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民航安全工作会议 2024年民航安全工作思路

国学综合

2024年民航安全工作会议 2024年民航安全工作思路

太初追溯围观:℉更新时间:03-15 02:26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4年民航安全工作会议 2024年民航安全工作思路的文章,本文对文章2024年民航安全工作会议 2024年民航安全工作思路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2024年民航安全工作会议 2024年民航安全工作思路

民航局表示加强民航安全隐患排查,具体该怎么做?

经过了东航空难事件,民航局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要加强飞机的安全隐患排查,具体要从以下三个层面做:

要落实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相关责任。在进行民航安全隐患排查时,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牢的树立安全的发展观,并且要把安全隐患出现的问题落实到个人身上的责任,一旦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或者在平时的维修过程中有任何隐患,直接找到工作领导小组进行问责和调查,严重者可能会被开除。

要学会对风险和隐患排查治理,举一反三。主要包括飞机的维修情况以及飞行的天气状况,包括机组人员的资质等,各个方面要进行逐一的排查,如果有任何一方面不符合飞行安全,飞机就不能起飞。与此同时一旦有隐患出现,要学会举一反三,今后要坚决杜绝类似的安全隐患出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次是要盯紧重要单位和重点的环节,落实好防范措施,采取更加有力的方式促进民航的安全。

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标准,空管部门在加强对天气情况的排查时,要把所有的报告和预警与机组做好协调应对。航空公司在飞航班时,要对飞行的动态监控和风险管控实施非常严格的管控措施,如果在飞行途中发生任何的异常行为,要及时的报告地面,同时地面管控人员也要及时的应对空中发生的任何突发问题。

要落实安全监管职责。民航局可以在每周进行定期的安全大检查,把安全的监管职责落实到个人,坚决杜绝一切安全隐患,一旦发现要整改到底。同时要有24小时的值班人员和领导干部在岗,如果发现有任何的意外可以及时的应对,并且按照原有的程序主动的做好相关的舆情管理和监管措施。

如何加强民航安全管理

一、安全文化的提出

管理作为一种社会职能,必然植根于一定的文化、价值传统、习惯和信念之中。从世界现代企业走过的200多年历程来看,企业管理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三个阶段。其中,文化管理把企业人当作“自我实现的现代社会文化人”来看待,以开发企业人的潜能,实现企业人的价值为管理宗旨,这是现代管理最深刻的革命。许多成功的企业在管理实践中都很重视企业的文化工作,尤其在战略重组时,更是将文化的整合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1986年,“国际核安全检查咨询组”(INSAG)首先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两年后,INSAG在其“核安全的基本原则”中把“安全文化”(safety

culture)的概念作为一种基本的管理原则,提出安全的目标必须渗透到核电厂发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中。1991年国际安全咨询组编写的75-

INSAG-4报告《安全文化》面世,标志安全文化正式在世界各国传播和实践。1994年3月国务院核应急办公室与中国核能学会联合召开安全文化研讨会,把安全文化的研究推进一步。此后,在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的推动下,我国在核电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石油化工业、冶金业等领域逐步引入并推广这一概念。目前,研究和建设安全文化的热潮正在我国勃然兴起。

二、中国民航安全文化架构

民航是一个最能体现国家综合国力和时代科技发展水平的行业,具有技术装备程度高、资金密集程度高、运营风险程度高等特点。中国民航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积累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经验,努力探索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规律,在安全、效益、服务、改革等许多领域,逐渐形成了包括行业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的思想、精神,以及反映社会心理、劳动技能、管理方法和企业自我成长的特殊方式的认识和规则。其中,积极的文化因子就是全行业累积的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是构成行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将这些重要的精神文化财富进行科学、合理的概括,就会上升为行业精神或企业精神,用以指导、规范、激励行业员工的言行,推进民航事业的发展。其中,有关安全工作的价值观念、行业准则、道德规范、管理制度、经验总结等精神因素和保证安全所需的各类设备、设施等物质形态,就构成了民航富有竞争力的安全文化。

“安全第一”是民航安全文化的灵魂

安全是民航永恒的主题。就国家大局来说,航空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事关社会稳定,事关国家安全,事关全国经济建设的大局。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重视民航的安全生产工作,做过许多重要指示。其中,周恩来总理的重要指示“保证安全第一”已经成为民航总体工作的指导方针。

