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2024财年 美国海军2024退役舰艇

国学综合

美国海军2024财年 美国海军2024退役舰艇

节度天下围观:℉更新时间:03-11 19:15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美国海军2024财年 美国海军2024退役舰艇的文章,本文对文章美国海军2024财年 美国海军2024退役舰艇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美国海军2024财年 美国海军2024退役舰艇

性能优异的核潜艇是什么样?

性能优异的核潜艇是什么样?

美国在军费上从来就没有小气过,几十亿美金直接投入到军费中,但是也不是盲目投入,都是有计划的,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报道,美国海军在2021财年的预算中决定,将在未来五年内削减10艘计划中的舰只,此举是海军高级官员称此举是为了保证购买舰只不会掏空海军。

从2026年开始,美国海军将紧急在五年内增加50艘战舰,而那时哥伦比亚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进入批量生产,预计将吞噬海军造船经费的40%。惊人的巨资打造,那么这款核潜艇到底怎么样呢?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是美国的第五代弹道导弹核潜艇,用于替代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也将是美国海军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潜艇,长171米,宽13米,潜航排水量20810吨。预计总成本约一千多亿美元,单艇造价约124亿-130亿美元,其中包括约四十八亿美元的研发费用。

美国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战略核力量,将其作为保证国家安全的基石、保持战略威慑的前提,尤其是生存力强、隐蔽性好、机动性高、部署灵活的战略导弹核潜艇。作为实施先发制人核打击和核报复的最重要手段,是战略打击力量的关键和基础,一直是发展重点,所以这款武器可以说是集结了一切先进的设备,称为海中巨兽也不为过。

另外就是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与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同为通用电船设计和建造,将大量采用在弗吉尼亚级上得到检验的技术,哥伦比亚级的尺寸、吨位要比俄亥俄级要稍大一些,哥伦比亚级核反应堆较俄亥俄级可以提供更多动力,因此可以执行更多的派遣任务,并可以免于服役期间增添核燃料。

除动力更强以外,哥伦比亚级的操纵观通设备、声呐、电子控制系统、通信系统、自卫武器及其作战系统等基本与弗吉尼亚级相同,由于是最新设计和建造的,其信息化、自动化水平将比弗吉尼亚级更高,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的核反应堆寿命为四十二年,与潜艇全寿命周期基本相同。

美国海军研发和建造中的核动力舰艇,普遍采用了这种反应堆与舰艇同寿命的设计,这样可以保证在舰艇在整个服役期间无需更换核燃料,大幅降低舰艇全寿命周期的使用成本,对于因造价高昂而只能少量建造的核动力舰艇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哥伦比亚级来说,反应堆与潜艇同时退役,不用像俄亥俄级那样分为2个服役周期,大大提高了美国海军战略打击力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由于无需进船坞更换核燃料,还可以显著提高潜艇在航率,相当于减少了潜艇需求数量,美国在设计这款核潜艇的时候,都是参考了其他国家先进的核潜艇,然后再进行对比,采用最先进的设备,打造出来,集结了一身的优异性能,要是真的打起来,千军万马都不是对手。

美军355舰队什么意思

总统特朗普在竞选时就承诺要实施“355艘大海军”计划,时隔这么长时间了,该计划却步履维艰,开会商讨吧!

有的议员认为造的太多,浪费小钱钱;也有议员认为造的太慢太少,不利于造船业的发展;反正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大会开的群情激奋、恣意汪洋。至于说要维持这只庞大海军干什么,那就没人关心啦!

海军这边嘛!理由很单纯,一直以来美国的战略利益就是着眼于全世界,不仅要与恐怖主义拼个鱼死网破,同时也要与力量逐渐加强的中国以及俄罗斯斗智斗勇,所以目前的舰队规模真的不足以在全世界执行任务。

一般来看,大中型舰艇的使用周期主要包括港口维护或修理、训练和海上部署三个阶段,一支舰队能够随时部署到海上执行任务的兵力大致占三分之一。而美国海军舰艇的使用强度却非常大,已在海上部署了101艘舰艇,有6艘航母在海上航行。这两个数字都远远超过了三分之一。没办法,世界警察嘛,总要有一些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忘我精神。因此,这一点舰队规模真算少得了。

