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俄乌局势梳理视频讲解 3月3日俄乌局势梳理视频播放

国学综合

3月3日俄乌局势梳理视频讲解 3月3日俄乌局势梳理视频播放

大魔围观:℉更新时间:03-30 22:10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3月3日俄乌局势梳理视频讲解 3月3日俄乌局势梳理视频播放的文章,本文对文章3月3日俄乌局势梳理视频讲解 3月3日俄乌局势梳理视频播放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3月3日俄乌局势梳理视频讲解 3月3日俄乌局势梳理视频播放

外交被孤立,普京三招破局(普京外交的强硬)

在刚刚落幕的东南亚外交季,俄罗斯总统普京并未现身。

为此,不少西方媒体都在渲染——种种迹象指向一点,俄罗斯可能怕了!

法国媒体援引外交人士分析说,普京因为遭到国际社会普遍谴责,所以没敢去G20峰会。

CNN还称,过去一周显示出普京正越来越被孤立,“被困在莫斯科,甚至不愿在重要的全球会议上面对其他国家的领导人”。

近段时间,俄罗斯从乌克兰南部关键城市赫尔松撤退,又多次释放愿与乌克兰和谈的信号,一向以强硬著称的普京,难道也有害怕西方国家的一天?

客观来说,当前对俄罗斯方面而言,无疑到了困难时刻。但见惯了外交场上的腥风血雨,70岁的普京显然不会如西方媒体所愿,就此“困”于克里姆林宫,而是以三招突围,意图破局。

第一招:积极外交谈合作

这几天,没有去东南亚的普京,同样正在忙着招呼伙伴谈合作。

11月22日,普京与到访的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举行会谈,两国领导人重申将继续发展双边关系与合作。

会谈前,两人还在莫斯科共同为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的纪念碑揭幕。普京表示,菲德尔·卡斯特罗留下的俄古友谊是两国的共同财富,两国将进一步携手巩固联盟,共同捍卫自由、平等和正义。迪亚斯-卡内尔也回应称,“莫斯科可以永远信赖哈瓦那。”

11月23日,普京又亲自前往亚美尼亚埃里温,参加集安组织峰会。普京在峰会上称,集安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军事技术合作在扩大,各国军事经济委员会正积极参与这方面的活动。

他特地提到了今年初哈萨克斯坦发生大规模骚乱后,集安组织发起的维和行动,认为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助于防止哈萨克斯坦被极端分子占领,而这样的经验将被用于进一步加强联盟。

西方试图孤立与遏制俄罗斯之际,集安组织成员国领导人时隔半年再次相聚,意义格外特殊。

从普京的发言来看,俄罗斯的战略考量也清晰可见。

“俄罗斯联邦在各大洲拥有众多盟友和志同道合者。这些国家没有向所谓的霸主屈服。”正如普京此前所说,通过凝聚各方的“努力和潜力”,“我们将能够给我们各国和整个世界带来安全与稳定”。

第二招:从四面包围到扩大出口

俄乌局势焦灼,西方封锁冲击着俄罗斯经济。俄粮食及化肥产品在进入全球市场时,多次遇阻。普京也在试着突围经济包围圈。

从目前的消息来看,在与联合国、乌克兰和土耳其等就此进行数轮谈判磋商后,取得了一定突破。

黑海谷物倡议得以顺利延期120天的同时,被困在欧洲的数十万吨俄产化肥也有了出路。俄外交部称,将把解封的化肥捐赠给有需要的发展中国家。

对此,普京在与俄罗斯工业家和企业家联盟化肥生产和市场委员会主席、乌拉尔化工公司所有者德米特里·马泽平会面时指出,俄罗斯准备扩大向世界市场出口肥料。

普京说,世界化肥市场的现状众所周知,但乌拉尔化工公司的工作还是比较顺利,尽管一些国家设置了人为障碍。

此外,俄方正与联合国合作,以保障经过乌克兰敖德萨港向国际市场正常供应氨制品。与此同时,俄方正在位于亚速海沿岸的塔曼港建设无需过境乌克兰出口氨制品的设施,预计于2023年底完工。

