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古诗词大赛视频 清明节古诗词大赛活动方案

国学综合

清明节古诗词大赛视频 清明节古诗词大赛活动方案

截天造物围观:℉更新时间:03-24 06:07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清明节古诗词大赛视频 清明节古诗词大赛活动方案的文章,本文对文章清明节古诗词大赛视频 清明节古诗词大赛活动方案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清明节古诗词大赛视频 清明节古诗词大赛活动方案

清明节语言创新活动方案

清明节语言创新活动方案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清明节语言创新活动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清明节语言创新活动方案1

活动目标:

1.让他们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VCD教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讲述。

1.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

2.现在老师要请幼儿看一副图片,你在图片都看到了什么呢?(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上怎么了?

(二).幼儿观看VCD教材,引起兴趣

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对,春天到了,小鸟们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节,你们说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总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诗人啊,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好不好?

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

3.教师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2.教师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可以慢慢的跟读。

4.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给下面的幼儿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图片。教师在一旁进行知道提醒,可以轮流请几批幼儿。

5.请幼儿再一起朗诵1-2遍。

(四)结束部分。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家朗诵给爸爸妈妈听。或者在幼儿之间进行交流。

教师参考资料: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语言创新活动方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2、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活动准备:

挂图、VCD教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讲述。

1、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情呀?请幼儿讨论。

2、

现在老师要请大家再看一幅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上怎么了?

(二)幼儿观看VCD教材,引起兴趣。

1‘教师讲解: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对!春天到了,小鸟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春天里有一天叫做清明节,你们说清明节都要干什么呀?(幼儿自由回答

)

2、教师总结:清明节时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有一位叫杜牧的诗人,在清明节这天写了一首诗歌,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

4、教师向幼儿介绍这个老人就是行人,这个小孩是牧童,这幅图描绘的就是行人在清明节向牧童问路的情节,这首古诗说的也就是这个情节。

(三)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请幼儿欣赏。

2、教师再次朗诵,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慢慢地跟读。

4、教师请几个小朋友出来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图片,教师在一边进行指导提醒,可以轮流请几批幼儿。

5、请幼儿再次朗诵诗歌1-2遍。

(四)结束部分。

请幼儿把这首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跟同伴们互相交流。

清明节语言创新活动方案3

设计意图: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清明节期间为幼儿设计一系列的相关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古诗、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2.能正确熟读古诗。

3.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清明节人们扫墓的心情。

活动准备:

1.古诗教学的自制PPT。

2.幼儿前期经验准备: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活动过程:

一、入场:听《琵琶语》学古人漫步进场,感受古曲的气氛。

二、了解清明节的风俗。

1.请你们回忆一下,清明节你和家人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2.播放“清明介绍PPT”,教师做相应的小结。

3.小朋友说了很多清明节做的事,我们看看其他人会做些什么呢?

教师:清明节这天,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带着悲伤的表情,手捧着鲜花去祭拜去世的亲人……所以,清明节要去扫墓,是对已经去世的人的尊敬与怀念,也因此在清明前后,人们的心情都比较难过和悲伤。

三、学习古诗,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1.完整欣赏古诗两遍。

2.看背景图,初步了解古诗大意,幼儿看图自由回答。

3.句卡配对,进一步了解古诗大意。

(1)出示图卡,引导幼儿发现诗句与画面的匹配关系

(2)观察图片,幼儿为诗句匹配图片。

四、朗诵古诗

1.幼儿整体诵读。

2.记忆大考验两遍。

3.幼儿跟读两遍。

4.表演读。

5.古诗接龙。

五、认字活动:学习“明”字并讲述“明”的字源故事。

“明”在甲骨文中是由一个日和一个月组成,表示日月照耀、明亮的意思,也解释为带来光明。金文和小篆的名字是由月和一个窗形的结构组成,意思是月光照进窗内,表示光亮之意。现在的明字则确定为日月之明了,一般用为光亮之义。

