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成语 论语成语及其出处翻译

国学综合

论语成语 论语成语及其出处翻译

英雄信条围观:℉更新时间:04-06 23:01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论语成语 论语成语及其出处翻译的文章,本文对文章论语成语 论语成语及其出处翻译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论语成语 论语成语及其出处翻译

出自论语的五个成语并写其意思

一息尚存——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

巧言令色——巧言令色,鲜矣仁!

言而有信——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众星拱月——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一言以蔽之——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三十而立、不惑之年、随心所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见义勇为——见义不为,无勇也。

是可忍孰不可忍——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既往不咎——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尽善尽美——尽美矣,又尽善也。

朽木不可雕——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三思而行——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愚不可及——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文质彬彬——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诲人不倦——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举一反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三月不知肉味——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善而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君子坦荡荡——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任重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循循诱导——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升堂入室——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过犹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内省不疚——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察言观色——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名正言顺——名不正,则言不顺。

手足无措——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一言兴邦——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欲速则不达——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杀身成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道不同不相为谋——道不同,不相为谋。

分崩离析——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祸起萧墙——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血气方刚——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杀鸡焉用牛刀——割鸡焉用牛刀?

色厉内荏——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道听途说——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患得患失——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心安理得——则心安而德全矣。

文过饰非——小人之过也必文。

老而不死——老而不死,是为贼也!

待价而沽——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怨天尤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

1、哀而不伤

【解释】: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悲伤。”

2、不耻下问

【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3、不得其死

【解释】:指人不得好死。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出自】:《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译文】:像仲由这样,只怕会不得善终啊!

4、不舍昼夜

【解释】:舍:放弃。不放弃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孔子站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地流去。”

5、不亦乐乎

【解释】: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

【出自】:《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

6、北辰星拱

【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出自】:《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

7、屏气凝神

【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自】:《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译文】:他提起衣摆上堂时,也是屈身的样子,屏住气息好像没有呼吸。

8、比而不周

【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结党营私。

【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德行高尚的人以正道广泛交友但不互相勾结,品格卑下的人互相勾结却不顾道义。”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

1、择善而从:

出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述而》)

释义:指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制度加以实行。

典故:春秋时期,执政大臣魏献子把祈氏的领地分为7县,把羊舌氏的领地分为3县,并委派与提拔一些地方长官。他想启用魏戊,担心人家说他偏私,问大夫成传,成传认为只要有才德,就不论亲疏,关键看能不能择善而从,能不能赏罚分明。

2、三省吾身:

出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释义:原指每日从多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典故: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曾参勤奋好学,三省吾身,深得孔子的喜爱,同学问他为什么进步那么快。曾参说:“我每天都要多次问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力?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实的地方?先生教的学生是否学好?如果发现做得不妥就立即改正。”

3、成人之美:

出处: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释义:原意是勉励并帮助别人做好事。后用以表示帮助别人实现其愿望,成全别人的好事的意思。

典故:明朝有一人名唤谢榛,瞎了一只眼,但他善作歌词,所作的歌词在民间流唱甚广。谢榛到彰德,孙穆王亲自接待了他,饮酒畅谈之余,孙穆王让自已的宠姬贾氏在帘后弹唱,而后谢榛奉上新词十四首,贾氏把它们一一谱曲弹唱,俩人配合得十分默契。

孙穆王见两人如此投机,便在次年元旦将贾氏及一些丰厚的礼品送给谢榛。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论语成语 论语成语及其出处翻译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论语成语 论语成语及其出处翻译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签:论语成语

标题:论语成语 论语成语及其出处翻译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839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