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美国疫情 美国3月27日新增病例

国学综合

3月27日美国疫情 美国3月27日新增病例

藏海花围观:℉更新时间:03-05 10:29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3月27日美国疫情 美国3月27日新增病例的文章,本文对文章3月27日美国疫情 美国3月27日新增病例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3月27日美国疫情 美国3月27日新增病例

美国新冠确诊人数单日又增3万,抗议者竟然要求逮捕比尔盖茨,你怎么看...

比尔盖茨:如果有什么东西在未来几十年,可以杀掉上千万人,那更有可能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不是战争,而是微生物!

比尔盖茨在2021年的一次演讲中发表了上述言论,不曾想多年后的今天,预言居然变成了现实。一种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毒肆虐全球,现已累计感染人数超过290万,其中感染病例接近100万的美国成为了新冠疫情的重灾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美国民众要将矛头指向比尔·盖茨呢?

图一:比尔盖茨演讲截图

美国疫情最新进展如何?

截止北京时间4月27日中午12点,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达例,累计死亡病例55415例,其中单日新增确诊病例30554例,单日新增死亡病例1256例,四项数据均为“全球之最”!毫无疑问,美国国内新冠疫情几近失控。对于美国越发严峻的疫情形势,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图二:美国民众集会抗议

4月26日,比尔·盖茨在接受采访时谈到:现在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抗击疫情上,而不是去指责(中国)。中国采取了很多正确的防控措施,反观现下的美国出现了很多错误的说法(指责中国)。原本美国被看好,现在却表现的很糟糕。

美国部分民众为何要求逮捕比尔·盖茨?

基于美国疫情越发严峻的情况,比尔·盖茨多次提出宝贵建议,且拿出上亿美金用来支持研制新冠病毒疫苗。按理说,美国民众应该感谢比尔·盖茨的慷慨援助。然而,情况截然相反。图三:比尔盖茨

根据美媒《奥斯汀美国政治家报》报道,德克萨斯州政府前聚集了大量抗议者,这些人没有任何防护措施,高举示威牌,要求德州政府解除“居家令”、“重启经济”。值得一提的是,在抗议人群中,居然夹杂着“逮捕比尔·盖茨”的声音,这又是为何呢?

这就与文章开篇提到的那次讲话有关,根据《纽约时报》报道:不少抗议者拿着比尔·盖茨的演讲视频说事,认为他想利用这次疫情谋取私利!所以,才会要求将其逮捕!图四:美媒报道截图

不过,也有网友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是比尔·盖茨近期的言论惹怒了部分美国民众,比如夸赞中国防控疫情的措施做的好、指责美国表现得一塌糊涂等。

从“要求逮捕比尔·盖茨”事件来看,反衬出部分美国民众的无知。实际上,自美国疫情爆发以来,上至美国总统特朗普,下至美国平民百姓,都不同程度的刷新了世人的认知。

总之,美国要想尽快稳定新冠疫情,就必须放下执拗与偏见,尽可能听从医生、专家的建议,否则美国将危矣!

新一波新冠感染潮来袭!各国重视疫苗“加强针”,猴痘病毒快速扩散_百度...

传播速度更快、免疫逃逸更强的奥密克戎亚型BA.4、BA.5,正在引发新一轮的感染潮。其中,BA.4、BA.5已经成为美国的最主流毒株,占比超过52%;欧洲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法国7日平均感染数达到6.9万例,相比5月末增长超330%;英国的感染病例一周内增加超过40%,新冠住院率也上升了23%;德国的单日确诊病例数也超过10万;值得警惕的是,受BA.4、BA.5的袭扰,亚洲地区的部分国家疫情也出现了抬头迹象,新加坡副总理LawrenceWong警告称,不排除再次收紧新冠限制政策的可能性。

面对传播速度更快的奥密克戎BA.4、BA.5,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疫苗“加强针”的接种。当地时间周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独立疫苗专家小组召开紧急会议,以19比2的投票结果,建议在秋天接种针对奥密克戎变体的新型疫苗。

当前,美国和欧洲地区还面临着猴痘疫情扩散的挑战,美国疾控中心表示,将部署30万剂猴痘疫苗。另外,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表示,2022年秋季还将提供160万剂Jynneos天花疫苗。

