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古诗词 古文 古诗词 自己人照顾自己人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古文古诗词 古文 古诗词 自己人照顾自己人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古文古诗词 古文 古诗词 自己人照顾自己人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古诗文《陋室铭》原文及翻译
一、写作背景
刘禹锡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到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故意刁难刘禹锡。先安排他在城南靠江的地方居住,刘禹锡很高兴,就在门上写了两句话:“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知县认为他被贬到和州不服气,一心想着争辩,就把他的住处从城南迁到城北,房屋面积减少到一间半。刘禹锡仍不计较,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和州旧时又称历阳,所以说“人在历阳”。那位知县见状,又把他调到县城中部,只给一间小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这篇《陋室铭》。
二、《陋室铭》知识点
【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文】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有多深,有了龙就有了灵气。
【考点】在:动词,在于,在乎;仙:仙人,古达传说仙人多住在山上,有仙人的山就是名山;则:副词,就;名:这里是名词作动词,意思是“出名,有名”;灵:神异,这里是名词作动词,意思是“显得神异、显得有灵气”。
【原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考点】斯是陋室:这是判断句,“是”是判断词,与“不知木兰是女郎”的“是”用法一样。斯:指示代词,此,这。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馨( xīn):本是指能够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是指德行美好,“德馨”译为“品德好”。“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意思是:这虽然是个简陋的房子,但由于是我这样品德好的人居住,所以也就不觉得简陋了。
【原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青苔的痕迹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考点】上:动词,爬上,蔓延上;“绿”与“青”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绿”“使……青”。
【原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到这里谈笑风生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功名的人。
【考点】鸿儒:大儒,指博学的人。鸿:大;儒:读书有学问的人。白丁:本是指平民,这里是指没有功名的人。唐朝的服色以柘黄(黄赤色)为最高贵,红紫为上,蓝绿较次,黑褐最低,白色无地位。
【原文】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译文】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考点】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读作tiáo,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金经:指佛经,佛经是用泥金书写,所以称为“金经”。
【原文】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静,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考点】丝竹:这里指代乐曲、音乐。丝:指弦乐器,如二胡;竹:管乐器,如笛子、箫。这里采用借代修辞,借代是指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助和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丝竹”是乐器的主要材料,所以用“丝竹”指代音乐,联系具体语境看,这里是指世俗音乐。乱耳:扰乱双耳,这里指扰乱心境。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案牍:指代官府文书。这里也是借代修辞。“案”是办公桌,“牍”是公文,所以用“案牍”来指代官场文书。之:语气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劳形:使身体劳累。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原文】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译文】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屋舍。
【考点】诸葛庐:指诸葛亮的草庐。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卧龙岗中。庐,简陋的小屋子。西蜀:今四川。扬子云:指扬雄。扬雄,字子云,西汉文学家。他读书的地方建有子云亭,成为读书写作生活的象征。李白有诗云:“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
【原文】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考点】“何陋之有”是宾语前置句,理解为“有何陋”。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引文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想到九夷(指东部少数民族地区)去居住,有人说:“那里简陋,怎么能去住呢?”孔子说:“君子住在那里,哪有什么简陋?”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不陋”,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呼应。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三、其他知识点
1.关于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洛阳人,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2.关于文体
《陋室铭》的文体是“铭”。铭,本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文辞精练,一般都是用韵的,读来铿锵有力。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
3.关于主旨
本文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来表现“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了屋子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4.关于写法
全文短短八十一字,却有着很高的艺术表现力。全文主要运用了以下一些写法:
