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衣 诗词 罗衫的古诗

国学综合

罗衣 诗词 罗衫的古诗

通玄神州围观:℉更新时间:03-05 15:28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罗衣 诗词 罗衫的古诗的文章,本文对文章罗衣 诗词 罗衫的古诗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罗衣 诗词 罗衫的古诗

“灯灭解罗衣”出自李白的那首诗?

首先呢,这句话应该是“灭烛解罗衣”,不是“灯灭解罗衣”

整首诗是:《寄远其七》

妾在舂陵东。君居汉江岛。一日望花光。往来成白道。

一为云雨别。此地生秋草。秋草秋蛾飞。相思愁落晖。

何由一相见。灭烛解罗衣。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关于罗的诗句古诗兔

1. 关于罗的诗句

关于罗的诗句 1. 带“罗”字的诗句有哪些

1.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释义:我轻轻地解开了绸罗的裙子,换上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

2.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释义: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我手执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

3.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薛逢《宫词》

释义:发髻梳理完毕,还要对镜反复端详,重换一件罗衣,注意加熏一些香料。

4.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鱼玄机

释义:写自己有诗才,却因为是女子,不能参与科举考试,空有满腹才情,无法与须眉男子一争长短,羡慕也是徒然。

5.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蚕妇》

释义:城里身穿丝绸服装的人,都是有权有势的富人。像她一样的劳动人民,即使养一辈子蚕,也是没有能力穿上“罗绮”的。

6.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绮三千。——李白《清平乐·一名忆萝月》

释义:秋季的王宫的夜,月光透过金边的窗户的间隙,娘娘的蚊帐里一对情人散着兰麝香,香烛渐渐落下灯芯的余烬、女郎你别说睡得孤独、后宫还有三千佳丽。

7.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李煜《临江仙》

释义:倚着楼窗的玉钩罗幕了望,惆怅地看着幕烟低垂。

8.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释义: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

9.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释义:记得与小苹初次相见,她穿着两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

10.解冻风来末上青,解垂罗袖拜卿卿——牛峤《柳枝·解冻风来末上青》

释义:冬去春来,柳枝绽出鹅黄嫩芽,低垂着如拂袖拜人。

2. 罗字的诗句

唐毛熙震云薄罗裙绶带长,满身新裛瑞龙香,翠钿斜映艳梅妆。

【浣溪沙 其五】南齐天子宠婵娟,六宫罗绮三千,潘妃娇艳独芳妍。 【临江仙 其一】牛希济东风寂寞,恨郎抛掷,泪湿罗衣。

【中兴乐(即湿罗衣)】凌波罗袜势轻轻。 【临江仙 其五】牛峤解冻风来末上青,解垂罗袖拜卿卿。

【杂曲歌辞 其一 杨柳枝】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采莲曲二首 其二】冯延巳波摇梅蕊伤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

【抛球乐 其一】微风帘幕清明近,花落春残,尊酒留欢,添尽罗衣怯夜寒。 【采桑子 其九】屏上罗衣闲绣缕,一晌关情,忆遍江南路。

【蝶恋花 其一】蜡烛泪流羌笛怨,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 【蝶恋花 其三】张泌马上凝情忆旧游,照花淹竹小溪流,钿筝罗幕玉搔头。

【浣溪沙 其二】斗钿花筐金匣恰,舞衣罗薄纤腰。 【思越人】李白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绮三千。

【清平乐 其二】李煜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临江仙】炉香闲袅凤皇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临江仙】和凝瑟瑟罗裙金缕腰,黛眉隈破未重描。 【杂曲歌辞 其一 杨柳枝】欧阳炯叠雪罗袍接武,团花骏马娇行。

