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疫情3月17日最新消息 威海疫情3月17日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威海疫情3月17日最新消息 威海疫情3月17日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威海疫情3月17日最新消息 威海疫情3月17日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威海疫情防控第13场新闻发布会(威海疫情防控第13场新闻发布会直播...
威海疫情防控第13场新闻发布会
3月19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疫情防控第13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最新进展情况。
3月18日0时至24时,威海市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6例。截至18日24时,全市现有本土确诊病例5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94例。从本轮疫情走势看,我市单日报告阳性患者峰值出现在3月11日、12日,近几天新增患者数量仍有小幅波动,但总体上呈下降态势。从患者分布情况看,新增病例均来自隔离管控人员,全部集中在高新区、环翠区。经过多轮筛查,全市防范区内已经连续4天没有阳性病例,疫情处置成效进一步巩固。但也要看到,管控区内还有新增阳性病例,依然存在传播风险,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不能有任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3月18日,省市疫情处置工作威海指挥部会议暨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召开,传达省委常委会会议部署要求,研究全市疫情防控形势,要求争分夺秒、全力以赴,从严从紧、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聚焦聚力新增患者集中的高新区和环翠区,统筹调配全市人员、物资、隔离场所,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坚持点上严控、面上严防、源头深挖、保障资源、落实责任,各项工作提速、提质、提效,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尽快把潜在的风险筛查出来、管控起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反弹的底线。
按照“分区分级管控+综合分类施策”的策略,进一步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强化口岸疫情防控工作,完善非冷链国际输入物品防控措施,筑牢外防输入防线。严格落实重点人群随访检测,发挥各级医疗机构和药店“探头”作用,扩围定期检测的重点人群,加密检测频次。加大对学校、幼儿园、医院、监所、养老院、福利院等重点部位的常态化防控,做实做细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稳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和社会面管控措施放开,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当前,我市正处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期,广大市民积极响应,无私奉献,特别是生活在封控区、管控区的市民,克服各种困难与不便,自觉配合健康管理要求,体现出顾大局、讲奉献的思想境界和牺牲精神。短暂的管控是为了确保大家的平安健康,我们唯有咬紧牙关、严防死守,坚持、坚持、再坚持,才能守得云开见日出。真诚希望广大市民朋友继续配合防控、落实要求、人人行动、家家参与,继续发扬伟大抗疫精神,铸就决战决胜疫情防控坚不可摧的人民防线。
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是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中坚力量、骨干力量。本次疫情发生后,市委组织部第一时间发出倡议书、下发专门通知,动员全市广大党组织和党员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连日来,各级各条战线的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响应号召、带头落实防控责任、带头冲锋在值班值守、卡口执勤、流调管控、测温验码、上门服务、核酸检测等防疫第一线,主动亮身份、作表率、当先锋,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截至目前,全市共有7.2万余名党员直接参与一线疫情防控工作,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3540多个,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6910多个,切实筑起了战“疫”的坚实堡垒,为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为充分激发广大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各级组织部门和行业党工委划拨专项党费1620余万元,用于慰问战斗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和党员干部,支持基层党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补助因疫情致病致困的党员和群众,切实将党的关怀和温暖传递至疫情防控第一线。同时,开展“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一线高高飘扬”主题宣传,及时发现、总结疫情防控中的感人事迹和经验做法,集中展示广大党组织和党员抗击疫情的精神风貌,凝聚抗疫合力、坚定必胜信心和决心。
3月9日以来,市商务部门在重点保障群众生活必需品的同时,通过实地调研、对接“12345”便民服务热线等渠道,了解到市民对日用品的需求在逐渐增加。一是增加了重点保供超市的数量。目前主城区开放重点保供超市达到38家,各保供超市能够及时为各自辐射社区市民提供日消耗量较大的生活用品。二是做好特殊日用品保供。公布了宝宝悦等母婴超市门店联系方式和服务区域,并指导宝宝悦等母婴超市,围绕市民对纸尿裤、奶粉等母婴产品的特殊需求,开通母婴用品保供绿色通道,让有需求的市民在疫情防控期间没有后顾之忧。
