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景区口号是什么 澜沧江景区口号宣传语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澜沧江景区口号是什么 澜沧江景区口号宣传语的文章,本文对文章澜沧江景区口号是什么 澜沧江景区口号宣传语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对一个旅游景点进行形象策划,拜托啦,很急的
我相信楼主这个帖子肯定也看到过了,我是学旅游的,不过对云南的景点不熟悉,只能给你发下这个帖子,你可以参照人家的模板写一个你熟悉的景点啊,比如说丽江,“风花雪月”等等,时间估计来不及了,楼主你抓紧啊!
腾冲县旅游形象策划
一、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
深刻认识腾冲旅游发展的机遇、独特区位和特色旅游资源,突出腾冲火山地热和腾越文化特色,以建设滇西精品和核心旅游区为目标,努力树立:“腾冲:中国生态SPA康乐”形象,将其建成云南领先、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休闲康体度假旅游区和区域性国际旅游集散地和枢纽。
具体为:
(1)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产业结构调整、建设旅游支柱产业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为契机,以云南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和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国际大通道等为动力,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针;
(2)深刻认识腾冲通往南亚和东南亚“桥头堡”、“中国极边第一城”的区位条件以及火山地热、腾越文化和二战文化等为特色旅游资源;
(3)拓展和提升腾冲旅游功能,提高腾冲旅游区点的开发水平和深度,优化腾冲旅游产业要素和旅游产品配置,突出腾冲火山地热和腾越文化特色;
(4)以建设滇西精品和核心旅游区为目标,以产业互动、区域协作发展为助力,努力树立“腾冲:中国生态SPA康乐园”的主题形象,努力打造腾冲旅游品牌;
(5)建设成为云南领先、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以休闲康体度假为主,同时发展观光、科考科普、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的旅游胜地,逐步融入云南和东南亚南亚旅游发展协作圈之中,使之成为连接南亚、东南亚以及对内连接滇西北、滇西南和滇中的区域性国际旅游集散地和枢纽,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发展的原则
1.开发与保护并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以市场为主导,多市场辐合的原则
3.以建设精品为主导,分级分期开发的原则
4.突出地域特点和优势,实行网络开发的原则
5.乘势而上,实现产业联动和社区联动发展的原则
6.实施价值工程,促进旅游提质增效的原则
7.实施对外开发战略的原则
三、旅游发展的基本方针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旅游发展原则,腾冲县旅游发展的方针建议为:“一个强化,二个加强,三个投入,四个互动,五个联合”。
“一个强化”——强化旅游发展的品牌意识。
“二个加强”——一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接待设施建设;二是加强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和产品多样化、高级化。
“三个投入”——一是加强政策性投入;二是加强资金投入;三是加强人力资源的投入。