【春光好 其五】天碧罗衣拂地垂,美人初著更相宜,宛风如舞透香肌。 【浣溪沙 其二】顾夐象纱笼玉指,缕金罗扇轻。

【遐方怨】鸳帏罗幌麝烟销,烛光摇。 【添声杨(即柳枝)柳枝】堪憎荡子不还家,谩留罗带结,帐深枕腻炷沈烟,负当年。

【酒泉子 其六】瑟瑟罗裙金线缕,轻透鹅黄香画裤。 【应天长】懒展罗衾垂玉箸,羞对菱花篸宝髻。

【木兰花(即玉楼春) 其三】莲冠稳篸钿篦横,飘飘罗袖碧云轻,画难成。 【虞美人 其六】薛昭蕴春满院,叠损罗衣金线。

【谒金门】唐末宋初孙光宪玉钗低压鬓云横,半垂罗幕,相映烛光明。 【临江仙 其二】无语,无绪,慢曳罗裙归去。

【风流子 其二】六幅罗裙窣地,微行曳碧波。 【思帝乡】宋无名氏可杀天心、故与多端丽,那更罗衣峭窄裁。

【瑞鹧鸪 其一】花如罗绮柳如绵。 【鹧鸪天】试著罗裳寒尚峭。

【苏幕遮】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 【浪淘沙令】向绮罗、丛里酌流霞,称觞客。

【满江红 寿妇人有二子登第,一为教,一为户】儿孙罗列劝金钟。 【鹧鸪天 寿尊长十一月初十】月下罗浮,一樽自笑。

【踏莎行 和赵制机赋梅】缕金罗带系抛球。 【小抛球乐/抛球乐】满庭罗绮流粲。

清朝画楼开宴。 【清平令破子/清平乐】缕衣罗薄暮云深。

【鹧鸪天 其一 上元词】万俟咏有十里笙歌,万家罗绮,身世疑在仙乡。 【安平乐慢 都门池苑应制】金阙南边,彩山北面,接地罗绮,沸天歌吹。

【醉蓬莱】马天骥借问罗浮鹤侣,还似先生否。 【城头月 赠梁弥仙】方千里玉炉细袅,鸳被半闲,萧瑟罗帏。

【四园竹】记密阁深闺,绣衾罗荐。 【齐天乐】西窗疑是故人来,费得罗笺诗几首。

【木兰花/玉楼春】毛滂行云何事恶。雨透罗衣薄。

【菩萨蛮 其七 新城山中雨】不如罗带,等闲便、结得同心。 【于飞乐 其二 代人作别后曲】钿晕罗衫烟色。

【调笑 其三 盼盼】非烟罗幕暖,宝熏秾。 【小重山 其四 家人生日】王之道青娥罗列竞消凝。

阁定眼边珠泪、做红冰。 【虞美人 其二 和孔纯老送郑深道守严州】强整罗衣临镜、学宫妆。

【南歌子 其七 书所见】。

3. 带“罗”的诗句有哪些

带“罗”的诗句有:

1.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释义: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织锦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薄。

2.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李清照

释义:我轻轻地解开了绸罗的裙子,换上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吧。

3.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琵琶行 / 琵琶引》唐·白居易

释义:打拍子敲碎了珍贵的首饰,血红的衣裙上有喝酒时留下了酒渍。

4.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五代·李煜

释义:五更的寒冷,即使身盖罗衾,也抵挡不住,忍耐不了。

5.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魏晋·陶渊明

释义: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

6.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宋·李煜

释义:炉里的香烟闲绕着绘饰凤凰的衾枕。但见她愁容满面空持罗带,怎能不令人回首恨依依。

7.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宋·李煜

释义:杜宇转化的子规在小楼西面夜夜泣血鸣啼。倚着楼窗的玉钩罗幕了望,惆怅地看着幕烟低垂。

8.红烛昏罗帐。《虞美人·听雨》宋·蒋

释义: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

9.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汉·佚名

释义:邻家有个贤良的女子,名叫秦罗敷,相貌出众,母亲为你去提亲。

10.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孔雀东南飞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汉·佚名

释义:左手拿着剪刀和界尺,右手拿着绫罗和绸缎。

4. 有“罗”字的诗词````

画【罗】织扇总如云,细草如泥簇蝶裙。——《竹枝词》黄莘田

龙湫之势高绝天,一线瀑走兜【罗】绵。——《大龙湫之瀑》袁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送人游吴》杜荀鹤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子夜秋歌》南北朝无名氏

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满江红》辛弃疾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古诗十九首》汉无名氏

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羽林郎》辛延年

【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美女篇》曹植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定情诗》繁钦

中有一人字金兰,被服纤【罗】蕴芳藿。——《拟行路难》鲍照

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子夜四时歌》南朝民歌

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东飞伯劳歌》萧衍

/

汉服有哪些好看的诗句?

