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训古诗词 家风家训古诗词及译文30篇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家风家训古诗词 家风家训古诗词及译文30篇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家风家训古诗词 家风家训古诗词及译文30篇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古诗词里的家风家训有哪些
1、《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2、《示儿》——宋代: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
3、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明末清初朱伯庐《朱子家训》
释义:对于一碗粥或一顿饭,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4、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
释义:父子之间要严肃,而不可以轻忽;骨肉之间要有爱,但不可以简慢。简慢了就慈孝都做不好,轻忽了怠慢就会产生。
5、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清代曾国藩《曾国藩诫子书》
释义:修身养性做人做学问的道路,最难的就是养心,养心中最难的,就是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
关于家风古诗词。
1,《家风诗》西晋:潘岳
绾发绾发。发亦鬓止。日祗日祗。敬亦慎止。
靡专靡有。受之父母。鸣鹤匪和。析薪弗荷。
隐忧孔疚。我堂靡构。义方既训。家道颖颖。岂敢荒宁。一日三省。
白话文释义:把乌黑的头发卷起来,进入成年人行列。要学习各种技能,继承优良家风,为人要恭敬谨慎。就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家族美德要发扬光大。
鹤在北山呜叫,鹤的孩子也附和着呜叫,不能继承发扬家风,感到很痛苦,无法排解。家族的家庭风既定,家规严谨。我必须一日三省,随时随地检点自己,岂敢荒废。
2,《诫子弟》明代:林翰
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白话文释义:千里之外送一封家书回去,劝说家人别为三尺之地与人斤斤计较,就如当年秦始皇修建了不朽的万里长城,但是自己怎么也难逃一死,就是争来三尺之地又有何意义呢?
3,《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宋代:范仲淹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
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
敬长与怀幼,怜恤孤寡贫;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
字纸莫乱废,须报五谷恩;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
处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儿孙坚心守,成家种善根。
白话文释义:尽孝道当竭尽全力,忠诚勇敢怀有赤诚之心;兄弟姐妹互相帮助,要知慈悲是没有度量,没有尽头。勤奋学习研读圣贤书,像敬重父母一样尊敬师长;懂礼仪知谦让,切勿疏忽轻狂,谦逊忍让、态度宽厚和善,邻里方和睦。
尊敬长辈关怀幼小,体恤鳏寡孤独与弱势群体;谦恭廉明,戒骄戒躁,才能树立威信,为人信服。要知勤俭节约过生活,常怀感恩心;能够顺应天理、慈悲为怀,才能广种资粮,普利群荫。处世“八德”是准则,后世应当谨遵前人教诲;以家训为戒,才能发扬祖业,有所作为。
4,《戒子诗》西汉:东方朔
明者处世,莫尚于中。优哉游哉,于道相从。
首阳为拙,柳下为工。饱食安步,以仕代农。
依隐玩世,诡时不逢。才尽身危,好名得华。
有群累生,孤贵失和。遗余不匮,自尽无多。
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见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家。
白话文释义:明智人的处世态度,没有比合乎中道更为可贵的了。从容自在自然合于中道。所以,像伯夷、叔齐这样的君子虽然清高,却显得固执,拙於处世;而柳下惠正直敬事,不论治世乱世都不改常态,是最高明巧妙的人。衣食饱足,安然自得,以做官治事代替隐退耕作。
身在朝廷而恬淡谦退,过隐者般悠然的生活,虽不迎合时势,却也不会遭到祸害。道理何在呢?锋芒毕露,会有危险;有好名声,便能得到华彩。得到众望的,忙碌一生;自命清高的失去人和。凡事留有余地的,不会匮乏;凡事穷尽的立见衰竭。
因此圣人处世的道理,行、藏、动、静因时制宜,有时华彩四射,神明奥妙;有时缄默蛰伏,莫测高深。他能随着万物、时机的变化,用最合宜的处世之道,而不是固定不变,也绝不会拘泥不通。
5,《朱子家训》明末清初朱伯庐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白话文释义:对于一碗粥或一顿饭,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6,《冬夜读书示子聿》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白话文释义: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家风家训古诗十九首
一、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
——《诗经?小雅?小宛》品读
【原 文】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尔仪,天命不又。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子,式谷似之。
题彼脊令,载飞载鸣。我日斯迈,而月斯征。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
交交桑扈,率场啄粟。哀我填寡,宜岸宜狱。握粟出卜,自何能谷?
温温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今 译】
斑鸠鸟儿小又短,高高飞起上云天。我的心里多忧伤,相信从前老祖先。通宵达旦睡不着,怀念父母在世情。
凡是聪明睿智人,喝酒温和不昏乱。那些无知糊涂蛋,一旦酒醉更自满。各人威仪须谨慎,天命一去不复返。
田野大豆生长茂,平民采来作菜肴。螟蛉蛾儿有幼子,细腰蜂儿背回巢。好好教育下一代,继承祖德莫忘了。
瞧那鸟儿叫脊令,一边飞来一边鸣。我今日日向前进,你也月月忙远行。早起晚睡多努力,不要有辱你父母。
飞来飞去桑扈鸟,沿着场圃啄粟米。可怜我们穷苦人,要吃官司坐牢里。抓把粟米去问卦,哪里能够得吉利?
