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名臣名言大全 西汉名臣名言有哪些

国学综合

西汉名臣名言大全 西汉名臣名言有哪些

创世至尊围观:℉更新时间:03-18 14:57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西汉名臣名言大全 西汉名臣名言有哪些的文章,本文对文章西汉名臣名言大全 西汉名臣名言有哪些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西汉名臣名言大全 西汉名臣名言有哪些

关于胸襟广阔的名言

1、宰相肚里能撑船。——佚名《民间俗语》

译文:一般形容一个人宽宏大量,大人有大量的意思,倡导为人处世要豁达大度,待人处事要仁慈。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晋代袁宏《三国名臣序赞》

译文:要像大海能容纳无数江河水一样的胸襟宽广,以容纳和融合来形成超常大气。

3、心如大地者明,行如绳墨者彰。——西汉刘向《名人名言大全》

译文:大概是心地如大地一般开明,行动像绳墨一样明白显著(不过绳墨一般指的是正直的意思),整体的意思是让人心胸开阔,行为正直。

4、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代谭嗣同《狱中题壁》

译文:面对死亡我将仰天长笑 只要把豪气留下就行。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代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

译文: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有志向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古代:头悬梁 锥刺股;,凿壁偷光;韩信(胯下之辱),李白(铁杵磨针)

范仲淹,家境贫穷,苦读诗书,他经常在冬天煮一盆粥,待其结冻后,用刀切成两半,分两餐吃,就着咸菜吃。最后终于读书有成,成为北宋名臣。

现代: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他的志向,最后他也成功成为建设新中国的一员。

爱迪生,他只读了三个月,却运用这些知识成为了一个发明家。

爱因斯坦,曾经白天工作,晚上挑灯夜读,常常读个通宵达旦,最后才成为了一个伟大的人。

居里夫人(应该也算吧),她的生活中,没有娱乐时间,没有聊天时间,只有读书。她拼命地苦读,甚至忘记了照顾自己的身体。玛妮雅就这样苦读了两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物理学学士学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

论点:

“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阐述了“有志”与“事成”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志”才能“事成”,要想“事成”,必须“有志”;若无“志”则“事”不成。(针对论点,分析了二者的辩证关系)

这句话很有道理,颇能道出“事成”的真谛。不是吗?请看:春秋时期,吴越相争,吴胜越败,越王勾践沦为阶下囚,(卧薪尝胆的历史故事道出“事成”的真谛)但他不甘屈服,立志复仇,最后终于打败了吴国,留下了“卧薪尝胆”的千古美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由初中未毕业到数学巨人的巨大变化再次强调成功之真谛:立志在前)小时候面对“没有数学头脑”的斥责而确立志向,虽然连初中毕业文凭都没有,但最终成为数学领域的巨人……古今中外诸多的政治家、科学家,都以其自身的行动证明了“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的正确性。

一是有志者的“志”要符合客观实际。(提出立志的先决条件之一)这就是说:一个人所立下的“志”,不能是脱离客观实际的空想或幻想;“志”与客观的科学规律相抵触、相脱离时,则“事”是永远无法有“成”的。例如,曾有人立志要研制成永动机,并为此付出了一生的时间和精力,但却始终没能研制出来。这是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其志不符合客观规律。物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当机器运行时,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而其间能量的损耗是不可能避免的。因此,研制永动机这个“志”也就永远无法成为现实之事。可见,符合客观实际的要求,是“有志者”事业成功的必要前提条件。(从一个方面论述符合客观实际的要求,是“有志者”事业成功的必要前提条件,从侧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二是有志者的“志”必须是永不改变的“恒志”,(提出立志的先决条件之二)而且必须付诸于执着不懈的勤奋努力。这就是说:不能今天立志当科学家,明天立志当文学家,过不了多久又立志当政治家,如此常常立志,其“事”一定难成;其志向必须是始终指向一个目标,不管外界如何变化,不管遇到怎样的挫折,都“痴心不改”。这更是在强调:有了永不改变的“恒志”,还要有永不改变的行动。为了实现自己之志,要不怕困难,不怕讽刺挖苦,不怕挫折失败;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探索,始终如一地迈开勤奋的双脚,在通向成功的曲折山路上不断地艰难跋涉。只有如此,也只有如此,才能“有志者事竟成”。(论述“恒志”是“有志者事竟成”的又一前提条件,从另一侧面论述了中心论点)我国古代的大史学家、大文学家史马迁,青年时代就立志编写出一部有别于他人的史学著作。为此,他不仅以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浩瀚的史籍中,整理残章断简,奔波与民间,收集丰富的史料,就是在入狱惨遭宫刑之后,也没有消沉下去,反而更加坚定志向,愈挫愈奋,在“撰史”的崇高理想鼓舞下,勤奋写作,到了晚年终于写成了上自轩辕、下迄汉武的中国三千多年的鸿篇巨作——《史记》这部“千古之绝唱”(鲁迅语),由此可见,有“恒志”,而且有不懈的勤奋努力,是“事竟成”最重要的条件。(由司马迁不懈努力最终完成《史记》这一事实,再次有力阐明“有志者事竟成”的观点)