与此同时,也关注到部分市民对物资保障的诉求。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超市员工并不是全员上岗,部分超市员工在岗连续工作时间长、体力透支大,的确出现了配送效率低等问题。为了减少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一是合理调配超市上岗工作人员。协助保供企业做好员工返岗、替岗、轮岗的同时,协调志愿者参与到超市保供工作中。二是发挥好各方作用。会同住建等部门协同建立保供机制,引导物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等充分发挥作用,及时提供贴心服务,特别是对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采取上门、电话等服务方式,帮助预订、采购和提取生活必需品,切实保障市民日常生活需求。
疫情期间,市“12345”热线迅速响应,全员到岗,确保热线畅通高效;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上下联动,务实处置。3月8日至18日,“12345”热线共受理群众诉求7.51万件,日均受理量增幅达到100%,其中疫情防控类诉求5.33万件,占比达到71%,主要涉及政策咨询、物资保障、交通出行、疫情线索等方面。一是做好直接答复。加强与疫情防控指挥部及有关市直部门单位的沟通对接,收集整理政策信息上传知识库,便于快速解答群众诉求,诉求直办率达到79%。二是及时高效转办。对于紧急诉求,特事特办,全程跟踪;对于一般诉求,按照正常流程转办处理,优先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三是当好参谋助手。做好疫情大数据分析,每天多个时段向疫情防控指挥部报送市民关于疫情诉求的整体情况、趋势变化、集中问题等,为科学决策施策提供可靠依据。四是积极解释疏导。在受理群众诉求过程中,把握主动权,当好“引导员”,积极传递党委政府战胜疫情的坚定决心和解决问题的务实举措,有效舒缓了群众情绪,切实增强了群众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理解和认可。
威海疫情防控第十场新闻发布会(威海疫情防控第十场新闻发布会视频...
疫情防控第十场新闻发布会
3月16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疫情防控第十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最新进展情况。
最新病例情况
3月15日0时至24时,威海市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1例,比前一天减少22例。截至15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43例、无症状感染者294例。
工作开展情况
当前,正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措施,重点抓好风险区管控、流调溯源、核酸检测、人员协查、集中隔离等各项工作,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核酸筛查方面,新一轮核酸筛查防范区的结果均为阴性,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向好,朝着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目标扎实迈进。医疗救治方面,所有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均转运到定点医院接受治疗,统筹全市医疗力量支援定点医院,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目前,患者病情平稳,将按照最新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科学规范做好患者诊疗工作。核酸检测方面,新引进的气膜实验室3月15日安装,3月16日开足马力工作,检测方舱正在调试,50台PCR设备全部安装调试完成,还有一辆移动PCR实验室已投入使用,核酸检测能力进一步提升,有效保障检测质量和效率。
防疫物资供应方面,加紧重要防疫物资生产,现有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酒精、消毒液等各类防护消杀产品储备充足,防疫物资储备及工厂产量可满足3个月以上防疫需求。
下步工作打算
按照“分级分区管控+综合分类施策”的策略,加强形势分析研判,采取更加精准、更加高效、更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一是全力做好患者医疗救治,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二是聚焦重点区域,精准开展核酸筛查,提高检测效率。三是加强疫情形势阶段性分析,对疫情关联度以及密接、次密接进行分析研判,提高防控工作科学性有效性。四是提高隔离场所的规范化管控水平,避免交叉感染。五是加强物资生产储备供应,保障群众生活和疫情防控需要。
疫情防控,我们都是“当事人”。希望全市居民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政策,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及时进行加强免疫接种,科学做好个人防护,共同筑牢疫情防控防线,齐心协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
一是加强药械质量安全监管。对当前应急药店销售的药品、口罩等防疫物资进行专项检查,重点关注是否存在非法渠道购进、不按规定条件贮存、销售不合格药械等违法违规行为。全市共检查应急药店137家次,未发现药械质量问题。二是暂停“四类药品”销售。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要求全市药店暂停销售退烧、止咳、抗病毒、抗菌素“四类药品”,市民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请尽快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医。下一步将依据疫情防控形势,适时调整“四类药品”销售政策。三是抓实药店疫情防控。组织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加强药店疫情防控监督检查,规范进店人员测温验码和公共场所登记、药店从业人员核酸检测和个人防护等行为。从检查情况看,绝大多数药店能够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应急药店未发现防疫问题。四是加强应急值守。密切关注群众诉求,积极回应百姓用药关切。