所以,要打造这气势恢宏的“355版超级海军”,非下血本不可。根据相关计划美国将建造2支航母战斗群、2支远征打击群、18艘攻击型核潜艇和30多艘护卫舰。航母的曾加还意味着舰载机数量的增加,可能包括48架战斗机、电子战飞机和预警机,海军在编人员人数也要从32.4万人提升到34-35万人。

只有这样,才能符合美国一直以来所要着手应对的全面战争以及低烈度冲突的所有军事任务,继续保持对中俄的海上优势。但是问题就出在了这里,这项计划美国需要为“超级海军”额外支付1264亿美元。而美国2017财年国防预算总额5239亿美元,其中,海军分得的总预算仅为1649亿美元。又要减税,又要基建,现在又要增加军费,美军还计划将扩充陆军人数到54万,并增加100架新战机。喂喂喂,钱从哪里来?

目前美国造船厂也就依靠海军的订单来维持。那些军工头子们,也都伸长了脖子在那嗷嗷待哺着呢!一有机会那还不得抓紧时间薅羊毛啊!

像亨廷顿英戈尔斯工业公司、通用动力、以及雷神、波音、洛克希德马丁、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等等,那个不眼馋,谁人不兴奋。

再说了美国海军一直进行老旧舰艇的替换,而这些退役舰船的补充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在不断增加的退役舰艇的基础上还要增加数量,这个对于国防预算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昂贵的人力成本也极大的限制了其造船行业的发展。

相反之下,咱们这边则完全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中国海军的建设最近几年突飞猛进,舰队规模一直不断的扩大。国内造船行业已经获得建造高端海军舰船的技术和能力,包括复杂设计和系统结合的能力。中国海军可调动广泛工业基地大规模生产舰船,并拥有足够熟练的劳动力储备,可迅速发展并改善船只设计。

而美国目前的舰艇数量并没有实质性的增长,所以355艘舰艇很难在数年内能够完成,毕竟美国就几个造船厂,不能和中国一样下饺子式的建造海军舰艇。

就算国会老爷们大发慈悲之心给拨钱了,美国海军也并不能快速获得战斗力的提升,因为建造一艘船需要数年时间,包括核动力系统和推进系统等部件必须先行建造,在造舰完成后海军还需数年的测试和训练等过程。等到那时候中国海军估计就走的更远了!

战略导弹核潜艇:12艘

航母:12艘

攻击型核潜艇:66

巡洋舰/驱逐舰:104

小型水面舰艇:52

两栖战舰:38

战斗后勤船:32

支援船:39)

美国现有77艘航母? 列个表 名字 历史都列下 谢谢

美国现役12艘航母:

1:“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号核航母 DWIGHTD.EISENHOWE(CVN69)

2“哈里.杜鲁门”号核动力航母 HARRYS TRUMAN(CVN75)

3“独立”号航母 INDEPENDENCE

4“乔治.华盛顿”号核航母 GEORGE WASHINGTON(CVN73)

5“约翰.肯尼迪”号航母 JOHNF KENNEDY(CV67)

6“亚伯拉罕.林肯”号核航母 ABRAHAM LINCOLN(CVN72)

7“罗斯福”号 THEODORE ROOSEVELT(CVN71)

8“美国”号航母(CV66) 为“小鹰”级第三舰。

9“尼米兹”号核航母 NIMITZ(CVN68)

美国“企业”号核动力航空母舰

10“约翰.斯坦尼斯”号核动力航母 JOHNC STENNIS(CVN74)

11“卡尔.文森”号核动力航母 CARL VINSON(CVN70)

12小鹰号航空母舰 KITTY HAWK(CV-63)

