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的文章 刘墉短篇散文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刘墉的文章 刘墉短篇散文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刘墉的文章 刘墉短篇散文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刘墉短篇散文作品推荐?
刘墉,号梦然,1949年2月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1958年丧父。AB血型,双鱼座。祖籍浙江临安。画家、作家。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供大家欣赏。
:铸剑
你曾经见过铸剑吗?烧得通红的钢条,从炉里钳出,置于铁砧上用力地捶打,投入凉水,让它冷却,又重新放进炉中。就这样一遍又一遍,直到它成为百炼的精钢,削铁如泥的利器。
钢铁就像人,受的锻烧愈深,它的力量愈韧;受的淬浸愈冷,它的意志愈坚;受的磨砺愈细,它的锋刃愈利。所以同样是平凡的铁砂,经过不同的冶炼,有的成为生铁,铸造笨重的器物;有的成为锻铁,制造精密的仪表;有的成为钢铁,塑造刀刃与枪炮。
"再三地燃烧自己以求塑造,再三地淬励自己以求锋利。"能这样的铁砂,就能成钢;能这样的凡夫,就能成伟人。
:高的卑微
有一个很小、很小的岛,自惭形秽地向上帝诉苦说:"上帝啊!你为什么让我生得这么渺小可怜呢?放眼世界,几乎任何一块土地都比我来得高,别人总是巍然而立,高高在上,甚至耸入云端,显得那么壮观伟大,我却孤零零地卧在海面,退潮时高不了好多,涨潮时还要担心被淹没。请您再不然将我提拔成喜马拉雅山,再不然就将我毁灭吧!因为我实在不愿意这样可怜地活下去了。"
上帝说:"且看看你周围的海洋,它们占地球面积的四分之三,也就有四分之三的土地在那下面,它们吸不到一点新鲜的空气,见不到半分和煦的阳光,尚且不说话,你又为什么要抱怨呢?"
小岛说:"请饶恕我的愚蠢,维持我崇高的卑微吧!感谢上帝,我已经太满足了!"
:盈与虚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分合死生;命有否泰变化;年有四季更替。只要你细细观察,便会发现,他们看似无常,却是有常;看似残破,却是完满;看似动荡,实则凝止。它们千年万年总脱不开盈与虚、死与生、否与泰、寒与暖、消与长、日与夜,合与分、得意与失意、繁荣与凋零的更换。
所以熬尽长夜,你便能见到黎明;饱受痛苦,你便能拥有快乐;耐过残冬,你便无需蛰伏;落尽寒梅,你便能企盼新春。
所以,余霞展现,你便知夜幕将垂;荣华享尽,你便知凋零已至;繁花似锦,你便待落英缤纷;月明如昼,你便知桂魄将残。
:玉兰花
在我星期四的绘画班中,有位学生每次主课总要带许多玉兰花分给同学,所以一到星期四就变得馨香满室。我曾经好奇地问这位学生:"你哪里来的这么多玉兰花啊?"
"我从家里树上摘的。"
"每次去摘不是很麻烦吗?"我问。
"麻烦也值得。"她笑着说,"这是祖母教我们做的。每年到这个季节,我家的树上就开满了玉兰花,朋友来访,总是一进门就赞不绝口,说是浓郁极了,可是我们整天接近,反倒久而不觉其香。有一天,祖母突然对大家宣布:'以后每个人出去,只要树上有玉兰,就摘一些送朋友。'当时大家都反对地说:'为
什么不自己留着?'可是祖母说:'花总是要谢的,自己有的太多,反不觉得芬芳,何不拿去送给没有花的人,让我们庭院的馨香散布在每个朋友的身旁呢?'从此全家人就都这样做,它使我们结交了更多的朋友,树上的花朵似乎也开得比以前更繁盛了!
学生的这番话,真是令我感慨不已。有些东西我们拥有得过多,反而不感觉它的美好,何不将它分给那些需要的人呢?
让我们小小庭院的芬芳,散播在每个人的身边;让我们狭窄的快乐,扩充套件到社会每个角落;让我们家中的炉火,温暖每颗寒冷的心:让我们阶前的灯,照亮每个夜归人的路;让我们从别人的笑验上,看到自己的笑吧!
刘墉短篇散文:不好也不坏的人
有一天我到某地办事,下飞机之后搭计程车。由于是初次到那个城市,就跟司机打听当地的情形。他除了为我介绍,还发表了不少对时局的看法,两人谈得很投机。
到达目的地,表上是180元。“给100就好了!”他居然手一挥,豪爽地说。
“那怎么成?”我递过去200元,说:“不用找了!”就跳下车。听到他在背后连声喊着“谢谢、谢谢”,觉得好温馨。
办完事,我又叫车回机场。机场到了,计程表上的数字是120元,我真是哭笑不得,发现和前一位司机虽然谈得投机,但在谈的时候,他发现我是外来客,也就大绕远路。加上我给他的小费,足足多要了我80元。
但是,再想想,他后来主动说:“给100就好了”。如果我照办,他不是反而亏了吗?他为什么降价?一定是谈得投机,心里过意不去了。
我有个朋友,夫妻二人到欧洲旅行。临回国,特地跑到工艺品店,订了一个大号的名画复制品。
店老板是个很豪爽的人,仿佛一见面就成了老朋友,七折八扣,还附送女士一件小礼物。
但是当他们拿过账单时,却觉得数字好像不对,细看才发现,老板居然把上面的1995年,也当作货款加了上去。
“天哪!多糊涂!”老板把两只手摊向天空,赶快作了“修正”,直赔不是地送二人出门,并保证东西准时寄到。
夫妻俩站在门口等计程车,偏偏碰到下班高峰,一辆空车也没有。眼看飞机就要起飞,他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叫不到车?”店老板探出头来,“飞机几点起飞?”接着跑到屋后,开出自己的车,送他们飞驰到机场,正好赶上飞机。
不久,接到邮包,画像寄到了,包装得非常讲究,毫无损伤,只是——大号变成了小号。
我常把这两个故事放在一起想,想那司机和工艺品店的老板,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抑或是好人,也是坏人?