总之,“有志者事竟成”,并不是说有志事就一定能成,而只是说明“有志”与“事成”之间的辩证关系:无志者则事必定无成,有志而脱离实际则事不成,有符合实际之志而无“恒志”则事难成,有符合实际的“恒志”而无坚持不懈的勤奋努力则事也难成。只有把上述条件有机地融为一体,才能“事竟成”。

关于学问的名言警句

学问之要,全在定心;学问得力,全在心定。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欢迎阅读收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精选

1. 学问不厌。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荀子·大略》

2. 爱为学问之始。 美籍德国犹太裔,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

3. 学愈博则思愈远。明末清初思想家 王夫之 《四书训义》

4. 闲有余日,正可学问。明代文学家 书画家 陈继儒

5. 记诵之法,学问之舟。清代史学家、文学家 章学诚

6. 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 清代文人 李汝珍 《镜花缘》

7. 学问欲博,而行己欲敦。唐代政治家 魏徵

8. 学问难穷,帮亲师取友。清初理学名臣 汤斌

9. 亲贤学问,所以长德也。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10. 滥用书籍,则学问死矣。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卢梭

1. 阅读,这是最好的学问。 俄罗斯诗人 普希金

2. 学问有渊博,文章有法度。揭奚斯 元代文学家 字曼硕 揭曼硕

3. 学问是光明,无知是黑暗。俄国19世纪小说家 屠格涅夫

4. 虚假的学问比无知更糟糕。康图

5. 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洋务派首领 左宗棠

6. 人们的灾祸常成为他的学问。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寓言家 伊索

7. 师为学问之本;校为礼义之家。清代学者 山阴金先生 《格言联璧》

8. 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法国思想家,文学家 罗曼·罗兰

9. 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10. 大抵学问只有两途,致知力行而已。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朱熹文集·答吕子约》

11.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

12.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南京大学教授 韩儒林

13. 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傅雷

14. 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15.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清代满族小说家 曹雪芹

16. 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明代文学家 袁巨集道

17. 内忧未艾叹萧墙,点滴学问在笔头。陶铸

18. 形成一个健全的心灵无需什么学问。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 塞涅卡

19. 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 蔡尚思

20. 人品高,学问深,下笔自然有书卷气。清代学者 蒋骥

21.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莎士比亚

22. “利”之一字,是学问人品一片试金石。清代教育家 申居郧 《西巖赘语》

23. 做学问要花功夫,持之以恒,日积月累。 吴玉章

24. 学问最好的人,最能感到自己所知有限。

25. 最有学问和最有见识的人总是很谨慎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卢梭

26. 学问对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俄国生理学家 巴甫洛夫

27. 科学是实事求是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中国数学家 华罗庚

28. 常常看到自己有不是处,学问便有进无退。 明末清初文学家 申涵光

29.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东汉哲学家 王充 《论衡·实知篇》

30. 学问之要,全在定心;学问得力,全在心定。明末清初学者 李颙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西汉名臣名言大全 西汉名臣名言有哪些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西汉名臣名言大全 西汉名臣名言有哪些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签:西汉名将的名言

标题:西汉名臣名言大全 西汉名臣名言有哪些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534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