13“星座”号航母 CONSTELLATION(CV64)(注意!!!!!这个在2003年8月6日就退出现役转入预备役了

CV63“小鹰”号常现动力航母该舰为小鹰级首舰,1961年4月服役,常驻西太平洋执勤;标准排水量60100吨,舰长323.6米;飞行甲板长318.8米、宽76.8米;动力装置为8座锅炉,4台蒸汽轮机,28万马力;航速32节;续航力为12000海里/20节;可搭载各型飞机80-90架;编制5480人;当时造价为2.652亿美元,设计使用寿命30年。该舰原是作为重型攻击航空母舰设计建造的,1973年改装为多用途航母,1987年至1991年进行了大规模的现代化改装,服役期延长15年,满载排水量增至83960吨。“小鹰”号服役后一直在太平洋舰队,长期以圣迭戈海军基地为母港,参加过越战,多次前往西太平洋和海湾执勤,1998年7月接替退役的“独立”号航母部署至日本横须贺、常驻西太平洋。目前,该舰由美海军第7舰队第5航母大队司令指挥,搭载第5舰载航空联队,装备各型舰载机76架,包括F-14战斗机14架、F/A-18战斗/攻击机36架、EA-6B电子战机和E-2C预警机各4架、S-3B反潜机8架、SH-60F反潜直升机6架、HH-60H救援直升机和ES-3电子侦察机各2架,计划于2008年退役。

CV64“星座”号为小鹰级航母的第2艘,1961年10月27日加入太平洋舰队服役,性能与“小鹰”号一样。该舰服役后一直以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迭戈海军基地为母港。1964年8月4日美军挑起“北部湾”事件后,“星座”号航母便于次日出动舰载机轰炸北越,是美军发动全面侵越战争后第一艘参战的攻击航母。此后,“星座”号于1975年改装为多用途航母,1990年至1993年完成了延长服役期的改装,并计划于2003年退役。该舰目前隶属于太平洋舰队,舰上搭载第2舰载航空联队,装备各型舰载机76架,通常由2艘导弹巡洋舰、3艘驱逐舰、1艘导弹护卫舰。2艘核潜艇和1艘快速战斗补给舰担负护航。

CV67“肯尼迪”号这是小鹰级航母的第4艘,也是美国建造的最后一艘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以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F·肯尼迪命名,母港设在美国东海岸佛罗里达州的海波特海军基地。该舰于1964年至1967年建造,1968年9月加入大西洋舰队服役。与前3艘同级舰相比,“肯尼迪”号的机库和飞行甲板布置有改进,斜角飞行甲板由倾斜11度20分改为11度,机库由长225米、宽30米改为长210米、宽32米,结构更趋合理,满载排水量减至80940吨。该舰曾参加了对古巴的海上封锁,并于1990年9月14日至199年3月12日连续6个月部署在波斯湾,是参加海湾战争时间最长的美国航母。1993年至1995年9月进行了延长服役期改装,之后转入海军后备队,担任训练航母,2000年又回到大西洋舰队转为现役航母,现在是美国海军唯一一艘训练航母,主要用于训练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同时电可以进行现役部署,执行作战任务,计划2021年退役,届时将有50年的服役史。

CVN65“企业”号为美国海军第一艘核动力多用途航空母舰,1958年至1960年建造,当时造价为4.5亿美元,1961年11月加入大西洋舰队服役,1965年至1990年部署在太平洋舰队,1990年至1994年进行为期4年的更换核燃料和现代化改装,之后加入大西洋舰队,目前母港设在弗吉尼亚州美国最大的海军基地诺福克。该舰标准排水量73570吨,满载排水量93970吨,全舰长342.5术,飞行甲板宽76.88米,载机约90架,由8台A2w型核反应堆为4台齿轮传动式汽轮机提供蒸汽,航速33节,更换一次核燃料可连续航行20万海至。1964年8至10月,“企业”号航母在核动力导弹巡洋舰“长滩”号和“班市里奇”号的护航下,组成世界上第一支全核动力特混舰队,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环球航行,途中没有加油和再补治,历时64天,总航程32600海里,充分显示了核动力的巨大续航力,开创了航空母舰发展的新纪元。该舰曾参加对古巴的海上封锁以及越南战争和科索沃战争,先后四次更换核燃料。现隶属于大西洋舰队,执行任务时搭载第3舰载航空联队,装备各型舰载机78架。

