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表示胆小的句子 歇后语表示胆小的成语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歇后语表示胆小的句子 歇后语表示胆小的成语的文章,本文对文章歇后语表示胆小的句子 歇后语表示胆小的成语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形容害怕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形容害怕的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形容害怕的歇后语1
01、泥鳅上沙滩——不怕你滑
02、囡囡(nannan对小孩儿的昵称)看杂技——又爱又怕
03、麻秆打狼——两面怕;两头怕
04、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05、看惯了武打片——不怕你搞小动作
06、砍不倒大树——弄不多柴禾(比喻做事不能怕困难,要看效果。)
07、开饭馆不怕大肚汉——越多越好
08、降不住猪肉降豆腐——欺软怕硬
09、见了猫就怕——胆小如。鼠
10、狗吃热肉——又爱又怕
11、法场的`麻雀——耐惊受怕;胆子早吓大了
12、稻草绳子担石头——两头怕
13、打草人拜石像——欺软怕硬
14、吃豆腐怕扎牙根——小心过分
15、扯旗杆放炮——生怕别人不知道
16、北面开窗——不怕冷风
17、胆小鬼偷东西——忐忑(tante心神不定)不安;惴惴(zhuizhui又愁又怕)不安
18、老虎头上捉虱子——不怕死;好心不得好报
19、骑着老虎看美人——贪色不怕死
20、洞里的乌龟——不怕惊
21、大姑娘出嫁——又喜又怕
22、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23、獾子怕山猫——一物降一物
24、手拿鸡蛋走滑路——担惊受怕
25、挨了刀子的肥猪——不怕开水烫
26、狼心兔子胆——欺软怕硬
27、属狗的——老爱咬人;直肠子;软的欺负硬的怕;翻脸不认人;记吃不记打;哪里有屎往哪里奔;爱咬人;欺软怕硬;翻脸不认识人;就会咬人。
28、土地老爷住深山——自在没香火;不怕没柴烧
29、牛皮做鼓——不怕你敲;经得起敲打
30、大鹏飞入网——只怕张不住;张不住
31、猴子捡了块姜——吃了怕辣,不吃又舍不得
32、见到猫就害怕——胆小如鼠
33、毛自才背板凳——怕老婆
34、纱布袋装锥子——不怕冒尖
35、光头和尚——不怕抓辫子
36、丢了铁锤拣灯草——拈轻怕重
37、麻秆儿打狼——两家害怕;两头害怕;难以对付
38、掉了树叶怕碰头——胆小怕事
39、门圪劳里立死人——虽说不害怕总有些圪影人
40、狗吃热蔓菁——又要吃,又怕烫
41、粪缸里学游泳——不怕死;不怕屎
42、羊披上虎皮——见到狼还是害怕
43、见到猫就怕——胆小如鼠
44、活人眼里舞棒槌——生怕显不出你
45、阎王家里装空调——鬼都怕热
46、死娃子不怕狼来啃——豁出去的人
47、鸡蛋炒豆腐——欺软怕硬
48、一次遭蛇咬——三年怕草绳
49、苘秸打狼——两怕;两害怕
50、媒人婆上楼子——耐惊耐怕儿
51、麻稭打狼——两怕
52、怕死鬼当兵——仙桃《先逃》
53、母鸡下蛋呱呱叫——生怕别人不知道
54、高粱秆儿打狼——两担怕;两面怕
55、钻进铜钿眼里不怕冷——财迷心窍
56、扯着旗杆放炮——生怕别人不知道
57、大闺女抱儿上街——不怕丢丑
58、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59、虾公头戴的枪——没人怕
60、猴子捡了一块姜——吃了怕辣,丢了又舍不得
形容害怕的歇后语2
1、 手拿鸡蛋走滑路 —— 提心吊胆
2、乌龟看青天 —— 缩头缩脑
3、乌龟脑壳 —— 伸一下,缩一下
4、 打赤脚过刺蓬 —— 小心在意
5、走路看脚印 —— 小心过度了
6、近视眼过独木桥 —— 不敢抬头挺胸向前看
7、捂着屁股过河 —— 多加一份小心
8、黄鼠狼泥墙 —— 小手小脚掉下
9、树叶怕打破脑壳 —— 胆小鬼
10、蚯蚓走路 —— 伸一下,缩一下
11、鱼口里的水 —— 吞吞吐吐。
12、一百只老鼠咬猫 —— 没一个下口处
13、新媳妇上花轿 —— 扭扭捏捏
14、山碲见了老虎皮 —— 望而生畏
15、小娃娃放爆竹 —— 又爱又怕
16、见了猫就怕 —— 胆小如鼠
17、田鸡钻进水里 —— 不敢出头露面
18、老虎拉车 —— 没人赶
19、老虎进了城 —— 家家都关门
20、没笼头的野马 —— 悄悄儿跑了
21、枪头上的雀儿 —— 吓破了胆
22、苻坚逃到八公山 —— 草木皆兵
23、狗见扁担 —— 拔腿就跑
24、狗咬刺猬 —— 两家都怕
25、受惊的水老鼠 —— 怕出头露面
26、树叶掉下来怕打破头 —— 胆小鬼
27、钟鼓楼上的麻雀 —— 吓破了胆
28、耗子吃猫屎 —— 悄悄的
29、夏天发抖 —— 不寒而栗
30、阎王开饭店 —— 鬼都不敢上门
31、惊弓之鸟 —— 惶惶不可终日
32、骑在老虎背上 —— 不敢下来
33、属老鼠的 —— 胆小鬼
