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海关新政策解读 4月8日海关新政发布

国学综合

4月8日海关新政策解读 4月8日海关新政发布

星河图录围观:℉更新时间:03-30 01:57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4月8日海关新政策解读 4月8日海关新政发布的文章,本文对文章4月8日海关新政策解读 4月8日海关新政发布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4月8日海关新政策解读 4月8日海关新政发布

2021年解读海淘新政过渡期政策

近日,海关总署正式下发《关于执行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新的监管要求有关事宜的通知》,之前传言的监管部门将为4月8日起实施的跨境电商新政设立的“一年缓冲期”正式落地。

从比较委婉地迅速调整“正面清单”,到直接正式对海淘新政按下“暂停键”——左右不过一个月的时间。此前的5月8日,我国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按照货物开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被称为“让电商好日子到头”的新税制正式实施。

税制改革自然有改革的道理。因为据跨境贸易电商服务进口试点城市统计,目前我国90%以上的包裹不用交税就进境了;而相对于我国一年几千亿元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和我国公民海外购物消费规模,我国对所有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征收的行邮税不到10亿元,税收流失问题相当严重。不过,起码眼下来看,新政在理论上对税收的贡献PK不过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误伤”。有消息称,因跨境电商平台无法提供“通关单”所需的资质、单据证明而大量商品无法进口,各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进口单量出现锐减。4月8日至4月15日之间,郑州、深圳、宁波、杭州等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进口单量分别比新政前下降70%、61%、62%和65%。一言蔽之,今日所谓“暂缓”,等于间接承认了海淘新政对于电商及实体经济的“杀伤力”。

“一年缓冲期”,确实是新政的最佳伴侣。就像跨境电商举例说的,比如首次进口的化妆品,要拿到许可审批——先得送样去食药监总局指定的机构检测,平均耗时2个月,然后送食药监总局药化司化妆品处进入备案流程,平均耗时6个月;加上排队时间,全套流程不下一年。那么,有了这个“一年缓冲期”,跨境电商总不至于青黄不接地靠零星库存过日子。当然,更重要的是,“一年缓冲期”也为电商转型升级提供了必要的“窗口期”:比如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布线仓储物流,又或者根据“清单”重新打造“新爆款”,再比如还可以在跨境、保税、直邮、海淘等不同贸易方式间权衡选择。总之,对于经营者来说,措手不及的尴尬没了,自由掉头的可能多了。

客观地说,面对新经济形态,监管通过试错与校准等手段,不断提升公共治理能力与水平,这是裨益公益的好事。据说此前的一个月,包括财政部、商务部、质检总局等部门分别在多地召开了有跨境电商企业参加的调研会议,“一方面是听数据,另一方面就是听建议,主要都是在听企业说”。而今海淘新政按下“暂停键”,无非说明两点:一是面对新业态的时候,不管不行,但下手不能太狠;二是管理智慧不在于“死扛”,而要真正因时而动、因地制宜。继续摸底,多听呼声,既捍卫最大化的公共利益,又把新政的痛感降低到最低线,那么,博弈或者对垒、让步或者坚持,才能最为接近公平与正义。

财政部谈海淘新政过渡期:取消免税政策继续实施

针对跨境电商进口新政设定的一年过渡期中,并未松绑税改政策。财政部重申了这一点。

5月25日晚间,财政部官网发布的新闻稿称,经国务院批准,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含第二批,下同)中规定的有关监管要求给予一年的过渡期,海关总署、质检总局日前已通知实施。

财政部关税司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强调,《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范围内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继续按照《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16〕18号)规定征税。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4月8日开始实施的跨境电商进口税改新政继续实施,并不受过渡期的影响。

4月8日启动实施的税改新政的核心内容,就是跨境电商保税进口的商品不再参照行邮税计征,而是与一般贸易一样征收关税、消费税、增值税,但财政部为之又设定了一定的税收减免。

这也意味着,原本跨境电商保税进口中有关“税额50元以内免征”的优惠政策,被彻底取消。跨境电商保税进口的税收优势大大减少。不过,直邮进口仍可按行邮税计征。

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于财政部而言,这次跨境电商进口新政的核心,是取消免税,增加税收,这一点,并没有过渡期。

今年4月8日启动实施的跨境电商进口新政,配套出台的还有正面清单和通关单新政。相对来说,这两项政策受争议更大。不少商家甚至断言,如果按此执行,大量保税区的跨境电商进口将遭遇熔断。

