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故事的句子 你与茶之间的小故事

国学综合

茶与故事的句子 你与茶之间的小故事

末日红警围观:℉更新时间:03-31 00:41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茶与故事的句子 你与茶之间的小故事的文章,本文对文章茶与故事的句子 你与茶之间的小故事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茶与故事的句子 你与茶之间的小故事

关于茶的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中关于茶的故事数不胜数,下面列出几个:

1."茶圣"卡巴遇难记

传说,唐代茶圣陆羽的弟子卡巴(也称咖波)在前往印度寻找茶树种子的途中,遭遇风浪和海盗袭击,不幸遇难。有些人认为,茶叶传到日本和英国等国家,都离不开卡巴的奉献和传承。因此,在日本有一种特别的茶叶叫做“咖波茶”,以此纪念卡巴。

2.茶花女与绿茶

这是一个有关爱情的传说,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美丽的女孩。她常年守在茶园里,每天都对着绿茶疯狂地吟诵“我爱你”。虽然大家都知道她对茶无异于痴狂,但她依然坚信自己与茶之间有一种超越人与物的特殊感情。直到有一天,她在茶园里遇到了一个年轻的男人,两人从陌生到熟悉,再到产生了爱情。时至今日,这个故事已经变成了一个著名的花魁故事,表达了面对无法实现的爱情时,心中所萌生的悲痛和暗恋之意。

3.赌注茶

据说南京汉中门的一条小巷里,曾出现一位豪赌茶的才子。他喝茶成癖,看不惯别人喝姑娘茶,因此决定自己造一种全新的茶,让所有喝便宜茶的人羡慕不已。他按图索骥,潜心研究,并于长沙茶博会上推出了自己的新品茶,只要喝一口,就会一下子感到干涩,口气清新。据说这种茶以150元一杯的价格被卖出去,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小学作文我和茶的故事

一 我与茶作文

我的外婆家在黄马,那里是山水宝地。是江西省重点保护林园,漫内山遍野的桂花树,葱郁一方容的茶园,更有那桃李芬芳的樱花树最为出名的就是茶道!俗话说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喝水。”靠着茶园,人们当然以种茶为业了!这不,刚下车就被外公拉上山采茶去咯!采茶?还在想咋回事的我一下子就被这些可爱的小植物给吸引了!

二 作文 我爱家乡的茶叶 40字 小学作文

我的故乡在河南,河南的物产丰富,其中我最喜欢的茶叶是信阳毛尖.

当你走你家乡的茶回园时答,你就会闻到扑鼻的清香,会让你心旷神怡.放眼望去,是一片片茶园,它们连成一片,像无边的绿海.

清明节前采的茶是最好的.

茶树吸取了一个冬天的营养,在春光的滋养下,长出了嫩嫩的茶芽,茶牙尖尖的嫩嫩的,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好像在对采茶工人说:“摘我吧,摘我吧,我是最好的.”

新茶采下来以后,都被送到了茶作坊里加工.进过作坊工人的晾,焙,分拣,装箱.我们的茶艺所以有名,是因为它是纯手工制作的.

茶叶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在炎热的夏季,人容易犯困,喝一杯凉茶,会帮你提神.当你着急上火时喝一杯凉茶,可以帮你消除火气.现在,经过人们的开发,茶叶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食.

茶叶的妙用很多,我爱家乡的茶叶.

三 我和龙井茶的故事作文300字

我和茶的故事

我的家乡在杭州,这里有闻名中外的龙井茶。身为茶都的主人,我对茶还很不了解,于是,跟着家人一起去探寻茶的奥秘。

我第一想到的是去一趟龙井山上的中国茶博物馆。在博物馆里,我知道了茶是被一位叫神农第一个发现可以饮用的,后来茶圣陆羽又写了一部鼎鼎有名的茶经。在博物馆里,我们还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茶叶,有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它们有不同的产地和不同的功效,有的可以治病,有的只是作为饮品。

为了更好的了解茶叶,我又来到了绿油油的茶园。茶农们背着用竹子做的篾正忙着采摘珍贵的“明前茶”。我迫不及待地走上前去,问了一位茶农阿姨:“茶要摘什么样子的呢?”“要摘有两片叶子一个芯的茶叶,我们叫它两叶一芯。”阿姨笑容满面地回答着。于是,我走到一丛茶树前,照着阿姨教的方法,小心翼翼地开始采两叶一芯的茶叶。我采了很久,才采了一小捧。我终于知道了,泡一杯茶很省力,一芽一芽地采却很吃力。要知道,要有多少个新芽才能泡出一杯香气扑鼻的茶呀。