34、偷来的锣鼓 —— 打不得
35、棺材里打铳 —— 吓死人
36、蛤蟆爬在脚背上 —— 咬倒不咬吓一跳
37、墙头上睡觉 —— 不敢翻身
38、踩着草绳就是蛇 —— 被蛇吓怕了害羞
39、 关云长放屁 —— 不知脸红
40、放屁拉抽屉 —— 遮脸红
41、神主头上使剪刀 —— 修(羞)先人
42、城隍老爷不穿裤子 —— 羞死鬼
43、眉毛上吊扫把 —— 扫(臊)脸
44、荷叶做雨伞 —— 难遮羞
45、猫儿屙屎 —— 自己遮盖
46、新娶的媳妇 —— 不肯见人
描写胆小的歇后语
半天云里踩钢丝——提心吊胆手拿鸡蛋走滑路——提心吊胆、床底下吹喇叭——低声下气、踩麻绳当蛇——大惊小怪
乌龟看青天——缩头缩脑、捏鼻子吃蒜——忍气吞声、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乌龟脑壳——伸一下,缩一下
打赤脚过刺蓬——小心在意
走路看脚印——小心过度了
近视眼过独木桥——不敢抬头挺胸向前看
捂着屁股过河——多加一份小心
黄鼠狼泥墙——小手小脚
掉下树叶怕打破脑壳——胆小鬼
蚯蚓走路——伸一下,缩一下
鱼口里的水——吞吞吐吐
描写人性格软弱的歇后语
大惊失色 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出处:《汉书·霍光传》:“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
担惊受怕 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出处:《水浒传》第三五回:“你们若要做夫妻,每日同一处,不担惊受怕,我却有一条妙计,只是难教你。”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为兵戈担惊受恐。”
胆破心寒 形容由于恐惧而伏帖的样子。
胆小怕事 胆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
出处:巴金《谈〈寒夜〉》:“他后来竟变成了一个胆小怕事、见人低头、懦弱安分、甘受欺侮的小公务员。”
胆小如豆 极言胆子小。
出处:《黑籍冤魂》第六回:“可笑我们中国的官员,胆小如豆,莫说见着短衣窄袖蜂目高鼻的洋人惊得发慌,就是见了一个没辫子的光棍,手里提着一根赶狗棒,也要害怕起来。”
胆小如鼠 胆子小得象老鼠。形容非常胆小。
出处:《魏书·汝阴王天赐传》:“言同百舌,胆若鼷鼠。”
胆小如鼷 胆子小得象老鼠。形容非常胆小。
出处:《魏书·汝阴王天赐传》:“言同百舌,胆若鼷鼠。”
胆战心寒 战:发抖。形容害怕之极。
出处:《古今杂剧·楚昭王疏者下船》:“怕的是城荒国破,常子是胆战心寒。”
胆战心慌 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明·汪廷讷《种玉记·赴约》:“牛郎织女图欢会,蜂喧蝶嚷须回避,我因此上胆战心慌不自持。”
胆战心惊 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
胆战心摇 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清·洪升《长生殿·惊变》:“呀,你道失机的哥舒翰,称兵的安禄山,赤紧的离了渔阳,陷了东京,破了潼关,唬得人胆战心摇。”
吊胆提心 提心吊胆。形容非常担心或害怕。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一个个擦拳磨掌,吊胆提心的,只等姑娘一句话。”
肤粟股栗 皮肤上起疙瘩,大腿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出处:梁启超《新民说·论私德》:“夫至以行恶为荣,则洪水猛兽,足喻斯惨耶?君子念此,肤粟股栗矣。”
股战而栗 战:怕;栗:发抖。两腿发抖,不停地哆嗦。形容恐惧异常。
出处:《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魏勃)因退立,股战而栗,恐不能言者,终无它语。”
惶惶不安 惶:恐惧。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出处:《汉书·王莽传下》:“人民正营,无所措手足。”唐·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惶恐不安 惶:恐惧。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出处:《汉书·王莽传下》:“人民正营,无所措手足。”唐·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魂飞魄散 吓得连魂魄都离开人体飞散了。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魂飞天外 形容万分恐惧,或受到某种刺激而失去了主宰。
出处:汉·扬雄《羽猎赋》:“魂亡魄失。”元·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第二折:“听说罢,魂飞天外,好教我心惊失色。”
