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十四之江南古诗朗读视频 江南古诗朗读视频慢读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送杜十四之江南古诗朗读视频 江南古诗朗读视频慢读的文章,本文对文章送杜十四之江南古诗朗读视频 江南古诗朗读视频慢读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初中必备古诗文言文朗读
1.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六十一篇音频
雅鹿鸣之什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々.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 初中生必背50首文言文
下面是<<;初中生必背古诗文>>;中的50首古诗文名称,你看看吧.
(1)关雎
(2)蒹葭
(3)观沧海
(4)饮酒
(5)北固山下
(6)使至塞上
(7)闻王昌龄迁龙标遥有此寄
(8)行路难
(9)望岳
(10)春望
(1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赚
(15)观刈麦
(16)钱塘湖春行
(17)雁门太守行
(18)壁
(19)泊秦淮
(20)夜雨寄北
(21)无题
(22)相见欢
(23)渔家傲
(24)浣溪沙
(25)飞来峰
(26)江城子·密州出猎
(27)水调歌头
(28)破阵子
(29)过零丁洋
(30)天净沙·秋思
(31)山坡羊·潼关怀古
(32)己亥杂诗
(33)陌上桑
(34)龟虽寿
(35)归园田居
(36)木兰辞
(37)望洞庭赠鸡毛蒜皮丞相
(38)渡荆门送别
(39)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40)黄鹤楼
(41)题破山寺后禅院
(42)厅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3)秋词
(44)忆江南
(45)浣溪沙
(46)醉花阴
(47)别云间
(48)论诗
(49)登飞来峰
(50)清平乐
3.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
论语十则
——孔夫子的智慧板书 【春秋】孔 子
鱼,我所欲也
——世界上最难的选择 【战国】孟 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安乐与苦难之间 【战国】孟 子
曹刿论战
——智慧的声音与回响 《左传》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人内心的明镜 《战国策》
出师表
——历史与我们内心的荒莽 【三国】诸葛亮
桃花源记
——诗人的精神乌托邦 【晋】陶渊明
三峡
——山川世界的无尽前沿 【北魏】郦道元
马说
——知音的古典之殇 【唐】韩 愈
陋室铭
——诗人的精神草庐 【唐】刘禹锡
小石潭记
——自然界的清灵之梦 【唐】柳宗元
岳阳楼记
——岳阳楼上的隐居者 【宋】范仲淹
醉翁亭记
——太守的梦境花园 【宋】欧阳修
爱莲说
——一朵莲花的精神史 【宋】周敦颐
记承天寺夜游
——夜色弥漫中的行吟 【宋】苏 轼
送东阳马生序
——风雪中的一卷线装书 【明】宋 濂
关雎
——诗经里的桃花流水 《诗经》
蒹葭
——历史上最美的秋天 《诗经》
观沧海
——沧海之上,星空之下 【汉】曹 操
饮酒
——一个人的菊花和酒 【晋】陶渊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烟尘弥漫的他乡路 【唐】王 勃
次北固山下
——晨曦中的青山绿水 【唐】王 湾
使至塞上
——塞外的长河落日 【唐】王 维
闻王昌龄左迂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的愁心明月 【唐】李 白
行路难
——李白的漫漫精神之路 【唐】李 白
望岳
——对古老泰山的尊崇 【唐】杜 甫
春望
——春天的残花之痕 【唐】杜 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草庐的风雨故事 【唐】杜 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风雪中的离别之歌 【唐】岑 参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的春色烟柳 【唐】韩 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颠簸的人生苦旅 【唐】刘禹锡
观刈麦
——生活的守望者 【唐】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春光明媚的日子 【唐】自居易
雁门太守行
一一遥想当年漫天秋色 【唐】李 贺
赤壁
一一忧愁的历史词典 【唐】杜 牧
泊秦淮
——烟雨秦淮河 【唐】杜 牧
夜雨寄北
——雨夜的忧思 【唐】李商隐
无题
——灿烂星空下的月光之歌 【唐】李商隐
相见欢
——秋天寂寞的梧桐树 【南唐】李 煜
渔家傲
——古典的牵挂 【宋】范仲淹
浣溪沙
——瞬间的华丽与凋零 【宋】晏 殊
登飞来峰
——闪光的智慧 【宋】王安石
江城子
——苏轼的放达与沧桑 【宋】苏 轼
水调歌头
——月光里的流年似水 【宋】苏 轼
游山西村
——柳暗花明的历程 【宋】陆 游
破阵子
——灯花之下的寒光 【宋】辛弃疾
过零丁洋
——宋朝的山山水水 【宋】文天祥
天净沙
——斜阳下的忧伤之思 【元】马致远
山坡羊
——悲痛的黄土 【元】张养浩
己亥杂诗
——晚清的浪漫与迷失 【清】龚自珍
4. 初中所有需要背诵的古诗和文言文
1.孔子语录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曹刿论战 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6.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潜
8.三峡 郦道元 9.杂说(四) 韩愈
10.陋室铭 刘禹锡
