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玉楼春宋的修辞手法 古诗《玉楼春》

国学综合

古诗词玉楼春宋的修辞手法 古诗《玉楼春》

混在大唐围观:℉更新时间:04-06 21:46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古诗词玉楼春宋的修辞手法 古诗《玉楼春》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古诗词玉楼春宋的修辞手法 古诗《玉楼春》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古诗词玉楼春宋的修辞手法 古诗《玉楼春》

《宋祁·玉楼春》原文、注释与赏析

宋祁·玉楼春

宋祁(998—1061),安陆人。曾与欧阳修同修《新唐书》。因其词《玉楼春》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人称“红杏尚书”。为人喜奢侈,多游宴。其词多抒写个人生活情怀,未摆脱晚唐五代艳丽旧习,但构思新颖,语言流丽,描写生动,一些佳句流传甚广。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ú)皱波纹迎客棹(zhào)。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题解】《玉楼春》,词牌名。双调五十六字,前后片格式相同,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注释】1.縠皱:即绉纱,比喻细细的水的波纹。2.棹:船桨,代指船。3.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4.肯爱:怎肯吝啬。5.晚照:晚日的余晖。

【串译】东城外的景色越来越美,湖面上棉纱一样的波浪负载着游船,承载着欢乐。绿杨翠柳,茂密如烟,春深时只有早上尚余轻寒。红杏枝头,蜂飞蝶舞,春意盎然。人生的欢乐是多么少啊,愿拿千金换取一笑。端起斟满的酒杯,劝夕阳也同干一杯,希望金色的晚照能够在美丽的花丛中多停留一会儿。

【赏读提示】这首词是当时誉满词坛的名作。词中赞颂明媚的春光,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情趣,令人心旷神怡。上片写春日绚丽的景色,颇有精到之处,尤其是“红杏枝头春意闹”点染得极为生动。下片抒写寻乐的情趣,惜春感叹。这首词最精彩之处是第四句的“闹”字。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一个字即传达出春日万物争喧的情景,这正是词人的高明之处。

诵读此词,有两点应紧紧“扣应”:一个是“乐”,另一个是“闹”。享春之乐,在古诗词中并不多见,能闹到这个地步,更是凤毛麟角。春天既然是美好的,文字又这么跳跃,诵读的基调自然也应该是欢快、跃动、喜庆的,一上口就给足“春之好”“好中闹”,语势尽可于高处起句,一贯至上片结束。下片语流中似可夹带些人生的慨凉,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意在内,在词意深度上把语态做满,不悲情,不伤感,只是“行乐”而已。

【推荐名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玉楼春 欧阳修 赏析

玉楼春 欧阳修 赏析是北宋文学家、诗人欧阳修的词作。此作咏叹离别,于伤别中蕴含平易而深刻的人生体验。

原文: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千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玉楼春翻译:

樽前拟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时佳人无语滴泪,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啊,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处痴绝,这凄凄别恨不关涉——楼头的清风,中天的明月。

饯别的酒宴前,莫再演唱新的一阕,清歌一曲,已让人愁肠寸寸郁结。啊,此时只需要把满城牡丹看尽,你与我同游相携,这样才会——少些滞重的伤感,淡然无憾地与归去的春风辞别。

玉楼春字词解释:

①尊前:即樽前,饯行的酒席前。

②春容:如春风妩媚的颜容。此指别离的佳人。

③离歌:指饯别宴前唱的流行的送别曲。

④翻新阕:按旧曲填新词。白居易《杨柳枝》:“古歌旧曲君莫听,听取新翻杨柳枝。”阙,乐曲终止。

⑤洛阳花:洛阳盛产牡丹,欧阳修有《洛阳牡丹记》。

玉楼春背景:

此首道离情,作于景佑元年(1034)春三月西京留守推官任满离洛之际。

玉楼春赏析:

作者西京留守推官任满,离别洛阳时,和亲友话别,内心凄凉。在离筵上拟说归期,却又未语先咽。"拟把"、"欲语"两词,蕴含了多少不忍说出的惜别之情。然而作为一个理性的词人,别离之际虽然不免"春容惨咽",但并没有沉溺于一已的离愁别绪而不能自拨,而是由已及人,将离别一事推向整个人世的共同主题。作者清醒地认识到:"离情别恨是人与生惧来的情感,与风花雪月无关。因此,离别的歌不要再翻新曲了,一曲已经令人痛断肝肠了。词在抒写离愁别绪这一主题方面不同凡响,有悲情凄凉,更有豪情纵横,寄寓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爱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词开端的“尊(同“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两句,是对眼前情事的直接叙写,同时其遣辞造句的选择与结构之间,词中又显示出了一种独具的意境。“尊前”,原该是何等欢乐的场合,“春容”又该是何等美丽的人物,而“尊前”所要述说的却是指向离别的“归期”,于是“尊前”的欢乐与“春容”的美丽,乃一变而为伤心的“惨咽”了。这种转变与对比之中,隐然见出欧公对美好事物之爱赏与对人世无常之悲慨二种情绪以及两相对比之中所形成的一种张力。

