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必背课外古诗词注释及翻译图片 小学必背课外古诗词大全

国学综合

小学必背课外古诗词注释及翻译图片 小学必背课外古诗词大全

九针神医围观:℉更新时间:04-04 12:17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小学必背课外古诗词注释及翻译图片 小学必背课外古诗词大全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小学必背课外古诗词注释及翻译图片 小学必背课外古诗词大全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小学必背课外古诗词注释及翻译图片 小学必背课外古诗词大全

【三首】小学三年级学生要学的古诗词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 #三年级# 导语】中国古代诗歌体式繁多,在古诗的分类和叫法上也众说纷纭。尤其是对于乐府、古风、歌行体三类诗,更易混淆。因为,从形式上看,乐府体与古风都是五言体,七言古诗与歌行体都是七言体,很难区分。但是,从古代以来,人们比较一致地承认它们在表达内容、手法、风格特色的区别,对它们有约定俗成的称呼。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小儿垂钓

唐代: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译文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着大人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注释

蓬头:形容小孩可爱。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一种野草。苔:苔藓植物。映:遮映。

借问:向人打听。

鱼惊:鱼儿受到惊吓。应:回应,答应,理睬。

鉴赏

《小儿垂钓》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儿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意趣盎然。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杜牧的《清明》一诗。

此诗分垂钓和问路两层,第一、二句重在写垂钓(形),第三、四句重在问路(传神)。

第一、二句,稚子,小孩也。“蓬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学”是这首诗的诗眼。这个小孩子初学钓鱼,所以特别小心。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眼前。“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侧坐,而非稳坐,正与小儿初学此道的心境相吻合。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小儿打问,就因为看得见小儿。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当路人问道,小儿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动作和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小儿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小儿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小儿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小儿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比较少,因而显得可贵。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诗中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此诗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篇二】

嫦娥

唐代: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注释

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江苏人。恒又作姮。

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赏析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此时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在寂寥的长夜,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轮明月。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至于这位寂处幽居、永夜不寐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诗中并无明确交待。诗人在《送宫人入道》诗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独”,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又以“窃药”喻指女子学道求仙。因此,说这首诗是代困守宫观的女冠抒写凄清寂寞之情,也许不是无稽之谈。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为风气,入道后方体验到宗教清规对正常爱情生活的*而产生精神苦闷,三、四两句,正是对她们处境与心情的真实写照。

但是,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孤栖无伴的嫦娥,寂处道观的女冠,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同在人间者又境遇差殊,但在高洁而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诗人把握住了这一点,塑造了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概括的技巧,是李商隐的特长。

【篇三】

咏柳/柳枝词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鉴赏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小学1一6年级必背古诗大全 小学生必背古诗有哪些

很多人想知道小学1-6年级必背的古诗有哪些,小学生背古诗有哪些技巧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一下!

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汇总

1、江南(汉乐府)

【原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理解】青年男女在江边采莲,茂盛的莲叶在江中生长,有些游鱼在莲叶间穿梭往还。鱼儿一会儿游向东,一会儿游向西,一会儿游向南,一会儿游各北,无拘无束,怡然自得。

2、敕勒歌(北朝民歌)

【原文】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理解】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3、咏鹅(骆宾王)

【原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理解】“呷哦,呷哦,”——多好看的鹅!曲着脖子仰起头,对着青天唱赞歌。雪白的毛,碧绿的水,一对鲜红的脚掌,轻轻地,拨弄起两行清清的水波。

4、风(李峤)

【原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理解】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 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5、咏柳(贺知章)

【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理解】如玉雕一样的新柳碧玉婆娑,无数柔嫩的柳条挂下来象丝带一样。细长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

6、凉州词(王之涣)

【原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理解】黄河远远流淌直飞上白云端,孤零零一座边城屹立在崇山峻岭间。兵士们何必吹着羌笛奏起衰怨的《折杨柳》,温情的春风难以吹过玉门边关。

7、登鹳雀楼(王之涣)

【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理解】太阳贴着山落下去了,黄河水滚滚流向大海。想要看到千里之外更壮观的景色,那 就得再登上一层楼。

8、春晓(孟浩然)

【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理解】春夜里贪睡眠不知不觉天已破晓,醒来时四处已传来鸟儿的啼叫。忽记起昨夜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谁知道满枝盛开的花朵凋零多少。

9、凉州词(王翰)

【原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理解】精美的酒杯中斟满了葡萄酒,战士们正在准备举杯开怀畅饮,琵琶声从远处传来,催促他们上马出发。战士们喝醉了躺在战场上。您可别见笑,自古以来当兵打仗,有几个能从战场上平平安安地回来啊!