“四个互动”——一是实现旅游发展与城镇乡村建设(包括县城及猴桥、滇滩、和顺、固东等)的互相促进;二是实现产业间的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三是实现旅游发展与社区发展(如和顺、绮罗、老滚锅等)的共存共荣发展;四是实现旅游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如高黎贡山、热海、火山等)的良性循环发展。
“五个联合”——联合德宏州各县市,联合保山市其它各县市、联合怒江州泸水等县、联合缅北、进而联合南亚,借“10+1”国际大通道建设、胞波情谊、二战文化、滇西旅游区和精品旅游线等,实现区域合作,促进区域旅游发展。
四、旅游区性质定位
腾冲火山地热观光休闲康体度假旅游区、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国际旅游集散地和枢纽。
五、.旅游业发展总体布局
规划建议腾冲县采用“一个中心、二条主线、三大片区、四条线路、八大重点项目、九大产品”的形体布局方式,通过规划的实施,形成一个特色鲜明、重点突出、面向全国和东南亚、南亚的旅游发展格局。
一个中心:指腾冲县城,一级旅游接待中心、游客集散地、主要旅游目的地。
两条主线:融入滇西精品旅游线、边境跨境线。
三大片区:中南部腾越文化——火山热海旅游片区(包括以火山公园、火山节理谷等为主体的火山景观亚区,以县城、和顺为主体的腾越文化综合体验亚区,以热海为代表的温泉旅游、休闲度假、会议亚区)、东北部高黎贡山旅游片区(包括界头及其附近的山村生态文化体验亚区,高黎贡山生态旅游亚区)、西北部边境旅游片区(包括猴桥口岸亚区、滇滩亚区等)。
四条线路:指四条需重点建设的旅游线路,即县城——云峰山——滇滩——界头——火山——节理谷——北海湿地——大牛场——县城;县城——和顺——猴桥——荷花——热海——县城;隆阳——潞江坝——腾冲——梁河——盈江——陇川——瑞丽——芒市;县城——和顺——猴桥——黑泥塘——甘拜地——密支那。
八大重点旅游项目:热海中国SPA康乐园、火山观光科考娱乐旅游区、北海湿地生态旅游区、和顺侨乡文化生态村、云峰山宗教文化生态旅游区、猴桥边境跨境旅游区、腾冲山水文化园林城等。
九大产品:休闲度假游、火山科考科普娱乐游、腾越文化寻秘游(含乡村旅游产品)、生态文化游、边境跨境游、滇西抗
六、旅游形象策划与市场
1.主题形象定位与宣传口号设计
(1)腾冲旅游的文脉主线
● 板块缝合线上跳跃着的神奇火山热海
● 横断山脉中深藏着的富饶美丽和气候舒适的腾冲
● 祖国大西南边境线上历史悠久的商贸重镇
● 传承古今荟萃中外的文化积淀——腾越文化
(2)主体形象整体定位
腾冲――中国生态SPA康乐园
促销形象:
● 火山热海休闲地,腾越文化翡翠城
● 腾冲:中国神秘、温情之乡
● 中国极边第一城,腾越文化翡翠都
● 地球之窗,火山温泉度假之乡
● 神秘腾冲,温情四季
● 神秘:腾冲;寻梦腾冲:水火不容实相容,石沉大海石不沉,缘木求鱼鱼上树,石不雕凿自成柱
● 腾冲旅游——充满神秘,凝聚温情
● 走进腾冲,走入神秘、温情的休闲度假世界
● 火山给你以激情,热海给你以温馨,腾越古城给你以文化,高黎贡山给你力量
● 体验火山热海,品味腾越风情;探寻物种宝库,揭秘翡翠商城
● 腾冲:中国北海道,温情乐土
● 腾冲快乐:温馨度假地
● 腾冲:神秘、温情的休闲度假世界
(3)主要宣传口号
● 腾冲:中国生态SPA康乐园
● 游万年火山热海,走千年古道边关,览百年翡翠商城,探神秘高黎贡山,品深厚腾越文化,赏边地民族风情
● 七彩云南快乐天堂,生态SPA大不同——水火不容实相容,石沉大海石不沉,缘木求鱼鱼上树,石不雕凿自成柱
● 火山热海休闲地,高黎贡山翡翠城
根据不同细分市场的客观发育程度和旅游偏好,推出不同吸引力的宣传口号,来强化腾冲“腾冲――中国生态SPA康乐园”的旅游形象,打造“腾冲――中国生态SPA康乐园”的形象。对国内旅游者,结合观光旅游强调腾冲神秘的自然风光和腾越文化及休闲度假;对东南亚旅游者,利用古今商贸文化和休闲度假功能加以宣传; 对西方旅游者,强调自然生态风光科考价值的同时也应突出腾越文化的科考价值,特别是生态SPA康乐园价值。
大理旅游的宣传口号有哪些?
风花雪月。
花要半开,酒要半醉。
八分的爱,十分的美。
大理,一生不能不去的地方!
