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水色及其调控图谱 水产养殖水色发红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水产养殖水色及其调控图谱 水产养殖水色发红的文章,本文对文章水产养殖水色及其调控图谱 水产养殖水色发红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水产养殖中的肥水,瘦水,老水,转水怎么搞清楚
水产养殖中的肥水,一般是指池水呈黄褐色或油绿色,水质浓而不混浊,透明度适中,水色日变化明显,水面往往有一层油膜,有“早红夜绿”的变化。水中浮游生物多,池中溶氧较充足。指标生物是硅藻、隐藻,轮虫有大量繁殖,此水养鱼好。
瘦水,是指水色清淡,呈浅绿色或淡黄色,透明度大,水色无日变化,池中溶氧条件好,但浮游生物数量少。指标生物是青泥苔(丝状藻类大量繁殖),应及时投饵追肥。
转水,是指水色呈酱红色,其中蓝绿色、草绿色、酱红色条块状或丝状水华。水质肥,透明度低。由于水色日变化十分明显,下层水的溶氧条件差;浮游植物数量多,种类少,鱼类容易消化的藻类占绝对优势。这种水溶氧条件差,如遇天气突变,易引起鱼缺氧浮头,往往连藻类本身大量死亡、下沉,水色转清发臭,为“臭清水”,引起鱼泛池。指标生物是蓝、绿、祼、甲藻大量繁殖。应控制投饵施肥量,加注新水和使用增氧机等办法,将水华控制在最低水平。
水产养殖中“水色”指的是什么?
水产养殖中,水质的优劣是决定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水质的优劣是通过水色表现出来,而水色又是由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机溶解物、悬浮颗粒的多寡等因素反映出来的。因此了解与掌握养殖水体的水色变化,并通过科学调控技术措施来达到所要求的水色,是水产养殖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所谓“养鱼先看水”就是这个道理。 一、优质水色的种类、特点及调控技术 在水产养殖的主要品种鱼、虾、蟹的养殖中,优质的水色大致可分为下列五种:即淡绿色、翠绿色、茶褐色、黄绿色、浓绿色。 (一)淡绿色、翠绿色水色的特点及调控技术 1.特点 这种水色在鱼、虾、蟹养殖中,都是希望得到的最佳水色,尤其在幼体阶段的养殖中更为需要。这种水色中富含金藻门、绿藻门中的小球藻、栅藻、板星藻等藻类。这些藻类的品质富含营养盐类及维生素,并易于作为营养物被消化吸收;同时通过光合作用,可向水中提供溶解氧。这种水色的水体,透明度大多在20~30厘米,水质稳定,水中有机、无机悬浮物较少,水产养殖中所要求的“肥而爽”之水质,即为这种水色的水质,这是保证取得良好养殖效益的优质水色。 2.培育和保持该种水色调控技术 (1)放养前,塘口先用生石灰消毒,并投放有机肥,一般每亩生石灰用量150千克左右,清塘后投放有机肥培育水质,视塘口底泥肥沃程度、用量在100~150千克/亩。 (2)养殖过程中,遇到水色由淡绿、翠绿色变浓变深,可适当添注新水稀释调节。达到较长时间内保持这种水色的状态。 (二)茶褐色、黄绿色水色的特点及调控技术 1.特点 这两种水色的水中,浮游植物中硅藻门种类为优势种群,并有部分绿藻,如新月藻、舟形藻、褐指藻、甲藻为主。这些藻类中的色素呈褐色或茶褐色。这种水色是鱼、虾、蟹养殖中的最佳水色。这种水色中的藻类易于鱼类消化吸收,且营养丰富,富含钙、镁、铁等无机盐及多种维生素。水中溶氧丰富,有毒有害物质稀少,宜于鱼类生长发育,且病害发生率低。在苗种养殖阶段,这种水色水质为最佳水质。但是,这种水色的缺点是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10~15天后,易于转换成其他水色。 