CVN68“尼米兹”写这是继“企业”号之后的第二艘核动力超级航空母舰,以二战时期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上将命名,1968年动工,1972年下水,1975年5月加入大西洋舰队服役,1987年转入太平洋舰队,母港设在布雷默顿,1998年3月进入位于诺福克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进行历时3年的大修,计划2002年完成。该舰标准排水量74042吨,满载排水量91487吨,总长333米,飞行甲板,宽76.8米,由2座A4W型压水式核反应堆提供动力,28万马力,航速30节以上,更换一次核燃料可连续运行13年,续航力达80-100万海里,可载各型舰载机90-100架,编制舰员5930人。“尼米兹”导采用了功率更大、结构更完善、寿命更长的A4W型核反应堆,并装备了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和“海麻雀”舰空导弹,服役时间可长达50年。1997年9月5日至1998年2月28日,该舰隶属太平洋舰队,搭载第9舰载航空联队,从美国西海岸的圣迭戈出发。横跨太平洋和印度洋,在炎热的波斯湾执勤3个月,参加了对伊拉克的空袭作战,然后又穿越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和大西洋,抵达美国东海岸的梅波特海军基地,在175天内环球航行一周。

CVN69“艾森豪威尔”号为尼米兹级的第2艘,以美国第34任总统命名,性能与“尼米兹”号一致,1977年服役,部署在大西洋舰队,母港为诺福克海军基地,曾参加波黑战争空袭波黑塞族武装,多次前往地中海和海湾执勤。该舰目前隶属太平洋舰队,搭载第7舰载航空联队,装备各型飞机80架。

CVN70“文森”号该舰以二战前海军的坚定支得者美国众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主席“卡尔·文森”命名,性能与尼米兹级前二艘一样,1982年3月加入大西洋舰队服役,1983年部署至太平洋舰队,母港为布雷默顿海军基地。该舰曾多次在海湾执勤,参加过对伊拉克的空袭作战,目前由第3航母大队司令指挥,搭载第11舰载航空联队,装奋各型飞机78架。

CVN71“罗斯福”号是尼米兹级的第1艘,以美国第26任总统命名,性能略有改进,满载排水量增至97574吨,1986年10月服役,部署在大西洋舰队,母港为诺福克海军基地。该舰曾参加海湾战争,1999年又参加了科索沃战争,在同级舰中实战经验最为丰富。目前搭载第8舰载航空联队,装备各型舰载机80架.并由2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2艘核潜艇和1艘快速战斗支援舰担负护航。

CVN72“林肯”号以美国最受拥戴的林肯总统命名。性能进一步改进,装载2900吨航空弹药和350万加仑航空汽油后,满载排水量达吨,是世界上第一艘超过10万吨的航空母舰。该舰1989年服役,先部署在大西洋舰队,1990年转入太平洋舰队,母港由诺福克移至华盛顿州的埃弗雷特。目前由,搭载第14舰载航空联队,装备各型飞机78架,配属2艘导弹巡洋舰、6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1艘核潜艇和3艘后勤舰,正在波斯湾执勤,每天出动舰载机对伊拉克进行空中监观和封锁。

CVN73“华盛顿”号以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命名,性能与“林肯”号一样,1992年服役,部署在大西洋舰队,母港为诺福克海军基地。目前隶属于第2巡洋舰驱逐舰大队,搭载第17舰载航空联队,装备各型飞机78架,正在地中海执勤,由导弹巡洋舰“诺曼底”号、驱逐舰“布里斯科”号和“加农”号、护卫舰“辛普森”号、核潜艇“安纳波利斯”号和“阿尔巴尼”号、快速战斗支援舰“供应”号担负护航。

CVN74“斯坦尼斯”号,这是尼米兹级的第7艘,1995年12月服役,是美海军第一艘装备IT-21“21世纪信息技术”系统,实现网络化的现代航空母舰,核动力装置也得到进一步改进,一次加注核燃料可连续运行23年,因此在45-50年的服役期内只需要换一次核燃料。该舰加入现役后先部署在大西洋舰队,1998年8月转入太平洋舰队,母港也由梅波特移至圣迭戈海至基地。2000年上半年,该舰搭载第9舰载航空联队各型飞机74架,首次前往西太平洋和波斯湾进行为期6个月的海外执勤。

CVN75“杜鲁门”号为美海军20世纪最后服役的航母,造价高达45亿美元。该舰以美国第33任总统命名,1993年至1996年建造,1998年7月服役,部署在了西洋舰队,母港为诺福克海军基地。目前,该舰正在中大西洋进行作战部署前的最后一次海上训练,由第2航母大队司令指挥,搭载第3舰载航空联队的飞机74架。