大城藏小镇,理想映梦都。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海拔2090米,东邻楚雄州,南靠普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地跨东经98°52′~101°03′,北纬24°41′~26°42′之间,东巡洱海,西及点苍山脉,辖大理市和祥云、弥渡、宾川、永平、云龙、洱源、鹤庆、剑川8个县以及漾濞、巍山、南涧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中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
地处低纬高原,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以低纬高原季风气候为主,境内以蝴蝶泉、苍山、洱海、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等景点最有代表性。
主要景点:
洱海
洱海,古称昆明池、洱河、叶榆泽等。因其状似人耳,故名洱海。它南北长42公里,东西宽3-9公里,湖岸线长117公里,面积250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0.5米,最深21.5米,蓄水量28.8亿立方米,面积与蓄水量均列云南湖泊第二,在全国淡水湖中居第7位。洱海南有弥洱河等注入,西纳苍山十八溪水,东汇波罗江、挖色河,南面的西洱河是惟一出海门,经漾濞江绕入澜沧江,洱海属构造湖,湖岸东西多崖壁,北西南三面为沙洲。
洱海水深清澈,宛若无瑕的美玉,秀丽无比,洱海是中国著名的高原湖泊,早在汉代它已名载史册。公元前122年,张骞出使西域回到长安,在向汉武帝汇报西域情况时,他说在大夏国(今阿富汗)曾看到蜀布,经了解是从身毒(印度)贩运去的。他极力进言:从蜀郡通身毒,道路近便,有利无害。根据张骞的建议,汉武帝派使者到西南夷寻求通身毒之路。道路都为洱海附近的昆明族所阻,最终未能通身毒。公元前120年,汉武帝因使者阻于昆明族之事,征调人力在首都长安开挖了一个人工湖,名之为“昆明湖”,训练水军,准备征讨洱海地区的昆明族。当然,汉武帝征服云南高原其在长安“昆明湖”训练的水军不可能派上用场。但是,这段“汉习楼船”的典故却永留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后来,清朝乾隆皇帝因景仰汉武帝开疆托土的功业,把北京颐和园西湖也改名为“昆明湖”。
“洱海月”是大理四大名景之一。明代诗人冯时可《滇西记略》说:洱海之奇在于“日月与星,比别处倍大而更明”。如果在农历十五,月明之夜泛舟洱海,其月格外的亮、格外的圆,其景令人心醉:水中,月圆如轮,浮光摇金;天空、玉镜高悬,清辉灿灿,仿佛刚从洱海中浴出。看着,看着,水天辉映,你竟分不清是天月掉海,还是海月升天。此外,洱海月之著名,还在于洁白无瑕的苍山雪倒映在洱海中,与冰清玉洁的洱海月交相辉映,构成银苍玉洱的一大奇观。
鹤庆银都水乡新华旅游村
鹤庆银都水乡新华白族旅游村是依原生态自然村落建成的国家AAAA级景区。新华村原名石寨子,坐落于云鹤古城以北7公里处,距丽江机场12公里,村子总面积16.88平方公里,全村有1149户人家,5227人,白族占总人98.5%,是一个典型的白族寨子。新华村是一个“小锤敲过一千年”的古老村寨,早在南诏时期,先辈们即以手工艺品加工制作养家糊口,“鹤川匠人”的美名传誉海外。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简称叶榆,又称紫城。 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南端,居于苍山之下,洱海之滨,中心位置位于北纬25°41′26″ ,东经100°9′45″,古城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大理古城为方形城池,每边约1.5公里,城区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古城四周有城墙,城墙内层为夯土,外披石块、大砖各一层,城设四门及四门楼。自明代建城以来历600多年,古城的规模、布局基本无大的改变。城内街道纵横、交错有致,为典型的棋盘式布局。城内保存有大量的清、民国时期的民居及武庙、杜文秀帅府、西云书院、考试院、城隍庙、清真寺、天主教堂、基督堂等古建筑。大理古城现已成为大理旅游发展的核心景点。
浅析影响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你的问题好像不太完整,是谈影响还是发展。好像是要谈影响,论文很多,不知道侧重什么,可以补充说明,以下参考,再附1篇论文。先谢谢100分
参考:
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并一直保持着较高速度的发展,尤其进入20世纪9 0年代以后,全世界每年旅游者人数和旅游收入的增长速度均超过10%,旅游业发展的前途非常 光明。然而20世纪旅游业的超高速发展并不仅仅带来成群的游客和繁荣的经济,也带来了成堆的 问题。旅游业一直被称为“无烟工业”、“朝阳产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各产业中发 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在人们回归自然奔赴乡村的时候,环境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的重要形式。所谓 环境旅游就是发生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十分迅猛,市场潜 力巨大,因此许多城市已经把发展环境旅游业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环境旅游业也是发展我国现代旅游业的先决条件。1发展现代旅游业的基本条件旅游业虽说是低门槛、低投入的第三产业,但是要想成功地把其建设成为 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1.1旅游环境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刺 激了人们对于野外空间的需求。回归自然的旅游方式被看做是医治城市病的良药,良好的环境质量 已成为强大的旅游吸引力。在环境意识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一个地方如果没有高质量的自然环境 ,哪怕旅游资源再好,也不可能成为旅游胜地,所以要发展现代旅游业就必须把环境搞好,良好的 旅游环境是发展现代旅游业的先决条件,也是首要的条件。1.2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产品的内涵 和外延极其丰富和广泛,很难简单地用一般产品的分类方法加以明确界定。有些事物与现象今天还 不能列为旅游产品,但难保今后永远不会被列为旅游产品;有些事物与现象对于一部分人有吸引力 ,也许对另一部分人没有吸引力。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旅游产品的复杂性;所以 旅游产品的开发不仅要遵循一般产品的共同规律,而且应考虑其特殊的规律。首先,旅游产品的开 发既要重视“有为”,更要重视“无为”。其次,旅游产品开发既要“求实”,也要“求虚”。再 次,旅游产品开发主要是一种产品的创新。