六、结束活动:欣赏歌曲《清明》。

清明节语言创新活动方案4

一、活动前言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将如期而至了。清明节是我国许多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每一个节日背后,都有一个相应的阐释与表达系统,深入细致地融入民众生活。清明祭祖是中华文明礼仪的优良传统。清明扫墓不仅是人们从感情上与祖先相联系,也是构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基础。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华古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关注。作为一线的教师将清明传统与古诗巧妙地结合,使幼儿在诗情画意里感受由中华古诗词的意境之美,体验清明的民族文化传统,使幼儿性情得以陶冶,真正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欣赏与传承。

二、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对古诗吟诵的兴趣,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3、了解清明节人们踏春扫墓的传统习俗。

三、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VCD教材。

四、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观察讲述,引起学诗兴趣。

1、教师根据古诗讲述“清明”的故事。

2、出示图片,提问,你在刚才的故事里,这张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呢?(古时候的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气怎么了?(下雨)

(二)观看VCD片,观赏体验,感受古诗意境。

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在春天呢,有一天是清明节,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小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

古时候,有一位杜牧的诗人,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

4、问: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

(请幼儿讨论。)

5、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解读诗句,帮助幼儿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2、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

4、解读其中的诗句,理解个别字词“雨纷纷”、“欲断魂”、“借问”、“遥指”,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四)学习朗诵,表达感情,幼儿感受古诗意境。

1、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慢慢跟读。

2、幼儿分组学念,感受古诗意境。

3、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表演,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提醒,注意表达合适的感情,轮流请几批幼儿。

4、请幼儿集体朗诵1-2遍,进一补感受古诗意境。

五、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六、活动延伸

1、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清明节来到时朗诵给爸爸妈妈等家人听

2、在图书区添设古诗图书,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感受古诗意境。

2019幼儿园清明节古诗教案荟萃

一、设计思路

诗歌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在幼儿园课程中不乏诗歌教学,但孩子是否能真正理解诗歌中的内容,是否能真正体会诗歌的意境,不得而知。于是我们班从一开学就让他们接触古诗词,幼儿对年代久远,与他们生活毫无关系的古诗词从一无所知到饶有兴趣。慢慢的我开始尝试将语言教育与音乐教育融合在一起,让幼儿随着音乐吟诵了古诗词,使幼儿大胆地,富有创造性地表现自我的认识与想像。本次教学活动利用我国的传统节日加上音乐的力量,使幼儿能更好的把握和理解《清明》所带给我们的意境。

二、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与古诗词的意境,学习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有节奏地吟诵古诗词,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

2、探索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进行表演。

3、尝试根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在语言活动中已经会吟诵《清明》这首诗歌,并对清明节有一定的认识。

2、材料准备:《清明》图片,音乐,纸,颜料等

四、活动过程

1、在情境中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诗歌《清明》

师:你们知道古诗里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猜猜诗人杜牧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评:古诗对幼儿来说是比较难以领会的,因此我决定用音乐,动作来帮助幼儿更好的体会古诗的含义)

2、按节奏吟诵《清明》

(1)教师朗诵《清明》,同时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评:在第一个环节中大部分使用听觉帮助幼儿理解,而在这个环节中我追加了视觉,运用图片帮助幼儿,更上一层楼。)

(2)教师再次示范朗诵歌词,并以稳定拍的节奏配合拍手,幼儿跟随教师按稳定拍的节奏拍手。

(评:稳定的节奏帮助幼儿稳,准地熟悉古诗。)

(3)引导幼儿结合稳定拍,进行歌词的朗诵,注意重拍的运用。

(4)教师用动作提示,与幼儿进行歌词的对答,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对下半句。如,教师说“清明时节”,幼儿接“雨纷纷”,以此类推。

(评: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幼儿重复学习,记住古诗)

(5)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朗诵,吟唱歌词。

3、根据理解绘制图画

幼儿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画出他们想象中的《清明》图

(评:这个环节是自主性比较强的,希望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意愿,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4、交流欣赏