人们恭谨又温良,好比住在高树上。惴惴不安多小心,好像走近深谷旁,战战兢兢须提防,就像踩在薄冰上!
二、孝无终始,不离其身
——(西晋)傅咸《孝经诗二章》品读
【原 文】
立身行道,始于事亲。上下无怨,不恶于人。
孝无终始,不离其身。三者备矣,以临其民。
以孝事君,不离令名。进思尽忠,义则不争。
匡救其恶,灾害不生。孝悌之至,通于神明。
【今 译】
人在世上要遵循天道,而孝道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的。(先王以德治国)人们无论尊贵还是卑贱,都没有怨恨不满。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
孝道是无始无终的,能够保持富有和尊贵。服饰、言语、行为这三方面都合乎礼法道德。先王以规矩法度来治理国家,管理民众。
有孝行的人侍奉国君必能忠诚,不会失去自己美好的名声。要竭进忠心,对合义之事,就不要谏诤。
对过失行为要加以匡正补救,就不发生各种天灾。对父母兄长孝敬顺从到了极致,就可以通达于神明。
三、义方既训,家道颖颖
——(西晋)潘岳《家风诗》品读
【原 文】
绾发绾发。发亦鬓止。日祗日祗。敬亦慎止。靡专靡有。受之父母。鸣鹤匪和。析薪弗荷。隐忧孔疚。我堂靡构。义方既训。家道颖颖。岂敢荒宁。一日三省。
【今 译】
把乌黑的头发卷起来,进入成年人行列。要学习各种技能,继承优良家风,为人要恭敬谨慎。就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家族美德要发扬光大。鹤在北山呜叫,鹤的孩子也附和着呜叫,不能继承发扬家风,感到很痛苦,无法排解。家族的家庭风既定,家规严谨。我必须一日三省,随时随地检点自己,岂敢荒废。
四、明者处事,莫尚於中
——(西汉)东方朔《戒 子 诗》品读
【原 文】
明者处世,莫尚于中。
优哉游哉,于道相从。
首阳为拙,柳下为工。
饱食安步,以仕代农。
依隐玩世,诡时不逢。
才尽身危,好名得华。
有群累生,孤贵失和。
遗余不匮,自尽无多。
圣人之道,一龙一蛇。
形见神藏,与物变化。
随时之宜,无有常家。
【今 译】
明智人的处世态度,没有比合乎中道更为可贵的了。从容自在自然合于中道。所以,像伯夷、叔齐这样的君子虽然清高,却显得固执,拙於处世;而柳下惠正直敬事,不论治世乱世都不改常态,是最高明巧妙的人。衣食饱足,安然自得,以做官治事代替隐退耕作。身在朝廷而恬淡谦退,过隐者般悠然的生活,虽不迎合时势,却也不会遭到祸害。道理何在呢?锋芒毕露,会有危险;有好名声,便能得到华彩。得到众望的,忙碌一生;自命清高的失去人和。凡事留有余地的,不会匮乏;凡事穷尽的立见衰竭。因此圣人处世的道理,行、藏、动、静因时制宜,有时华彩四射,神明奥妙;有时缄默蛰伏,莫测高深。他能随着万物、时机的变化,用最合宜的处世之道,而不是固定不变,也绝不会拘泥不通。
---------------------------------
颜之推: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亲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及其壮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
范仲淹: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边境。勤读圣贤书,尊师如尊亲;礼仪勿疏狂,逊让敦慕邻。敬长舆怀幼,怜恤孤寡贫;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字纸莫乱废,须保五毂恩;做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处世行八德,修身奉主神;儿孙坚心守,成家种善根。
苏洵:入则孝顺父母,出则和睦乡邻。长上有问必答,在座定要抬身。不可虚言戏谑,不可斜侧骄矜。莫呼长上表号,开口就要尊称。饮食先让长者,行路当随后行。
纪晓岚:一戒是(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
林则徐:不孝父母,敬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存心不正,风水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做事乖张,聪明无益;时运不济,妄救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淫恶肆意,阴陟无益
---------------------------
孟子:养身莫善于寡欲。
刘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贤,能服于人。
李世民:奉先思孝,处下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
颜之推: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亲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及其壮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
范仲淹: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边境。勤读圣贤书,尊师如尊亲;礼仪勿疏狂,逊让敦慕邻。敬长舆怀幼,怜恤孤寡贫;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字纸莫乱废,须保五毂恩;做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处世行八德,修身奉主神;儿孙坚心守,成家种善根。
苏洵:入则孝顺父母,出则和睦乡邻。长上有问必答,在座定要抬身。不可虚言戏谑,不可斜侧骄矜。莫呼长上表号,开口就要尊称。饮食先让长者,行路当随后行。
纪晓岚:一戒是(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
林则徐:不孝父母,敬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存心不正,风水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做事乖张,聪明无益;时运不济,妄救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淫恶肆意,阴陟无益。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家风家训古诗词 家风家训古诗词及译文30篇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家风家训古诗词 家风家训古诗词及译文30篇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