保持12艘大型航母编队,是美国国防部为“打赢两场几乎同时发生的战区战争”而确定的最低标准。在21世纪初,美海军将继续维持这一计划,到2008年,等10艘尼米兹级航母CVN77将接替“小鹰”号;而在研的CVNX级将于2006年开始建造,2013年接替“企业”号;第2艘CVNX级航母将于5年后取代“肯尼迪”号,届时,美海军航母将全部核动力化。

--------------------------------------------------------------------

在服役中的美国航舰:

I. 常规动力:

A. 小鹰级

1. 小鹰号 (CV-63)

2. 星座号 (CV-64)[已除役]

3. 肯尼迪号 (CV-67)

II. 核子动力:

A.

1. 企业号 (CVN-65)

B. 尼米兹级

1. 尼米兹号 (CVN-68)

2. 艾森豪威尔号 (CVN-69)

3. 卡尔文森号 (CVN-70)

4. 罗斯福号 (CVN-71)

5. 林肯号 (CVN-72)

6. 华盛顿号 (CVN-73)

7. 斯坦尼斯号 (CVN-74)

8. 杜鲁门号 (CVN-75)

9.里根号 (2003年服役) (CVN-76)

十二、“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尼米兹级是目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载机最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航空母舰,也是继“企业”号核航母之后,美国第二代核动力航空舰。首舰“尼米兹”号于1975年服役。该级舰的舰体和甲板采用高强度钢,可抵御半穿甲弹的攻击,弹药库和机舱装有63.5毫米厚的“凯夫拉”装甲,舰内设有23道水密横舱壁和10道防火隔壁,消防、损管和抗冲击等防护措施完备。能够承受3倍于埃塞克斯级航母受到的打击。它能够进行远洋作战夺取制空和制海权,攻击敌海上或陆上目标,支援登陆作战及反潜等。

该级舰现有8艘在役,1艘在建,1艘列入计划,是美国海军现役航空母舰的中坚。

1. “尼米兹”号 CVN68 1968年动工,1972年下水,1975年5月加入大西洋舰队服役,1987年转入太平洋舰队,母港设在布雷默顿,1998年3月进入诺福克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进行历时3年的大修,2002年完成。该舰标准排水量74042吨,满载排水量91487吨,总长333米,飞行甲板,宽76.8米,由2座A4W型压水式核反应堆提供动力,28万马力,航速30节以上,更换一次核燃料可连续运行13年,续航力达80-100万海里,可载各型舰载机90-100架,编制舰员5930人。“尼米兹”导采用了功率更大、结构更完善、寿命更长的A4W型核反应堆,并装备了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和“海麻雀”舰空导弹,服役时间可长达50年。1997年9月5日至1998年2月28日,该舰隶属太平洋舰队,搭载第9舰载航空联队,从美国西海岸的圣迭戈出发,横跨太平洋和印度洋,在炎热的波斯湾执勤3个月,参加了对伊拉克的空袭作战,然后又穿越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和大西洋,抵达美国东海岸的梅波特海军基地,在175天内环球航行一周。

2. “艾森豪威尔”号 CVN69 为尼米兹级的第2艘,以美国第34任总统命名,性能与“尼米兹”号一致,1977年服役,部署在大西洋舰队,母港为诺福克海军基地,参加波黑战争,多次前往地中海和海湾执勤。目前隶属太平洋舰队,搭载第7舰载航空联队,装备各型飞机80架。

3. “文森”号 CVN70 该舰以二战前海军的坚定支持者美国众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主席“卡尔·文森”命名,1982年3月加入大西洋舰队服役,1983年部署至太平洋舰队,母港为布雷默顿海军基地。该舰曾多次在海湾执勤,参加过对伊拉克的空袭作战,目前由第3航母大队司令指挥,搭载第11舰载航空联队,装备各型飞机78架。

4. “罗斯福”号 CVN71 满载排水量增至97574吨,1986年10月服役,部署在大西洋舰队,母港为诺福克海军基地。参加海湾战争,1999年参加科索沃战争,在同级舰中实战经验最为丰富。目前搭载第8舰载航空联队,装备各型舰载机80架.并由2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2艘核潜艇和1艘快速战斗支援舰担负护航。