幼儿介绍和欣赏小朋友的图画,加深对《清明》的理解。

五、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篇二】

课前准备:一些关于清明节的图片,如祭祖,下雨绵绵的场景,行人匆匆的等等。

准备一首轻音乐,略带忧伤的。

开场:我们祖国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古诗《清明》来领略我国古代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品位古代诗歌丰富的内涵。

教学目标:初步掌握评价性阅读的知识,学习简单的文艺评论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课件(课文配套光盘中的图片+民乐《春天》)教师朗读《清明》。并请学生评价这首诗哪些字词用得好。

学生:欣赏图片、音乐及教师朗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多媒体展示课文对本诗的评价。

“"纷纷”(“纷纷”一词正是《清明》绝句中的“诗眼”,那么何谓“诗眼”?)

比较:纷纷之雪──大

纷纷之雨──细

揭示了诗歌形象春雨的特色

比较: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

夏雨:"如倾如注"

秋雨:"淅淅沥沥"

小结:揭示了春雨独特境界:春雨寒冷,侵袭了开发的花朵,春雨迷蒙,象烟雾般笼罩着柳树。"纷纷"所体现的正是这样一个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通过对"纷纷"这个词语的品味,领会了诗歌所描绘的"景":春雨的特点与境界。"纷纷"还形容了行人的心情,凄迷纷乱的心情,由何而来

"行人""断魂":

通过品味这两个词语,作者体会了诗歌的"情":清明时节,应当是家人团聚,悼念已逝亲人之际,可自己却孤身行路,不免触景伤怀,又加上细雨纷纷,更增加了愁绪。

小结:通过品味"纷纷"、"行人"和"断魂",我们体会了诗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

揭示了"遥"的妙处:不远不近的距离,包含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引起无穷想

"杏花村"

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增加了诗歌美感,引起无限想象。

小结:诗歌到此戛然而止,可是通过对这两个词语的品味,我们发现诗歌言已尽而意未完,它留给我们一个广阔的想象余地。

学生齐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魄。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展示信息,引发思考

学生:各小组演示课件,汇报收集整理后的材料。其他学生记录和自己所收集不同的观点。

教师:总结评价,简要概括。

活动依据:开放式教学活动模式,限度发挥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从而让更多学生获得全面、主动、自由、和谐的发展。

(三)分组活动,构图绘画

学生:分四个小组活动讨论,根据自己的想象,给《清明》这首诗配一幅插图。并通过投影仪展示(一般的班级可只谈构思,如艺术班幼师班可展示绘画的草图,烹饪班可进行菜式的设计。)

教师:做适当的优劣点评。

活动依据:在课堂上把“话语权”交给学生,把“表达的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拓宽语文学习的思路,把语文学习和专业、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创造的快乐。

(五)小结

教师提问:如何评价一首诗?

学生:思考回答,总结规律。

教师:多媒体展示小结。

"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与"诗歌留下的想象空间",正是作者赏析这首绝句的两个角度。而这两点也是我们赏析其它诗歌的重要角度。

【篇三】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古诗、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2.能正确熟读古诗。

3.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清明节人们扫墓的心情。

活动准备:

1.古诗教学的自制PPT。

2.幼儿前期经验准备: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活动过程:

(一)入场:听《琵琶语》学古人漫步进场,感受古曲的气氛。

教师:现在我们听着优美的古曲,慢慢的进场,然后轻轻地找个座位坐下来。

(二)了解清明节的风俗。

教师:之前清明节,我们放了一个小长假,那请你们回忆一下,清明节你和家人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播放"清明介绍PPT",教师做相应的小结。

教师:小朋友说了很多清明节做的事,我们看看其他人会做些什么呢?