想来想去,我发现,其实世上许多人,都是这样不好不坏的人。当你不小心的时候,他们会占你的便宜,当你跟他有了交情,他又可能为你付出。
我也发觉,在这瞬息万变的年代,每个人似乎都成了旅客,当你有一点陌生,有一点外行,或者不懂得工作伦理的时候,他们在指导你之前,可能先欺负你。
如果你同时养了猫和鱼,猫吃了鱼,你除了责备猫,更应该责备自己。同样的道理,当你明明知道人性有弱点,却不加防范,而且吃亏的时候,除了怨恨那个人,更应该检讨自己。
每个人都是“人”,都有着人性的贪婪、自私与温情,如同前面的司机和工艺品店的老板。我们永远不能因为对方表现得善良,而忘记了他也有人性的弱点。更不可由他一时的卑劣,而否认他可爱的一面。
其他优秀文章:
急求刘墉的短篇散文!!!
人就这么一辈子——刘墉经典散文小品两篇
人就这么一辈子
我常以"人就这么一辈子"这句话告诫自己并劝说朋友。这七个字,说来容易,听来简单,想起来却很深沉。它能使我在软弱时变得勇敢,骄傲时变得谦虚,颓废时变得积极,痛苦时变得欢愉,对任何事拿得起也放得下,所以我称它为"当头棒喝"、"七字箴言"。——我常想世间的劳苦愁烦、恩恩怨怨,如有不能化解的,不能消受的,不也就过这短短的几十年就烟消云散了吗?若是如此,又有什么解不开的呢?
人就这么一辈子,想到了这句话,如果我是英雄,便要创造更伟大的功业;如果我是学者,便要获取更高的学问;如果我爱什么人,便要大胆地告诉她。因为今日过去便不再来了;这一辈子过去,便什么都消逝了。一本书未读,一句话未讲,便再也没有机会了。这可珍贵的一辈子,我必须好好地把握住它啊!
人就这么一辈子,你可以积极地把握它;也可以淡然地面对它。想不开想想它,以求释然吧!精神颓废时想想它,以求感恩吧!因为不管怎样,你总是很幸运地拥有这一辈子,不能白来这一遭啊。
“迟”这个字真是耐人寻味,“迟到”的迟是晚;“迟缓”的迟是慢;“迟钝”的迟是
拙;“迟疑”的迟是犹豫:“迟明”的迟是接近。
迟有时是那么优雅,像是“姗姗其来迟”;迟有时是那么威严,譬如“无体之礼,威仪迟迟”;迟有时又是那么蕴藉,好比经中的”春日迟迟”;而迟却又常变得那么令人沮丧,尤其是当我们发觉“今生已迟”。 “在儿童时代,我们最常用这个迟字,总是怕迟到学校、怕迟交作业,那时迟对我们小小的心灵,唯一的意思,就是“晚”。
成年之后,我们不再常用“迟”这个字,但是每当说到迟,“迟了一步”、“起步太
迟”,那迟便有了许多挽不回的意味。
到了老年,我们将很少用迟这个字,因为反应迟钝、行动迟缓,反正什么事都少了争,便也不再计较迟不迟,而到那时,如果偶尔说出个迟字,似乎就有此生再也赶不及的慨叹了。
什么是迟?迟实在只是慢,慢慢的春天和少女的脚步是美的:慢慢的礼仪是庄敬的;慢慢的反应是笃钝的;而慢的起步,常是失败的。
什么是迟?迟就是来不及了,所以欣欣的孩子,总不会迟,他只要心智身体健全,今天立志做什么事,将来都能成。但是三、四十岁的人,若说从今天开始学医,或许仍不迟;若要学撑竿跳,却可能已迟。至于五、六十岁,学书法或许不迟,要想学医,则可能迟了。总之,年龄愈大,似乎迟的事情也愈多,所以走错了路,少时悔,要比老时悔,有用得多,因为人到老年,恐怕连悔都已经太迟。
迟,在这迟迟的人生,在我们迟迟的脚步间,迟缓的行动和反应中,有多少迟迟的季节飘逝了!抬头,才是迟明的少年;回首,已是迟暮的白发,而悟已迟、悔已迟、恨已迟,此生已迟。迟,一个多么缓慢柔软,又触目惊心的字啊!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刘墉的文章 刘墉短篇散文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刘墉的文章 刘墉短篇散文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