1. 关于汉服的古诗句

关于汉服的古诗句 1.描写汉服的诗句

《秦宫诗》

【唐】李贺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楼头曲宴仙人语,帐底吹笙香雾浓。

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

秃衿小袖调鹦鹉,紫绣麻霞踏哮虎。

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

开门烂用水衡钱,巻起黄河向身泻。

皇天厄运犹曽裂,秦宫一生花底活。

鸾箆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

《和贾至散人早朝大明宫作》

【唐】王维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陌上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鞒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2.求古代诗歌里对汉服描写的句子,

秦宫诗 唐 李贺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楼头曲宴仙人语, 帐底吹笙香雾浓。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秃衿小袖调鹦鹉, 紫绣麻踏哮虎。

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

开门烂用水衡钱。 这是李贺写汉代美少年秦宫的诗古代描写男子服饰的诗好象不多见。

和贾至散人早朝大明宫作 唐 王维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本诗足见唐天子的服饰之华美以及大唐的气势。

陌 上 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 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鞒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这还有什么说的呢,相信这首诗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丽 人 行 唐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荷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际稳称身。

诗圣描写杨氏姐妹游曲江池作。虽含义多讽,但我们仍能看出唐代贵族的服饰是何等豪华。

永遇乐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三五:指元宵节。

铺翠冠儿:饰有翠羽的女式帽子。 捻金雪柳:元宵节女子头上的装饰。

簇带:妆扮之意。 这首能看出宋代元宵风俗还有当时人们穿着的情况。

欧阳修-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 这首词写歌女思念她的恋人.注意那个"梅妆" 梅妆: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作梅花妆,即在眉宇间画一朵梅花作为妆饰。

辛弃疾-汉宫春·立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馀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 这首词用立春日特有物景和风俗,抒发时不待我的感慨,并通过象征隐喻,寄托故国之思。

春幡:古代立春那天女子剪彩纸为燕形戴在头上,以示迎春,叫春幡。 堆盘:古时立春日做五辛盘,用黄柑酿酒,称作洞庭春色。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 此词写别后故地重游,引起对恋人的无限怀念。 两重心字罗衣:沈雄《古今词话》谓为衣领屈曲如心字。

国风·邶风·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 衣:外衣 裹:内衣 絺(吃):细葛布 绤(系):粗葛布 国风·鄘风·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

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

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

扬且之晳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

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 借华丽衣饰讽刺卫宣公夫人(原为他儿媳)姜宣荒淫无耻。 副:用假发编成的髻,上缀珠玉 笄:簪 珈:玉饰 象服:镶嵌珠宝绣满彩色花纹的华丽礼服 翟:绣长尾野鸡图案的礼服 鬒:乌发如云 髢:假发 瑱:玉耳饰 揥:搔头簪子 展:象服内的红色绉纱礼服 绁袢:贴身内衣 羽林郎 汉辛延年 胡姬年十五。

春日独当垆。 长裾连理带。

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

耳后大秦珠。 两鬟何窈窕。

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

两鬟千万余。 孔雀东南飞 汉乐府 鸡鸣外欲曙 ,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 ,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 ,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 ,耳著明月当。 指如削葱根 ,口如含珠丹。

纤纤作细步 ,精妙世无双。 长裙连理带 ,广袖合欢襦。

吴文英-渡江云·西湖清明 渐路入、仙坞迷津。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

--- 白居易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 腮不施朱面无粉。

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

圆鬟无鬓堆髻样, 斜红不晕赭面状。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

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 不知道唐代妇女是否真这样打扮,这明显是不懂化妆只知道往脸上倾泻化妆品 缭绫-念女工之劳也 白居易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

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 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

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去年中使宣口敕, 天上取样人间织。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

3.有关描写汉服的诗句

【名称由来】

从三皇五帝到明朝这一段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汉服是汉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的服装,每个民族都有属于特色的民族服装,汉服体现了汉族的民族特色。从三皇五帝到明代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汉服体系。博大精深、体系完备、悠久美丽的汉服,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大财富,是非常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 客观上的汉族人某些历史阶段的民族服装例如汉化旗装/旗袍/马褂等绝对不可以被称作“汉服”,因为它们与真正的汉服没有正常的演变衔接过程。