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置制度,及时处置疫情期间群众反映的药品质量问题,协调解决群众购药问题。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加大对药店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不执行防疫政策、销售不合格药械的药店依法严厉查处,切实保障药品质量,维护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中医药在参与新冠肺炎防治中所发挥的作用已成为一种共识,我市一直积极应用中医药全程参与新冠肺炎的防治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的重要作用,为全市的疫情防控工作助力。一是根据《山东省中医疫病防治方案》等方案,结合我市地域和气候特点,拟定了我市新冠病毒“密接方”“预防方”。“密接方”具体为:金银花15g、连翘12g、桔梗12g、荆芥10g、黄芩12g、板蓝根15g、芦根30g、白芷15g、桑叶12g、甘草6g。“预防方”具体为:防风12g、白术12g、黄芪20g、金银花15g、板蓝根15g、沙参12g、薄荷10g、芦根30g、藿香10g、陈皮12g、甘草6g。二是统筹调配中医医疗机构人员,为定点救治医院和集中隔离点隔离人员提供中医药服务,在定点救治医院的每个病区都配备了内科、儿科等方面专业的中医医师。三是新冠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收治定点医院后,第一时间组织中医药专家给予中医药协同救治。在对本轮疫情病例的干预治疗中,充分发挥中药饮片、中成药、中医非药物疗法在新冠病毒肺炎救治中的特色优势,中医药参与率100%,服用中药汤剂的患者达78.5%。四是积极调配全市中医医疗机构力量,为集中隔离点配送中药汤剂、中药颗粒、中成药和艾灸条等。截至3月15日24时,累计为全市集中隔离点的密接、次密接人员免费发放中药汤剂1.2万余剂,中药颗粒、中药代茶饮0.6万余包,并配置艾绒、艾条等进行环境熏杀。五是在“威海中医”微信公众号开辟“居家防疫小妙招”专栏,每日推送居家防疫养生保健知识、科普中医健康保健知识、八段锦等养生功法视频,指导市民居家生活如何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运用中医药的特色方法增强体质、助力抗疫。
3月8日下午向全市各级政务服务机构下发《关于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大力推动政务服务线上办理。同时,还成立了窗口值守分队,自3月9日起全面进入“不见面”办理模式,实现疫情防控与政务服务“两不误”。
一是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办事需求。全市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全面推行政务服务“网上办”,依托山东政务服务网威海站、“爱山东”APP威海分厅等平台,实现在线服务“零延时”、在线申报“零距离”。3月9日到3月15日,通过山东政务服务网威海站办理政务服务业务1.6万笔,通过国家、省部门专网办理公积金、医保、不动产、车驾管、税务等业务4.3万笔。二是强化各类政务服务平台运维。会同大数据中心等部门,对各政务服务线上平台的运行情况实行24小时监控、强化技术支持,保证企业群众网上办事顺畅高效。3月11日至3月17日,在我市“初升高”市直高中招生家庭区域审核线上办理时段,家长只需用电脑、手机登录山东政务服务网威海站或“爱山东”APP威海分厅,即可网上申报,系统自动核验,几分钟内即可完成初升高自动划片审核。截至3月15日,已有1.1万初中生完成了“初升高”城区区域划片审核申报。三是创新服务模式提供精准服务。在大力推行政务服务网上办理过程中,综合运用区市联办、告知承诺、容缺办理等“工具箱”服务机制,对企业群众的网上申请“第一时间”受理、“能快则快”办理,想尽办法满足企业群众的办事需求。例如,针对因疫情影响无法对企业进行现场勘验的问题,坚持特事特办,采用微信视频连线的方式完成了网上勘验,为文登市中荣卫生洗涤用品厂换发《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并将许可证扫描件发送给企业,保障企业持续生产抗疫物资。下一步,将进一步发挥好各类线上政务服务平台,不断提高审批服务效能,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和群众的办事需求。
本轮疫情对企业招工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影响较大。疫情发生前,计划组成20个招工团队赴50多个劳动力密集地区开展助企招工活动,并计划组织企业赴西北、东北等地区高校和驻威高校开展一系列的春季校园招聘活动。疫情发生后,前期计划安排不得不按下“暂停键”。为保障企业用工和毕业生求职就业,第一时间启动了疫情期间人社服务响应机制,将工作重心由“线上+线下”相结合转移到了“线上、云上”,确保招工引才工作服务不断线。
在服务毕业生就业方面,从3月14日开始,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联合百所高校启动了为期一个月的威海市“百校百企、才聚威海”大型公益校招云聘会,邀请包括所有驻威高校在内的百所名校毕业生与我市百家重点企业开展线上对接交流活动,通过政策环境吸引、优质岗位聚集等措施,引进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来威或留威就业创业。在助企招工方面,疫情发生后,已陆续上线了“女性劳动者招聘专场”“海洋产业招聘专场”等4场网络招聘会,目前有161家缺工企业发布招聘信息5793个。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市人社局还将依托威海市就业服务平台,联合相关部门组织10场左右的线上专场招聘活动,持续服务企业招工,助力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在保障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紧急招工方面,近日,为帮助我市防疫物资生产重点企业解决扩大产能的用工燃眉之急,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带队与企业负责人对接,发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协会及相关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充分挖掘存量人力资源,按疫情防控要求有序组织上岗,全力帮助企业解决特殊时期的用工紧缺问题,保障企业防疫物资生产扩大产能、加速生产。
威海疫情防控第17场新闻发布会威海疫情防控第17场新闻发布会直播_百 ...
