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歇后语的故事有哪些 表示歇后语的故事的成语

国学综合

表示歇后语的故事有哪些 表示歇后语的故事的成语

蛮荒霸体围观:℉更新时间:04-10 11:35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表示歇后语的故事有哪些 表示歇后语的故事的成语的文章,本文对文章表示歇后语的故事有哪些 表示歇后语的故事的成语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表示歇后语的故事有哪些 表示歇后语的故事的成语

西游记中的歇后语和成语

西游记中的歇后语和成语

西游记中的歇后语和成语,西游记大家都看过,应该是很多人的童年,这个故事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的故事。下面是西游记中的歇后语和成语

西游记中的歇后语和成语1

《西游记》

(一) 成语

三头六臂 拖男契女 三五成群 长年累月 福星高照 一本正经, 万事不求人, 好自为之.

好吃懒做 神通广大 呼风唤雨 普度众生

法力无边

(二) 歇后语

1、白骨精唱歌——怪腔怪调

2、孙悟空去掉金箍帽——轻松自如

3、唐三藏过火焰山——凶多吉少

4、唐僧的龙马——腾云驾雾

5、铁扇公主的本事——煽风点火

6、猪八戒的嘴巴——自我欣赏

7、白骨精装扮新娘——妖里妖气

8、猪八戒想娶媳妇——一厢情愿

9、猪八戒耍把式——倒打一耙

10、孙悟空分人参果——公平合理

11、白骨精遇上孙悟空——原形毕露

12、猪八戒发眸气——又丑又恶

13、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14、孙悟空到了花果山——称心如意

15、唐僧遇见白骨精——敌我不分

16、猪八戒肖媳妇——心甘情愿

17、唐僧上西天——一心取经

18、孙悟空里兵器——能大能小

19、孙悟空登上金銮殿——毛手毛脚

20、唐三藏读佛经——出口成章

21、白骨精一计未成——又生一计

22、猪八戒抡家伙——倒打一耙

23、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24、唐僧和尚念佛经——一本正经

25、孙悟空拜唐僧——改邪归正

26、白骨精扮新娘——娇里妖气

27、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28、唐僧看书——一本正经

29、孙悟空使定身法——一动不动

30、唐僧学经文——念念不忘

31、猪八戒招亲——凡心难丢

32、孙悟空火烧白骨精——原形毕露

33、白骨精遇老孙——原形毕露

34、沙僧打伞——无法无天

35、孙悟空保唐僧——忠心耿耿

36、猪八戒照镜子——自找难堪

37、白骨精给糖僧送饭——假心假意

38、孙行者的毫毛——随机应变

39、白骨精遇上了孙悟空——原形毕露

40、猴子爬竹竿——上蹿下跳

41、猴子放爆竹——自放自惊

42、猪八戒掉进万花筒——丑态百出

43、猪八戒戴耳环——自以为美

44、唐僧念佛经——一本正经

45、孙悟空的金箍捧——能大能小

46、孙悟空照镜子——目中无人

47、沙和尚挑行李——义不容辞

48、猪八戒败阵——倒打一耙

49、唐僧取经——千辛万苦

50、猪八戒的武艺——倒打一耙

51、孙悟空西天取经——大显神通

52、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大能小

53、猪八戒过火焰山——倒把一耙

54、孙悟空赴蟠桃会——不请自来

55、猪八戒惦记高老庄——旧情难忘

56、孙悟空龙宫借宝——大海捞针

57、二郎神的兵器——两面三刀

58、孙悟空拔猴毛——变化多端

59、土地爷管龙王——以上压下

60、沙僧挑行李——义不容辞

61、唐僧念书——一本正经

62、猪八戒撞上罗刹女——甘拜下风

63、孙悟空的.毫毛——神通广大

64、唐僧西天取经——多灾多难

西游记中的歇后语和成语2

火眼金睛

作恶多端

棋逢对手

目不转睛

风调雨顺

马不停蹄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不可数计

拔刀相助

毛骨悚然

巍然不动

进退两难

假意虚情

言而无信

未卜先知

魂不附体

杳无人烟

狼虫虎豹

运走高飞

斩草除根

隐姓埋名

眉头一皱,计上心头

里应外合

千方百计

抖擞精神

荣归故里

光天化日

胆战心惊

地动山摇

摇身一变

三头六臂

猪八戒摔耙子——不干了

猪八戒啃猪蹄——不知自觉(脚)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孙猴子的屁股——没定性

唐三藏的书——一本正经

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猪八戒见了白骨精——垂涎三尺

猪八戒拉着西施拜天地——压根不配

猪八戒招亲——凡心难丢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

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第28回

妖怪)