11.小石潭记 柳宗元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13.醉翁亭记 欧阳修
14.爱莲说 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17.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
18.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19.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20.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
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
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26.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27.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
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
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
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
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
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
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9
5. 初中生必背古诗词70首
您好,我查了一下初中三年苏教版的课本,必备的古诗有这些
关雎
蒹葭
观沧海
饮酒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次北固山下
使至塞上
闻王昌龄迁龙标遥有此寄
行路难
望岳
春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赚
观刈麦
钱塘湖春行
雁门太守行
赤壁
泊秦淮
夜雨寄北
无题
相见欢
渔家傲
浣溪沙
登飞来峰
江城子·密州出猎
水调歌头
破阵子
过零丁洋
天净沙·秋思
山坡羊·潼关怀古
己亥杂诗
陌上桑
龟虽寿
归园田居
木兰辞
望洞庭赠鸡毛蒜皮丞相
渡荆门送别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黄鹤楼
题破山寺后禅院
厅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秋词
忆江南
浣溪沙
醉花阴
别云间
论诗
祝您好运!
6. 初中必背古诗文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一、七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背诵【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西江月】(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二)、课外古诗词背诵【龟虽寿】(曹操 东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 *** 花。【浣溪沙】(晏殊"宋)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南宋)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
7. 初中语文必背古诗文
孔子语录鱼我所欲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 出师表 桃花源记 三峡 杂说(四) 陋室铭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爱莲说 记承天寺夜游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关雎 蒹葭 观沧海 饮酒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次北固山下 使至塞上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行路难 望岳 春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观刈麦 钱塘湖春行 雁门太守行 赤壁 泊秦淮 夜雨寄北 无题 相见欢 渔家傲 浣溪沙 登飞来峰 江城子·密州出猎 水调歌头 游山西村 破阵子 过零丁洋 天净沙·秋思 山坡羊·潼关怀古 己亥杂诗。
8. 初中必背古诗词
《诗经》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汉乐府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送杜十四之江南的解释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 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译文:
荆州和东吴是接壤的水乡,
你离去的时候春天的江水正渺渺茫茫。
太阳将要落山远行的小船要停泊在何处?
抬眼向天尽头望去真让人肝肠寸断忧伤之极。
这是一首送别诗。揆之元杨载《诗法家数》:“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如果说这是送别诗常见的写法,那么,相形之下,孟浩然这首诗就显得颇为出格了。
诗题一作“送杜晃进士之东吴”。唐时所谓“进士”,实后世所谓举子(举进士)。得第者则称“前进士”。看来,杜晃此去东吴,是落魄的。