第三招:借助冬季气候优势

同样是在11月23日,普京在外交场上发力,俄军则在乌克兰发起新一轮空袭。

乌克兰政府称,这是自危机爆发以来俄罗斯规模最大的飞弹攻击之一,对关键基础设施的袭击导致首都和多个城市发生爆炸、断电断水。空袭还造成3座核电站与电网断开连接,从而导致邻国摩尔多瓦发生大规模停电。

值得注意的是,乌克兰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下雪。而随着俄罗斯近期对乌克兰进行多次空袭,大规模停电、照明短缺、供暖短缺等问题,无疑会让这个寒冬更加难熬。基辅市长克利奇科坦言:“这是二战以来最糟糕的一个冬天。”

俄媒分析称,从军事战略上看,进入冬天对俄罗斯来说非常有利。目前,俄罗斯开始不仅针对乌克兰军事目标,而且还针对其他关键基础设施实施打击。这可以削弱敌人的作战意志。

但也有分析认为,俄军此前从赫尔松撤退,不仅有保存兵力、以退为进的战略考量,可能还在为达成停火协议预留空间。再加上近期多次空袭乌克兰供电供暖和其他设施,或许意在尽快推动局势结束,促使各方走到谈判桌边。

延伸阅读:

牛弹琴:俄罗斯三重怒火在心头普京将以牙还牙?

俄罗斯发飙了。发飙不是新闻,但这一次,感觉是三重怒火在心头。

第一重,在外交部。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去开欧安组织部长会,居然被拒绝了。

欧安组织会议在波兰罗兹举行,波兰拒绝拉夫罗夫入境,理由是他是欧盟制裁的人,“各代表团应适应欧盟现行规则,不包括受到欧盟制裁的人员”。

愤怒的俄外交部发表声明,

指责波兰是在挑衅,而且“史无前例”的挑衅。

“波兰作为欧安组织轮值主席国,拒绝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参加12月1日至2日在罗兹举行的欧安组织部长级会议,这一决定是史无前例的和挑衅性的。”声明说,

“华沙不仅使自己名誉扫地,还对整个组织的信誉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害。”

俄罗斯并且警告:波兰人这样破坏性的决定,正在将欧安组织推向深渊,摧毁欧安组织存在的基础。

愤怒归愤怒,拉夫罗夫就是去不了了。俄方代表团只能由俄常驻欧安组织代表亚历山大·卢卡舍维奇率领。

第二重,在国防部。

俄罗斯国防部很愤怒。因为网络上流传的一则视频显示,10多名手无寸铁的俄罗斯战俘,遭到乌克兰方面射杀。

真相,我们不得而知。但俄罗斯方面,显然出离愤怒。

在一份声明中,俄国防部痛骂:俄方根据日内瓦公约对待投降的乌克兰战俘,但乌克兰士兵却蓄意射杀俄战俘,

“泽连斯基及其跟随者必须为所有受折磨和被杀害的俘虏,接受历史和俄乌人民的审判。”

俄方要求,立刻对乌方令人发指行为进行彻底调查。俄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并且要求,那些射杀俄战俘的乌克兰士兵应该受到惩罚。

第三重,在克里姆林宫。

最近一系列重大国际会议,巴厘岛G20,曼谷APEC,缺少了一位国际社会熟悉的重量级领导人。

谁?