就民航整个行业来说,安全工作是民航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民航健康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多少代民航人用血的代价换来的经验教训。安全形势好,其他工作就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安全出了问题,全行业的正常的工作、尤其是行业形象和整体效益就会受到影响。对航空运输企业来说,安全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其永远追求的信誉和努力锻造的战略品牌。

就从业人员来说,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个人的利益必须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如果一个航空公司安全出了问题,企业所有员工的物质和精神利益必然会受到影响。

就社会公众来说,保证安全是消费者首要的生理、心理需求和消费前提。“出门在外,安全第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民航管理理论的发展和航空运输企业经营的实践中,作为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已经成为指导全局工作、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重要的思想基础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诚信严实是民航安全文化的精髓

回顾我国民航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安全工作的实践,我们就会发现,作为一个极其宝贵的经验,“诚信”、“严实”已经在我国航空安全管理体系之中得到全面的体现;作为一种优良的作风,“诚信”、“严实”已经在民航安全生产实践中得以广泛的传承。

民航安全工作技术性、系统性、风险性非常强,是一项实打实、硬碰硬的工作,强调“诚”,就是要求在抓安全工作时,一定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照章办事,有错即改,坚决反对不求甚解、盲目蛮干,反对摆花架子、弄虚作假。在安全工作方面,老一辈民航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验,譬如“三老四严”。“三老”提倡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这其实是在倡导科学精神,发扬诚实品质。但是,受不良的社会风气的影响,近年来“三老”传统受到削弱,甚至有失传的可能。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信,就是“守信”。对民航的安全工作来说,“信”就是有关航空安全的客观规律、规章制度和法律意义上的合同、约定。提倡守信,就是要求在安全工作中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遵守规章制度,恪守商业道德,认真履行合同,在实践中养成一种遵纪守法的作风,坚决反对违反规律、违背道德,反对违规运行、违章操作、破坏合同。组织和实施飞行,要严格依照法规规章和运行手册;进行机务维护,要严格执行工作单卡制度;空中交通管制,要尊重规律、规范程序。调查表明,当前对航空安全危害最大的是有章不循、有法不依。

严,就是坚持严字当头。在民航,“严”具有丰富的内涵。严,可以理解为严格、严密、严明、严谨、严肃(“五严”)。准确地说,就是在安全工作中,制度一定要严格,组织一定要严密,纪律一定要严明,作风一定要严谨,处罚一定要严肃,坚决反对执行规章打折扣、落实制度不规范,反对组织松弛、纪律散漫、作风稀落,反对送人情,反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实,就是务实、扎实、塌实。安全工作,重在落实,这个“实”就是思想上的务实、作风上的扎实和工作上的塌实,最终体现为合乎规范和效率较高的工作质量(达到并超过飞行、维护、管制、安检的法定安全标准)。强调“实”,就是要求安全生产工作一定要务实求真,一丝不苟,不留死角,安全管理人员和执法监察人员要深入基层,严格管理,严格执法,反对工作松懈、要求不高、作风飘忽,反对形式主义和本本主义,反对靠嘴巴、文件和会议落实安全工作。

民航工作总方针

民航工作总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这个总方针体现了民航工作对安全的高度重视。安全是民航的生命线,也是民航发展的基础。民航工作涉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为了确保安全,民航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通过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完善规章制度等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综合治理是民航工作的重要手段。民航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环节、多个因素。为了确保安全,必须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治理,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安全保障体系。这个体系包括飞行安全、空防安全、航空器适航、航空运输安全等多个方面,需要各个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工作。

在实践中,民航工作总方针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航班运行过程中,航空公司会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加强机组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飞行安全;在机场安保方面,机场管理部门会加强安保措施,防范恐怖袭击等事件的发生;在航空器适航方面,适航部门会加强对航空器的检查和维修,确保其适航状态。

总之,民航工作总方针是民航工作的指导原则,体现了民航工作对安全的高度重视和综合治理的思路。在未来的发展中,民航工作将继续坚持这个总方针,不断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航空运输服务。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2024年民航安全工作会议 2024年民航安全工作思路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2024年民航安全工作会议 2024年民航安全工作思路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题:2024年民航安全工作会议 2024年民航安全工作思路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475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