惊愕失色 失色:由于受惊或害怕而面色苍白。惊恐得改变了神色。形容十分吃惊。
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上卷》:“契丹以马军万人拒之于前,将士皆惊愕失色。”
惊弓之鸟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惊魂动魄 形容十分恐惧。
出处:清·陈确《示儿帖》:“《易》曰:‘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罪大而不可解。’每读《易》至此,未尝不惊魂动魄,心胆堕地也。”
惊魂丧魄 形容十分恐惧。
惊恐失色 害怕得脸都变了色。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五回:“三藏闻言,惊恐失色道:‘徒弟,似此如何?’行者笑道:‘放心!放心!’把他这宝贝都拿来与我。”
惊恐万状 惊恐:害怕;万状:各种样子,表示程度极深。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出处:宋·陈亮《谢杨解元启》:“忧患百罹而未艾,惊惶万状而莫支。”
惊神破胆 形容极其恐惧。
出处: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上:“凡所书判,或是卒然,故趋事皆惊神破胆矣。”
惊心悼胆 悼:战栗。形容恐惧到极点。
出处:章炳麟《新方言·释言》卷上:“今人言惧,犹曰惊心悼胆。”
惊心吊胆 形容十分害怕或担心。
惊心裂胆 指内心十分震惊、恐惧。同“惊心破胆”。
惊心破胆 指内心十分震惊、恐惧。
惊心丧魄 形容十分恐惧。亦作“惊心褫魄”。
兢兢战战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
跼蹐不安 形容恐惧不安。
出处:《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徐信闻言,甚跼蹐不安,将自己虞城失妻,到睢阳村店遇见此妇始末,细细述了。”
恐慌万状 恐:害怕;慌:惊慌;状:情状。形容害怕惊慌到极点。
恇怯不前 恇怯:恐惧畏缩。恐惧畏缩,不敢向前。
出处:《宋史·杨琼传》:“及闻清远之败,益恇怯不前。”
栗栗危惧 栗栗:发抖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
出处:《尚书·汤诰》:“栗栗危惧,若将陨于深渊。”
脸无人色 形容极端恐惧。
毛发倒竖 倒竖:尾端朝上直立。汗毛、头发都竖起来。①比喻怒不可遏。②形容很害怕,很紧张。亦作“毛发皆竖”、“毛发尽竖”、“毛发为竖”。
怕风怯雨 怯:害怕。形容人害怕艰难困苦,娇气十足。
怕死贪生 贪:舍不得。贪恋生存,畏惧死亡。指对敌作战畏缩不前。
出处:《汉书·文三王传》:“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月迫促,贪生畏死,即诈僵仆阳(佯)病,徼幸得逾于须臾。”
魄消魂散 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怯声怯气 形容说话的语气胆小而不自然。
肉跳心惊 心里吃惊,身上肉跳。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
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不知怎么,这一会儿心惊肉战,这一双好小脚儿再走也走不动了。”
三魂出窍 形容害怕得不知所措。
丧胆亡魂 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但凡拿住的人呵,见了俺丧胆亡魂,今朝拿住这斯,面不改色。”
缩手缩脚 由于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样子。也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多,不敢放手。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喊了许久,店家方拿了一盏灯,缩手缩脚的进来。”
缩头缩颈 形容畏缩不前,或胆小不敢出头。同“缩头缩脑”。
出处: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三:“远远一条长街只看见三四个人,蹀躞着,缩头缩颈歪斜着走。”
缩头缩脑 形容畏缩不前,或胆小不敢出头。
出处:鲁迅《华盖集·碰壁之后》:“但是我也说明了几句我所以来校的理由,并要求学校当局今天缩头缩脑办法的解答。”
贪生恶死 贪恋生存,害怕死亡。同“贪生畏死”。
贪生怕死 贪:舍不得。贪恋生存,畏惧死亡。指对敌作战畏缩不前。
出处:《汉书·文三王传》:“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月迫促,贪生畏死,即诈僵仆阳(佯)病,徼幸得逾于须臾。”
