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讲啦观后感 开讲啦观后感300字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开讲啦观后感 开讲啦观后感300字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开讲啦观后感 开讲啦观后感300字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开讲啦郑渊洁观后感
前奏:有一位作家曾说过,生的时候自己用哭声宣告问世,死的时候别人用哭声为你送行。悲剧是贯穿人生始终的主旋律。这位作家就是郑渊洁。其实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生的时候父母用笑声宣告自己问世,死的时候自己用笑声为自己送行。正剧是贯穿人生起讫的主旋律。能看透生死的作家并且懂辩证法的作家并不多。郑渊洁就是其中之一。郑渊洁在老爸的《郑渊洁家书》中前言中写道,父亲对我最大的影响,是我从出生起就见到的四壁图书。郑老爷子由于从事思想理论工作的缘故,说话写作很讲逻辑性。这影响到了儿子郑渊洁。我喜爱《童话大王》的主要原因就是感觉这里的童话哲学辩证味儿很强,能提高人的思维能力,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讲啦。131期。这期节目姗姗来迟。原因是当晚的《新闻联播》播出了45分钟。可能是人的童年短暂的缘故,这次开讲啦只有短短30分钟,比平时少了10分钟。瑕不掩瑜。我却有幸看了200分钟。为什么大多数人看30分钟,我却能看那么长时间呢?因为这次我作为童话大王的粉丝于3月10日到北京参加录制节目。这次来回,整整24小时。3月10日凌晨2点我在石家庄站上的车,晚上快0点在北京站坐的返程车。如果你百度搜索开机啦自001期至131期题目的话,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演讲题目带“梦想”的共有10位嘉宾,而带“童心”的只有1位嘉宾。让我们有请这位花甲之年仍保持一颗童心的作家登场。梦想和童心有什么异同?梦想,就是你上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给你布置的一篇作文《长大后你愿意干什么》。郑渊洁的梦想是:《我要当淘粪工人》,不按套路出牌,别的同学都是当这个家那个家,只有他梦想成为时传祥时的掏粪工人。我的梦想是:《我要当地质学家》(初一时写),当时我最崇拜的人是赖宁,语文老师李老师布置了作文,我就写了要成为赖宁式的人物。童心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年龄和童心是成反比的,即儿童时期的童心是100分的话,到了而立之年如果不加呵护的话,可能就减到70分了。郑渊洁的心理年龄经过精密仪器测量:只有6岁。怪不得他的童话写得那么好呢?一个人,有了童心和好奇心,就如雷震子添了风雷二翅,再加上知识的积累,就变成杨戬了。我没有测过我的童心:据估算有16岁。我要向天山童姥和老顽童学习,不仅武功高,童心也要高。根据郑渊洁的经历,我总结出:郑渊洁的成功=父母老师的鼓励+个人的自嘲。母亲从小反复给他讲小羊过独木桥的故事,父亲将自己读过的书写成书信的方式和他交流,小学赵老师将他的作文推荐给校刊发表等,郑渊洁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凡是帮助过他的人,他都记得特别清楚。自嘲,是幽默的高级方式。敢于自嘲的人,一般来说是自信的人。在陈奕迅开讲啦赏析中,我曾经举过郑渊洁自嘲的例子。下面拿我为例。老妈平时老是提醒我:你怎么老是拖着鞋走路?答曰:接地气。现场听郑渊洁的演讲是一种享受。以前只是觉得他的文笔很好,没想到他的口才同样好。演讲是以2009年第5期《童话大王》中的内容为开场白的,巧合的是这是第300期《童话大王》。2008年12月31日,郑渊洁应邀去北京钟鼓楼敲新年的钟声。突然,有一个陌生人拍了一下他。这不是雍正皇帝的扮演者陈建斌吗?原来陈建斌也是童话大王的粉丝,他是从初二时开始看《舒克贝塔历险记》的。如果让我选郑渊洁最好的作品,我会首推《郑渊洁与皮皮鲁对话录全集》。我读的第一本《童话大王》是老妈买的,那是1992年第5期。我还至今还记得那本书的封面和封底。309暗室系列中的铜门是序曲,穿插有魔方大厦、舒克贝塔。上周六开讲啦播出的时候,全家一起守在电视机前观看郑渊洁的演讲。这个场面,我只在除夕晚上见过。郑渊洁在北京定居后,来过石家庄几次我无法知道。我记忆比较深的有两次,一次是2006年6月14日我因病住院,住院期间耽误了两件事,一件事是无法参加公务员考试,另一件事是无法去图书大厦见郑渊洁。第二次是去年8月21日,郑渊洁父母钻石婚读者见面会在图书大厦举行,我因为去长春参加器官捐献协调员考试再一次错过。幸运的是我在北京见过郑渊洁两次,一次是2011年11月20日郑渊洁在西单图书大厦举行《皮皮鲁送你100条命》首发,郑渊洁的老爸站在儿子的身边,这一场面令我感动;第二次就是今年3月10日我去北京机场附近的录影棚参加开讲啦节目录制,这次是郑渊洁的儿子陪在身边。郑渊洁和小撒都是幽默高手,现场笑声一片。就像郑渊洁说的那样,如果两人联手办一个脱口秀节目,收视率一定很高。好多粉丝读对话录,以为真有皮皮鲁这个人。随着眼镜度数增长,我才知道,对话录是郑渊洁一人饰两角。自言自语在外人看来不可思议,但是在童话中却是正常的。