2.培养和保持茶褐色、黄绿色水色的调控技术①适时添注新水,在养殖旺期,每2~3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注水量为养殖水体总量的l/10左右。②适时追肥,追肥可用腐熟后的有机肥和含磷、镁、钙成份的化肥,如磷酸氢钙等。由于硅藻需要的营养元素得到补充,促进了硅藻的生长发育,故可使该水色持续较长时间。 (三)浓绿色水色的特点及调控技术 1.特点 这种水色呈深绿色,且浓度加大,因此透明度较低,一般不足15厘米,水中的藻类以绿藻门为主,如螺旋藻、衣藻等。这种水色水质较肥,且较稳定,可持续较长时间,气候变化对其影响不大。在养殖盛期的塘口水体中,大多为这种水色。在浓绿色水中,藻类日趋老化,但光合作用较强,产氧功能好,并仍可被消化吸收,所以在成鱼养殖中仍属良好水质之列。但是在养殖高温季节,这种水色水质要注意加注新水调节,以防由于残饵及排泄物增加,致使水质进一步变浓,造成水体底部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浓度加大,水中溶氧减少,水质变坏,从而使养殖效果降低,甚至会引发疾病,造成养殖损失。 2.控制调节浓绿色水色的技术措施 ①每日加注新水降低水色浓度,加水量为水体总量的5%~10%。②适当降低投饲量。③泼洒沸石粉或生石灰调整水色,用量为0.1千克/米3。 二、劣质水色的种类、特点及调控技术 (一)蓝绿色水色的特点及调控技术 1.特点 这种水色由于蓝藻门中的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微囊藻所致),水质混浊、浓厚,在塘口下风处的水中有大量蓝绿色悬浮颗粒,水表层有带状、云状蓝绿色藻群聚集,形成油膜,并有气泡出现(又称水华),而在水体的下层则很清瘦。当水温达到28℃以上阶段后,藻类会陆续死亡,产生毒素,败坏水质。在高温季节的7—8月份,养殖密度过大的水体大多会产生这种水色。蓝绿色水质持续时间过长、浓度过大后,会对水产养殖造成极大危害,易暴发鱼病,造成成批死亡现象,给养殖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2.消除控制蓝绿色水色水质的技术措施 (1)排放法:在养殖水体出水口处上方,开口放出表层水,将蓝绿藻排出塘口外,连续2~3天。或用人工密网、捞海在下风头处捞除。 (2)使用二氧化氯0.1克/米。,加沸石粉10克/米3,全塘泼洒,连续1~3天,可有效消除蓝藻,改善水色水质状况。 (3)待蓝绿色水色减淡后,施用磷酸氢钙,重新培育成嫩绿藻水或硅藻水。 (二)黑褐色水色的特点及调控技术 1.特点 这种水色又叫酱油色水,呈黑褐色或深红褐、深黄褐色。形成这种水色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养殖中后期,投饲后残饵、排泄物过多,有机物在塘底腐败分解,形成富营养化水质,水中悬浮有机物增多,水质老化恶化,毒物积累增多。这种水色的水中,鞭毛藻、裸藻为优势种群,这些藻类可分泌毒素。在毒素作用下,养殖对象会暴发疾病,以至中毒死亡。其中以对蟹塘、虾塘的危害最甚。 2.消除调控的技术措施 (1)立即减少或停喂饲料、加注新水。 (2)开动增氧机,增氧曝气,降低毒素浓度。 (3)施用以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为主要菌类的生物制剂。3~5天即可有效消除该不良水色。 (三)清澈水色的特点及调控技术 1.特点这种水色的水有两种情况:一是青苔水,即水体底部长满青苔,使水体变清变瘦,水中缺乏营养盐类,有益藻类绝生,养殖幼体进入青苔很难成活;二是黑清水,水色透明见底,但呈黑清色,并散发有腥臭味。