最后,开发旅游产品要注意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同时在旅游产品开发时,必须注意遵循以下四个原则:①环境效益原则,②因地制宜原则,③经济效益原则,④社会效益原则。1.3开发能力与效率一个国家要想成功地进 行旅游开发,必须注意旅游开发能力和效率的提高,将资源盘活,市场做大,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 大的回报。一是现有的经济结构的改善,经济开发程度越高和经济越健康发展越有利于旅游开发的 成功。二是旅游接待设施的现状和潜力。这是旅游开发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效益。三 是交通便捷性,要能够让游客来得容易走得轻松。四是旅游开发的容量。五是地方政府管理和引导旅游业发展的行政能力和水平,既要规范旅游从业者的市场行为,又要疏导客流使其有序运行。2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模式2.1政府主导型模式就是按照旅游业的自身特点,在以市场为主配置资 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争取旅游业有更大的发展。政府主导型模式的主体是政府 ,基础是市场。各级政府与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和各类旅游企业之间形成多重交叉组合的相关关系。 虽然它们在市场中的职责、分工各不相同,但市场的运作、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它们共同协作,由此 构成一个完整的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体系。政府主导型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观念主导、政策主导、管 理主导和资金导向等方面。实现政府主导型模式的主要措施有:建立和完善旅游法制体系,使旅游 管理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将旅游管理部门纳入政府部门序列,提高和扩大其权限和职能,以适应 旅游业大发展的需要;开征旅游税;增加宣传促销的投入等等。2.2市场需求型模式就是根据旅 游市场潜力协调各环节旅游商品供给者之间的关系,使得他们在时间上、地区上协调地提供旅游服 务,使得旅游者的需求充分得到满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 平也大大提高,这在很大意义上促进了现代旅游业的大发展。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必然要寻 求精神生活上的满足,而一些城市却由于严重缺乏传统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从而只得大力发展各种 休闲娱乐设施来满足需求。同时,自身的都市文明和经济引力向这些城市以外的区域辐射。它的最 大特征就是旅游业的起步是在城市自身休闲娱乐需求的作用下成长起来的,虽然市场需求旺盛,但 是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滞后于需求的增长。因此今后要加大人造景观的建设、城市环境的改良、 旅游服务设施的提高以及服务的多样化,尽快地把巨大的市场需求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2.3 经济新增长点模式就是通过确定旅游业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缓 解目前的就业压力,提高国有经济的活力。与其他行业相比,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优势在 于:一是市场前景广阔,是永远朝阳型产业。二是创汇能力强,换汇成本低,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 优势。三是关联带动功能强,能直接或间接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四是提供就业机会多,并且就 业成本较低。五是扩大国际交流,促进改革开放。六是促进区域间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 选择和确定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现实可行性,经济增长点战略也成为旅游发展战略体 系的一个重要方面。2.4资源主导型模式就是根据我国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地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争取更大的旅游空间和更适宜的旅游环境。传统意义上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优美的山水风光 、众多的名胜古迹、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建筑风貌以及典型的民风民俗等等。它们发展旅游业 最突出的优势就是拥有具有强大吸引力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这是我们发展旅游业的最有利最重要的 因素,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发展模式。总观这类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明显地看出,正是自然与文化 资源的独特性和综合品位,使得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基础设施、接待条件以 及人文环境等方面的改善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要想让旅游业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就必须采用 保护性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杜绝过度开发或不合理开发的发生,否则就会给旅游业发展带来不 可挽回的损失。2.5可持续发展模式发展旅游业,除了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外,还要注重环 境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从而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和 旅游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造成旅游目的地自然环境的损害,并对其社会文化产生消极影响,这也正 是迄今为止人们对发展旅游和旅游业的利弊产生激烈争论的主要原因。旅游研究者和旅游工作者对 此应有较清醒的认识。1989年,“各国议会旅游大会”通过的《海牙旅游宣言》指出:保护自 然、文化和人文环境的不受损坏,是发展旅游业的一个基本条件。因此,重视和保护好旅游目的地 的环境,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必然。