“归期说”之前,所用的乃是“拟把”两个字;而“春容”、“惨咽”之前,所用的则是“欲语”两个字。此词表面虽似乎是重复,然而其间却实含有两个不同的层次,“拟把”仍只是心中之想,而“欲语”则已是张口欲言之际。二句连言,反而更可见出对于指向离别的“归期”,有多少不忍念及和不忍道出的宛转的深情。

至于下面二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是对眼前情事的一种理念上的反省和思考,而如此也就把对于眼前一件情事的感受,推广到了对于整个人世的认知。所谓“人生自是有情痴”者,古人有云“太上忘情,其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我辈”。所以况周颐其《蕙风词话》中就曾说过“吾观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别有动吾心者”。这正是人生之自有情痴,原不关于风月,所以说“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此二句虽是理念上的思索和反省,但事实上却是透过了理念才更见出深情之难解。而此种情痴则又正与首二句所写的“樽前”“欲语”的使人悲惨呜咽之离情暗相呼应。所以下片开端乃曰“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再由理念中的情痴重新返回到上片的樽前话别的情事。“离歌”自当指樽前所演唱的离别的歌曲,所谓“翻新阕”者,殆如白居易《杨柳枝》所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与刘禹锡同题和白氏诗所云“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欧阳修《采桑子》组词前之《西湖念语》,亦云“因翻旧阕之词,写以新声之调”。盖如《阳关》旧曲,已不堪听,离歌新阕,亦“一曲能教肠寸结”也。前句“且莫”二字的劝阻之辞写得如此叮咛恳切,正足以反衬后句“肠寸结”的哀痛伤心。

末二句却突然扬起,写出了“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的遣玩的豪兴。欧阳修这一首《玉楼春》词,明明蕴含有很深重的离别的哀伤与春归的惆怅,然而他却偏偏结尾写出了如此豪宕的句子。这二句中,他不仅要把“洛城花”完全“看尽”,表现了一种遣玩的意兴,而且他所用的“直须”和“始共”等口吻也极为豪宕有力。然而“洛城花”却毕竟有“尽”,“春风”也毕竟要“别”,因此豪宕之中又实隐含了沉重的悲慨。所以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论及欧词此数句时,乃谓其“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所以尤高”。

个人资料: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宋祁玉楼春》注释、翻译、赏析

宋祁

名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导读】

宋祁(998—1061),宋代史学家、文学家。字子京,安陆(今属湖北)人。天圣二年(1024)与其兄宋庠同举进士,当时称为“二宋”,以出色的文采名著一时,修撰《新唐书》,官至工部尚书。其词现存六首,以这首《玉楼春》(有的版本为《玉楼春·春景》)最为著名。

“玉楼春”为词牌名,又名“西湖曲”、“春晓曲”、“玉楼春令”等。

【原词】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①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 ② ,肯爱千金轻一笑 ③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④ 。

【注释】

①縠(hú)皱:有皱纹的纱,此处形容波纹之细。棹(zhào):划船的小桨,这里指小船。②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③肯:怎肯,反诘语气。爱:吝惜。④晚照:傍晚时温暖的阳光。

【译诗】

东城的风光感觉是越来越好,

微波荡漾如纱,小舟迎客早。

如烟的绿柳带着微微的寒意,

春天在红杏枝头上又闹又吵。

人们常恨一生如梦欢乐太少,

宁愿用千金来博取一次欢笑。

请举起酒杯来为你劝劝夕阳,

暂且在花丛中再留片刻晚照。

【赏析】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词作,其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尤其为人津津乐道,作者当时就因此获得“红杏尚书”的美称。

全词歌咏春天,洋溢着珍惜青春和热爱生活的情感。上片写初春的风景。起句“东城渐觉风光好”,以叙述的语气缓缓写来,表面上似不经意,但“好”字已压抑不住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以下三句就是“风光好”的具体发挥与形象写照。首先是“縠皱波纹迎客棹”,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盈盈春水,那一条条漾动着的水波纹,仿佛是在向客人招手表示欢迎。然后又要人们随着他去观赏“绿杨”,“绿杨”句点出“客棹”来临的时光与特色。“晓寒轻”写的是春意,也是作者心头的情意。“波纹”、“绿杨”都象征着春天。但是,更能象征春天的却是春花,在此前提下,上片最后一句终于咏出了“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绝唱。如果说这一句是画面上的点睛之笔,还不如说是作者心中绽开的感情花朵。“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此句“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下片再从作者主观情感上对春光的美好做进一步的烘托。“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二句,是从功名利禄这两个方面来衬托春天的可爱与可贵,抒发宁弃“千金”而不愿放过从春光中获取短暂“一笑”的感慨。既然春天如此可贵可爱,词人禁不住“为君持酒劝斜阳”,明确提出“且向花间留晚照”的主观要求。这要求虽然不可能做到,却能够充分表现出词人对春天的珍视、对光阴的爱惜。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古诗词玉楼春宋的修辞手法 古诗《玉楼春》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古诗词玉楼春宋的修辞手法 古诗《玉楼春》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签:玉楼春是宋词吗

标题:古诗词玉楼春宋的修辞手法 古诗《玉楼春》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838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