教师:清明节这天,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带着悲伤的表情,手捧着鲜花去祭拜去世的亲人……所以,清明节要去扫墓,是对已经去世的人的尊敬与怀念,也因此在清明前后,人们的心情都比较难过和悲伤。

(三)学习古诗,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1.完整欣赏古诗两遍。

教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在清明节人们会做的事情,那古时候的诗人,在清明节这天会做些什么呢?

欣赏古诗朗诵。(播放课件)教师:请小朋友看大屏幕,刚才电脑里的老师已经把《清明》这首古诗诵读了一遍,现在请你们跟着老师再来读一遍,老师念一句小朋友跟一句。(播放古诗背景)幼儿跟着教师诵读。

2.看背景图,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幼儿看图自由回答。

3.句卡配对,进一步了解古诗大意。

(1)出示图卡,引导幼儿发现诗句与画面的匹配关系(2)观察图片,幼儿为诗句匹配图片。

教师:如果要给这些句卡宝宝找图片朋友,你们认为应该怎么找。谁能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句,找图片朋友。

教师:谁能为"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句,找图片朋友?"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说。

教师:第三句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对应哪一幅画面?

教师:那是谁回答老爷爷的?那个小孩。哦,最后一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对应的就是第四幅图片了。

教师:现在你们知道古诗和这些图画的关系了吗?原来图片上的内容说的就是古诗中的内容。

(四)朗诵古诗1.幼儿整体诵读。

教师:那这首古诗的名字就叫《清明》(出示字卡),写这首诗的诗人叫杜牧,他是唐代很有名的诗人现在我们一起看着图片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

2.记忆大考验两遍。

3.幼儿跟读两遍。

4.表演读。

教师:你们读得真好听。那现在我们边读古诗边做动作,我们来表演一下这首古诗吧!

5.古诗接龙。

(五)认字活动:学习"明"字。

教师讲述"明"的字源故事。

教师:"明"在甲骨文中是由一个日和一个月组成,表示日月照耀、明亮的意思,也解释为带来光明。金文和小篆的名字是由月和一个窗形的结构组成,意思是月光照进窗内,表示光亮之意。现在的明字则确定为日月之明了,一般用为光亮之义。

教师:我们今天学的这个字宝宝读什么呀?(明)(六)结束活动:欣赏歌曲《清明》。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清明》,它还有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清明节征文活动策划方案

清明节征文活动策划方案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征文吧,征文一般是某个活动、征文比赛等需要,作者将稿件递给征文活动主办者后,作者的作品就可以参与比赛,但是著作权的一部分也相应给了征文活动主办方。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征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清明节征文活动策划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清明节征文活动策划方案1

一、精心策划,周密部署

认真学习上级部门有关文件重要精神,制定“我们的节日.清明”活动方案,明确活动内容,专门召开“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工作部署会,明确任务,落实分工,对活动时间、内容等作出具体安排,利用各种活动载体,引导广大群众缅怀先烈、先贤、先辈。

二、突出主题,丰富活动内涵

我社区以“文明祭祀、绿色清明”为主题,结合我镇实际,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弘扬清明节“传递亲情、传承文化”的丰富内涵。

1、开展“文明祭扫,平安清明”文明祭祀宣传活动。一是印发“文明祭祀,绿色清明”倡议书,大力倡导现代感恩理念、文明缅怀方式。二是村(社区)开展“文明祭祀”宣传活动,通过发放“文明祭祀”宣传材料等方式,引导居民移风易俗,开展“文明祭扫”活动。

2、开展“绿色清明”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文明祭祀”志愿劝导和防火巡查活动,防止因焚香烧纸引发的火灾隐患和环境污染。

3、开展清明诗词吟诵活动。以各中小学为重点,以诵读经典和红歌演唱的方式敬先贤、颂先烈,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4、集中宣传烈士事迹活动,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镇党委政府通过开大会的形式,宣传烈士事迹,教育党员干部、共青团员学习革命烈士的崇高思想品质和道德风范,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广大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5、开展“清明节我们播种绿荫”活动。“植树造林,莫过清明”,为了营造“植树造林、绿化家园”以及“爱林、造林”的环境,3月初,由xx镇镇长李旭带领全体干部机关同志102人,在洪寨苗圃基地栽植木槿、玉兰、柳树等共计5000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响应了“和谐清明,文明过节”的号召。通过活动倡导全镇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美化生活的共同意识和实际行动。