诗开篇就是“荆吴相接水为乡”(“荆”指荆襄一带,“吴“指东吴),既未点题意,也不言别情,全是送者对行人一种宽解安慰的语气。“荆吴相接”,恰似说“天涯若比邻”,“谁道沧江吴楚分”。说两地,实际已暗关送别之事。但先作宽慰,超乎送别诗常法,却别具生活情味:落魄远游的人不是最需要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么?这里就有劝杜晃放开眼量的意思。长江中下游地区,素称水乡。不说“水乡”而说“水为乡”,意味隽永:以水为乡的荆吴人对飘泊生活习以为常,不以暂离为憾事。这样说来虽含“扁舟暂来去”意,却又不著一字,造语洗炼、含蓄。此句初读似信口而出的常语,细咀其味无穷。若作“荆吴相接为水乡”,则诗味顿时“死于句下”。
“君去春江正渺茫”。此承“水为乡“说到正题上来,话仍平淡。“君去”是眼前事,“春江渺茫”是眼前景,写来几乎不用费心思。但这寻常之事与寻常之景联系在一起,又产生一种味外之味。春江渺茫,正好行船。这是喜“君去”得航行之便呢?是恨“君去”太疾呢?景中有情在,让读者自去体味。这就是“素处以默,妙机其微”(司空图《诗品·冲淡》)了。
到第三句,撇景入情。朋友刚才出发,便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联系上句,这一问来得十分自然。春江渺茫与征帆一片,形成一个强烈对比。阔大者愈见阔大,渺小者愈见渺小。“念去去千里烟波”,真有点担心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句中表现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心。同时,揣度行踪,可见送者的心追逐友人东去,又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这一问实在是情至之文。
前三句饱含感情,但又无迹可寻,直是含蓄。末句则卒章显意:朋友别了,“孤帆远影碧空尽”,送行者放眼天涯,极视无见,不禁心潮汹涌,第四句将惜别之情上升到顶点,所谓“不胜歧路之泣”(蒋仲舒评)。“断人肠”点明别情,却并不伤于尽露。原因在于前三句已将此情孕育充分,结句点破,恰如水库开闸,感情的洪流一涌而出,源源不断。若无前三句的蓄势,就达不到这样持久动人的效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诗文赏析:
这首采莲曲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将它们的欢乐之情充分透露了出来。诗的前三句是主体,后四句只是敷演第三句“鱼戏莲叶间”,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
主体部分的三句,描绘江南采莲风光,实际着重于表现采莲人的快乐。开头“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首先把读者引入一个碧叶鲜丽、小舟穿行的画面。“何田田”流露出感叹、赞美的语气,本身是带有情绪的。虽然没有写人,人已在其中。
如此良辰美景,旖旎风光,采莲的人们自然免不了一场嬉闹。何况,采莲的活儿,习惯上总是由年轻的女孩子干的,她们平日拘束得紧,如今似鸟出笼,更兼结伴成群,欣喜活泼,自是如水荡漾。
然而诗在这里逗了一逗,却不再写下去,转笔落到“鱼戏莲叶间”。开头两句之后,本该有人的“戏”,作者却将它转嫁为鱼的“戏”。
这就是移情的表现。但虽是写鱼,“戏”的情绪却是从上二句流贯而来的。采莲人的情趣自在。采莲人本是快乐的,看到成群的鱼儿倏忽往来,潜沉浮跃,似乎自己也同鱼一样,轻松活泼其中。不过,这里也并不是比喻、象征的手法,“鱼戏”也是实景,是一个完整画面中的一部分,自由自在,无挂无碍。
至此,诗意本已完足。后四句只是将“鱼戏莲叶间”逐一铺展为鱼戏莲叶之东、西、南、北。然而缺此四句,全诗即索然无味。因为诗的功效,主要在于给读者以美的感动。
而“鱼戏莲叶间”一句,叙述的意味重于描写,又是孤零零一句,实在无法造成足以感动读者的浓郁气氛,必待于后四句的铺排渲染。这四句诗稚拙而又神奇。
第一,它就这么简简单单地东、西、南、北一路写下来,却让读者好像眼见到一群鱼儿倏忽往来、轻灵活泼的样子。第二,这种简单的重复,造成了明快的节奏感。
因此诗的形象、情绪,不仅通过语言的意义作用呈现出来,而且在语言的节奏中流泻出来。第三,一个简单而完整的旋律,经过歌唱、诵咏,会在人的感觉中形成自我重复,长久地萦回不息。所以,有了这四句,鱼群,也是采莲人的活泼轻快,才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诗人把采莲人的快乐转化为“鱼乐”的时候,这种快乐就脱离了具体的背景和原因,成为一种单纯的、空灵的情绪,达到浑然忘我的境界。作品本身并没有正面描写过一个人物,但从字里行间以及描绘的特定环境,都能引发读者的联想,也可窥见歌者的心态。这种含而不露的艺术手法,非常耐人寻味。
这首诗在乐府分类中属《相和歌辞》,“相和歌”本是两人唱和,或一个唱、众人和的歌曲,故“鱼戏莲叶东”四句,可能为和声。
故此诗的前两句可能为男歌者领唱;第三句为众男女合唱;后四句当是男女的分组和唱。如此,则采莲时的情景,更加活泼有趣,因而也更能领会到此歌表现手法的高妙。
诗中“东”“西”“南”“北”并列,极易流于呆板,但此歌如此铺排,却显得文情恣肆,极为生动,从而充分体现了歌曲反复咏唱,余味无穷之妙。
体裁介绍:
乐(yuè)府,本指管理音乐的官署,后来成为诗歌的一种体裁。它初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也被用以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宋元以后的词、散曲和剧曲。
因配合音乐,有时也被称为乐府。汉乐府中民歌占多数,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思想感情,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送杜十四之江南古诗朗读视频 江南古诗朗读视频慢读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送杜十四之江南古诗朗读视频 江南古诗朗读视频慢读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