普京。

不管什么外交原因。全世界都知道,普京之所以没有出席,与西方的操作有一定关系。可能普京确实另有日程安排,但去了,肯定也是遭到西方的各种杯葛,那还不如不去。

即便替代普京去巴厘岛的拉夫罗夫,一下飞机,就被西方媒体报道,因“心脏病”住院了。气得拉夫罗夫立刻发布酒店里的视频,并嘲讽西方媒体总是喜欢撒谎。

他并且举例说,

过去10多年,西方媒体总报道普京生病了,“这是一种在政治上并不新鲜的游戏。西方记者需要更加诚实——他们需要报道真相。”

如果是普京去了,是不是就是普京被报道“生病住院”了。

一个重量级的政治家,不去参加两大国际性峰会,普京心中没有一丝波澜,我觉得也是不可能的。波兰对俄外长的外交抵制,乌克兰士兵处理俄战俘的视频,可能更加剧他心头的愤怒。

结果会怎么样?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我也不知道,希望不是吧。

最后,三点看法。

第一,俄外交处于艰难时刻。

很艰难,这不用多说,可以说苏联解体后最艰难的时刻。

前几天波兰遭受两枚导弹袭击,两波兰人身亡。波方半夜召来俄罗斯大使,上来就是劈头盖脸一顿痛骂。但最后却很乌龙,这其实不是俄罗斯导弹,而是乌克兰防空导弹。

但西方仍旧有理由,这不是乌克兰的错,俄罗斯仍须承认最终责任。理由很简单,没有俄罗斯的导弹攻击,乌克兰就不会发射防空导弹,那自然,导弹也不会落到波兰土地上

怎样破解当下困局,确实是对俄罗斯、对普京的一个严峻考验。战争开始结束难,乌克兰危机最后怎么解决,俄罗斯也要深刻反思啊。

第二,孤立俄罗斯不是办法。

越是孤立,越不利于问题解决,事实上,西方也无法彻底孤立俄罗斯。

西方和整个世界,都还需要俄的天然气和石油。很多领导人仍与普京有密切交往。土耳其是北约国家不假,但土总统埃尔多安刚刚又给普京打来电话;在莫斯科,普京正在接待来访的古巴领导人迪亚斯-卡内尔。

甚至CNN都说,

过去一周西方的努力加大了对普京的压力,但普京对付这些,并不缺乏经验,当年克里米亚事件后,俄罗斯被驱逐出G8,也没能奈何普京。

更何况,即便普京缺席,但很多领导人都强调,没有普京的参与,苦难就无法结束,国际体系将出现漏洞。

第三,普京的破解之道。

这几天,感觉俄罗斯也在倾泻愤怒,所以,对乌克兰一波又一波的猛烈攻击,乌全国很多地方因断电一片漆黑。

接下来呢?

不排除继续倾泻愤怒,当然,也不排除普京的柔性攻势。所以,虽然没去印尼和泰国,但普京仍旧在接待外国客人,在与外国领导人通各种电话。

哦,11月20日,是拜登80岁的生日。以往特朗普时期,普京是会祝贺美国总统生日快乐的,这也是普京式的外交礼仪。

但现在,情况有些特殊,拜登不是特朗普,记得去年,拜登还公开痛骂:

普京,你是一个“杀手”。

气得俄罗斯立刻召回了驻美国大使。

但普京就是普京。当时恰巧拜登在“空军一号”舷梯上连摔了三下,普京最后回应了一句:

我该怎么回答他?我会告诉他:祝好!我祝愿他身体健康。

更有意思的是,普京还笑着加了一句:

我不是在讽刺,也不是在开玩笑

现在,拜登又年长了一岁。这一天,普京会压抑住愤怒,祝拜登80岁生日快乐吗?

...对乌援助已接近尾声」,透露了哪些信息?对俄乌局势将产生哪些影响...