为此,相关监管部门近日宣布,2021年5月11日前,在上海、杭州、宁波、郑州、广州、深圳、重庆、天津、福州和平潭10个试点城市,继续按照税收新政实施前的监管要求进行监管,即“一线”进区时暂不验核通关单,暂不执行“正面清单”备注中关于化妆品、婴幼儿配方奶粉、医疗器械、特殊食品(包括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的首次进口许可证、注册或备案要求;对所有地区的直购模式也暂不执行上述商品的首次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

财政部关税司负责人表示,这一过渡期监管措施将有利于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平稳过渡,有利于探索适应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发展特点的监管模式,有利于引导企业积极适应规范的监管要求,促进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海淘通关单新政能否缓行?

由于跨境电商新政的实施,不少热销的境外商品面临更严格的单据手续,跨境电商平台纷纷观望:有的将保税业务改成了一般贸易,有的暂停了相关商品进口,还有的悄然提高了商品价格,更多的是在期待新政可能的调整。针对跨境电商上周末再传消息:新政可能暂缓一年实施。对此,包括跨境通等在内的沪上多家跨境电商企业表示,没有接到通知,还按照新政执行,但新政暂缓的可能性相当大。

跨境电商新政又被业内人士简称为“四八新政”,主要指在今年4月8日开始实施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新政,以及在之后公布的两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正面清单”。税收新政规定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不再按“个人物品”征收行邮税,而是按“货物”征收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等;“正面清单”则规定了可以进口的品类要求,两批正面清单都规定“网购保税商品‘一线’进区时需按货物验核通关单”。

5月15日,质检总局发布《关于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通关单政策的说明》,主要有两条内容:第一条是进一步明确,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新政明确了跨境电商商品的货物属性,检验检疫应依法签发通关单;第二条内容中,质检总局指出,清单内仅有约36%的编码在“法检目录”内,需要凭通关单验放,其余都不需要通关单即可办理海关通关手续。

一张通关单,意味着所有进入保税区的商品都得按一般贸易方式,申请到一系列繁琐的单据证明。而保税区的进口产品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采购的数量、对象都不确定,部分企业甚至是直接从批发商拿货,没有品牌方渠道,很难拿到原产地证书这样的材料。

如今,“四八新政”实施已一个多月,一些跨境电商就面临了库存耗完后没东西可卖的尴尬境地。

昨天,上海自贸区跨境电商平台相关负责人透露,近一个月以来,尽管上海跨境电商销售量一直在增加,但潜在担忧仍在蔓延。多家电商透露,比起销售量来说,进口量大幅下滑,几乎腰斩,库存已岌岌可危。

“海淘主要有直邮和保税两种模式,而且保税是最主要的。在新政下,新的电商就开始犹豫了。与其在自贸区内保税,还不如一般贸易进口呢。”该人士透露,通关单制度使得很多货物即使以保税模式进口,也必须提交完整的单据,与一般贸易的手续几乎没有区别。而一般贸易是可以做批发的,失去了便利的通关条件,不少电商索性改变进货渠道,由跨境保税改为比较保险的一般贸易。

而一些首次进入中国的商品,因为之前从来没有做过检验检疫等单证,面临无法继续销售的困境。“目前只能依靠存货,一旦卖完了就无法补充,受到影响的商品包括母婴商品、化妆品、保健品等,这也是国内电商平台很多企业主要经营的商品。”上海一大型跨境电商负责人透露。

不过,从上周末开始,一条传闻在业内广泛传播:“跨境电商新政中‘通关单新政’ 将在上海等10个跨境试点城市暂缓,其他税率及正面清单政策保持不变。”而上海跨境通负责人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觉得暂缓可能性不大,否则质检总局何必周日发文呢。”不过,也有人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上海一跨境电商公司负责人透露:“质检总局只是解释一下‘四八新政’,并不是新文件。而电商已经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过目前保税商品无法进货的窘境,估计新政会被暂缓,正在等待通知,但目前还在按照新政执行。”

...有自己的保税仓库,4月8日新出台的税收新政对跨境电商有什么影响吗...

