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上海高考指南 2024上海高考指南专业受限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4上海高考指南 2024上海高考指南专业受限的文章,本文对文章2024上海高考指南 2024上海高考指南专业受限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2024上海高考春考日期
上海春考开始时间:1月6日到8日。
2024年1月6日,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
2024年1月7日,考试科目为外语(笔试)、外语听说测试。
2024年1月13日,考试科目为化学,思想政治,物理。
2024年1月14日,考试科目为历史,地理,生物学。
2023年本市共有25所试点院校参加春季考试招生。招生专业须是各校特色专业或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并须经市教委审核批准。招生计划将根据各校申报情况,由市教委统筹下达。
(一)考试内容
2023年春季考试由统一文化考试和院校自主测试两部分组成。
(二)统一文化考试
1.统一文化考试科目及计分办法
统一文化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语文、数学每科目总分150分。外语科目考试分为笔试(含听力)和听说测试,笔试(含听力)分值为140分,听说测试分值为10分,总分150分;外语科目的考试语种分设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6种,由报考学生任选1种。统一文化考试成绩总分450分。
根据本市高考改革相关规定,统一高考外语科目考试实行一年两考,考试时间分别为1月和6月。其中,1月的外语科目考试即为2023年春季考试外语科目考试。
(三)志愿填报
1.考生统一文化考试成绩总分达到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志愿填报最低控制线,方可填报春季考试招生志愿。其中,应届考生7门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生命科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的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须全部合格。7门科目成绩的认定工作按市教育考试院相关实施办法操作。
2.满足志愿填报要求的考生可于2023年2月中旬通过“上海招考热线”网站填报志愿, 具体详见市教育考试院相关实施办法。
高考用日语代替英语对考生有什么弊端
高考日语的弊
1、学习安排
尽管高考日语试卷难度不大,但实际上日语也远没有许多人想象中那么简单。不好好学习的小伙伴,选择和作文会非常危险。再者,就是在校学习的小伙伴要权衡自己是否能合理安排好学校的学习任务和课后的日语学习任务。如果因为学习日语而导致自己在校其他功课跟不上就得不偿失了。
2、专业受限
这个问题应该是大家最为关注的一点。
教育部高考信息公开平台明文规定:除军事、国防和公共安全等部分特殊院校(专业)外,高校不得对报考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考生作统考外语语种限制。
也就是说用日语参加高考的同学,除了军事、国防这一类较敏感的专业之外,还有就是院校在招生时明确规定了仅限英语考生的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不能填报。不过本来就是因为英语不好而转学日语的同学,基本也不会填报英语类专业吧~
另外就是国内大多数高校只有英语公共课,同学们进入大学之后可能大概率还是得学习英语以免挂科。(但是可以用日语参加四六级考试哟)
浙江高考2024使用全国几卷?
四川何时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刚刚,有了最新消息!
(图据川观新闻)
另据人民网人民科技官方账号12月11日转发四川日报的消息:“从2022年开始,四川省普通高中将开始使用新教材,2025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将面临“3+1+2”高考新模式。”
(图据人民资讯)
从2022年开始,四川省普通高中将开始使用新教材,2025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将面临3+1+2”高考新模式。12月10日,“推进双新实施建设学科高地"研讨会在成都七中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基础教育领域专家学者、一线校长教师齐聚成都,围绕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发展展开讨论。专家表示,课堂是“双新”改革的主阵地,今后,学生应该成为课堂上最勤奋的人,而不是老师从头到尾“唱独角戏”。
下面给大家讲解新高考“3+1+2”模式中的赋分制,帮助明年新高一学生及家长提前了解,为选科做准备!
“3”:语文、数学、外语3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1”:物理或历史必选一科,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2”: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任选2科,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也就是说,涉及到“等级转换赋分”的科目,是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这4门要以等级赋分后的成绩计入总成绩。
赋分制的含义
新高考下实行等级赋分,让选择同一科的同学进行对比,然后赋分,这样有利于解决因试题难度不同而导致的不公平。
大家首先注意两点:
1.等级赋分制不是按照考生的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遵循“原始分数——百分比例——等级——转化分数”的等级赋分路径。
2.等级赋分由相关主管部门自动完成,大家在查询到自己的高考成绩时,看到的已经是赋分后的分数,不需要大家自行换算。
具体换算过程:
1.固定的比例及对应的等级、赋分区间。
以实际参加该科选考人数的成绩为基数,将各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以上的5个等级及各等级对应的比例及赋分区间是事先设定的固定规则,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例1
某学科原始分前15%的考生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95分,则该学科A等级的原始分区间为【100~95】。
已知A等级赋分区间为【100~86】分(固定不变),
也就是说,原始分【100~95】的考生为A等级,赋分后最终成绩为【100~86】分。
例2
某学科考试成绩最后2%的考生最高分为20分,最低分为5分,则该科目E等级的原始分区间为【20~5】。
已知E等级赋分区间为【40~30】分(固定不变),
也就是说,原始分【20~5】的考生为E等级,赋分后最终成绩为【40~30】分。
极端地讲,假设这个区间某考生原始分为5分,赋分后也能拿到30分。
2.等级转换的具体公式:
其中:
Y1、Y2分别表示原始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
T1、T2分别表示转换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
Y表示原始分;
T表示转换分。
考虑到高考分数都以整数呈现,故上述公式的计算结果需要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例1
假设小淘同学政治学科原始分为75分,
再假设政治学科B等级原始分区间为【82~61】,
则小淘同学政治学科为B等级;
下面进行赋分换算:
B等级的赋分区间【85~71】(固定不变),
那么小淘同学赋分后分数为:
解得,T≈80.33;四舍五入后小淘同学政治学科最终赋分成绩为80。
例2
假设小淘同学地理学科原始分为75分,
再假设地理学科B等级原始分区间为【88~75】,
则小淘同学地理学科为B等级;
下面进行赋分换算:
B等级的赋分区间【85~71】(固定不变),
小淘同学考了B等级原始分区间的最低分,
所以小淘同学地理学科最终赋分成绩为71。
关于赋分制的其他问题
Q:
为什么要采取等级赋分制?