其一是运用类比。作者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来类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以诸葛亮、扬雄的屋子来类比自己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其二是运用对偶和借代。从“苔痕上阶绿”至“无案牍之劳形”,从三个方面进行描写:一是所居之景,即“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二是所交之友,即“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三是所为之事,即“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由此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三个方面的句式都是对偶句,“丝竹”与“案牍”是借代。
其三是运用引用。最后引用《论语·子罕》中孔子说的“何陋之有”来总结全文,进一步表明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呼应了开篇的“惟吾德馨”,又暗含着以“君子”自居的意思。
其四是采用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往往是用某一事物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本文表面写“陋室”,而意在表现“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了屋子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其五是采用骈体。本文属于骈体文,多用排比、对偶句。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为“四六文”。骈体文在语言上的显著特点就是骈偶。两马并驾叫骈,两人一起称偶,因此,“骈偶”就是两两相对,又称对偶、对仗。其基本要求是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对称(句首句尾的虚词及共有的句子成分不算在内)。骈体文开始于魏晋,兴盛于南北朝,从唐宋开始逐步被“古文”(即“散文”)所代替。
四、题目设计
1.刘禹锡被白居易称作“诗豪”,他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都已成为沿用至今的成语。
2.《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五、关于“座右铭”
1.“座右铭”的来历
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见《文选·崔瑗〈座右铭〉》吕延济题注)
译文:东汉崔瑗的兄长崔璋被别人杀了,崔瑗(替哥哥报仇)杀了仇人,(之后)四处逃命。遇到朝廷特赦才重回家乡。他做了一篇铭文,来自我警诫,曾经放在座位的右边,所以叫做“座右铭”。
解释:这段文字解释了座右铭这一文体的由来。其中有一个被动句,是“为人所杀”。“蒙赦而出”的“蒙”是动词,意思是“蒙受、受到”,“赦”是“赦免、免罪”的意思,是动词活用作名词,做“蒙”的宾语。
2.崔瑗的《座右铭》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译文: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施恩于人不要惦记,接受别人恩惠千万不要忘记。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隐藏自己的真心不要盲动,审度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诽谤议论对自己又有何妨害?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表面上暗淡而内蕴光芒。柔弱是生存的根本,因此老人力戒逞强好胜。小人浅陋固执却自以为美德,君子内敛锋芒,别人就难以估量。君子要慎言、节食,知足方能去除不祥。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久而久之,人生自会芳香四溢。
关于责任的诗句古诗词
1. 有关表达责任的古诗文名句
信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责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崇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坚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无私: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博爱: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睦: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杜甫《江村》)克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宽容: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增广昔时贤文》)。
2. 关于责任的诗句
1、满江红·写怀
[ 宋 ]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释义: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2、南园十三首
[ 唐 ]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释义: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带上锋利的吴钩,去收复那黄河南北割据的关山五十州?
3、春望
[ 唐 ]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释义: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
4、出塞
[ 唐 ]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释义: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5、从军行
[ 唐 ] 王昌龄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释义:在荒凉的沙漠里,战斗繁多,将士身经百战,连身上的铁盔铁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边患还没有肃清,就决不解甲还乡。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责任 (责任意识)
3. 关于责任的古诗词(要全的)
《满江红》对国家的责任感
《游子吟》对亲情的责任感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岳飞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一起写登高临远 ,凭栏眺望,句中隐括了荆轲于易不饯别、
座中人发尽冲冠的故事。连“潇潇雨歇”一语,亦神似《易水歌》。
长啸而仰天,足以表壮怀之激烈。
三十功名、八千里路,一纵一横,兼写壮怀壮举,概括性极强。
又信手拈来古乐府名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将及时努力与抗金事业联系,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为千古箴铭。
上片写出责任感、紧迫感,过片更直书国耻,慷慨陈词。
谓当激励士卒,功期再战,北逾沙漠,喋血虏廷。
这里,“饥餐渴饮”和“食肉被皮”两个成语熔铸一联,
如实反映了惨遭凌暴的宋人对金兵的仇恨,切齿之声纸上可闻。
又由于“壮志”、“笑谈”等语的运用,
造成“为君谈笑静胡沙的”轻快语调,表现出在战略上对敌人的蔑视。
结尾以收拾金瓯的决胜气概镇住全词,与发端的力量悉称。
全词濡染大笔,直抒胸臆,忠义愤发,元气淋漓。
寓绝大感慨,饶必胜信念。
从而成为豪放词的千古杰作,至于岳飞英名,同垂不朽
4. 有关表达责任的古诗文名句