4月8日新出台的税收新政对跨境电商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你假如主要做B2C的,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1、跨境电子商务税收新税制实施所引发的成本上涨,对大型电商企业总体影响不大,但对中小跨境进口电商则影响较大,可能致使它们退出市场。税改后国内跨境电商要经过一个整合期,重新洗牌在即。新政出台后,跨境电商低门槛时期彻底过去,跨境进口电商将进入规范化、规模化、公平化的高速发展轨道。

2、“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正面清单”公布后,对整个行业结构影响显著,对一些企业有促进作用,如服装鞋帽类、家用电器类等,但对个别企业如低价彩妆类可能呈现负面影响。商家可能根据“正面清单”中的具体细则来引进不同品类商品、调整商品结构。

“正面清单”是对跨境电商税改的一项补充性政策,能够为跨境电商行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氛围。此次税改后,跨境电商整体经营成本会上升,企业加速进入淘汰赛,行业将进一步优胜劣汰。

3、“正面清单”中,生鲜食品没有包含在内,业内认为这将对生鲜垂直类电商企业造成一定影响。未列其中的商品将面临较大的政策风险,垂直类跨境电商平台需要寻找新型跨境通关模式,将耗费更多成本。

海淘新政实施:一些商品变贵了,一些商品下架了

海淘新政实施:一些商品变贵了,一些商品下架了

海淘新规的实施给跨境电商带来怎么样的变化呢?一起去了解一下!

记者从多方了解到,海淘税改新政出台后,正在给跨境电商带来一场“巨震”。

4月8日,中国正式实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收政策,不再按行邮税计征税款,而是按照货物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此外,可销售商品从“负面清单”改为“正面清单”,只有出现在清单上的商品才能销售。

此处说的并非是个人代购和海外自购。个人代购适用行邮税也有所调整。此外市场预计,当跨境电商的计税优惠被削弱后,海关会在近期打击海淘,消费者超额被税的可能加大。

而如果你要在天猫国际、小红书、京东全球购、蜜芽、网易考拉等跨境电商上买买买,商品的种类和价格已经有了不小变化。

部分商品变贵

4月10日,记者在某跨境电商平台查看一罐奶粉,页面清楚地显示,“本商品适用税率为11.9%”。以这罐418元的奶粉为例,税费接近50元。而以往,500元以内的商品,按10%的行邮税即50元,可免征。

也有部分商品在税改后,税率更低。例如,以前洗护类税率为50%(免税额之外),现在为11.9%。

还有一些商品的税率维持不变。“红酒等品类本来就一般进口关税较低,跨境进口税率更高。现在大家还是走一般贸易进口。”一跨境电商平台人士说。

“税改新政出来后,总体价格肯定是上扬的。”行业人士告诉澎湃新闻。

当然,你可能会疑惑,在近几天,收到了各类跨境平台App的推送,号称“不涨价”。这则是一些平台对消费者给予了补贴的缘故。

8日,多家跨境电商紧急出台对策“自救”。比如,百度投资的母婴电商蜜芽宣布为跨境奶粉包税,奶粉11.9%的'税率全部由平台来承担。蜜芽宣称,“活动目前没有截止日期”;波罗蜜宣布对所有在保税区下单的用户赠送一张“包税券”,对该笔订单的税率全额减免,但这一活动到4月30日结束;网易考拉对一批价值数千万的奶粉包税;洋码头很多商品由买手承担了税费。

但行业人士认为,税率提升所带来的额外成本最终还是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所以,这段时间,赶紧“褥羊毛”吧!

部分商品下架

“液态奶基本挂了,昨天(4月8日)基本都下架了。”4月9日,某国际奶粉品牌电商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看到,德运、麦德龙、英百瑞等天猫国际旗舰店发出通知:“受进口关税政策调整影响,4月7-8日海关系统升级期间付款的订单,清关时间将延长2-3天,部分商品暂时下架调整。”有媒体报道称,这些天猫旗舰店已经将液态牛奶下架。

天猫国际相关人士告诉澎湃新闻,海外商家在问美妆、奶粉、液态奶、保健品到底还能不能通过跨境保税走。由于此次新规不涉及海外直邮通道,天猫国际已建议海外在途还没入保税区的,改走海外直邮。

“现在还无所谓下不下架。因为保税区有存量备货,消费者已下单但新规有附加条件的品类,要看能否清关放行。”上述人士称。

澎湃新闻10日还看到,网易考拉等跨境电商挂出了“部分商品下架”的通知。

;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4月8日海关新政策解读 4月8日海关新政发布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4月8日海关新政策解读 4月8日海关新政发布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题:4月8日海关新政策解读 4月8日海关新政发布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697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