5. “林肯” 号 CVN72 装载2900吨航空弹药和350万加仑航空汽油后,满载排水量达吨,是世界上第一艘超过10万吨的航空母舰。该舰1989年服役,先部署在大西洋舰队,1990年转太平洋舰队,母港由诺福克移至华盛顿州的埃弗雷特。目前搭载第14舰载航空联队,装备各型飞机78架,配属2艘导弹巡洋舰、6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1艘核潜艇和3艘后勤舰。

6. “华盛顿”号 CVN73 1992年服役,部署在大西洋舰队,母港为诺福克海军基地。目前隶属于第2巡洋舰驱逐舰大队,搭载第17舰载航空联队,装备各型飞机78架,由导弹巡洋舰“诺曼底”号、驱逐舰“布里斯科”号和“加农”号、护卫舰“辛普森”号、核潜艇“安纳波利斯”号和“阿尔巴尼”号、快速战斗支援舰“供应”号担负护航。

7. “斯坦尼斯”号 CVN74 1995年12月服役,是美海军第一艘装备IT-21“21世纪信息技术”系统,实现网络化的现代航空母舰,核动力装置也得到进一步改进,一次加注核燃料可连续运行23年,在45-50年的服役期内只需要换一次核燃料。该舰加入现役后先部署在大西洋舰队,1998年8月转入太平洋舰队,母港也由梅波特移至圣迭戈海军基地。2000年上半年,该舰搭载第9舰载航空联队各型飞机74架,首次航行是前往西太平洋和波斯湾进行为期6个月的海外执勤。

8. “杜鲁门”号 CVN75 1993年至1996年建造,1998年7月服役,部署在了西太平洋舰队,母港为诺福克。由第2航母大队司令指挥,搭载第3舰载航空联队的飞机74架。

9.“里根”号 CVN76 纽波纽斯船厂建造,1984年2月9日开工,将取代星座号航母。耗资40亿美元。

美国海军建造的最后一艘“尼米兹”级航空母舰,CVN-77,船体造价约为3.8亿美元,预计将在2008年服役,以取代现役的“小鹰”号航空母舰(CV-63)。这艘以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老)”命名的航空母舰希望能够成为承上启下的航母,为未来美国海军的航母积累经验,提供实验平台。美国海军在1995年开始设计、研制新一代航母CVNX。设计是全新的思路。有鉴于此,美国海军决定将CVN-77航母作为研发CVNX级航母相关科技的“过渡型”航母。

十三、美国航空母舰的现状与未来

目前美国海军现有2型3级12艘大型航空母舰,其中包括小鹰级常规动力母3艘、企业级核动力航母1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8艘。其中,除小鹰号母港设在海外航的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外,其余11艘的母港均在美国本土的五大航空母舰基地。

●小鹰号(CV—63),母港为日本横须贺。

●星座号(CV—64)、斯坦尼斯号(CVN—74),母港为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圣迭戈。

●卡尔·文森号(CVN—70),母港为美国华盛顿州的布雷默顿。

●林肯号(CVN—72),母港为华盛顿州的埃弗里特。

大西洋舰队方面:

●企业号(CVN—65)、尼米兹号(CVN—68)、艾森豪威尔号(CVN—69)、罗斯福号(CVN—71)、华盛顿号(CVN—73)、杜鲁门号(CVN—75),母港为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军港。

●肯尼迪号(CVN—67),母港为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梅波特(在不执行任务的时候用作训练航母)。

●里根号:目前还未部署。

保持12艘大型航母编队,是美国国防部为“打赢两场几乎同时发生的战区战争”而确定的最低标准。在21世纪初,美海军将继续维持这一计划。

2002年底,“里根号”将接替“小鹰”级中的“星座号”。到2008年,第10艘尼米兹级航母CVN77将接替“小鹰”号。而在研的CVNX级第一艘CVNX-1将于2006年开始建造,该舰将在CVNX-77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改进,2013年接替“企业”号。而第2艘CVNX级航母将于2021年取代“肯尼迪”号。届时,美海军航母中常规动力的“小鹰级”将全部退役,美国的航空母舰将全部核动力化。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美国海军2024财年 美国海军2024退役舰艇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美国海军2024财年 美国海军2024退役舰艇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题:美国海军2024财年 美国海军2024退役舰艇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405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