6、同时号召全镇党员干部以网络的形式开展“网上祭奠先烈”活动。要求全镇干部职工利用业余时间以开博客、写感言、与人讨论的形式,表达对先烈的感恩和敬仰。

三、工作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3月25日-3月31日)

1、向全镇干部职工干部传达xx文明委发〔20xx〕4号文件《关于广泛被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的通知》精神。

2、明确任务分工,逐步部署清明节主题活动相关工作要求。

(二)组织实施阶段(4月1日4月6日)

1、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全力以赴抓好清明节主题活动的各项工作;

2、做好清明节期间的宣传工作;

3、加强假日值班和信息报送工作。

(三)总结报告阶段(4月7日4月15日)

对前期开展的主题活动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及时将工作情况报送县文明办。

四、活动要求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我镇要把“清明节”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摆上重要日程,制定方案、精心组织,积极参与。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我镇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和途径,进行宣传,引导居民文明祭祀,进一步倡导文明新风,把节日氛围造浓。

3、要注重实效。主题活动要与当下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学校全面育人活动结合起来,与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做到既形成声势又扎扎实实。

清明节征文活动策划方案2

活动主题:

继承清明文化 感受春天诗意

活动时间:

20xx年3月31日——4月19日

主办单位:

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团总支

策划承办单位:

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试玉文学社

活动目的:

1. 使试玉成员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清明文化。

2. 交流并提升试玉成员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

活动过程:

1. 宣传阶段:

第一步:由试玉文学社宣传部利用网络设施撰写并发表活动宣传稿件和征文通知。

第二步:由试玉文学社宣传部联合系学生会宣传部制作活动宣传海报,并及时张贴。

第三步:通过各班级负责人进行宣传征文。

2. 编辑阶段:

将来稿进行编辑分类,并及时给以作者以回复。

3. 评选阶段:

第一步:邀请指导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组成评审小组,对所有稿件进行慎重评选。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作品若干。

第二步:及时将评选结果通过网络和展板的形式公示,并将评选出来的获奖作品和优秀作品通过网络和以展板的形式予以公示。

第三步:发放奖品。

投稿要求:积极乐观,精神昂扬。来稿不退,请自留底稿。

清明节征文活动策划方案3

一、征文主题: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

二、内容要求:

征文要以清明节纪念先人、缅怀先烈为主题,内容紧紧围绕节日主题,大力弘扬忠贞爱国、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友善和谐、勤廉节俭等良好道德风尚,表达对先烈、先人、先贤的崇敬、感恩和敬仰,充分展示我国传统节日的深远文化内涵。

三、征文体裁:

来稿体裁不限,记叙文、散文、诗歌、短篇小说等均可。

四、征文字数:

来稿限1500-3000字左右,诗歌字数不限。

五、参赛对象:

全校师生。

六、征稿时间:

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接受投稿,截止于20xx年4月20日。

七、投稿方式:

1、本次大赛征稿以团总支、教工团支部、学生会、社团联合会为单位,请按照要求做好选优推荐工作,各单位推荐稿件数量不少于10篇;

2、参与者通过纸质稿件(提倡方格稿纸手写版)以实名投稿(请在作品后注明单位、姓名、联系方式);

3、请各单位统一收集征文并进行初步筛选,将推荐稿件于20xx年4月28日前送交团委;

八、奖项设置:

根据稿件数量按比例各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

;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清明节古诗词大赛视频 清明节古诗词大赛活动方案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清明节古诗词大赛视频 清明节古诗词大赛活动方案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签:古诗词大赛活动主题

标题:清明节古诗词大赛视频 清明节古诗词大赛活动方案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614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