《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指出:旅游业必须在环境保护 方面采取行动,否则“可能对风光、野生动物、纪念物和建筑物以及文化多样性等造成无可挽回的 损失”,为此“从道义上讲,旅游业有责任带头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既反映了旅游和旅游业对环 境的严重威胁,同时也说明旅游行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对旅游资源 和包括资金、原料、能源、技术、人才等在内的经济资源加以合理利用和大力保护,通过采取各种 有利措施,一方面使旅游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并处理好开发、利用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使经济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旅游和旅游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战略@庞海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系!武汉
@王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系!武汉 中国;;现代旅游业;; 战略 环境旅游业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战略之一。发展现代旅游业就必需突破过去“就资源论开发”的传统 思想误区,但还需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因此应该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发展战略。在实际操作过 程中,还应该注意可持续发展、投资负担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问题。<1>魏向东主编.旅游概论.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赵西萍主编.旅游人力资源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邸德海主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4>欧阳斌.城市旅游.城市发展研究,2001(4)?蚣渚?煤蜕缁岬男?鞣⒄埂R虼耍?≡ 窈腿范?糜我底魑?碌木?迷龀さ悖?哂邢质悼尚行裕??迷龀さ阏铰砸渤晌?糜畏⒄拐铰蕴逑档 囊桓鲋匾?矫妗?.4资源主导型模式就是根据我国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地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争 取更大的旅游空间和更适宜的旅游环境。传统意义上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优美的山水风光、众 多的名胜古迹、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建筑风貌以及典型的民风民俗等等。它们发展旅游业最突 出的优势就是拥有具有强大吸引力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这是我们发展旅游业的最有利最重要的因素 ,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发展模式。总观这类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明显地看出,正是自然与文化资源 的独特性和综合品位,使得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基础设施、接待条件以及人 文环境等方面的改善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要想让旅游业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就必须采用保护 性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杜绝过度开发或不合理开发的发生,否则就会给旅游业发展带来不可挽 回的损失。2.5可持续发展模式发展旅游业,除了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外,还要注重环境效 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从而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和旅游 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造成旅游目的地自然环境的损害,并对其社会文化产生消极影响,这也正是迄 今为止人们对发展旅游和旅游业的利弊产生激烈争论的主要原因。旅游研究者和旅游工作者对此应 有较清醒的认识。1989年,“各国议会旅游大会”通过的《海牙旅游宣言》指出:保护自然、 文化和人文环境的不受损坏,是发展旅游业的一个基本条件。因此,重视和保护好旅游目的地的环境,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必然。《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指出:旅游业必须在环境保护方面
More summaries about the 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战略
书目
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战略 y由 庞海峰,王欣, 生态经济 Unknown 2002
关于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的调查思考
副标题:
论文:关于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的调查思考
引言
为了在世界各地积极推广生态旅游,联合国把2002年命名为“生态旅游年”。作为联合国“生态旅游年”的活动计划之一,世界生态旅游峰会于5月19日——22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会上来自132个国家的公有、私有及非政府部门的1000多名代表就生态旅游发展问题进行了研讨并提出了建议。大会发布了《魁北克生态旅游宣言》,并拟提交给2002年8~9月份在南非举行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WSSD)。作为对联合国“生态旅游年”的积极响应,许多国家和地方机构也在2002年举办了各种类型的研讨会。
联合国“生态旅游年”以及围绕主题年的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推动各国政府、生态旅游的经营者、消费者之间的更好合作,为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也必将促进我国的生态旅游研究和实践发展。