10、出塞(王昌龄)

【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理解】还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远离家乡的瘵士仍未回还。要是现在有象李广那样的统帅,绝不会让匈奴的军队侵扰阴山。

11、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原文】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理解】冒着深秋冷雨,连夜到润州,第二天清晨客人就要离去。客人走后,独留江南的我就像楚山一样孤单寂寞了。你回到洛阳,若是亲人们问起我,就说我的心像玉壶里的冰块一样晶莹透明,官场得失置之度外。

12、鹿柴(王维)

【原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理解】空寂的山中看不见人影,只是偶尔听到来自林中的说话声。落日的余辉返照射入林海深处,又透过密林映照在幽暗的青苔上。

13、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原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理解】清晨一场细雨使渭城空气格外清闲,旅舍那么明净,柳枝也像梳洗了一番。请您干了这杯酒吧,向西出了阳光,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理解】独自一个人在他乡就是那里的外来人了,每次到了节日的时候更加思念亲人。在那遥远的家乡亲人们登高望远的时候,他们头插茱萸偏偏只少了我一个人吧!

15、静夜思(李白)

【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理解】静静的夜晚,床前被明月的光辉照得一片洁白,几乎使人以为是地上铺了一层霜。仰头看看明月,不由得低头深深怀念遥远的家乡。

16、古朗月行(李白)

【原文】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理解】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明月叫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17、望庐山瀑布(李白)

【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理解】太阳光照在香炉瀑布上,四周都升起紫色的烟雾,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一般的垂挂下来;飞奔而下的水流,似乎有三千尺那么长,就好像银河从天上最高处直往下落一样。

18、赠汪伦(李白)

【原文】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理解】李白乘船将要起程,忽然听到岸上有人手拉着手,一边唱歌一边踏着节拍走来。即使桃花潭水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深厚情谊。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原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理解】老朋友孟浩然辞别黄鹤楼到东边的扬州去了。这正是繁花似锦柳绿如烟的暮春三月。我望着他乘坐的那只小船越走越远,最后连那片白帆的影子也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了。这时候只有滚滚的长江水向遥远的天边流去。

20、早发白帝城(李白)

【原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理解】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需一日时间。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21、望天门山(李白)

【原文】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理解】天门山从中间断开,长江畅通奔流,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里回旋。东西两岸的东梁山和西梁山夹江对峙耸出来,有一只挂着帆的小船从太阳那边驶来。

22、别董大(高适)

【原文】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理解】旷野茫茫,西沉的夕阳染黄了天边的乌云,风吹雁鸣,声音凄凉,大雪飘落。不要担心旅途中没有知心朋友,天下有谁不认识您呢?

23、绝句(杜甫)

【原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理解】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鸣叫,一行白鹭在晴晴朗的蓝天飞翔。透过窗子望见积雪经年的西山雪岭,门外停泊着要到东吴远行的船只。

24、春夜喜雨(杜甫)

【原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理解】好雨像适应了季节变化,到了春天就降临。伴随着春风悄悄地飘洒在夜里,滋润着万物,细微而没有声音。田野里的小路、乌云,全部乌黑,只有江中船上的灯火明亮。到天亮时,再看那红色的湿漉漉的地方,春花沉甸甸的,汝点着锦官城。

25、绝句(杜甫)

【原文】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理解】在初春明媚的阳光里,江边是多么美丽。和暖的春风轻轻吹着,草绿了,花开了,散发着阵阵清香。泥土解冻了,燕子忙碌地飞来飞去,衔泥造窝;沙子晒暖了,鸳鸯舒适地睡在沙洲上,成对成双。

26、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原文】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理解】黄师塔前的江水向东流去,春光把人熏得又懒又困, 我倚仗着暖洋洋的春风游春。桃花一丛一丛地盛开着,仿佛是没有主人,你究竟是喜爱深红的桃花还是浅红色的桃花?

27、枫桥夜泊(张继)

【原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理解】月亮落下去了,乌鸦不时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弥漫着满天的霜华,面对岩上隐约的枫树和江中闪烁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夜半时分,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凄冷的钟声,悠悠然飘荡到了客船。

28、游子吟(孟郊)

【原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理解】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29、江雪(柳宗元)

【原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理解】连绵的群山不见鸟的飞影,所有的路上难寻人的行踪。一条孤单的小船上,有一位披蓑戴笠的渔翁,独自在风雪寒冷的江上钓鱼。

30、渔歌子(张志和)

【原文】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理解】西塞山前,白色的鹭鸶在欢快的翱翔,粉红色的桃花在迎春怒放,清澈碧绿的江水潺潺地流淌,鲜美的鳜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戴上青箬笠,穿上绿蓑衣,在微风细雨中,悠闲地钓鱼,哪里还用得着回家呢!