威海疫情防控第17场新闻发布会
3月23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疫情防控第17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最新进展情况。
3月22日0时至24时,威海市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例。新增患者均来自集中隔离点。截至22日24时,全市现有本土确诊病例57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18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防范区内连续8天、管控区内连续4天、封控区内连续3天没有新增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疫情防控形势渐趋平稳。成果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根据当前最新疫情变化情况,经专家组分析研判,省市疫情处置工作威海指挥部决定,按照“分级分区管控、综合分类施策”原则,将平稳有序解除静止状态,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发布会后,指挥部将很快下发通告。
为防止疫情外溢和输入风险,继续坚持“非必要不离威”原则,确需离威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外地来威、返威人员由各交通查验点查验健康码、行程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各区市、开发区的封控区、管控区和重点区域继续严格执行相关管控措施,防止风险扩散,加大保障力度,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达到规定标准后,解除管控。除封控区、管控区和重点区域外的其他区域,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适度控制人员流动。平稳有序推动复工复产,严格实行“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分类防控措施,加大联系服务企业力度,保障企业在原料购进、成品运输等方面需求,帮助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根据农村实际,畅通鲜活蔬菜水果、养殖种植生产资料等购销渠道,强化农田春耕、果树修剪等服务保障,保障春季农业生产。
中小学校继续实行线上教学,恢复线下教学时间另行通知。平稳有序开放公共场所,强化人员密集场所管理,从严管控各类聚集性活动。平稳有序恢复交通运输,保障解除静止状态区域的人员、车辆、货物有序流动。
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需要人人参与、从我做起。感谢广大市民前段时间的理解、支持,希望大家继续参与、配合疫情防控,认真遵守各项防控要求,主动加强个人健康管理,严格落实个人防护措施,自觉戴口罩、少出门、不聚餐、不扎堆、不造谣、不传谣,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共同维护持续向好的防控态势,共同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疫情需防控,春光不等人。自此次疫情发生以来,环翠区坚持统筹安排、分级分区、精准防控,逐步有序组织企业复工复产。一是明确复工路径。制定了《关于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推进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为企业发放了“明白纸”“流程图”,对人员返岗、环境消杀、应急处置、防疫物资储备、核酸检测等各环节明确标准。有复工需求的企业,可直接与属地镇街联系,提交复工申请,经审核把关后,由环翠区指挥部统筹安排。目前,环翠区已有64家规上企业、5家规下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有序复工,随着疫情形势进一步好转,正在拟定各行业各领域复工复产方案,在确保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前提下,进一步简化流程,有序推动达标企业早日复工复产。二是严把防控关口。严格落实属地部门监管责任,从严从细把好入口关、监测关、卫生关,指导企业精准开展返岗人员筛查,加强在岗职工健康监测;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制定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和封闭式管理机制,实行疫情防控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健全完善防疫台账,最大程度降低疫情风险;封控区、管控区和重点区域的职工应继续居家,不得复工上班。同时,还成立了督导组,深入企业检查疫情防控情况,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进行整改,确保各项措施压实到生产车间、生产班组和每名员工。三是贴心为企服务。