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养殖的市场前景 蚯蚓饲料发酵制作方法视频

国学综合

蚯蚓养殖的市场前景 蚯蚓饲料发酵制作方法视频

天之九野围观:℉更新时间:04-09 09:21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蚯蚓养殖的市场前景 蚯蚓饲料发酵制作方法视频的文章,本文对文章蚯蚓养殖的市场前景 蚯蚓饲料发酵制作方法视频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蚯蚓养殖的市场前景 蚯蚓饲料发酵制作方法视频

现在蚯蚓养殖的前景怎么样?主要养殖的是什么品种?

一、养殖蚯蚓的可行性经济分析

蚯蚓俗称曲鳝,中药名地龙,是重要的镇惊 、利尿、平喘药物。

A、蚯蚓的经济价值

蚯蚓经济价值较高可制药、食用、饲料、饲肥。

1、制药,中科院生理所经8年研制成“蚓激酶”获中华医药成果奖,94年底获卫生部批准生产,接着北大、清华、山西,用蚯蚓制药产品问世。最近匈牙利技术大学的一项报告指出,榨自蚯蚓的油可防止心脏病。研究人员也发现蚯蚓含有可降低胆固醇的物质。

2、食用,日本等发达国家研制出200多种蚯蚓食品,我国现已研制成口服液,各种保健品、化妆品。

3、饲料。鲜蚯蚓可作对虾、牛蛙、甲鱼、黄鳝的钩饵。 干蚯蚓粉含粗蛋白65%-70%,其中精氨酸含量比鱼粉高2倍-3倍,蚯蚓体内胡萝卜素含量也很丰富,因此,它既是畜禽较好的动物性蛋白饲料,又是畜禽的保健饲料。养殖蚯蚓喂鸡,效果不亚于鱼粉。肉仔鸡日粮加入7.5蚯蚓粉, 同日粮中加入80%的鱼粉相比较,56日龄增重情况,喂蚯蚓的高出喂鱼粉的13%。在产蛋鸡饲料中加4%蚯蚓粉,比不加的产蛋量提高20%左右,据外商讲,日本一年用于钩饵大约在3-5百吨,出口价厂内每公斤20元。

4、饲肥。蚓粪是一种高效优质有机肥,富含多种氨基酸,现每吨300元,市场供不应求。 草坪专用肥每吨680元,花卉专用肥660元,果树专用肥780元,蔬菜专用肥760元。

B、养殖蚯蚓的经济效益

蚯蚓具有繁殖快、成本低等特点:

1、繁殖快: 蚯蚓雌、雄同体,异体交配。人工养殖蚯蚓约50天成熟。成熟的蚯蚓约2~5天可产卵泡一个。卵泡呈麦粒状,分布于饲养面的表面,内含1~7个受精卵。在气温25~35℃时,卵泡经11~22天孵化出小蚯蚓,寿命约3~4年,随年龄的增长产卵能力逐渐减退,需适时更新。幼蚓到成蚓(每条成蚓约0.5克)约需生长50~90天。一年中可养三批成蚓。 按每平方米养殖15000条计算,在一平方米的养殖床内,一年可生产成蚓20千克。一条蚯蚓一年可繁殖近千条蚯蚓,4 个月可从卵发育为成虫。

2、成本低:蚯蚓所需饲料简单,在房前屋后,庭院树下,空闲地等处,利用畜禽粪、泔水、树叶或烂菜等养殖蚯蚓,畜禽粪、树叶、果皮等腐败有机质它都能利用。国外专用养蚯蚓来处理垃圾,同时开发了动物性蛋白饲料的新来源。

二、养殖蚯蚓注意事项

A、注意保温

一般说来、蚯蚓的活动温度为5~30℃,10℃以下活动迟钝,5℃以下处于休眠状态,0℃以下会冻死。因此,冬季应注意升温、保温。室内养蚯蚓, 冬季要堵严门窗,防止漏气散温。还可采用火炉、火墙、暖气等升温措施。

B、注意投喂

由于蚯蚓是一些病虫的中间宿主,建议不要用鲜蚯蚓喂鸡,以防感染寄生虫病。

三、养殖蚯蚓前期准备工作

A、场地准备。

蚯蚓性喜阴湿安静。养殖场应选择在背阴、潮湿和安静的地方。要求饲养场所便于防暑、保温、排水良好、通风、避光、无敌害。也可利用旧木箱、瓦盆、花钵等在室内喂养。

B、饲料备制。

牛、猪、马、鸡的粪便和垃圾、果皮、树叶等都可养蚯蚓,但必须先经发酵腐熟,使之分解,达到无酸、无臭、无不良气味。

饲料可用牛粪(或猪粪)70%、渣肥(或青草)20%、鸡粪10%, 混合堆积发酵10天,翻拌一次,再经一周,待饲料变成黑褐色,质地松散,不粘滞,无恶臭就可使用了。也可全部用猪粪或牛粪单独堆积发酵。

