养殖泥鳅技术视频 池塘养殖泥鳅技术要求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池塘养殖泥鳅技术视频 池塘养殖泥鳅技术要求

池塘养殖泥鳅技术

池塘养殖泥鳅的技术:建造池塘、投放幼苗、饲喂管理。

1、建造池塘

池塘养殖泥鳅时,要在水源充足、背风向阳、无污染的场地建造池塘,池塘面积在3亩以内,而且池塘的进出水孔要安装防护网,避免泥鳅逃脱,并且要定期为池塘更换水质,以免滋生细菌,影响泥鳅的存活率。

2、投放幼苗

养殖泥鳅要选择长势良好、抗病性强的幼苗进行投放,投放前要用5%的盐溶液对幼苗消毒,然后向池塘中喷洒生石灰灭菌,再往池塘中放入捆扎的玉米桔梗,最后将幼苗放入池塘中。

3、饲喂管理

泥鳅属于杂食性动物,常以蚊虫、浮游生物、米糠等食物为食,养殖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气候决定饲料,在15度到20度之间时,提供米糠、豆渣、麦麸,温度升高至25-30度时,改为浮游生物、蚕蛹、蚊虫等饲料。

养泥鳅的注意事项

1、水质的管理:泥鳅对水质要求较高,养殖前要检查水质,必要时进行调整。要保证水质清澈、无异味、PH值适宜,确保泥鳅的健康生长。

2、水温的调控:泥鳅不适应较高和较低的水温环境,适宜的水温一般在15℃-25℃之间。

3、饲料的选择:泥鳅是杂食性动物,可食草、叶、瘦肉、虾饵等,应根据水中生物种类和密度合理选择饲料。

4、疾病的防治:养殖过程中要定期对泥鳅的疾病进行检查和防治,注意水体通风、消毒等措施,以防病菌的侵袭。

5、定期清洁鱼塘:要定期清理、更换、消毒鱼塘,避免污染水质和繁殖病菌。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技术

1、苗种培育以土池为好,面积以30~100为宜,池深40~60cm,池中开挖鱼溜,以利其栖息和避暑防寒,池埂池底夯实,进、排水口设拦鱼网,池底铺垫15~20cm淤泥层,池中投放浮萍,覆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4。

3、鳅苗出膜第2天便开口进食,饲养3~5d,体长7mm左右,卵黄囊消失,营外源性营养,能自由平泳,此时可下池进入苗种培育阶段。鳅苗的放养密度以800~1000尾/为宜,有微流水条件的可适当增加。注意,同一池中要放养同批孵化规格一致的鳅苗,以确保苗种均衡生长和提高成活率。

4、刚下池的鳅苗,对饲料有较强的选择性,因而需培育轮虫、小型浮游植物等适口饵料,用50目标准筛过滤后,沿池边投喂,并适当投喂熟蛋黄、鱼粉、奶粉、豆饼等精饲料。鳅苗体长达到1cm时,已可摄食水中昆虫、昆虫幼体和有机物碎屑等食物,可用煮熟的糠、麸、玉米粉、麦粉等植物性饲料,拌和剁碎的鱼、虾、螺蚌肉等动物性饲料投喂,每日3~4次。同时,在饲料中逐步增加配合饲料的比重,使之逐渐适应人工配合饲料。饲料应投放在离池底5cm左右的食台上,切忌撒投。初期日投饲量为鳅苗总体重的2%~5%,后期8%~10%。泥鳅喜肥水,应及时追施肥料,可施鸡、鸭粪等有机肥,用编织袋装入浸于水中,每次用量约0.5kg/;还可追施化肥,水温较低时可施硝酸铵2g/,水温较高时可施尿素2.5g/。平时应做好水质管理,及时加注新水,调节水质。当饲养1个多月,鳅苗体长达3~4cm,开始有钻泥习性时即可转入成鳅养殖。