乍入芦芋——不知深浅(第32回

孙悟空)

皮笊篱——一捞个罄尽(第39回

孙悟空)

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第39回

猪八戒)

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溜(第47回

众僮仆)

尖担担柴——两头脱(第57回

猪八戒)

吃了磨刀水的——秀气在内(第67回

孙悟空)

狗咬尿泡——空欢喜(第71回

作者)

铁刷帚刷铜锅——家家挺硬(第77回

作者)

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第81回

猪八戒)

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第83回

哪吒太子)

贩古董的——识货(第86回

小妖)

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第87回

葛仙翁)

三钱银子买个毛驴——自夸骑得(第93回

沙僧)

皮肉粗糙,骨骼坚强——各有一得可取(第93回

猪八戒)

西游记中的歇后语和成语3

1、唐僧西天取经——九死一生

2、哪吒闹海——惊天动地

3、如来佛手上翻筋斗——逃不出手掌心

5、白骨精见了孙悟空——现原形了

6、猴子西游记耍大刀——胡砍

7、猪八戒初进高老庄—&md歇后语ash;装好汉

8、白骨精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9、猪八戒摔镜子——怕露丑

10、孙悟空的尾巴——变不了

关于名著的内容的歇后语

11、毛猴子说话——不知轻重

12、猪八戒照相——里外不是人

13、孙悟空变山神庙——露了尾巴

14、龙王爷出海——兴风作浪

15、猴子扫地——只顾眼前

16、猪八戒进了女儿国——看花了眼

17、孙悟空进了八卦炉——越练(炼)越结实

18、猴子长角——出洋相

19、猪八戒过火炎山——倒打一钉耙

20、唐僧看书——一本正经

西游记谚语大全

21、唐僧的徒弟——只有三个

22、孙悟空戴金箍——有法无用

23、孙悟空住在水帘洞——称王称霸

24、猪八戒吃绣儿针——内绣;内秀

25、孙悟空到南天门——慌了神

26、孙悟空赴蟠桃会——不请自来

27、孙悟空当齐天大圣——自封为王

28、孙悟空火烧白骨精——原形毕露

29、猪八戒吃爪尖儿——骨肉还家;骨头还家

30、猪八戒啃猪蹄儿——自餐骨肉;自残骨肉

成语故事大全歇后语

对牛弹琴—————牛不入耳。对牛弹琴—————一窍不通。对牛弹琴—————白费劲。对牛弹琴—————不通音律。对牛弹琴—————不知所云。

对牛弹琴的成语故事: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

公明仪不但在室内弹琴,遇上好天气,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有一天,他来到郊外,春风徐徐地吹着,垂柳轻轻地动着,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低头吃草。公明仪一时兴致来了,摆上琴,拨动琴弦,就给这头牛弹起了最高雅的乐曲《清角之操》来。老黄牛在那里却无动于衷,仍然一个劲地低头吃草。

公明仪想,这支曲子可能太高雅了,该换个曲调,弹弹小曲。老黄牛仍然毫无反应,继续悠闲地吃草。公明仪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弹奏最拿手的曲子。这回呢,老黄牛偶尔甩甩尾巴,赶着牛虻,仍然低头闷不吱声地吃草。

公明仪又用古琴模仿蚊子“嗡嗡”的叫声,还模仿离群的小牛犊发出的哀鸣声。那头老牛便立刻停止吃草,抬起头,竖起耳朵,摇着尾巴,来回踏着小步,注意地听着。

最后,老黄牛慢悠悠地走了,换个地方去吃草了。人们对他说:“不是你弹的曲子不好听,是你弹的曲子不对牛的耳朵啊!”最后,公明仪也只好叹口气,抱琴回去了。

成语寓意

该成语典故原是嘲讽牛听不懂高雅的《清角》琴曲,只能听那些“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公明仪将高雅的乐曲演奏给一头牛来听,属于没有看准对象,实在是“乱弹琴”。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在不了解“听众”的时候就弹琴,难免会产生“曲高和寡”的场面。

该成语告诫人们,教育要看对象,要因材施教。说话也要看对象,对方听不懂,等于白费口舌。

在交谈时,根据对象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见,选择不同的话题,唯有这样,才能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达到交谈的目的和效果。如果离开这个基点,即使讲得天花乱坠,讲得很有道理,对他而言也不过是如风过耳。