回到家,我以为采好的茶就可以直接泡水喝了,没想到还要经过炒制。我耐心的等待外婆帮我把采来的茶叶炒制好后,赶紧泡上一杯,哇,真香啊!茶叶在水里翻滚,好似水杯里起了“龙卷风”,茶叶一根根竖了起来,喝到了水,慢慢张开了两片嫩叶。我急不可待地吹了吹,喝上一口,只觉得一点点苦,逐渐变成了一点点甘甜。我也喜欢上了茶的味道。

茶水的味道弥漫在房间里,我仿佛又嗅到了茶园清新的气息,看到了茶农收获的辛勤和喜悦;茶叶轻浮水面,仿如绿舟,载我入茶经中,与陆羽在茶的历史中领略茶文化的历史变迁;茶入口,余香盈喉,作为茶都的小主人,我又该如何续写茶人的新篇章呢?

四 回忆一杯茶的小学作文

五 作文 茶杯与开水的故事350字

我有一个喝水的杯子,是妈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我特别喜欢它。我的杯子有一个粉色的杯身,有一个可爱的图案——小白兔。杯子里面是一个温馨的颜色——蓝色。

我的小杯子会“说话”呢。

每当我伤心时,小杯子好像在安慰我说:“主人,主人,别哭了,一哭就不好看了!”我笑了笑,便不哭了;每当我高兴时,小杯子好像在说:“主人,主人,遇到什么好事了?讲给我听一听吧!”我便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它。

记得我在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突然狂风大作,寒风呼呼地吹着,但是,那时暖气还没有运用,我在教室里冻得直打哆嗦,那时,我好像看见我的那个小杯子在向我招手,我赶紧打开杯盖,倒出一杯冒着热气的白开水,拿在手里,喝到嘴里,暖和极了。顿时寒意跑了很远很远,我朝着小杯子开心地笑了。

我有一个喝水的杯子,好像魔杯、也像宝杯、还想一个懂事的孩子。我家门前的花坛。

六 一杯茶的故事四年级作文大全

浮生若茶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地说:“像我这样的人,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用呢?”释圆听后什么也不说,只是吩咐小和尚:“施主远途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

稍顷,小和尚送来了一壶温水,释圆老僧抓了一把茶叶放进杯子里,然后用温水沏了,放在年轻人面前说:“施主,请用茶。”

年轻人呷了两口,摇摇头说:“这是什么茶?一点儿茶香也没有呀。”释圆笑笑说:“这是名茶铁观音啊,怎么会没有茶香?”

释圆又吩咐小和尚说:“再去烧一壶沸水送过来。”沸水送来后,释圆起身,又取一个杯子,撮了把茶叶放进去,稍稍朝杯子里注了些沸水。年轻人俯首去看,只见那些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一丝细微的清香袅袅溢出来。年轻人禁不住欲去端那杯子,释圆忙微微一笑说:“施主少候。”说着便提起水壶朝杯子里又注了一缕沸水。年轻人再俯首看杯子,见那些茶叶沉沉浮浮得更杂乱了,同时,一缕更醇更醉人的茶香在禅房里轻轻弥漫。释圆如是地注了五次水,那一杯茶水沁得满屋生香。

释圆笑着问:“施主可知同是铁观音,却为什么茶味迥异吗?”年轻人思忖着说:“一杯用温水冲沏,一杯用沸水冲沏。”

释圆笑笑说,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同。用温水沏的茶,茶叶轻轻地浮在水之上,没有沉浮,怎么会散逸它的清香呢?而用沸水冲沏的茶,冲沏了一次又一次,茶叶沉沉浮浮,就释出了它春雨的清幽,夏阳的炽烈,秋风的醇厚,冬霜的清洌。

是的,浮生若茶。我们何尝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而命运又何尝不是一壶温水或炽热的沸水呢?茶叶因为沸水才释放了深蕴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的挫折和坎坷,才能留下我们一脉脉人生的幽香!

南隐是日本明治时代著名的禅师,他的一杯茶的故事常常为人所津津乐道并予以启发。有一天,一位大学教授特地来向南隐问禅,南隐以茶水招待,他将茶水注入这个访客的杯中,杯满之后他还继续注入,这位教授眼睁睁地看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直到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终于说道:“已经满出来了,不要倒了。”

"你的心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你不先把自己的杯子倒空,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南隐意味深长地说。

南隐禅师教导的"把自己的杯子倒空",不仅佛学的禅义,更是人生的至理名言。心太满,什么东西都进不去,心不满,才能有足够的装填空间。"满招损,谦受益"更是古贤留给后人一句可以午年护身的诤言。

七 作文我是茶

我从来没有喝过茶。

总听人们说茶好喝,对健康有利,我就也想试一下喝喝看。抓茶叶,沏…….一切都因为一颗好奇的心而变得格外迅速。茶好了,我喝了一口,不禁失声道:

“好苦的茶!”