信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责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崇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坚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无私: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博爱: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和睦: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杜甫《江村》)
克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宽容: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增广昔时贤文》)
5. 关于责任的诗词有哪些
关于责任的诗词有: 信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责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崇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坚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无私: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博爱: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睦: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杜甫《江村》)克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宽容: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增广昔时贤文》)《南园十三首·其五》唐代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一、译文: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二、注释:⑴吴钩:吴地出产的弯形的刀,此处指宝刀。⑵凌烟阁:唐太宗为表彰功臣而建的殿阁,上有秦琼等二十四人的像。
三、赏析:1、第一个设问是泛问,也是自问,含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句峻急,紧连次句“收取关山五十州”,犹如悬流飞瀑,从高处跌落而下,显得气势磅礴。
“带吴钩”指从军的行动,身佩军刀,奔赴疆场,那气概多么豪迈!“收复关山”是从军的目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人怎甘蛰居乡间,无所作为呢?因而他向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一、二两句,十四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与诗人那昂扬的意绪和紧迫的心情十分契合。
首句“何不”二字极富表现力,它不只构成了特定句式(疑问),而且强调了反诘的语气,增强了诗句传情达意的力量。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战乱不已的局面,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即身佩宝刀,奔赴沙场,保卫家邦。
“何不”云云,反躬自问,有势在必行之意,又暗示出危急的军情和诗人自己焦虑不安的心境。此外,它还使人感受到诗人那郁积已久的愤懑情怀。
李贺是个书生,早就诗名远扬,本可以才学入仕,但这条进身之路被“避父讳”这一封建礼教无情地堵死了,使他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何不”一语,表示实在出于无奈。
次句一个“取”字,举重若轻,有破竹之势,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急切的救国心愿。然而“收取关山五十州”谈何容易?书生意气,自然成就不了收复关山的大业,而要想摆脱眼前悲凉的处境,又非经历戎马生涯,杀敌建功不可。
这一矛盾,突出表现了诗人愤激不平之情。2、“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诗人问道: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有一个是书生出身?这里诗人又不用陈述句而用设问句,牢骚的意味显得更加浓郁。
看起来,诗人是从反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要性,实际上是进一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由昂扬激越转入沉郁哀怨,既写出反衬的笔法,又写出起伏的节奏,峻急中作回荡之姿。
就这样,诗人把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在诗歌的节奏里,使读者从节奏的感染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感受。3、李贺《南园》组诗,多就园内外景物讽咏,以写其生活与感情。
但此首不借所见发端,却凭空寄慨,于豪情中见愤然之意。盖只是同时所作,拉杂汇编,不能以题目限的。
四、作者简介:李贺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6. 形容责任的古诗词
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知,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全文。
——孟子出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释义: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道所不具备的能力。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出处:《岳阳楼记》释义:为官者(作者当时的身份)应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3、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宋)出处:《夜泊水村内》释义:我虽有万死不辞的报国之志,却无奈双鬓巴自不能再转青。表达了对国容家的热爱之情。
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出处:《古从军行七首(其四)》释义: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出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释义: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
7. 关于责任的诗句
1、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出自宋代郑思肖的《二砺》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戛商音。
十年勾践亡吴计,七日包胥哭楚心。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啮空林。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释义:愁闷时高歌一曲《梁父吟》,象敲金击玉一般发出悲凉的声音。要学勾践立下十年亡吴的大计,有包胥哭师秦庭七天七夜的坚心。