早在1999年,我国国家旅游局就确定该年为“生态环境旅游年”,各地也借机推出了一些生态旅游产品,在我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生态旅游实践活动。随着环保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生态旅游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特别是近年,很多开展生态旅游的区域地处西部或者边远贫困山区,旅游业被资源禀赋良好的西部和贫困地区当成了优势产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替代产业。生态旅游这种兼顾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旅游形式更是倍受推崇,成为西部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但是,由于生态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生态旅游在倍受关注、并被寄予厚望的同时也招致了很多的非议。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态旅游?怎样实现生态旅游诸多目标的和谐统一从而推动生态旅游的成功实践?值此联合国“生态旅游年”之际,在我国“生态环境旅游年”实施后的第四个年头,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为下一步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扫清障碍,成为当前紧迫的任务。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和实践发展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
关于“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是由谁最早提出的,目前尚未有定论[1][1]。大多数观点认为“生态旅游”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curain)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但是,直到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推广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之后,生态旅游才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
“生态旅游”概念一经提出之后,世界上很多组织和研究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旅游进行了界定,至今尚未有一个统一认可的定义,对生态旅游的内涵也众说纷纭。不过,关于生态旅游的目标却得到了基本的认同:生态旅游应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生态旅游应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唯有经济发展之后才能真正切实地重视和保护自然;同时,生态旅游还应该突出对旅游者的环境教育意义,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者也更应该重视和保护自然。
正如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在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致词中指出的“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肩负着三个方面的迫在眉睫的使命:经济方面要刺激经济活力、减少贫困;社会方面要为最弱势人群创造就业岗位;环境方面要为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提供必要的财力。生态旅游的所有参与者都必须为这三个重要的目标齐心协力的工作。”
(二)国际生态旅游实践
生态旅游目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生态旅游的实践区域也在不断的扩大,较早发展生态旅游的地区和国家也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生态旅游实践的主要地域和内容
非洲是世界生态旅游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野生动物资源为世人瞩目,尤其是南部非洲成为当今国际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有肯尼亚、坦桑尼亚、南非、博茨瓦纳、加纳等国。
在美洲生态旅游较发达的地区是亚马孙河流域,代表国家有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阿根廷、巴西、秘鲁、智利、美国、加拿大等。
在亚洲,最早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地区出现在印度、尼泊尔和印度尼西亚以及马来西亚等地。
此外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生态旅游也有所发展。
这些地区和国家开展的主要生态旅游活动有野生动物参观、原始部落之旅、生态观察、河流巡航、森林徒步、赏鸟、动物生态教育以及土著居民参观等。
2、国际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 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虽然生态旅游所阐发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依稀可以在我国古代先哲们那里找到思想的源泉,但是,作为明确的“生态旅游”这一提法,却是完完全全的舶来品。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发展可以从理论界的研究发展和我国各地实践两个方面来概括:
(一) 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
虽然旅游与环境这个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问题早在70年代初就引起了旅游界的注意,但是“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是经由国外传入我国并逐渐被接受的。直到1993年9月份,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的文件,才标志着生态旅游概念在中国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确认[3][3]。