我将没有喝完的茶水连同茶叶倒到水池里去,心想:“以后再也不喝茶了”!

的确,人世间似乎有许多东西欺骗了我们。我们参加了各种比赛,精心的准备、满怀信心,最终只是一个“鼓励奖”“优胜奖”。一些看来亲密的同学关系,打分班后就大不如前。为什么世间这么多欺骗?我这样问自己。

不知不觉中,一阵清香飘入我口中,渐渐我感到一股芳香与清甜。我恍然大悟:这就是茶的味美所在……

茶原本并非甜,初尝上去有一些苦涩,然而过一会儿苦涩会化为清甜。俗话说:“苦尽甘来。”只有当你品尝了茶的苦涩之后,才真正能够体验到它的香,它的甜。“不经岁寒三冻苦,哪得梅花扑鼻香。”梅花也是如此,当它经历了严冬的考验之后,香味便格外迷人。噢!我真正明白了……

看似欺骗了我们的世间万物,实则都对我们的成长大有好处:虽然在比赛中没拿到好名次,但比赛宗旨是“重在参与,培养能力”而不是“重在名次”,同学间虽然有了隔阂,只要我们坚信友谊长存,友谊便会保存下去,这也是对人生的考验。

人生之路,也需要苦涩,也需要严冬,只要勇于坚持,那么苦涩之后便是香甜;严冬会换来清香。但是如果不能坚持的话,人生的长路只会没有目的地,永远没有终点。正如一杯茶,如果你用清水冲淡了茶的苦涩,那么你所感觉到的甜香也会随之变淡。

从这一杯涩茶中,我感受到了喝茶的美趣。

从这一杯涩茶中,我体验到了人生之美。

坚持不懈,不畏艰难困苦,敢于同困难作斗争,这样困难也会变成一个个美妙。勇敢地面对困难,即使再难的问题也会解决,这是人生的真谛。

我重新拿起茶杯,又沏了一杯涩茶

八 作文:以我的“茶艺实践教育故事与体验感受”为内容,题目自拟。

008年是中国最骄傲复的一年,但那年制发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一次大地震,那场地震死了几十万的同胞,这样的灾难发生让我的心都在震撼,我在“5·12”地震馆还看到了“猪坚强”他傻乎乎的睡着觉,时不时的还打着呼噜,看它的样子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活到了现在。

走出博物馆,回想起我今天见到的一切,不得不为我的国家而感到骄傲,也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我和茶的故事六年级作文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我整理的我和茶的故事六年级作文,供参考!

我和茶的故事六年级作文1

我和茶的故事,有那么一本厚厚的回忆录。

这本回忆录的第一页,是三年级,也是我和茶结缘的开始。

三年级下期,学校开了茶艺社团,还请来了专业的老师来给我们做培训。渐渐地,我们学会了一套套表演的动作。那些用来做台词的口诀,也早就背得滚瓜烂熟。

学茶艺的第一个月后,我们迎来了第一次表演。

那天,我们跟随老师一起来到一个豪华、气派的酒店。面对许许多多的观众,初次登台的茶仙子们竟然毫不胆怯,而是落落大方地在台上认真地表演着,从茶具介绍到奉茶,我们的茶艺展示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最后,因表演出色,主办方赠送给我们一个茶祖“神农氏”的雕像和一袋精美的茶叶。

得到了这么多专业人士的肯定,我们更加信心十足。在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学校又成功举办了有关端午文化和习俗的道德小讲堂。这个道德小讲堂设很多分会场,我们“茶仙子”的茶艺专场则是重中之重。还记得那天,我们梳着高高的发髻,身穿清雅的青花瓷短袖旗袍,一出场便艳惊四座。那一次表演,“茶仙子”们都是有备而来,一举手一投足,观众们无不为我们娴熟而整齐的手法所惊叹,这让我们倍感自豪,从此真正喜欢上了茶和茶艺!