初次饲养时, 先在饲养容器内放上10~30厘米厚的基料(即发酵腐熟的蚯蚓饲料),然后在饲养容器的一边,自上而下挖去宽3~6厘米的基料,在此处加入取自地下33厘米以下的泥土。只要把蚯蚓放在泥带上,洒些水,蚯蚓就会很快钻入泥土中。如果基料不适合蚯蚓的要求,它就在泥带中生存,只在觅食时才把头伸进基料。若是基料适合蚯蚓要求,蚯蚓就会很快钻入基料中。基料消耗以后,需要喂饲料,一般采用块状料投喂法。加料时,先把饲料面上的陈旧料连同蚯蚓向饲养面的一方堆拢,然后在空白面上加发酵好的饲料。经过1~2天,陈旧料堆内蚯蚓纷纷进入新鲜饲料堆中,再移去上面的旧饲料( 蚓粪),蚯蚓和卵就这样分开了、陈旧料中有大量卵泡,收集后另行孵化。

C、用具的准备

养殖蚯蚓用具较少,主要的保温设备。

3、怎样饲养管理蚯蚓

在蚯蚓的生活环境中,必须有足够的新鲜空气。如在室内养殖应常开门窗,要求饲料通气性良好,以保证蚯蚓新陈代谢旺盛。

蚯蚓爱吃细、烂、湿的饲料,加之它依靠皮肤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因而水分的供应特别重要。饲料的含水率以70%左右为宜,用手挤压上层料,指缝间应有滴水,底层要求积水1~2厘米。夏季每天早晚要分别浇水一次,冬天每3~5天浇水一次,并在饲料面上加盖稻草保温保湿。

饲料的酸碱度,应控制在pH5.5~7.8。过酸的环境会导致蚯蚓逃逸或死亡。饲料切忌混入人粪尿、化肥和农药等有害物质。

要注意防毒、防害、定期清除蚓粪。

一般说来、蚯蚓的活动温度为5~30℃,10℃以下活动迟钝,5℃以下处于休眠状态,0℃以下会冻死。因此,冬季应注意升温、保温。室内养蚯蚓, 冬季要堵严门窗,防止漏气散温。还可采用火炉、火墙、暖气等升温措施。露天养蚯蚓,冬季可采用移入地窖、加厚养殖层、利用发酵物生热等措施来解决升温、保温问题。将蚯蚓移入地窖养殖,温度可保持在10℃以上。将养殖层加厚到40~50厘米,饲料上面覆盖杂草,上面再盖塑料薄膜,也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增温措施。利用发酵物生热的做法,是在养殖床底铺一层20厘米厚的新鲜马粪,也可以掺部分新鲜鸡粪,粪的含量在50%左右,踏实后上面铺一层塑料膜,塑料膜上面放蚯蚓和饵料。

养殖蚯蚓技术

怎样选择场地、备制蚯蚓饲料

蚯蚓性喜阴湿安静。养殖场应选择在背阴、潮湿和安静的地方。要求饲养场所便于防暑、保温、排水良好、通风、避光、无敌害。也可利用旧木箱、瓦盆、花钵等在室内喂养。

牛、猪、马、鸡的粪便和垃圾、果皮、树叶等都可养蚯蚓,但必须先经发酵腐熟,使之分解,达到无酸、无臭、无不良气味。

饲料可用牛粪(或猪粪)70%、渣肥(或青草)20%、鸡粪10%, 混合堆积发酵10天,翻拌一次,再经一周,待饲料变成黑褐色,质地松散,不粘滞,无恶臭就可使用了。也可全部用猪粪或牛粪单独堆积发酵。

初次饲养时, 先在饲养容器内放上10~30厘米厚的基料(即发酵腐熟的蚯蚓饲料),然后在饲养容器的一边,自上而下挖去宽3~6厘米的基料,在此处加入取自地下33厘米以下的泥土。只要把蚯蚓放在泥带上,洒些水,蚯蚓就会很快钻入泥土中。如果基料不适合蚯蚓的要求,它就在泥带中生存,只在觅食时才把头伸进基料。若是基料适合蚯蚓要求,蚯蚓就会很快钻入基料中。基料消耗以后,需要喂饲料,一般采用块状料投喂法。加料时,先把饲料面上的陈旧料连同蚯蚓向饲养面的一方堆拢,然后在空白面上加发酵好的饲料。经过1~2天,陈旧料堆内蚯蚓纷纷进入新鲜饲料堆中,再移去上面的旧饲料( 蚓粪),蚯蚓和卵就这样分开了、陈旧料中有大量卵泡,收集后另行孵化。