【基本特点】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配饰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

男装的式

“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传下来的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大带那种(秦汉服饰为代表),延续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蒙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日本和服最常见的式样便是如此。

自隋唐开始盛行的圆领衫(唐太宗李世民所穿)延续了唐、五代、宋、蒙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宋太祖,明太祖所穿均是这个类型服饰。至今日本天皇出席某些场合穿的服饰就是这种汉服的变种。

女装式样相对稍多些,但基本式样大体也只有两种:

大襟右衽交领这种(同样以秦汉服饰为代表)。

隋唐兴起的大襟低胸这种,同秦汉深衣不同的是服饰分为上衣下裳,不再像深衣那样衣裳连在一起。这两种女服式样对宋明时期以及日本朝鲜的民族服饰(女服)影响非常大。隋唐时期汉族妇女也穿过窄袖紧身翻领的胡服,但那些胡服基本是作为流行服饰来穿的(或者说是出于猎奇心理),并不是汉族传统民族服饰。宋明时期汉族妇女也穿过一些别的式样,但影响并不广。

大家看到了秦汉唐宋明服饰某些地方有些不同,但主体部分相同。西汉的深衣和明朝的汉服基本式样是相同的,只是在细枝末节上不同。共性是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裹带。其实象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裹带那种汉服在唐朝时期汉人依然在穿,不过在以长安为中心的北方以圆领为主,而在吴越地区则两者兼顾,宋明类似。日本和服就是在飞鸟奈良时期(中国唐朝时期)引进汉人服饰发展成为今天的日本和服。

汉族服饰的风格是怎样的呢?如果我们把汉族同欧洲民族相比的话,我们会发觉二者在许多方面都呈现明显的不同。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汉族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这一风格,这种袍服的主要特点是宽袍大袖,褒衣博带,形制虽然简单,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各一样,神采殊异,可塑性很强。我们现在虽然不能见到这种服装的千姿百态的原型,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汉代的帛画和魏晋隋唐遗留下的一些人物画中窥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令人浮想联翩。朴素平易的装束反而给他们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袍服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古汉服的鞋也是很讲究的,在传统绘画和戏曲中体现出,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元代修《辽史》时,甚至专门为汉服开辟了一个“汉服”条。