白宫称「美国对乌援助已接近尾声」透露的信息是,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将在近期结束。该援助包括军事援助、经济援助以及对乌克兰冲突的支持。此举意味着美国可能会减少对乌克兰的支持和干预。

对俄乌局势将产生的影响可能有以下几点:

1. 乌克兰冲突加剧:美国减少对乌克兰的援助意味着乌克兰在与俄罗斯的冲突中可能会面临更大困难,乌方可能会感到压力增加,对抗俄罗斯的能力可能会受到限制。

2. 俄罗斯影响力扩大:美国减少援助会导致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地区影响力扩大,俄方可能会得到更多的机会来加强对乌克兰的控制。

3. 国际局势紧张:乌克兰冲突的升级可能会导致国际关系紧张。其他国家可能会对此表示关注,并采取相应行动,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冲突。

4. 联盟关系影响:美国减少对乌克兰的援助可能会对其与乌克兰的盟友关系产生影响。盟友可能会对美国的此举感到失望,也可能减少对乌克兰的支持。

总体而言,白宫称美国对乌援助已接近尾声的消息意味着乌克兰将面临更大困难,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影响力可能会增加,国际局势也有可能因此而紧张。这一决策对俄乌局势的具体影响还需进一步观察。

俄罗斯与乌克兰最新战况如何

和此前几场围城战不同的是,这一次,不断逼近的进攻方是乌克兰军队。在乌克兰政府和部分西方分析人士看来,这意味着“转折点”的到来。亲自宣布反攻开始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甚至宣称,战争将以“克里米亚的解放”为终结

乌克兰赫尔松州的同名首府赫尔松是一座始建于18世纪的老城,至今仍残留着沙俄时期黑海舰队中央要塞的历史风貌。城市西边是一望无际的广袤农田,北边蜿蜒流淌的因古列茨河形成天然屏障,东边则紧邻宽阔的第聂伯河。

8月以来,这里的炮火声渐隆。继基辅、哈尔科夫、马里乌波尔和北顿涅茨克之后,这座俄罗斯2月底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后迅速占领的乌克兰南部城市,成为又一处俄乌之间展开拉锯战的焦点战场。截至当地时间9月6日,赫尔松市区西郊、南郊约20公里处都已出现进行反攻的乌方部队,市区北部也一度发生小规模交火。据塔斯社报道,9月6日晚22时左右,赫尔松市上空又响起十多次爆炸声,天空中还有导弹飞过。

和此前几场围城战不同的是,这一次,不断逼近的进攻方是乌克兰军队。在乌克兰政府和部分西方分析人士看来,这意味着“转折点”的到来。亲自宣布反攻开始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甚至宣称,战争将以“克里米亚的解放”为终结。但进入7月以来,这场“媒体直播时代的透明战争”突然被遮蔽起来,模糊的战报、不再公布的具体作战地点、对媒体屏蔽的前线、阻断通讯信号的战区,让战事进程充满更多的悬疑。而更多的分析则认为,所谓“转折点”并非乌克兰转守为攻,而是这场已经持续半年多的战事将陷入“长期战争”的灾难性僵局。

7月14日,战线上的俄罗斯空降部队士兵。图/人民视觉

“不再直播的战事”

8月9日,克里米亚空军基地发生了连续爆炸。在此之前,国际社会上一次对乌克兰南线战事的重点关注,还是2月24日俄军“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之前。今年年初,美国政府和西方智库曾警告称,俄军可能进占乌克兰南部靠近克里米亚的省区,特别是扎波罗热、赫尔松两州以及最大的港口城市敖德萨。2021年,俄军集结多支舰队的两栖部队在克里米亚举行大规模登陆演习,更加深了西方世界关于俄军“闪击敖德萨”、使乌克兰变成“内陆国”的猜想。

2月24日清晨,和其他战线一样,俄南部军区部队越过克里米亚与赫尔松州的边界,“几乎没有发生激战”,就迅速控制了拥有30万人口的赫尔松市,战线被推向赫尔松州靠向乌克兰腹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和尼古拉耶夫州的边界。不过,“闪击敖德萨”并没有发生,当时更受国际社会关注的行动是俄军对乌克兰首都基辅的进攻。