等级赋分能够较好解决学科之间分数不等值、学生选考科目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参加高校招生录取的问题。如果以原始分呈现考试成绩,会带来学科间不公平问题;等级呈现方式则使得不同学科考生因等级划分而保持了成绩相对均衡,学科间试题难易差异等不公平因素可以被较好消除,使得不同科目之间成绩可以相加。
Q:
高考选考科目可以知道卷面的原始分数吗?
高考公布的分数为赋分之后的分数。
Q:
赋分和选考人数有关吗?选考人数越多越容易被赋分?
考虑赋分因素要重点注意以下几类情况︰学霸选考越集中,成为炮灰的可能性越大;试题难易程度:试题难度越简单,学霸区的炮灰就会越多。试题越难,学霸越容易和其他人拉开差距,考上名校。赋分模式下,选择人数越多,赋分结果就越趋于合理,选择人数越少,偶然性就会越大。总而言之,赋分制度下不仅要求考生考虑自身的成绩,还要考虑本省其他竞争者的成绩。
Q:
赋分制下,如果某一门选考人数特别少怎么办?
这一现象在首批试点的浙江省有出现,采取的措施为设置最低保障基数,当选考人数少于“基数”时,则按照基数人数进行赋分。
Q:
新高考改革下,考生交白卷也有60分的成绩?
新高考改革采取赋分制,最高100分,最低30分,如果考生交白卷,实际卷面成绩0分,选科目成绩被排到E等级。那么在等级赋分后,任选科目每科最少也有30分会被计入总成绩,两门任选科目即60分。
Q:
新高考改革,选择纯文组合,除了专业选择受限,赋分会吃亏吗?
纯文组合的专业覆盖率偏低,但是赋分的高低主要跟排名有关系,考生如果文科排名很靠前,也有被赋予高分的可能。
Q:
新高考有赋分,大学录取的分数线会提高很多吗?
不一定,决定大学录取分数线的因素是考生的投档人数,招生计划等因素,新高考中虽然实行了赋分,但是是所有学生都参与赋分,形成的高考总成绩是不影响录取分数线的。
Q:
考生考多少分才能被赋满分?
新高考改革选择等级赋分制,赋分主要看排名,考生排名在前1%,基本上都可以被赋予满分。
Q:
新高考实施赋分制,赋分制的合理之处体现在哪?
一是解决了选考科目之间分数不可比的问题;
二是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考生的成绩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满足高校人才选拔的需求。
Q:
历史类考985 211的分数,会比物理类的高吗?
不一定,具体的要看每个学校的专业实力,投档人数,招生计划等因素。
Q:
影响考生赋分成绩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考生赋分成绩的因素包括学生排名、选考学生层次、学科及试卷的难易程度、选考人数等。
Q:
为什么新高考后很多文科生考高分?
以往文科因此题目较主观的原因,很难得高分或满分,但赋分之后,将成绩分布在各个区间,成绩整体比以前高。
Q:
选择冷门学科,在赋分上是不是更占优势?
赋分的高低主要受考生排名的影响,选考人数越多,赋分结果就越趋于合理,选择人数越少,偶然性就会越大,冷门学科选考的人数可能较少,但是能不能被赋予高分还是看考生的实际排名,是否有优势无法准确衡量。
9月15日,甘肃、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七省(区)发布了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标志着七省(区)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21个省份分四批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七省(区)自2021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即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24年高考不分文理,实施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模式。
根据公开消息,还未进行高考改革的省区有:河南、陕西、山西、内蒙古、新疆、西藏、四川、云南、青海、宁夏。
其中,陕西明确将于2022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在普通高中同步实施新课程新教材,2025年全面实施新高考。
和今年9月七省(区)公布的新高考实施方案一样,四川也将采用“3+1+2”模式。即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总分750分。其中,全国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择性考试首选科目历史、物理2选1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选2,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2014年,上海、浙江率先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全国各省份分阶段稳步推进。2021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地加入第二批试点行列,并在2021年迎来首批“3+3”模式的新高考考生。2021年,第三批新增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个省市,采用的是“3+1+2”模式,并在今年迎来新高考首考。根据《中国教育报》消息,2021年是高考综合改革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同步推进的一年。高考综合改革启动实施,意味着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更加多元的考试选择,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的机会。
由于是新政策,很多家长朋友并不清楚3+1+2高考制度如何实施、等级赋分制如何折算、志愿如何填报及录取等。
高考是关于孩子一生命运的大事,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新高考政策,下面为大家精心准备了长图。
以安徽为例,高考综合改革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从2024年起普通高校将按新的考试招生制度录取学生。
来源:川观新闻、人民资讯、中国教育在线、自主选拔在线等。
声明:“成都名校初升高”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处理。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2024上海高考指南 2024上海高考指南专业受限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2024上海高考指南 2024上海高考指南专业受限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