了民族融合。此后仅经过数十年时间,中原的鲜卑等各少数民族就基本上和汉族人民融为一体了。

4.提到“汉服”的古诗词句子有哪些

1,《赠兖州孟都督》

年代: 唐 作者: 韩翃

少年亲事冠军侯,中岁仍迁北兖州。露冕宁夸汉车服,

下帷常讨鲁春秋。后斋草色连高阁,事简人稀独行乐。

闲心近掩陶使君,诗兴遥齐谢康乐。远山重叠水逶迤,

落日东城闲望时。不见双亲办丰膳,能留五马尽佳期。

北场争转黄金勒,爱客华亭赏秋色。卷帘满地铺氍毹,

吹角鸣弦开玉壶。愿学平原十日饮,此时不忍歌骊驹。

2,《赠魏国宪穆公主挽歌词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权德舆

汉制荣车服,周诗美肃雍。礼尊同姓主,恩锡大名封。

外馆留图史,阴堂闭德容。睿词悲薤露,千古仰芳踪。

秦楼晓月残,卤簿列材官。红绶兰桂歇,粉田风露寒。

凝笳悲驷马,清镜掩孤鸾。愍册徽音在,都人雪涕看。

3,《阴山女歌》

年代: 宋 作者: 晁说之

阴山女汉服,初裁泪如雨。

自看颜色宜汉装,琵琶岂复传胡谱。

赤车使者传琵琶,翩然雌凤随凰去。

岂不怜此女儿心,父母生身远有祖。

平生父母九原恨,得幸一朝收拾取。

使者高义重咨嗟,衣裳盟会其敢许。

汉装汉曲阴山坟,七十年来愁暮云。

即今山川还汉家,泉下女儿闻不闻。

谁将一樽内库酒,招此芳魂亦何有。

崔卢旧族自豪英,顾此女儿惭色否。

巍巍之功惟陛下,万岁百男固宗社。

赫赫雷电暂出车,陶陶韶濩咏归马。

墨庄侍读如尚在,应有好辞献寿斝。

4,《耄志十首》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尧言播告几丝纶,服汉衣冠易介鳞。

羞战黑山为虏将,俾王青社备藩臣。

招怀河北来降者,响附山东听诏人。

可惜蹉跎隳晚节,圣恩尚许庙为神。

5,《再次韵赵佥判投赠》

年代: 宋 作者: 项安世

天街何日雨云乾,梦想王孙白玉颜。

一日能从晦严子,十年不负会稽山。

吟诗可但师唐白,服礼终期类汉间。

万事总当发廕户,己私除尽即心闲。

6,《次韵公绍贺崇静之赐金紫》

年代: 唐 作者: 朱长文

久脱朝衣袭野裳,亲逢盛旦日重光。

耕田凿井尧民事,垂组怀黄汉服章。

诸老相欢陶圣治,两宫遥祝与天长。

谪仙才调今谁是,肯解金龟燕夕阳。

7,

《客北平闻行人之语感而成诗(四首)》

年代: 明 作者: 宋讷

虎将朱旗直指燕,燕山王气便萧然。

轻如晋武平吴日,远似唐皇幸蜀年。

朝市夜沉三辅月,禁闱寒断六宫烟。

延春阁上秋风早,散作哀音泣播迁。

将士城门解甲初,不知相府已收图。

霓裳宫女吴船载,胡服朝臣汉驿趋。

甲第松筠几家在,名园花草一时无。

行人千步廊前过,犹指宫墙说大都。

相臣无策奏岩廊,倾国倾城总祸殃。

同辇谁辞婕妤诏,后庭多学丽华妆。

出墙御柳先零雨,入塞宫花半谢霜。

毕竟玉颜成底事,空遗残粉污椒房。

几回人起乱中华,僣赏轻颁将相麻。

示俭岩宸空植草,助娇上苑浪移花。

当年翠辇三山路,此日毡车万里沙。

自古国亡缘女祸,天魔直舞到天涯。

5.形容古装的诗词

1.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远。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2.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

3.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4. 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5.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徽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6.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7. 云一涡,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8. 那女子容色绝美,欣长苗条,垂首燕尾形的发簪,优美的娇躯玉体,身着浅绿色的罗衣长褂,在烛光散射下熠熠生辉,弥漫着仙气,淡然自若,清逸脱俗,犹如不食烟火,天界下凡的美丽仙女。

9. 眸含春水清波流盼,头上倭堕髻斜插碧玉龙凤钗。香娇玉嫩秀靥艳比花娇,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一颦一笑动人心魂。

10. 额头方正蛾眉细,笑靥醉人真美丽,秋波流动蕴情意。

11.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12. 碧绿的翠烟衫,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身披翠水薄烟纱,肩若削成腰若约素,肌若凝脂气若幽兰。娇媚无骨入艳三分。

13. 灿若星辰的眼眸,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痛楚亦沧桑,竟仍清澈地如一汪秋水。

14.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5.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16.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17. 美女妖且闲,采桑岐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皎腕约金环。

18. 沉鱼落雁,羞花闭月。

19. 肤如凝脂,面如白玉。

20.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21. 寐含春水脸如凝脂,白色牡丹烟罗软纱,逶迤白色拖地烟笼梅花百水裙,身系软烟罗,还真有点粉腻酥融娇欲滴的味道。

6.秋天汉服美女描写诗句

秦宫诗 唐 李贺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楼头曲宴仙人语, 帐底吹笙香雾浓。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秃衿小袖调鹦鹉, 紫绣麻踏哮虎。

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

开门烂用水衡钱。 这是李贺写汉代美少年秦宫的诗古代描写男子服饰的诗好象不多见。

和贾至散人早朝大明宫作 唐 王维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本诗足见唐天子的服饰之华美以及大唐的气势。

陌 上 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 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鞒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这还有什么说的呢,相信这首诗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7.描写服装的诗句

1、燕赵多佳人 汉无名氏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2、竹枝词 黄莘田

画罗织扇总如云,细草如泥簇蝶裙。

3、咏苎萝山 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4、美女篇 曹植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罗衣 诗词 罗衫的古诗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罗衣 诗词 罗衫的古诗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签:罗衫意思

标题:罗衣 诗词 罗衫的古诗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309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