4月之后,俄军集中兵力围攻顿涅茨克州南部重镇马里乌波尔,处于僵持的赫尔松州成为侧翼战场。马里乌波尔围城在5月20日结束后,俄乌军力的重心转向更北部的卢甘斯克州乌控区,西方媒体将此视为“顿巴斯决战”开始,南线则长时间处于远离战场中心的状态。

但事实上,7月下旬,当俄乌两军主力还在顿涅茨克州乌控重镇巴赫穆特展开拉锯时,乌军已经在南线进行了小规模的反击试探。7月23日,在距离赫尔松市仅10公里的河道上,乌军第一次攻击达里夫卡大桥,试图破坏俄军补给线。当天,有美国国防部高级官员对媒体透露,乌军在7月15日至22日间夺回了赫尔松州的一些小村庄。不过,俄乌双方均未确认具体村庄的名称。

当时,外界普遍沉浸于“直播战争”的新形态中,很少有人预料到南线战事的具体战斗地点和进程不被公开。美国军事智库“战争研究所”后来指出,乌军“南线反攻”的主战场地处赫尔松州农村地带,通讯也不像基辅郊区那么发达,主要是“不太可能对外传播两军动向和交战状况的小型定居点”,这使得外界难以通过社交媒体及时追踪和确认一线的动态。在“战争研究所”7月23日的“每日战局简报”中,南线依然被视为“顿巴斯决战”遥远的侧翼,在全文最末被稍稍提及。

8月9日下午3时许,一连串剧烈爆炸声打破了位于克里米亚萨基的俄军空军基地的平静。自2014年以来,这里一直是俄军稳定的后方。今年2月以来,俄军战机从距离赫尔松市约200公里的萨基基地出发,几乎掌控着整个黑海沿岸的制空权。

萨基基地爆炸事件的原因,目前仍无定论。乌克兰政府官员时而宣称这是远程导弹打击的杰作,时而宣称是乌克兰特种部队渗透进了克里米亚。俄罗斯方面则表示,这是意外爆炸引发的事故,俄空军也不像乌军所言那样损失了多架先进战机。

更为关键的是,爆炸事件发生的第二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出豪言:冲突“始于克里米亚,必将以克里米亚的解放而结束”。面对记者关于“是否开始南线反攻”的问题,泽连斯基身边的官员坦然表示“可以这么说”。8月11日,乌军南线司令部发布了打击赫尔松俄军第49空降师和第 126 近卫海防旅指挥所的战报。这被视作更明确的信号:由于俄军高级指挥官经常“靠前指挥”,乌军在基辅、切尔尼戈夫等地发起反击前,都曾尝试定点打击俄军前线高级指挥所。

“南线反攻”

回顾从7月底到8月“转折点”期间俄乌双方释放的为数不多的关于南线战事的信息,一些分析人士梳理出了乌军要进行大规模反攻的线索。从7月23日攻击达里夫卡大桥开始,乌军频繁进行交通破袭,试图切断第聂伯河两岸俄军的交通连接。仅赫尔松市以东的关键要道安东尼夫斯基公路铁路桥,就在十天内遭到三次攻击。乌军还反复袭击从赫尔松到扎波罗热沿线的关键铁路站点和机场,以期影响俄军南线全线的调动效率

自7月下旬以来,乌克兰情报部门亦公开向南线被占领区居民征集俄军信息,包括俄军部署点的地址坐标、交通路网详情、当地和俄方“合作”的乌克兰人的身份信息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俄乌双方的战报都显示,美国及欧洲国家援助乌克兰的“海马斯”火箭炮系统,刚刚形成战斗力就被优先应用于南线战场,负责定点攻击俄军指挥所及后勤、交通系统。据塔斯社报道,仅9月5日,俄军就在赫尔松地区拦截了34枚美制火箭弹,并击落了4枚美制空对地导弹。作为乌军体系中另一支装备最为先进的队伍,无人机部队也被主要投放在南线战场,自7月31日开始频繁袭击克里米亚本土。