探索实施线上驻厂员模式,为每家复工企业安排一名联络员,专职负责收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已协调解决各类问题428件。针对企业生产要素方面需求,在市直相关部门指导下开通绿色通道,为有需求企业申请办理“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420张。针对企业在行政审批方面需求,依托“爱山东APP”“威您办”等平台,为企业提供全程指导、全程网办、免费帮办服务,实现“不见面审批”。针对企业因疫情导致的资金压力,设立了1亿元区级政策兑现专项资金,正加紧对符合政策的企业进行无感兑现,将于近期全部拨付到位。针对保障返岗职工身体健康,主动联系预防新冠肺炎中药饮剂生产厂家,开展批量化生产,并积极向复工企业进行宣传推广,对有需求的提供配送上门服务。
希望广大企业家坚定发展信心,环翠区也将以更优质的举措、更有力的保障,携手企业共克时艰,共同抢回因疫情失去的时间。
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离不开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的昼夜奋战、辛苦付出。从疫情防控一开始,高新区就推出四方面暖心措施,让“疫”线党员干部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充沛的精力,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这场硬仗。一是强化安全防护。对于一线防疫人员所需的防护服、消毒用品等各类防控物资,全部由区级统一调配、顶格保障。突出抓好隔离点和封控区、管控区的规范化管理,严格“三区两通道”规范设置、环境消杀等工作,严防交叉感染。严格执行核酸采样、隔离转运等有关业务标准规范,由院感专家统一负责岗前培训、业务指导,提高防护能力。二是强化生活保障。本着“基层一线优先”的原则,充分做好一线防疫人员的就餐、御寒、交通等后勤保障。划拨专项党费180万元,用于慰问战斗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和党员干部等方面。三是强化身心关怀。强化力量匹配,把高新区700多名机关干部充实到防疫一线,并紧急招聘一批医学卫生技术辅助人员、临时社区工作人员、专业消杀清洁人员等,防止超负荷工作。由各部门单位统筹安排轮班轮休,保证及时得到必要休整。向派驻隔离点和封控区管控区的一线工作人员,发放预防中药,提高免疫力。组建医疗服务队,携带仪器设备和常用药物,在一线巡诊服务。采取谈心谈话、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减压释负,保证身心健康。四是强化表扬激励。加强一线人员典型宣传,对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进行集中宣传报道。派出干部考察组,对一线干部表现全程纪实,表现突出的将予以重用,树立讲担当重实干的鲜明导向。在疫情防控一线考察考验200多名入党积极分子现实表现,对符合条件的及时发展入党,切实营造不畏艰险、奋勇争先、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浓厚氛围,为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提供坚强保证。
疫情期间很多市民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甚至是失眠、胸闷、心慌等躯体不适。出现这种情况,不要恐慌,适度的应激反应是正常的,这种情绪反应可以让我们保持警觉、调动资源来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有效应对危机。一是适度关注疫情,科学有效防疫。不要过多关注疫情,不信谣、不传谣,从官方、正规渠道了解疫情走势,并从中汲取积极信号,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同时,按照政府防疫要求,科学合理进行环境消杀、做好自身防护,用具体行动代替盲目恐慌的情绪,这样就可以增加掌控感,有效缓解当下的负面情绪。二是正确接纳情绪,调整负面认知。人有情绪是很正常的,要允许并接纳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度压抑、克制。最有效缓解情绪的方法就是释放情绪,比如通过倾诉、运动、读书、绘画、拍摄视频、放松冥想等,来帮助合理宣泄情绪。三是保持人际互动,寻求情感支持。利用现代化沟通手段,保持与亲朋好友的沟通联系,及时交流想法,积极关注身边的人,做他们的倾听者、陪伴者,彼此支持。也可以投入到一些有价值、有建设性的工作中,比如参与志愿活动,既为他人传递了温暖,也提升了自己的价值感。四是健康规律生活,做好未来规划。制定好生活计划,保持健康作息,坚持每天锻炼,或者利用网络资源去学习一些知识、技能。利用居家这段空闲时间,好好整理过去的照片、物件,规划疫情结束后的生活与工作,规律的生活可以带来确定感和掌控感。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威海疫情3月17日最新消息 威海疫情3月17日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威海疫情3月17日最新消息 威海疫情3月17日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