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对联 苏轼对联识遍天下字

国学综合

苏轼对联 苏轼对联识遍天下字

无上龙印围观:℉更新时间:03-07 07:17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苏轼对联 苏轼对联识遍天下字的文章,本文对文章苏轼对联 苏轼对联识遍天下字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苏轼对联 苏轼对联识遍天下字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发奋认识天下所有的字,立志读完人间全部的书。

典故

苏轼自少年时就才华出众, 在父亲苏洵和业师的教诲之下, 他博览群书, 学识广进。 但是, 他因才华横溢而慢慢骄傲起来, 自负之情, 溢于言表。 这一天, 他饮酒赋诗, 觉得意犹未尽, 来了写字的兴趣, 于是龙飞凤舞一般写了一副对联, 将之贴在大门上: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贴出对联后, 苏轼飘飘然陶醉于自满之中。 没多久, 这副对联招来了一位鹤发童颜的老翁前来观看。 他手拿一本小册子, 登门向苏轼请教。 老翁落座后, 笑着说: “闻说苏才子博学, 举世无双,老叟不才, 现不识书中几字, 还请赐教。”

苏轼接书一看, 只见异样篆体, 竟然一字不识。 他突然醒悟过来, 心想一定是来人看了我写的联语, 认为我自高自大, 所以特来警示我的。 他不觉羞愧难当, 连忙拜服在地, 称自己写那副对联是一时狂兴, 言过其实, 表示今后一定谦虚为人, 不骄不躁。 老翁听了颔首微笑, 连声称好。

送走老翁后, 苏轼立即在门联上各加两字,成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此后, 他不再狂妄, 而是孜孜不倦地攻读学问, 终于获得巨大的成就, 留下许多千古绝唱, 他本人也成为流芳百世的大文豪。

扩展资料

关于劝人多读书的诗词

1、《冬夜读书示子聿》——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2、《劝学诗》——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3、《偶成》——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译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4、《观书》——明代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译文:我对书籍的感情就像是多年的朋友,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忧愁还是快乐总有它的陪伴。眼前浏览过无数的文字后,胸中再无半点尘世间世俗的杂念。新鲜的想法源源不断的涌来用之不竭,像东风里花柳争换得形色簇新。漫跨着金鞍,权贵们犹叹芳踪难寻,谅也不信这书斋里别有春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轼

苏东坡写的对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这是典故:

苏东坡年少时曾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其父苏洵看见后,却为孩子感到担心,怕他小小年纪狂妄自大,自满自得,不够谦虚,于是,把对联改了一下: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东坡见了,脸红了,改变了自己的态度,更加发奋读书,终于取得非凡的成绩.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的完整对联是什么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的完整对联是“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这是少年苏东坡在一片赞扬声中,乘兴写的一副对联,他把这副对联贴在自家门前。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表明了苏轼的志气又不乏谦虚谨慎,从中认识到虚心使人进步、须正确认识自己、切不可骄傲自大。苏东坡大受启迪,才知道人世间的学问是无止境的。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苏轼对联 苏轼对联识遍天下字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苏轼对联 苏轼对联识遍天下字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签:苏轼对联两则

标题:苏轼对联 苏轼对联识遍天下字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334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