再往后翻,看到的便是四年级了。

在四年级那一年的时光中,我一直在学茶艺。我慢慢知道了茶的品种、茶的历史、关于茶的各方面的知识……我和其他的“茶仙子”们一起,在各个地方留下了我们的脚印:茶艺室、六一舞台、各种比赛现场,就连岳阳楼里也有我们的身影。这一年,我们表演的服装也由青花瓷旗袍变成了更加复古的汉服。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我们已跨进了五年级的大门。

就在一个月前,学校还组织我们去参观茶厂,通过亲身体验采茶,观看现场制茶,和专业人士一起品茶等活动,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好的茶叶,新鲜茶叶制成可以泡茶的茶叶的过程……随着我对茶的了解越来越深,我越是爱上了它让人回味悠长的味道和带给我的欢欣。

这本回忆录,不会有尽头……

我和茶的故事六年级作文2

老舍曾说,烟酒虽好,却是男性的——粗莽、热烈、可也有火气——未若茶之温柔、雅洁、轻轻的刺激、淡淡的`相依,茶是女性的。

我想,我若是男儿身,也必定是嗜烟酒的,只可惜今生已不曾有这样的机缘。但犹记得孩童时,邻里有新婚之人,我们小孩子们大都热爱闹洞房,只为看新娘子或讨喜饼吃。我随着一群男孩子们前去,新郎官出手阔绰,额外给我们这帮孩子们一人一支喜烟。看他们都点燃起,我也随他们点起吸了两三口,学着他们的样子吐烟圈儿。

回到家急不可待地告诉正在烙煎饼的母亲,我吸烟了。生怕母亲不信,还张大了口吐气让母亲闻闻嘴中残存的烟草味儿。不记得母亲当时数落的话语了,只记得当时自己的欣喜之情顷刻间荡然无存,本引以为傲的事情,刹那间,成为一种羞耻。这也是至今唯一的一次吸烟经历,在那个少不更事的孩童时代。

对于酒,虽颇能喝几杯,但知其伤身未敢常喝多喝也。老哥常常教导,出门在外,女孩子一定不要沾酒,若开了个头,混出个酒名,以后恐怕难以脱身。才使自己的热爱消失殆尽,每年大概唯有母亲生日和春节之时才小饮几杯,也仅限于红酒而已。

而茶,是我一生的伴侣。

人,都是受环境影响的。我之所以从小喝茶,是源于奶奶家的“以茶待客”和姥姥家每晚的“茶话会”。从刚记事起,不论去奶奶家还是去姥姥家,总是先喝几杯热茶。久而久之,这喝茶的习惯便养成了。大学时期,是我喝茶最凶的日子。几乎每晚必饮几杯,说来也奇怪,不管多晚喝茶,也总能酣然入梦。但一喝coffe,哪怕只一杯,晚上定失眠。记得英语六级考试时,因是下午考,担心精力不足,进考场前特意喝了杯coffe。果然有效,不但精力十足,乃至晚上久不能寐,想起来甚是神奇。室友都知道我这个喝茶的爱好,还在生日时特意一起给我买了套茶具,制作成一个花篮的模样,还镶有粉色的蕾丝花边,一直未曾用过,不知是否安好如初。

十几年前,姥姥家的院子里,栽种过一株山茶树。每年春天都能喝到新茶,都是自己采摘,自己炒制而成。只是后来小姨把它砍了去,让我惋惜至今。那是一株有故事的山茶树,关于亲情,关于爱情。

没有了山茶树,但并未羁绊住姥姥家喝茶的节奏。

一年四季,姥姥家每晚都是高朋满座,颇有点林徽因的文学沙龙之韵。只不过姥姥家的客人都是些本村的老人们罢了,他们夜夜高谈阔论,奇闻异事、各种见解、方圆百里的新鲜事儿,在此均能略听一二。姥姥因为弓腰的缘故,加上家里人口众多(我有六个舅舅和两个姨),常年累月在家操持家务,极少迈出大门过。

可是,姥姥似乎对外面的世界十分了解,就连电脑手机这些电子产品都能如数家珍,我想这是归功于每晚的“茶话会”。每晚晚饭后,姥姥就开始烧水,沏茶,慢慢地,老人们就渐渐而至。特别是冬夜,围着炉火,烟雾缭绕,别有一番景致。小的时候,厌恶满屋子的各种气息,不敢言语,唯有忍着。

后来大了,和姥姥姥爷同龄的人也渐渐稀少,逐年减少人数。如今也不晓得还有没有人前去喝茶,谈笑风生。只怕是仅有二老落寞地过活,我多么希望仍能有那如许的人儿,伴着姥姥姥爷,即使他们吸烟再甚重,我也不会反感,只有感激。

与姥姥家的热闹相比,奶奶家可谓清静之地,更适合一个人独品。庭院虽浅浅,却有石磨、洋槐树、梧桐树、老井相伴。若夏日将至,偶得蝉鸣和鸟语,看着蝴蝶在院中嬉戏,桌边一把摇椅,一壶茶,喜不自胜,解暑的一剂良方也!