秋雁悲鸣也懂得亡国的惨痛,空林饿虎白昼也要出来咬人。我心中立下比海还深的誓愿,决不让中国大好河山永远沉沦!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释义: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出关万里去参加远征的人都还未回还。倘若曾经能够抵御外敌的名将还在,绝不会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出自宋代陆游的《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释义: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清代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其二》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释义:我能力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
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
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我还是退隐不仕,当一名成卒适宜。
我开着玩笑,同老妻谈起《东坡志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苏东坡赴诏狱的故事,说你不妨吟诵一下“这回断送老头皮”那首诗来为我送行。5、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出自唐代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释义:早晨我把一封谏书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洲。
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终南山,家又在哪里?立马蓝关,积雪拥塞,连马也踟蹰不前。
我知你远道而来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正好在潮州瘴气弥漫的江流边把我的尸骨收清。
8. 关于责任的诗句有哪些
1、《病起书怀》【宋】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蜀】 3、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两汉】司马迁 4、《夜泊水村》【宋】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5、《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舞曲歌辞·独漉篇》【 唐】李白 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
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度。我欲弯弓向天射, 惜其中道失归路。
落叶别树,飘零随风。客无所托, 悲与此同。
罗帷舒卷,似有人开。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9. 关于责任的名言和诗句
1、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歌德)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3、凡是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梁启超)4、真正进步的人决不以“孤独”、“进步”为己足,必须负起责任,使大家都进步,至少使爱也是一份责任周围的人都进步。(邹韬奋)5、我们不是为自己而生,我们的国家赋予我们应尽的责任。
(西塞罗)6、要使周围的一切都大放光彩,自己也应该像蜡烛那样燃烧。(高尔基《蟑螂的故事》)7、人能尽自己的责任,就可以感觉到好像吃梨喝蜜似的,把人生这杯苦酒的滋味给抵消了。
——狄更斯《马丁·矍述伟》8、我的职责是要我说出我认为公平的合乎人道的话。无论这会使别人喜欢或厌恶,那不是我的事情。
我知道文字一旦发表了就会自动流传。我充满希望地把它们播种在血腥的泥土中。
收获的季节会来到的。——罗曼·罗兰《超越混战》9、我们的使命是照亮整个世界,熔化世上的黑暗,找到自己和世界之间的和谐,建立自己内心的和谐。
——高尔基《人》10、精神不是任何人的仆从。我们才是精神的仆从。
我们没有别的主子。我们生存着是为了传播它的光明,捍卫它的光明,把人类中一切迷途的人们集合在它的周围。
——罗曼·罗兰《先驱者》11、太阳像一块畸形的红炭,从云堆中射出光来。这一切都悬在森林、燕麦田上空。
一派欢乐景象。于是我想:不,这个世界不是一场玩笑,不是走向那个永恒天堂的苦难深谷,而是那些美好世界之一,它美丽、欢快。
我们不仅能够,而且应当使它更加美丽、更加欢快,为了我们的同时代人,也为了以后的世世代代。——《托尔斯泰论集》12、当一个作家深切地感到自己和人民的血肉联系的时候,这就会给他以美和力量。
——高尔基《文学书简》13、我们的地位向上升,我们的责任心就逐步加重。升得愈高,责任愈重。
权力的扩大使责任加重。——雨果《笑面人》14、为责任而责任的事,我们是从没有干过的,干的只不过是能使人感到满意的那种责任。
——《马克·吐温自传》15、责任感常常会纠正人的狭隘性,当我们徘徊于迷途的时候,它会成为可靠的向导。——普列姆昌德16、坚毅而崇高的思想方式,能够使一个人建立起生活目的和认识自己的生活职责。
——列夫·托尔斯泰17、每个人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林肯18、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
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维克多·费兰克19、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梁启超20、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丘吉尔21、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
——刘易斯22、男性的第一魅力是责任感。——余秋雨。
10. 谁能来几个关于责任感的古诗词
1.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2.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4.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0.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读书》 11.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1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3.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 14.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16.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 1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8.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2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21.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2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24.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 25.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宋.李纲《病牛》 26.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展开。