1995年在西双版纳召开了“中国首届生态旅游研讨会”,此次大会是由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与有关单位共同组织的,有118位学者出席研讨。会议就生态旅游的定义、内涵;生态旅游与自然旅游保护的关系;如何在生态旅游中开展环境教育;中国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和持续利用的总体战略;生态旅游线路的优选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会上还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对生态旅游的关注和生态旅游研究的起点。研讨会后有关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章在各个刊物上频频发表,使“生态旅游”这一概念迅速在国内被普遍地接受。
此后,在近十年中,有关生态旅游研究的大量文献和资料都集中在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内涵的解释、功能的探讨、特征的描述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很多的专家和学者根据中国国情,赋予“生态旅游”概念以中国特色。国内出现的“生态旅游”的定义达几十种之多,有些概念和定义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甚至是争议,一时间对生态旅游的内涵众说纷纭。
近期更多的关注中国生态旅游实践的研究。在对实践的研究上,大致形成了两个热点,一个是对我国开展生态旅游条件的判断和注意问题的研究,一个是针对特定区域的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
(二) 关于生态旅游实践
我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1982年,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这时候开发的森林旅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但是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至1999年初全国已经建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近900处。从1956年开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以来,至1997年底,共建各类自然保护区932处,其中国家级的有124处,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有14个。我国共有512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9.6万平方公里。
99昆明世博会和1999年国家旅游局的“99生态环境旅游”主题活动大幅度推进了我国的生态旅游实践。在1999年,四川成都借世界旅游日主会场之机推出了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等景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随后,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举办国际森林保护节,推出武陵园等生态旅游区。以湖南和四川为起点,生态旅游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在2001年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已有82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年旅游人次在10万元以上的保护区已达12 个。
1、生态旅游开发实践的主要区域
目前,在国内,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有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开发较早、开发较为成熟的地区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双版纳、长白山、澜沧江流域、鼎湖山、广东肇庆、新疆哈纳斯等地区。按开展生态旅游的类型划分,我国目前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可以分为以下九大类,1)山岳生态景区,以五岳、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等为代表。2)湖泊生态景区 以长白山天池、肇庆星湖、青海的青海湖等为代表。3)森林生态景区 以吉林长白山、湖北神农架、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为代表。4)草原生态景区 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等为代表。5)海洋生态景区 以广西北海及海南文昌的红树林海岸等为代表。6)观鸟生态景区 以江西鄱阳湖越冬候鸟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等为代表。7)冰雪生态旅游区 以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吉林延边长白山等为代表。8)漂流生态景区 以湖北神农架等为代表。9)徒步探险生态景区 以西藏珠穆朗玛峰、罗布泊沙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为代表[4][4]。
2、我国生态旅游产品的主要类型
早在99生态环境旅游年的时候,当时推出的生态旅游的类型主要包括了观鸟、野生动物旅游、自行车旅游、漂流旅游、沙漠探险、保护环境、自然生态考察、滑雪旅游、登山探险、香格里拉探秘游、海洋之旅等十大类专项产品,共193项,向世界推荐开展生态旅游的森林公园119个,《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中国风景名胜区7个,中国生物圈保护区19个,中国植物园11个。1999年,国家旅游局同有关部门逐步规划开发,建设了一批生态旅游区,主要类型包括了海洋、山地、沙漠、草原、热带动植物等。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形式已从原生的自然景观发展到半人工生态景观,旅游对象包括原野、冰川、自然保护区、农村田园景观等,生态旅游形式包括游览、观赏、科考、探险、狩猎、垂钓、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主体活动等,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澜沧江景区口号是什么 澜沧江景区口号宣传语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澜沧江景区口号是什么 澜沧江景区口号宣传语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