新一波新冠感染潮

奥密克戎亚型BA.4、BA.5,正在席卷全球。

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奥密克戎亚型BA.4、BA.5已经成为美国疫情的主导毒株。当地时间6月28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截至6月25日的一周,BA.4、BA.5导致了美国大约52%的新增感染,而在5月初,BA.4、BA.5只占新增感染病例的1%。由此可见,BA.4、BA.5极其恐怖的传播速度。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高级疫苗官员彼得·马克斯表示,新冠病毒的快速进化“令人不安”,免疫力下降再加上新的变种,增加了美国爆发新冠大流行的风险。

当地时间6月28日,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HU)数据,当天新增确诊病例达例,单日新增死亡病例达522例。

世卫组织(WHO)在最新的一份报告中警告称,奥密克戎亚型BA.4、BA.5正在全球范围内激增,在一些国家,病例的增加还导致住院和重症病例激增。

欧洲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其中,法国再次创下单日检测出超过10万个阳性病例的纪录,27日报告了例新增感染,7日平均感染数达到6.9万例,相比5月末的1.6万例,增长超330%。

法国卫生部长BrigitteBourguignon呼吁,法国人应该重新开始在拥挤的地区佩戴口罩,尤其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中。

在法国对岸的英国,新冠感染率也正在急剧上升。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感染病例一周内增加超过40%,新冠住院率也上升了23%。英国《金融时报》分析了新冠病毒感染和入院数据的称,在法国、英国,因新冠住院人数已经有所增加,BA.5亚变体正在飞速蔓延。

另外,德国的单日确诊病例数也超过10万。当地时间27日,德国报告的新增病例达14.2万例,7日平均新增82750例,这两个数字相比6月初增加了1.9倍、1.7倍。德国卫生部长KarlLauterbach建议,德国人重新在室内佩戴口罩,并认为,德国应在冬季前通过新的感染保护法。

截至目前,奥密克戎亚型BA.4、BA.5已成为美国、南非、英国、法国、葡萄牙、以色列等国的主要流行毒株。

值得警惕的是,受BA.4、BA.5的袭扰,亚洲地区的部分国家疫情也出现了抬头迹象。

6月29日,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通报,韩国当天新增新冠确诊病例10463例,这是自6月9日以来,韩国的日增确诊病例首次升至万例以上。韩国政府警告,病毒的繁殖率(R0)已从6月第一周的0.74升至1,随着奥密克戎亚型BA.4、BA.5的传播和更多的暑期旅行,新冠传播可能再次加速。

同时,新加坡的疫情也出现了反弹。6月28日,新加坡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其单日新增感染病例达11504例,是3月22日以来的最高感染量。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称,新加坡的下一波新冠感染比预期来得更早。

新加坡副总理LawrenceWong于27日警告称,不排除政府再次收紧新冠限制政策的可能性。当日,新加坡报告了第一例新冠导致的儿童死亡病例。

新型疫苗“加强针”计划

面对传播速度更快的奥密克戎BA.4、BA.5,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疫苗“加强针”的接种。

奥密克戎BA.4、BA.5具备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的同时,疫苗的保护作用也随着时间推延而降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提供的数据显示,在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接种疫苗150天后,接种三剂疫苗预防奥密克戎的有效率仅为19%。

当地时间周二,FDA的独立疫苗专家小组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新冠疫苗接种计划,最终以19比2的投票结果,建议在2022年秋天接种针对奥密克戎变体的新型疫苗,公共卫生官员们预计,届时将出现新一轮新冠确诊病例数激增。

FDA疫苗部门负责人PeterMarks博士表示,必须认真考虑今年秋天发起一场“加强针活动”,新冠疫苗与流行毒株的匹配越好,可能就意味着疫苗的有效性越高,保护的持久性也可能更好。

此前,欧洲各国也陆续发布了新冠疫苗第四剂的接种计划。其中,西班牙宣布,考虑接近秋季时,针对全国居民进行第四剂新冠疫苗接种,根据西班牙政府通过欧盟与制药公司签署的合同,届时适应奥密克戎亚变体的新疫苗将到达。

但各大疫苗厂商的疫苗仍是针对奥密克戎BA.1的原始版本,对正在流行的奥密克戎BA.4、BA.5有效性并不理想。

辉瑞和Moderna提供了基于数百人的小型研究的数据显示,与针对原始毒株的疫苗相比,他们的奥密克戎疫苗显著提高了对BA.1的免疫反应,但对BA.4、BA.5的免疫反应似乎不太理想。