怎样防治蚯蚓常见病害

(1)蚯蚓全部或局部急速瘫痪,背也排出黄色或草色体液,成堆死亡, 这是新加的饲料中含有毒素或毒气。应迅速减薄料床,排除有毒饲料,钩松料床,加入蚯蚓粪吸附毒气,让蚯蚓潜到底层休整,以期慢慢适应。

(2)蚯蚓体出现局部枯焦,一端萎缩或一端肿胀而死亡,未死的蚯蚓拒食, 有悚悚颤栗的惧怕之感,明显出现消瘦,这是由于加料方法不当而形成的蛋白质中毒症。发现问题后,要清理不适合的饲料,加喷清水,疏松料床以期解毒。

(3)饲料中含有大量的淀粉、碳化水合物,或含盐分过高, 经细菌作用容易引起酸化,引起蚯蚓胃酸过多症,使全身出现痉孪状结节,环带红肿,身体变粗变短,全身分泌液增多,在养殖床转圈爬行,或钻到床底不吃不动,最后全身变白而死亡,有的病蚓死前还出现体节断裂现象。防治办法是掀开覆盖物,让蚓床通气,喷洒苏打水、石膏粉进行中和。

(4)蚓床湿度太大,饲料pH值过高,则会使蚯蚓体水肿膨大、发呆、 拼命往外爬,背孔冒出体液,滞食而死。甚至引起蚓茧破裂,或使新产下的蚓茧两头不能收口而染菌霉烂。碰到这种情况可采取开沟沥水方法,将爬到表层的蚯蚓清理到另外的池里,在原饲料中加过磷酸钙粉或醋渣、酒精渣打中和,过一段时间再用。

怎样人工养殖太湖红蚯蚓

太湖红蚯蚓是由日本赤子爱蚯蚓,经长期改良而定名。一般体长50~70毫米,直径3~6毫米,稀养体长90~150毫米。体表刚毛细而密,体色紫红, 并随饲料、水分、光照等条件的改变有深浅色的变化。它的特点是“三喜三怕”;喜温、喜湿、喜空气,怕震动、怕触动、怕光。优点是体腔厚、肉多、寿命长、易饲养、适应性强、繁殖率高。其干体含粗蛋白66.3%、脂肪7.9%,碳水化合物14.2%, 氨基酸齐全。并含维生素B,锰和铁等微量元素,铁的含量是鱼粉的14倍。

(一)场地选择与放养。场地要选靠近水源和交通方便处。可利用农村房前屋后空闲地或林间隙地。养殖面积较大可安装自来水、潜水泵或自动喷水器。蚯蚓养殖床宽度因地制宜,一般为5米宽,中间走道留70~80厘米。 如果用板车将畜类运入蚓床,则宽度相应增加。走道两边蚓床,各宽1.5~2米,床高20厘米左右,长度不限。两侧开沟利于排水。事先交久存自然发酵的畜类(最好用通气性好的牛粪,猪粪亦可),以条形施放20~30厘米宽。留空域10~15厘米和蚯蚓种。在放养蚓种前要用水浇透蚓床面,每平方米放养蚓种2公斤,放好蚯蚓种后, 在上面加盖稻草帘起保湿通气防暑防冻作用。还要补浇些水,以利行动慢的蚯蚓钻入。

(二)蚯蚓饲养管理要点。(1)通气:适时添料,添料时按梅花形放置, 空隙要留6~8厘米,雷雨期间可保太平。(2)保湿:蚓床要经常洒水保持湿润。 掌握蚓床基料含水份在30~50%之间的标准(手捏蚓粪指缝有滴水约含水40%)。夏季每天下午浇水1次,凉爽期3~5天浇水1次,低温期10~20天浇1次水。(3)繁殖:在平均气温20℃时,性成熟蚯蚓交配7天便能产卵,经19天卵化出幼蚓,生长38 天便能繁殖。全生育期60天左右。因此,要勤添蚯蚓最喜食的牛粪等饵料,促使其多吃食,生长快、产卵多,提高孵化率和成活率。(4)采集:适时采集成蚓, 保持蚯蚓的合理密度,做好繁殖基础。(5)防天敌:为防止蚯蚓天敌的危害, 可在蚓床周围栏上密网。并在网外每70厘米放置一包“三面包好一面敞开”的蚂蚁药,使药味慢慢散出。

牛粪怎么做成蚯蚓发酵床?最好说的详细一点!还有就是种香菇的废掉的桶子...