5、选择避风向阳、引水方便、弱碱性底质、无农药污染的地方建池,面积一般为100~250,池深0.7~1m,池塘可以是水泥池,也可是土池。土池池壁需用砖、石块砌成,或用三合土捶紧,池底需夯紧,做到坚固耐用无漏洞,池底铺入20~30cm的肥泥。进出水口用铁丝或塑料网拦住,池底向排水口倾斜,以便排水和捕捞。

6、池塘按苗种培育方法清塘消毒,池水深保持30~50cm,并施入猪粪等有机肥培育水质,用量为20~30kg/100。待药性消失、池水转肥后,即可投放鳅种,3~4cm的鳅种放养密度为50~60尾/,有流水条件的可适当增加。

7、在培肥水质,提供天然饵料的基础上,须增加投喂蛆虫、蚯蚓、蚌肉、鱼粉、小杂鱼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以及麦麸、米糠、豆渣、饼类等植物性饲料,或人工配合饲料。一般每天上下午各喂1次,日投饲量为泥鳅体重的5%~10%。投饲应视水质、天气、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水温15℃以上时泥鳅食欲逐渐增强,20~30℃是摄食的适温范围,25~27℃食欲特别旺盛,超过30℃或低于15℃以及雷雨天可不投饲。此外,还应根据水质肥度进行合理施肥,池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cm,水色以黄绿色为好。当水温达30℃时要经常更换池水,并增加水深;当泥鳅常游到水面浮头“吞气”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注入新水。冬季要增加池水深度,并可在池角施入牛粪、猪粪等厩肥,以提高水温,确保泥鳅安全越冬。

8、凡泥质、弱碱性和无冷浸水上冒的稻田都可养殖泥鳅。选作养鳅的稻田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1000m2左右。田埂要加固,并埋下网片或塑料布防止泥鳅钻洞逃逸,进、出水口加设网拦,在田中开挖多个面积为2~3、深60cm以上的坑。与坑相通,开挖纵横数条沟,沟宽、深均为30~40cm,坑和沟的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10%左右,为夏季高温、施农药化肥及水稻晒田时泥鳅的栖息场所,又便于集中捕捞。

9、鳅种放养时间以水稻栽插初次耘田后为宜,放种前3~4d在坑、沟内施入腐熟的畜肥40kg/100,培肥水质,然后每667m2放3~4cm的鳅种2万~2.5万尾。

10、鳅种放养后,投喂糠麸、枯饼、蚯蚓、蚕蛹粉、动物内脏等,前期日投饲量为泥鳅体重的5%~8%,以后为5%左右,饲料投放在沟、坑中。同时,根据水质情况及时追施肥料,每次追肥量15kg/100。稻田应尽量少用农药,必要时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并在阴天喷洒。同时,保持水质清新,防止投饵施肥过量而影响水质。

养殖泥鳅的技术是怎样的

1、泥鳅要饲养在最适24—27℃的水温范围。

2、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米糠,或者麦、蝇百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度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

3、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知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4、要捕获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放干,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以确道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利于继养和高产。

5、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内的深度,平时浅一些,炎热高温时可加深一些,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容环境。

6、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15℃,泥鳅摄食量降低,即可进行捕捞。

想要泥鳅生长好的话,要注意饲料的投喂,这个可以准备一个专门的投喂平台,便于观察,答每次投喂的量可以根据泥鳅吃食剩下的情况来进行调整,一般半个月投喂一次就可以。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版:

1、注意池塘里面权的水温,一般来说的话不要超过30°,如果在天气非常热的时候要给池塘里面加水,让它温度可以降下来。

2、水质应该是带一点绿色属于正常的,能见度大概在20公分的样子,要是发现水有点变黑,可能是里面的微生物太多了,这个时候就要注意调整水质。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池塘养殖泥鳅技术视频 池塘养殖泥鳅技术要求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池塘养殖泥鳅技术视频 池塘养殖泥鳅技术要求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签:水池养殖泥鳅鱼技术视频

标题:池塘养殖泥鳅技术视频 池塘养殖泥鳅技术要求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875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