形容人很潇洒很有气质的文言文
1. 形容人很潇洒很有气质的文言文有哪些
形容人很潇洒很有气质的文言文有:
1.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2.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 李延年 )《佳人曲》
3.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4. 瑟兮僴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诗经·卫风·淇奥》
5.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曹植)《洛神赋 》
1.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 )《长恨歌》
2. 云一涡,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李煜 )《长相思》
3.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硕人》(选自《诗经》)
2. 有没有形容一个人很潇洒,飘逸的古诗词,成语,文言文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
不是尊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泰。(郁达夫)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 )
出门一笑无拘束,云在西湖月在天。(金庸《射雕英雄传》)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柳永)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
3. 有没有形容一个人很潇洒,飘逸的古诗词,成语,文言
按人大版教材,不包括诗词曲,课本注明要求精读的文言文有: 初一上册4篇:《童趣》、《论语十则》、《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初一下册5篇:《伤仲永》、《木兰诗》、《口技》、《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以前是《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后来改了) 初二上册6篇:《桃花源记》、《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三峡》、《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初二下册5篇:《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初三上册2篇:《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还有《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要求精读,不过这是古文中的古白话文了) 初三下册6篇:《公输》、《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
4. 要三百字文言文来形容一个人的身材相貌气质
《洛神赋》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
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
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
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300字形容男的,好像还没有吧
5. 古诗古文中关于一个人谈吐气质的句子有哪些
古代文言文中形容一个人反复无常的句子有“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
(一)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下》,这也是出尔反尔这一成语的出处。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原指你怎样对付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现人多用出尔反尔来形容一个人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说话不算数。
(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出自唐代杜甫的古诗《贫交行》。诗曰:”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该诗是一首抨击黑暗的诗,其主要目的,还在于鞭挞现实:古人以友情为重,重于磐石,相形之下,“今人”的“轻薄”越发显得突出。诗开篇“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主要是描述的是一些势力小人,反复无常,变化翻脸就像翻翻手掌那样随意,这样纷纷杂杂的事和人,是如此之多,何必去计较数落呢?”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是说像鲍叔牙对待管仲的这种贫富不移的交道,今人已经视如粪土。古人以友情为重,重于磐石,而相形之下,“今人”的“轻薄”越发显得突出。
(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出自孔子的《论语·述而》。《论语·述而》中记述有孔子的一句话,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今意为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也就是说,坦荡之人不为事扰,面无惧色依度而行;戚戚之人则反复无常,踱于事,瞻于事,形容枯槁于事,变坏于事。无独有偶,在《论语集注》记载有程子的一句话,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也是说君子按照天地的规律要求自己,所以舒适安宁。小人则被外物所奴役,求名逐利,常常忧虑算计,心无常态。
6. 形容人有气质的词语
才貌双全 逸群之才 玉树临风 温文尔雅 淑人君子 清新俊逸 品貌非凡 才貌双绝 惊才风逸 风流才子 雅人深致 城北徐公 堂堂正正 七尺男儿 英俊潇洒 顶天立地 血性男儿 足智多谋 风流倜傥 正义之士 玉树临风 鹤立鸡群 一表人才 仪表不凡
小家碧玉 天生丽质 完美无暇 娇羞可爱 温文尔雅 闭月羞花 端庄优雅 大家闺秀 楚楚动人 壁月羞花,国色天香 冰清玉洁 聪明伶俐 眉目如画 花容月貌 貌美如花 温柔可人 温文尔雅 秀外慧中 巧笑倩兮 美丽端庄 端庄典雅
7. 用什么词来形容一个人儒雅,风趣,有气质
形容一个人儒雅、风趣、有气质的词:
幽情雅趣——幽:深。幽深高雅的情趣。
翩翩风度——翩翩:形容举止超脱。风度:美好的举止姿态。形容人的举止言谈超逸洒脱。
凤叹虎视——形容谈吐文雅,器宇轩昂。
潇洒风流——气度超脱,风度大方。亦作“风流潇洒”。
名士风流——名士:指恃才放达不拘小节的人。名士的风度和习气。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缓带轻裘——宽松的衣带,轻暖的皮衣。形容从容儒雅的风度。
风流儒雅——风流:有文采且不拘礼法;儒雅:学识及气度不凡。指人文雅洒脱,学识渊博。
风度翩翩——风度:风采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风流倜傥——倜傥:卓异,洒脱不拘。形容人有才华而言行不受世俗礼节的拘束。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古文古诗词 古文 古诗词 自己人照顾自己人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古文古诗词 古文 古诗词 自己人照顾自己人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