你好,一般100斤的蚯蚓需要消耗半的吨左右的粪料,下面来介绍怎么发酵牛粪养殖蚯蚓:

在养殖蚯蚓过程中,蚯蚓饲料(家禽粪便、酒糟、蔗渣、剩余饭菜、废血和动物内脏等)的发酵处理是个关键,如饲料没有发酵或发酵不彻底,将产生有害气体,酸碱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使蚯蚓逃逸、不产茧甚至死亡。

1.发酵 将新鲜牛粪与秸秆粉按2:1的比例混合,同时接入千分之一的发酵菌种——秒腐剂粪便饲料发酵剂,堆起来盖膜发酵。

2.翻堆 在气温较高的季节,一般第2天堆内温度就会明显上升,4~5天可升至60℃~70℃,以后逐渐下降,当堆内温度降至40℃时(这个过程需12天)则进行翻堆,把上面翻到下面,两边翻到中间。冬天翻堆2~3次,夏天翻堆1次。

3.投喂 饲料发酵结束后,扒开饲料淋水散热后即可使用,投喂时一般采用上添法和侧喂法,上添法就是把饲料铺盖在原有已被蚯蚓吃过的饲料上,每10~15天进行1次;侧喂法就是取出部分已吃完的饲料再把新饲料添在一边,下次添加另一边。

再来介绍下菌渣发酵做发酵床技术:

10立方垫料(使用菌渣 锯末 稻壳 等 ),20-50kg米糠或麸皮(每立方加入米糠或者麸皮的量为2-5kg)和10kg玉米面加入1000克发酵床菌种(2包)充分搅拌均匀,在搅拌过程中不断喷洒水分,使垫料水分保持在40%。水分多少是关键,一般40%比较合适,现场实践是用手抓垫料来判断,手抓可成团,松手既散,指缝无水渗出。

在圈舍内堆成梯形,用麻袋或稻草盖上,夏天2-3天,冬天3-5天即可(有发酵的香味和蒸汽散出)。

将发酵好的垫料摊开铺平,再用预留的谷壳、锯末混合后,覆盖上面整平,厚度约5-250px左右,然后等待24小时后方可进猪。

养蚯蚓的前景如何 效益是否可观

养蚯蚓的前景良好,效益是可观的。

蚯蚓的应用广,销路多,蚯蚓的药用价值很高,可以做药材。一些保健食品公司,会收购蚯蚓作为优质原料。除了可以做鱼饵、制作饲料外,蚯蚓的粪便也可以用来饲养低级动物。像很多垃圾处理中心,药企,食品企业都在大量收购蚯蚓,因为蚯蚓体内有一种水解蛋白酶,它有抗凝血和溶栓的作用,是不可多得的治疗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药品的原料之一。

虽然蚯蚓养殖的初期投资要高于其他农副产品的种植,但其收益也高,市场价格一直处于稳中有升的态势,连续三年收购价格平均上涨了12%,而且基本上不受天气的影响,后期销售的风险也相对较小。

同时蚯蚓的粪便也是特别优质的农家肥,另外蚯蚓的繁殖比较快,两个月会繁殖一代,一年之类蚯蚓的繁殖量会增加1000多倍。

扩展资料:

在蚯蚓养殖过程中,蚯蚓饲料(家禽粪便、酒糟、蔗渣、剩余饭菜、废血和动物内脏等)的发酵处理是个关键,如饲料没有发酵或发酵不彻底,将产生有害气体,酸碱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使蚯蚓逃逸、不产茧甚至死亡。

利用EM原液对粪料进行发酵处理,粪料发酵时间大大缩短,异味降低,而且饲料发酵好以后,pH值自然会达到6.5~7.5,不必调节,直接就可以饲喂,饲料利用率大大提高,蚯蚓产茧多,繁殖快,产量提高2~3倍。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硕士毕业回乡创业养蚯蚓 一波三折终成功

人民网-牛粪堆里养蚯蚓一亩产值8万元 90后设计师回乡创业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蚯蚓养殖的市场前景 蚯蚓饲料发酵制作方法视频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蚯蚓养殖的市场前景 蚯蚓饲料发酵制作方法视频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签:蚯蚓料的发酵技术

标题:蚯蚓养殖的市场前景 蚯蚓饲料发酵制作方法视频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860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