目前乌方宣称在南线利用美制武器取得的最大“战果”,是在7月30日用“海马斯”袭击了赫尔松市东南约47公里处的俄罗斯军用列车,据称造成80人死亡、200人受伤。虽然这次袭击并未得到完全确认,但俄军多次报告赫尔松周围的交通设施遭“海马斯”袭击,并在8月开始加强关键路桥的防空火力和雷达部署,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乌军在南线最初的打击行动超出了俄军的预料。

不过,乌克兰8月“官宣”反攻后的半个多月,赫尔松一线乌军进展缓慢。其间,乌克兰统帅部一度宣布“收复”7个居民点,但没有披露具体地名。俄军不断发布在赫尔松一线炮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乌军后方目标的消息,并宣布进入尼古拉耶夫州境内,显示出乌军仍未将俄军从这两州和赫尔松州交界的最前方战线上赶走。

究其原因,俄军至迟在7月底已意识到,乌军在南线将有“大动作”。西方情报机构称,从8月1日开始,俄军陆续将“顿巴斯决战”主战场顿涅茨克州北部的精锐部队调到南线。作为俄军关键机动力量、曾是基辅围城战主力的俄空降兵部队,有90%已部署到南线。8月10日之后,南线战事升级,而俄军在顿涅茨克的大规模进攻有所减少,双方约有一个月都维持在巴赫穆特僵持的局面。与此同时,乌军在“官宣”反击后再使用无人机对克里米亚后方的黑海舰队总部、刻赤海峡大桥等进行攻击时,都遭遇俄军有效拦截。

为打破僵局,8月29日,乌克兰统帅部宣布开启大规模反击,意图全面突破第一道战线,逼近赫尔松市区。此后一周,乌军多次宣布“收复”居民点,并披露了一些地名和视频素材。9月4日,泽连斯基在演讲中表示“乌克兰国旗正在回归它们应在的地方”。西方分析因而多将8月29日视为南线战事的新阶段。也是从这天开始,“战争研究所”每日简报的首要部分都聚焦“南线反攻”,篇幅超过“顿巴斯决战”。

俄方及亲俄武装发布的信息则显示,8月29日以来的战事有所升级,但仍是小规模试探性进攻。亲俄的“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高级官员对媒体称,乌军调动了多个营级作战群。赫尔松州当局亦发布了要求西部地区居民避难的通知,其负责人斯特雷穆索夫9月4日对塔斯社表示,由于“安全问题”,该州加入俄罗斯的公投计划将暂停。

关于南线之战到底谁占上风,俄乌各执一词。乌克兰政府一再呼吁媒体避免报道或预测反攻行动,以免“误导”。乌克兰高级官员多次表示,乌军没有大规模机械化部队,所以选择持续破坏俄军交通网络及指挥、后勤系统,然后寻找机会。乌军认为,南线战局能在8月转入全面反攻,已经说明了该战术的成功。“我不能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乌克兰前国防部长扎戈罗德纽克近日表示,“但我们正在破坏俄军控制我们领土的能力。”

俄罗斯媒体及一些分析人士则嘲讽乌军的反击是“自杀式行动”,或是出于对南线俄军进一步深入乌克兰腹地或进攻敖德萨感到恐惧才主动发起进攻。俄罗斯国防部多次强调,乌军始终未能在赫尔松州边界沿线建立阵地,亦未突破俄军任何关键防线和据点。9月5日,塔斯社在报道中写道,乌克兰政府早已失去对整个赫尔松州领土的控制,“该地区正在逐步恢复和平,正在融入俄罗斯的法律和经济生活”。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3月3日俄乌局势梳理视频讲解 3月3日俄乌局势梳理视频播放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3月3日俄乌局势梳理视频讲解 3月3日俄乌局势梳理视频播放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题:3月3日俄乌局势梳理视频讲解 3月3日俄乌局势梳理视频播放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712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