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卢阁怎么念 毗卢阁简介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毗卢阁怎么念 毗卢阁简介的文章,本文对文章毗卢阁怎么念 毗卢阁简介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潭柘寺怎么拼
潭柘寺读法:tán zhè sì,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余公里。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潭柘寺寺内占地2.5公顷,寺外占地11.2公顷,再加上周围由潭柘寺所管辖的森林和山场,总面积达121公顷以上。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
扩展资料:
潭柘寺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可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主体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斋堂和毗卢阁。东路有方丈院、延清阁、行宫院、万寿宫和太后宫等。
西路有愣严坛、戒台和观音殿等,庄严肃穆。还有位于山门外山坡上的安乐堂和上、下塔院以及建于后山的少师静室、歇心亭、龙潭、御碑等。塔院中共有71座埋葬和尚的砖塔或石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潭柘寺
洛阳白马寺怎么样
白马寺是一个十分有历史文化的景点值得一去。
白马寺原建筑规模极为雄伟,历代又曾多次重修,但因屡经战乱,数度兴衰,古建筑所剩无几,人民政府为保存这一著名文化古迹,曾进行过多次修葺。现有五重大殿和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前为山门,山门是并排三座拱门。山门外,一对石狮和一对石马,分立左右,山门内东西两侧有摄摩腾和竺法兰二僧墓。
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卢殿。每座大殿都有造像,多为元、明、清时期的作品。毗卢殿在清凉台上,清凉台为摄摩腾、竺法兰翻译佛经之处。东西厢房左右对称。整个建筑宏伟肃穆,布局严整。此外,还有碑刻40多方,对研究寺院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现存白马寺坐北朝南,是一座长方形的院落,占地约4万平方米。寺大门之外,广场南有近年新建石牌坊、放生池、石拱桥,其左右两侧为绿地。左右相对有两匹石马,大小和真马相当,形象温和驯良,这是两匹宋代的石雕马,是优秀的石刻艺术品。白马寺的山门为明代所重建,为一并排三座拱门,代表三解脱门,佛教称之为涅盘门。
部分门洞券面上刻有工匠姓名,皆为东汉遗物。寺内现存五层大殿,坐落在一条笔直的中轴线上,两旁偏殿则互相对称。天王殿,正中置木雕佛龛,龛顶和四周有50多条姿态各异的贴金雕龙。龛内供置弥勒佛,即“欢喜佛”。他笑口常开,赤脚趺坐,形象生动有趣,令人忍俊不禁。
毗卢阁怎么念
毗卢阁读音是pí lú gé。
毗卢阁介绍:
高耸竖立于清凉台上,是白马寺最后一座大殿,面阔5间,进深4间,长17.03米,宽11.7米,高约15.5米,殿顶为重檐歇山式,内供毗卢佛、文殊、普贤二菩萨。
白马寺的介绍:
位于晋城市市区北4公里处的城区境内,面积达1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不仅自然风景旖旎如画,而且人文景观底蕴深厚,主要景点有“白马寺拖缰”、“白马禅寺”、“景公塔”、“石佛像”、“黑龙潭”、旅游滑道等。
在白马寺山后约1公里多的山崖上,有一处摩岩造像群,古称石佛岭。据史料记载,原有造像500余尊。传说一和尚,为了搞清佛像的数量,数了十多遍,每次都不一样,不得已,他用了三天的时间将每尊像都贴上编号,才总算得以数清。
由于各种原因,石佛岭造像破坏较大,现仅存30余龛,90余尊,以北齐造像为多,有少量的唐宁元造像,还有几尊似为明、清遗物,十分珍贵。
在白马寺山之阴,是小析山,又名淅山。泽州古八景之一"淅山爽气"所在地。原有汤帝庙一座,为古人祷雨之所,"元皇庆年间(1312-1313年)大旱,诏天下立成汤庙,而泽州多山,硗确易旱,立祠独众"。成汤庙外旧有嘉润三池,"娘娘池"内至今仍有细泉涓涓淌。
现汤帝庙已毁,但此处风光特异,清新爽人,略加开发,就可成为白马寺森林公园的又一处游览胜地。在白马寺山西北山脚、城区西上庄办事处牛山村东北,有黑龙潭。
为泽州古八景之一"龙潭夜雨"之所在。此地清雅静谧,"潭"由齐整的大砂石条砌就,八边形。潭旁的山岩上留有古人题刻数处,"古龙泉"、"龙潭骤雨"、"神龙致雨"、"八景第一灵迹"等。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毗卢阁怎么念 毗卢阁简介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毗卢阁怎么念 毗卢阁简介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