31、塞下曲(卢纶)

【原文】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理解】没有月光的黑夜,大雁飞得很高。单于趁着黑夜偷偷地逃跑。将军正要率领轻装 的骑兵,追击逃敌,大雪纷纷,落满了将士们的弓刀。

32、望洞庭(刘禹锡)

【原文】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理解】辽阔的洞庭湖波光月色互相辉映,无风的湖面像一面镜子未曾打磨。遥望那湖上青翠的君山,活像白银盘里放一只青螺。

33、浪淘沙(刘禹锡)

【原文】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理解】弯弯曲曲的黄河流程万里黄沙,风簸水动波浪淘卷着泥沙从天边流来。今天我要沿黄河之水直上天河,与它一同到达牵牛织女的家门。

34、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理解】原野上的青草是那样的茂密,一年一度,枯萎了又茂盛。野火也烧不死它,春风吹来它又显出勃勃生机。芳草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古道之上,翠绿的青草连接着那荒远的城镇。又把朋友送走了,青青的草也充满了离别的深情。

35、池上(白居易)

【原文】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理解】一群娃娃撑了小船去偷采白莲玩,他们不晓得掩藏踪迹,浮萍被小船荡开,留下一条长长的水路。

36、忆江南(白居易)

【原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理解】江南风景真美!那秀丽的景色早就熟谙。日出时,江边鲜艳的花儿,比火焰还红,春来时,清澈的江水碧绿如蓝。这般令人陶醉的景色,能不使人忆念?

37、小儿垂钓(胡令能)

【原文】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理解】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垂钓,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唯恐怕鱼儿被吓跑他不敢大声应答。

38、悯农(一)(李绅)

【原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理解】农民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锄地,汗水滴滴嗒嗒地掉在禾苗下的土地。可是有谁知道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农民用千辛万苦的劳动换来的。

39、悯农(二)(李绅)

【原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理解】春天种下一颗种子,秋收时可以收获万颗子粒。普天之下并无闲置荒芜的田地,可是仍有农夫饿死。

40、寻隐者不遇(贾岛)

【原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理解】在松树下,我询问童子,他说师父采药去了。只知道他就在这座山里,然而山高云深,真不知道他在哪里。

小学生背诵古诗小窍门

方法一:理解记忆法。这种方法很老套,但很实用。在诵读这首诗之前,要把该古诗的写作背景和每句诗的意思理解透彻,然后再背诵古诗内容,就相应简单多了。

如《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中写道"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题目中的江州司马指的是白居易,诗人元稹跟白居易是好友,二人先后遭政敌攻击贬官,元稹在获悉好友也被贬谪后,激动得撑起病躯在床上惊坐起来,理解了写作背景后,背诵起来就轻松多了。

方法二:想象记忆法。例如当我们在背诵《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象自己面前有很多山峰,这些山峰都伸出手拦着我们的去路,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很自然地记得"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这句诗了,这种把自己融入画面的记忆方法,能促使我们记忆得更牢固。

因此我们在理解诗意的时候,不妨加入自己的想象,把自己想象成诗文中的一部分,这样,我们的记忆也会更稳固。

方法三:从古诗特点入手背诵。古诗一般都有对仗工整或者是押韵、对比等特点,所以在背诵的时候注意这些特点来背诵,会收获到不错的效果。

比如在背诵《江南》这首诗时("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我们只需要把"中间-东-西-南-北"这几个方位确定好,再加上理解记忆,前面的内容很快就能记住了。

方法四:温故知新背诵法。这种方法适合长期坚持背诵,温故知新的意思在此没必要做详解,相信大家都明白其中的内涵。而我说的温故知新背诵法即是每天背诵一首,明天再背诵的时候先复习前一天背诵的内容,到下周背诵新内容时,再回忆上周所背内容,这样能让所背诗文记忆更牢固。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方法,即是晚上睡觉之前再默记一下当天所背内容,或回顾之前所背内容,这样时时回忆,使古诗文长久储存于大脑,获得深刻持久的印象。

精选小学古诗与翻译大全

【 #能力训练# 导语】诗词是小学语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好古诗词,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想象力,还能领略其中的自然美景,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下面是 分享的精选小学古诗与翻译大全。欢迎阅读参考!

1.精选小学古诗与翻译

游子吟

孟郊〔唐代〕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及注释一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注释

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

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临:将要。

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

谁言:一作“难将”。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像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注释

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2.精选小学古诗与翻译

暮江吟

白居易〔唐代〕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

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霞光洒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注释

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

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3.精选小学古诗与翻译

望天门山

李白〔唐代〕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

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注释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4.精选小学古诗与翻译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宋代〕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及注释一

译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大不相同。

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像与天相接,阳光下的荷花分外鲜艳娇红。

注释

晓:太阳刚刚升起。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毕竟:到底。

六月中:六月的时候。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同:相同。

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映日:太阳映照。

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

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

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注释

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毕竟:到底。

六月中:六月中旬。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同:相同。

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映日:指阳光。映照着日光。

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

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5.精选小学古诗与翻译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唐代〕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远处芬芳的野草遮没了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今天我又来送别老朋友,连繁茂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

注释

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小学必背课外古诗词注释及翻译图片 小学必背课外古诗词大全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小学必背课外古诗词注释及翻译图片 小学必背课外古诗词大全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签:小学课本必背古诗词及翻译

标题:小学必背课外古诗词注释及翻译图片 小学必背课外古诗词大全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795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