贪生畏死 贪恋生存,害怕死亡。
谈虎色变 色:脸色。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厉害。后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
出处:《二程全书·遗书二上》:“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忐上忑下 指心神不定,恐惧不安。
出处:《宋元戏文辑佚·张资鸳鸯灯》:“吃了万千控持,谙了无限磨难,受了多少忐上忑下。”
提心吊胆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七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望而生畏 畏:恐惧,害怕。看见了就害怕。
出处:《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唯唯否否 唯唯:回答时表示同意的应声;否否:别人说否,自己也跟着说否。形容胆小怕事,一味顺从。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据(指梁邱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
畏敌如虎 害怕敌人如同怕虎一般。
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领导者们畏敌如虎,处处设防,节节抵御。”
闻风丧胆 丧胆:吓破了胆。听到风声,就吓得丧失的勇气。形容对某种力量非常恐惧。
心惊胆颤 形容十分害怕。同“心惊胆战”。
心惊胆寒 形容十分害怕。同“心惊胆战”。
心惊胆落 形容十分害怕。同“心惊胆战”。
心惊胆战 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
心有余悸 悸:因害怕而心跳得厉害。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出处:孙犁《奋勇地前进、战斗—在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如果他第一次在路上遇到的只是井绳,他就不会心有余悸了。”
伈伈睍睍 伈伈:小心恐惧的样子。睍睍:也作“伣伣”,眼睛不敢睁大的样子。小心害怕或低声下气的样子。
出处:唐·韩愈《祭鳄鱼文》:“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耶?”《明史·邹智传》:“及与议事,又唯诺惟谨,伈伈伣伣,若有所不敢,反不如一二俗吏足以任事。此陛下所为疑也,臣窃以为过矣。”
悬心吊胆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七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战战兢兢 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出处:《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惴惴不安 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出处:《诗经·秦风·黄鸟》:“临其穴,惴惴其栗。”宋·周孚《铅刀编·滁州奠枕楼记》:“乾道八年,济南辛侯(辛弃疾)自司农寺簿来守滁……民之居茅竹相比,每大风作,惴惴然不自安。”
趑趄嗫嚅 欲进又退,欲言又止。形容奴颜婢膝,畏缩不前的样子。
出处:语出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秽污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前怕狼,后怕虎 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出处:明·冯惟敏《朝天子·感述》:“磊落英雄,清修人物,前怕狼后怕虎。设谋,使毒,只待把忠良妒。”
前怕龙,后怕虎 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出处:明·冯惟敏《朝天子·感述》:“磊落英雄,清修人物,前怕狼后怕虎。设谋,使毒,只待把忠良妒。”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问:‘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歇后语表示胆小的句子 歇后语表示胆小的成语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歇后语表示胆小的句子 歇后语表示胆小的成语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