水中浮游植物绝迹,有大量大型浮游动物出现,养殖上称“转水”。后一种水为水质变坏的坏水,是不宜进行养殖的水体。 2.消除调控的技术措施 (1)青苔水的调控技术措施:①首先要抑制青苔生长。可用有机肥挂袋的办法,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如鸡粪)装袋后,定置悬挂在生长茂盛的青苔上方,待浮游植物大量繁殖、遮蔽青苔生长的阳光后,青苔自然死去,水色可逐渐变绿。②泼洒生物制剂可调节水色,恢复到淡绿色好水。 (2)黑清水的调控技术措施:①全塘泼洒敌百虫制剂,浓度为1克/米3,杀灭大型浮游动物。②加换新水,并泼洒生石灰(化水后),用量为每米水深30~40千克/亩。③最后泼洒有机肥或无机肥,增加营养盐类物质,调控到较好水色水质。经上述措施,一般经5~7天水色可转好,变为浅绿色水色。
①大多数情况下,池塘透明度异常高,通常瞬时达到50厘米以上。
②池塘水色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红色。
③大部分时候,池塘溶解氧非常低,各水层养殖品种出现不同程度的浮头现象,甚至泛塘。
④部分情况下,绝大多数鱼丧失顶水或靠近增氧机的意识。
⑤很多时候,池塘边上通常能见到大量浮游动物(以枝角类、桡足类为主)。
⑥在短时间内即出现大量死亡。
【解决方案】按照产生的原因可将红水分为3种:由淡水甲藻过度繁殖引起的红水、池塘藻相单一引起的红水和池塘急性倒藻引起的红水。
由于它们产生的条件与发生机制不同,所以其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
(1)由甲藻引起的红水 由甲藻引起的红水目前最受关注,主要原因有两方面:是甲藻藻相所特有的水体颜色一一红色,二是甲藻所产生的甲藻毒素。
甲藻的种类主要以咸水种为主,淡水中的甲藻种类远不及咸水种多。这些藻类如果在池塘中过度繁殖能够引起养殖池塘水体发红。
甲藻门的许多种类能够分泌毒素并释放到水体中,引起鱼虾类中毒。这些毒素能够在鱼虾、贝类体内蓄积,人食用了含有甲藻毒素的水产品亦会引起不良反应。
虽然甲藻有众多种类产藻毒素,但是这些产毒种类有非常严格的环境偏好。
从目前的统计来看,绝大多数产毒种类为海水种。能够产毒的淡水甲藻非常少,并且非常少见。
事实上,甲藻的淡水种引起的水质发红通常情况下是不会导致鱼类长时间大量浮头的。
相反,大部分淡水甲藻具有较强的产氧能力,如飞燕角藻;一些种类甚至是花白鲢的优质天然饵料,如裸甲藻、真蓝裸甲藻被誉为是淡水“奶油面包”。
当养殖池塘的红水是由于甲藻引起时,鱼类基本不会处于严重浮头状态,更不会有泛塘的可能。
但由甲藻引起的红水反映出该池塘藻相单一,稳定性不高,容易发生大规模的倒藻。
因此,需要从水质管理的角度对这种池塘水质进行调节,使池塘藻相多样化。
在池塘下风口处用硫酸铜250~350克/(亩.米)或者强氯精100克/(亩.米)等杀藻药物在下风处泼酒,杀灭部分藻类。
间隔1天向池塘中冲注新水并立即用磷肥5千克/亩或者磷酸二氢钾0.5~1.5千克/亩全池泼酒,促进其他藻类生长。
(2)池塘藻相单一引起的红水 此种红水多出现在8月以后的苗种池塘中。引起这种形式红水的单一藻相可能有多种,绿藻门的种类是最主要的。
这种水色的特点:
①池塘水色较浓,晴天上午呈现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水产养殖水色及其调控图谱 水产养殖水色发红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水产养殖水色及其调控图谱 水产养殖水色发红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