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古诗词 艾粄的诗句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艾古诗词 艾粄的诗句的文章,本文对文章艾古诗词 艾粄的诗句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写艾的诗句
1.名医孙思邈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2.《医学入门》讲“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3.《名医别录》载“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4.一炷着肤疼痛即止,一次施灸沉疴立除。
5.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
艾灼第一。”
6.《孟子》“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
7.《皇帝内经》“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8.古语云:“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
9.《针灸资生经》说:“若要安,丹田(关元)三里莫要干。
10.《小品方》云:“夫针须师乃行,其灸凡人便施。”(晋隋时代陈延之)
11.《千金要方》中提出:非灸不精,灸足三里,称为“长寿穴”。(唐代孙思邈)
12.不与不灸三里者同行(日本)
13.不灸三里者不做旅人(日本)
14.《针灸易学》甚至强调:“灸疮必发,去病如把抓。”
15.《皇帝内经》记有:“大风汗出,灸意喜穴”
16.宋《备急灸法》:“仓促救人者,唯灼艾为第一”
17.《宋史_太祖本纪》:“太宗病,帝往视之,亲为灼艾。”
18.《庄子》“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
19.《扁鹊心书》中说:“人之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背,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
也。
故阳气尽则心死。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
20.《神灸经纶》云:“夫灸取于人,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刚用,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做炷,能
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治百病,效如反掌。”
21.《本草从新》云:“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
能透诸经而治百病。”
22.唐代王焘指出:“是以御风邪以汤药、针灸、蒸熨,随用一法皆能愈疾,至于火艾,特有奇能”。
23.李时珍之父李言闻的《蕲艾传》称赞艾叶“产于山阴,采于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
24.《养生一言草》记载:灸治确为养生诀,年逾四十灸三里。施灸不为寒暑限,疲劳施灸为上策。小儿患病应施灸,胜似
服药有神效。(日本-八偶景山)
25.《东医保健》称脐灸有“养丹田,助两肾,添精补髓,返老还童,祛病延寿”之功。(朝鲜--许浚)
26.《谴疟鬼》诗云:灸师施艾柱,酷若猎火围。(唐代韩愈)
赞美艾草的诗句有哪些?
1、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王风·采葛》
翻译:那个采艾的姑娘,一天没有见到她,好像隔了三年啊!
2、乘马在厩,摧之秣之。君子万年,福禄艾之。——《小雅·鸳鸯》
翻译:拉车辕马在马房,每天喂草喂杂粮。祝福君子万年寿,福禄把他来滋养。
3、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君子至止,鸾声哕哕。——《小雅·庭燎》
翻译:现在夜色啥时光?夜色还早无晨光。庭中火烛明晃晃,诸侯大臣快来到,好像车铃响叮当。
古代关于艾草的意义:
从旧历五月的第五天起,家家户户都不约而同插一把艾枝和菖蒲在窗口,在门楣,直到干枯,迎接另一个端午节的如约而至。一辈一辈的中国人,都这么坚守着,并不问为什么,只是生生不息地传承。
他们深居乡里,识不了几个象形字,也不懂用象形字写成的诗句,只知道用艾草与菖蒲作为道具所怀念的那人爱国、忠君,还写诗,写好了就在江畔吟唱;不高兴了还发牢骚,走投无路了就去跳水,以至于那湿身的水痕一直沿着汨罗江漫延到今天,濡湿了一个民族的心灵,汇成一段悼辞,一种咒语,与一位楚国达人逶迤相绾着。
关于艾草的诗句 关于艾草的诗句有哪些
1、浣溪沙(苏轼)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2、《端午家集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曾丰
戏缠朱彩索,争带赤灵符。
踏草仍悬艾,包菰更结芦。
都还痴子弟,半出骏僮奴。
老病无他好,惟餐玉术蒲。
3、《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鸡与鸡并食,鸾与鸾同枝。
拣珠去沙砾,但有珠相随。远客投名贤,真堪写怀抱。
若惜方寸心,待谁可倾倒。虞卿弃赵相,便与魏齐行。
海上五百人,同日死田横。当时不好贤,岂传千古名。
愿君同心人,于我少留情。寂寂还寂寂,出门迷所适。
长铗归来乎,秋风思归客。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艾古诗词 艾粄的诗句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艾古诗词 艾粄的诗句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