歇后语故事

1、关公面前耍大刀——自讨没趣

故事:周周仓开始并没有保关公,是在赵云的帐下听令,歇后语故事精选大全。有一次,军中操演武艺,周仓耍了一趟大刀,兵将齐声叫好,连赵云也夸奖了他几句。这下周仓骄傲了,他把手中的大刀往地上一戳,拍着胸脯子吹开了:“嘿!军中如有比咱老周刀法高明的人,咱甘愿给他拉马拽蹬!”有个兵见他吹得太玄乎,就故意将他说:“周哥你先别吹,你要是敢和关二爷比试比试,兄弟就算服你啦!”周仓还没见过关公,可听说过关公的刀法如何好,早就想和关公碰一碰呢,被兵卒一激,他的牛劲儿就来了,他把大马一提溜,甩开大步,找关二爷见高低去啦。关老爷正在府中看兵书呢,忽听周仓在门外指名道姓要和他比刀法。虽说没见过周仓,可也没少听四弟赵云说他武艺高强、为人正直,就是太鲁莽,是属炮仗的,一点就炸。所以不和他一般见识,只是微微一笑。谁知周仓不知天高地厚,认为关二爷怕了他,就一口一个“胆小鬼”地直损关二爷。关二爷的脾气也暴躁,当下就火儿啦。只见他把兵书一撂,掖了掖战袍,大步跨出府门顺手从门卫手中拿了一条长枪,以枪代刀,施展出拿手的春秋刀法,和周仓比试起来。

2、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故事:赤壁之战以后,诸葛亮三计气死周瑜,得了荆湘九郡,其中荆洲是当时军事要阵,为兵家必争之地,刘备为完成三足鼎立之势,需夺取西川,以立其业,故派大将关羽镇守要地荆洲,吴国为了得到失去的土地,始终不放弃夺回荆洲的想法,因此设酒宴名为招待关羽,实为鸿门之宴,宴请关羽过江到东吴席间埋伏刀斧手欲杀之。关羽久战沙场,熟读兵书,早知是计,便有所准备,故而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提着宝刀,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互相敬酒,实则以鲁肃为人质以脱身,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不仅应邀赴了宴会更挫动了吴国的锐气,打消了孙权收回荆洲的念头,同时也歌颂了关羽勇敢的精神和过人的才智。

3、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故事:魏蜀两方争夺汉中要地。曹操亲率大军屯兵斜谷界口。因连日攻抢出师不利,曹操郁闷不乐。入夜,曹于大帐之中独自思虑破蜀之策。适逢此间庖官送来鸡肉供丞相享用。正在这时,夏侯惇进帐来秉请夜间传令口号,正边沉吟边啃着鸡肋的曹操随口便说:“鸡肋!鸡肋!”这位夏将军出得帐来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急唤传令官,叫下传夜间口号为“鸡肋”。正在帐中的行军主薄杨修一听口号为“鸡肋”,马上知晓其故,立刻步出账外,叫唤军士,收拾行装,准备打道回府。此举让夏侯惇惊诧不解,忙问主薄何故。杨修说:“以今夜之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也。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当夜,曹操闷思难奈,遂步出帐外,却惊见军士们在嘈杂声中打点行装。曹操见状怒不可恶,急传夏侯惇问话。夏将其原委从实招来。曹操听后,连连顿足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坏我大事也。立斩不饶!”于是,曹操怒喝刀斧手将杨修推出斩首,且号令将其首级高悬辕门之上,以儆三军。

4、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故事:古时候,楚国有一家人,祭完祖宗之后,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酒,赏给手下的办事人员喝。参加的人很多,这壶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够的,若是让一个人喝,那能喝个痛快。这一壶酒到底给谁喝呢?

大家都安静下来,这时有人建议: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又画得好,就把这壶酒归他喝。大家都认为这个办法好,都同意这样做。于是,在地上画起蛇来。

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最先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要喝酒。但是他回 头看看别人,还都没有画好呢。心里想:他们画得真慢。再想显示自己的本领, 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拿了一根树枝,给蛇画起脚来,还洋洋得意地说: “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呢!”

正在他一边画着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那个人 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说:"你见过蛇么?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 他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

那个人说罢就仰起头来,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

以后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画蛇添足”这句成语,比喻有的人自作聪明,常做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把事情办糟了。

5、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故事:太公姓姜名尚,又名吕尚,是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臣。他在没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时候,隐居在陕西渭水边一个地方。那里是周族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统治的地区,他希望能引起姬昌对自己的注意,建立功业。

太公常溪旁垂铃。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再钓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

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

奇特的钓鱼方法

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

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表示歇后语的故事有哪些 表示歇后语的故事的成语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表示歇后语的故事有哪些 表示歇后语的故事的成语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签:体现歇后语的故事

标题:表示歇后语的故事有哪些 表示歇后语的故事的成语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873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