爷爷生平最爱旱烟和茶水,每每总是烟袋不离手,做木工活倦了,一袋烟,一杯茶。一副怡人自得的模样!因为家境尚可,奶奶家比姥姥家要早喝多年的好茶。其实,茶也不在优劣贵贱,关键是看心境及共饮之人。一家热闹,一家清静;一家人众,一家人寡,可都是开怀畅饮,乐不思蜀的境界!

虽然饮茶时间尚久,但说起泡茶的茶具,还数奶奶家更为讲究些。雕刻有龙体的紫色砂壶,古朴中不乏精致。每次去奶奶家喝茶,奶奶总是掀起盖在上面的花布,端出茶壶茶碗,茶碗必定是倒扣着的。喝时也特别讲究,总是第一杯要倒掉少许,所谓敬天地,而后方可尝这杯茶水,继而品第二杯。若是两个人,此时第一泡水差不多已毕。换做第二泡水,色泽、口感最是恰当,入口不苦,却回甘浓烈。而第三泡水就缺乏些生机,太过平淡。

《红楼梦》中妙玉有“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的高论,在我看来,这里的“杯”应该理解为“泡”。有林老先生所秉持的“三泡”之说佐证:第一泡譬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第二泡为年龄恰当的十六岁女郎,而第三泡则已是少妇了。不过,林老先生的演绎似乎没有什么韵致。不如董桥在《我们吃下午茶去》一文中,将明代许次纾的“一壶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巡则甘醇,三巡意欲尽矣”,重新演绎为:初巡为婷婷袅袅十三余,再巡为碧玉破瓜年,三巡以来,绿叶成荫矣!

茶,是最朴素、淡泊的美物。饮茶,是最朴素、淡泊的美事。

只需一间陈设简单、干净、空旷的小屋即可,看着茶叶在沸水中的起起伏伏,想像着采茶姑娘头戴斗笠,面遮纱巾,唱着山歌,在清露欲滴的早晨劳作。只为挽留这茶的最好年华,闻一闻,饮一口,慢慢咽下去,怎一个沁人心脾了得!

前些年,有朋友送给老哥一套茶具,青绿色,特别好看。老哥也因此常常饭后喝几杯,夏喝绿茶,冬喝红茶,特别养生。我也因此随之一起消遣几杯,于我,还是偏爱绿茶,绿茶绿茶,一池碧波,缕缕清香。有人言:绿茶之妙,妙在清淡。而我最是独爱这份清淡,红茶色泽之浓重,让我味觉失灵。

要说这中国茶史,自己还真得需要学习学习,只知道这茶史第一人是陆羽,字鸿渐,昵称“渐儿”。我之所以记得,是因为想起钱钟书的《围城》里面的男一号方鸿渐。都为鸿渐,但时代、意境全然不同。话说这陆羽煮的茶被唤作“渐儿茶”,有“世有渐儿茶、而禅师在何处?”的流传故事。

对于真正的知音而言,最好到不可替代,好到不能容忍退而求次。所以才有“高山流水”之旷世创作,有“渐儿何时归来?”的喜悦之情。世人的赏识与否与灵魂无关,荣华富贵与内心也无关,只是人生在世,如果有这样的一个知音——不论多么寂寞,多么荒凉。即使一期一会,心里流淌的,颜面浮现的,只需一抚琴,只需一杯茶,便知是谁的心声。我想,这才是真正的知己吧!可世人能有几人觅得呢?不关乎身份地位,不关乎富贵卑贱,不关乎才貌丑美,不关乎物质精神,只要彼此心意相通,只要你懂我懂,就足以应对这浮躁如斯的世界。

一直以来的有一个关于家的小梦想,那就是有一间不用太大的书房,里面有张古木的书桌,带有两把红木座椅。茶具不必太过讲究,每晚饭后,或者周末闲杂时光,把自己圈在书房里,伴着缕缕茶香来品尝书香,人生岂不快哉!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茶与故事的句子 你与茶之间的小故事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茶与故事的句子 你与茶之间的小故事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签:茶与故事的句子 你与茶之间的小故事怎么写

标题:茶与故事的句子 你与茶之间的小故事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713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