我觉得童话对话录这一创意来源于父子之间长达十余年的通信(童心),父子相隔千里却因为工作关系见面的机会很少,为了鼓励自己的儿子写童话,父亲买了几百部名人传记或名人谈创作的体会著作,仔细阅读,将体会写成书信;儿子为了让父亲高兴,父亲由于退居二线,心里多少有些空荡,父亲看着儿子的作品不断见诸杂志端陆续获奖,心里那个美啊,比喝了酒还高兴。就这样,父子二人互相通信大约一千余封。收入《郑渊洁家书》的就有59封。后来,郑渊洁当了父亲,他和郑亚旗,二人由父子关系变成了兄弟关系,前者允许后者直呼他的名字,后者喊前者为兄。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童话大王》是1985年创刊的,而亚旗比创刊号还大,自然为兄啦。郑渊洁在这本家书的序言中写道,扬长避短是培养人才的最好办法。取长补短是扼杀人才的最好办法。父母没有因为儿子数学较差而让其上奥数班(当时也没有奥数班),反而鼓励他多看课外书。最好的教育是身教。父亲每天起的早读书,导致儿子也起的早写作。郑渊洁坦言,每天早晨四点半起床,写到六点半,6000字。每期的童话大王就是这么出炉的。写到这里,不得不佩服他的毅力。点赞!这是30年的合同,由于他的勤奋,已经提前完成任务了,今年应该到一里程碑了。郑渊洁曾戏称,每天写作就好比还房贷,好在脑子越用越灵,即使今后不用为杂志而写作了,他依然四点半钟爬起来写作,最早是用钢笔写,后来用电脑写,现在返璞归真,用毛笔写。为了父母高兴,他坚持写下去。现在我也模仿他,只要有空,就写点东西。贵在坚持。
老师的外貌作文 篇1
我的舞蹈老师姓罗,我们叫她罗老师。罗老师长得很漂亮,头发乌黑乌黑的,眼睛亮亮的,就像夜空中明亮的小星星,皮肤白白的,身材很苗条,我感觉她穿什么衣服都很漂亮。
罗老师每次都用甜美动听的声音来教我们舞蹈,每当我们做错了动作的时候,她总是用温柔的声音告诉我们哪些地方做错了,哪些动作不够到位。我很怕压腿,我特别怕疼,罗老师每次都是轻轻地慢慢地帮我压下去。
记得有一次对我们说:她十五年没练跳舞了,但是她的体型和基本功都还是棒棒的,我心里特别佩服罗老师。我觉得罗老师是一个既温柔又美丽的老师,我要向她好好学习。
老师的外貌作文 篇2
我们作文班有一位奇特的老师,是一位40来岁的中年大叔。
张老师的眉毛粗,黑,像两条肥胖的毛毛虫,张老师的脸尖而不润,像一个大饼,头发是黑色交错着白色,就像在头发中长了几朵白色的小花。
张老师在拍照时有一个习惯会自然的把眉头紧锁,眼睛很细,小,无光泽。眼睛框是黑色的,因为度数太深,张老师眼镜片非常厚,脸很肥胖,皮肤则是一种健康的小麦色,脸上的痣多而散像一颗颗西瓜籽,耳朵却极有特色不仅小而且圆润,大鼻子上架着一副黑色的眼镜,嘴唇厚而卷,胡子杂,乱又白,还有双下巴。
张老师的头是寸头,他当时剪寸头是有原因的,早上起来可以不用吹头,洗头发不用吹风机吹,直接用毛巾一擦就干。
这就是我们的张老师,这是不是一位很有特色的老师呢!
老师的外貌作文 篇3
王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她有一头乌黑光亮的头发,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炯炯有神,说话的声音特别清脆,身材也很苗条。
王老师的教学方法特别好,比如:她给我们上《观潮》这篇课文,有的同学要把“鼎”字上面的“目”老是要写成“日”,老师在课堂上纠正了我们的错误,并形象地比喻道:“‘鼎’是我国古代的锅,上面的‘目’字里面的两横相当于两只锅柄,如果只有一只锅柄,这锅还能提起来吗?”王老师纠正以后,果然,这种错误少犯了很多。
还有一次,王老师是给我们上《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课,并不是开门见山地给我们讲课,而是先让我们回答两道抢答题:什么山最高?哪个峡谷最大?我们回答好以后,王老师才开始讲课,一步一步循序渐进。这种教学方法通俗易懂,更容易激起同学们的听课兴趣。
这就是我们尊敬的王老师。
分班三百字随笔
春天,是一个姹紫嫣红,万物复苏的季节,所有的生命都在这个季节里渐渐复苏过来。
树上。树上长满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好像一碰就会让我们看到她那娇羞的脸,李花怒放一树白,一群蜜蜂来给李花采蜜,一切都是醉人的。
路边。遍地蓝花儿虽然很小,但很多,像一块蓝色的地毯,铺在路边,供路人欣赏。我时常蹲下来,抚摸这些娇嫩的花儿。这种花虽然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茉莉的芬芳迷人,但我觉得她很美。
田野。田野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绿得如翡翠,如绿玉带。只要进入田野,就好像进入了人间仙境。
校园。玉兰树诞出了花苞,像纯洁的纸一样。蝴蝶兰冒出了枝芽,叶子非常像幸运草,仿佛能给人带来幸运。桂树依然那么绿。绿的沁人心脾。两颗榕树经历了风霜的洗礼,显得更茁壮青翠。
春天美景,美丽无比!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1IkCwvUdNi7e7RpcC6PeMw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开讲啦观后感 开讲啦观后感300字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开讲啦观后感 开讲啦观后感300字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