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下雨的诗 古诗下雨后题青荷兰若

国学综合

古诗下雨的诗 古诗下雨后题青荷兰若

至尊无双围观:℉更新时间:03-30 18:09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古诗下雨的诗 古诗下雨后题青荷兰若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古诗下雨的诗 古诗下雨后题青荷兰若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古诗下雨的诗 古诗下雨后题青荷兰若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拼音版

夏xià雨yǔ后hòu题tí青qīng荷hé兰lán若

[唐]施肩吾

僧sēng舍shè清qīng凉liáng竹zhú树shù新xīn,初chū经jīng一yī雨yǔ洗xǐ诸zhū尘chén。

微wēi风fēng忽hū起qǐ吹chuī莲lián叶yè,青qīng玉yù盘pán中zhōng泻xiè水shuǐ银yín。

此诗是应是唐代诗人施肩吾在夏日雨后,为一寺庙所做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寺庙雨后的清新,以及寺庙内一片青青莲叶的美景。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这首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唐代:施肩吾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大概在某个夏日,诗人施肩吾徒步来到一古刹,见绿竹猗猗,清新翠蔓不由得心旷神怡;忽又见荷叶田田,水珠乍泻,顿觉诗兴盎然,遂题下《夏雨后题青荷兰若》这首诗。起句点题“兰若”,写寺内环境。“僧舍”一般建在竹林深处,夏日一来,新竹枝叶离离,遮天蔽日,清风过处,自有无限的“清凉”。陆游《东湖新竹》诗曰“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可作为本句诗的注脚。次句点题“夏雨后”,并承首句“竹树新”,依旧通过写“竹”,从侧面烘托出寺内环境之清幽。“竹树新”原因大致有二:初夏,绿竹新长成,一枝一叶都摇曳着旺盛的生命活力;夏雨过后,灰尘被荡涤得干干净净,竹树焕然一新。

三句才转到“题青荷”的主题上来。如果说,首二句所描绘的画面是静止的,那么后二句则给画面加了“特效”,使之一下子鲜活动荡起来。谁是这种美好的创造者呢?当然是“微风”。它不知从何处“忽起”,穿梭于荷叶间,并吹动莲叶,霎时间,整个荷塘都摇摆起来。最妙的还不止这些——荷叶高高擎起,宛如一个个青玉盘;而里面的雨珠则聚成了“水银窝”,经微风这么一摇,荷叶一倾,便将“水银”倒了出去。“青玉盘中泻水银”,这是多么动人,多么可爱的一种自然现象,经过作者的点化,更显妙趣横生。

描写夏天雨的古诗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唐-施肩吾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注: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此诗为诗人在夏日雨后,为一寺庙所做。描写了寺庙雨后的清新,以及寺庙内一片青青莲叶的美景。

丙辰季夏雨中

宋-释斯植

天涯身尚寄,何日向东州。

一夜霜欺鬓,连朝雨送愁。

梦多吟作崇,闲极懒为雠。

若问浮生事,无心即是谋。

注:释斯植,宋代诗人,字建中,号芳庭,武林(今浙江杭州)人。曾住南岳寺,晚年筑室天竺,曰水石山居。与同时诗人胡三省、陈起等多有唱酬。《南宋六十家小集》收有《采芝集》及《采芝续稿》各一卷(续稿有理宗宝佑四年自跋)。事见本集及《续稿跋》。 释斯植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采芝集》编为第一卷,《采芝续稿》编为第二卷。校以读画斋本《南宋群贤小集》(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

夏雨应祈呈桂帅二首

宋-曾几

山椒云气佳,林表雨声急。

元戎郊坰去,归骑旌旆湿。

老夫不能陪,凉傍竹窗入。

儿报夕阳明,环城碧簪立。

注:曾几(1085--1166)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夏夜宿西园酒醒闻雨

明-高启

飞虫绕烛梦回迟,荷叶齐鸣雨一池。

不为素纨犹在手,定疑秋夜乍寒时。

注: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夏雨

唐-王驾

非惟消旱暑,且喜救生民。

天地如蒸湿,园林似却春。

洗风清枕簟,换夜失埃尘。

又作丰年望,田夫笑向人。

夏雨

唐-薛能

何处发天涯,风雷一道赊。

去声随地急,残势傍楼斜。

透树垂红叶,沾尘带落花。

潇湘无限思,闲看下蒹葭。

注: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诗人。《郡斋读书志》、《唐诗纪事》、《唐诗品汇》、《唐才子传》均载:“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阳一带)。”仕宦显达,官至工部尚书。时人称其“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风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乡,游历众多地方,诗多寄送赠答、游历登临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诗人多与有诗与其唱和。

喜夏雨

唐-齐己

四郊云影合,千里雨声来。

尽洗红埃去,并将清气回。

潺湲浮楚甸,萧散露荆台。

欲赋随车瑞,濡毫渴謏才。

注: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答端

唐-韦应物

郊园夏雨歇,闲院绿阴生。

职事方无效,幽赏独违情。

物色坐如见,离抱怅多盈。

况感夕凉气,闻此乱蝉鸣。

注: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蓦山溪·年芳已远

宋-仲殊

年芳已远,凉夏疏疏雨。

菊占此时开,背佳期、清秋何处。

滴成金豆,弹破栗文圆,

临水槛,倚风亭,全胜东篱暮。

茱萸未结,谁是多情侣。

菖叶与葵花,也相饶、也□羞妒。

主人著意,何必念登高,

浮酒面,解烦襟,消尽当筵暑。

注:仲殊,北宋僧人、词人。字师利。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本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

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

南歌子·梅夏暗丝雨

宋-万俟咏

梅夏暗丝雨,麦秋扇浪风。

香芦结黍趁天中。

五日凄凉今古、与谁同。

注:万俟咏(“万俟”是复姓,读作mò qí),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雅言,自号词隐、大梁词隐。籍贯与生卒年均不详。哲宗元佑时已以诗赋见称于时。据王灼《碧鸡漫志》卷2记载:“元佑时诗赋老手”。但屡试不第,于是绝意仕进,纵情歌酒。自号“大梁词隐”。徽宗政和初年,召试补官,授大晟府制撰。绍兴五年(1135)补任下州文学。善工音律,能自度新声。词学柳永,存词27首。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古诗下雨的诗 古诗下雨后题青荷兰若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古诗下雨的诗 古诗下雨后题青荷兰若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签:唐诗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标题:古诗下雨的诗 古诗下雨后题青荷兰若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708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