然而,美国当前的主流毒株已经不再是BA.1,而是传播速度更快、免疫逃逸更强的BA.4、BA.5。

因此,FDA小组成员建议,疫苗生产商以奥密克戎BA.4、BA.5为目标来生产新型疫苗。需要指出的是,针对另一种亚变体的新型疫苗,单研发和生产过程大约需要3个月。

另外,美国的秋季“加强针活动”还面临着资金问题。截至目前,美国国会并没有拨款给美国购买额外的新型疫苗。美国白宫警告称,如果没有更多的资金,美国可能不得不在秋季仅为老年人等风险最高的人限量注射新冠疫苗。

另一个挑战

当前,美国和欧洲地区还面临着猴痘疫情扩散的挑战。

截至目前,全世界49个国家已经累计报告了4700多例猴痘病例。其中,大部分病例出现在欧洲与美国,其中欧洲国家报告的确诊猴痘病例数量占总量的84%。

另外,美国CDC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美国已经在27个州和华盛顿特区确认了至少306例猴痘病例,而一周前的病例数仅为156例。

面对猴痘确诊病例的快速增加,美国卫生官员于6月28日宣布,将扩大猴痘疫苗建议接种范围并加大疫苗供给,以应对美国近来感染病例增多的情况。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表示,美国将立即从国家战略储备中释放5.6万剂Jynneos天花疫苗,随后将在未来几周内释放另外24万剂。另外,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表示,2022年秋季还将提供160万剂Jynneos疫苗。

Jynneos是美国FDA唯一批准的用以预防猴痘的疫苗,生产厂商为丹麦巴伐利亚北欧公司,适用于18岁及以上的天花或猴痘高危人群。

CDC建议,那些已经确认或疑似接触过猴痘的人接种疫苗,接种时间越快越好,应该在接触病毒的两周内接种疫苗。

在猴痘感染病例迅速攀升的情况下,美国接种需求非常旺盛。据《纽约时报》报道,首都华盛顿卫生部门27日提供300个猴痘疫苗接种预约名额,不到15分钟全部约满。

值得注意的是,纽约是美国猴痘疫情暴发的重灾区,自5月初以来,纽约市已有约30人感染猴痘,并呈蔓延趋势,上周感染人数上升了60%,目前纽约市的感染人数占全美总感染人数超过20%。

如果想实时了解更多财经要闻,欢迎关注我们。

准确率一度100%!清华校友神预测美国疫情

近来,一个关于美国和欧洲疫情数据的神预测的日更博客,在网上火了。

- 3月27日起的连续10天里,该博客对美国感染人数的预测准确率都在90%以上,其中在4月4日准确率接近100%。

- 3月31日,该博客预测美国疫情将在8-10天内当检测人数超过200万的时候出现断崖式下跌;7天之后,也就是4月6日,美国疫情数据出现断崖式下跌,增幅从12.43%降为8.13%这篇文章引起了巨大反响,阅读量超过134万。

- 3月27日以来,该博客对欧洲感染人数的每日预测平均准确率达到97%,其中在4月份的前五天,预测准确率接近100%。

李志斌对美国感染人数的预测,准确率高达90%

对此,有网友评论称:大神,病毒都听你的,绝了。

要知道,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是一个涉及到政治、经济、地理等诸多复杂因素的全球性重大公共事件,对具体人数的预测听起来就像是天方夜谭,准确率更是一门玄学所以,能够实现上述的预测成绩,这个博客背后的博主堪称是当代神算子了。

那么,这位神算子是怎么炼成的?

清华大学毕业+8年市场预测经验

这个博客背后的博主,也就是神算子本人,名为李志斌。

李志斌,1980到1985年就读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1985到1994年,他就读并就职于中科院,三十岁担任副研究员、产品部主任、所长助理,1994年移居新西兰,后定居香港至今,现任香港致佳物流软件有限公司、香港易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志斌博客截图

在李志斌所在的这两家公司中,前者的主营业务是物流系统开发;后者有香港中文大学背景,主要业务是市场需求预测,也就是为企业提供在未来3到6个月内特定区域的产品需求、价格波动等方面的数据分析和预测。

李志斌表示,他从2012年开始进入数据分析和预测领域,由于易经公司的香港中文大学背景,李志斌也从教授们那里耳濡目染学了不少东西。

另外,从技术层面来说,李志斌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学习经历,也让他在软件建模、大数据分析等方面已经形成一个完备的知识体系;同时,清华大学的理工科学风和背景,也让他更加重数据、重证据、重例举,而不是重结论。

所有这些加起来,让李志斌对数据非常敏感。

去年底今年初,武汉开始报告病例,香港也出现疑似新冠病毒患者,这让长期身在香港的李志斌颇为警惕;到了2021年1月7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宣布新冠肺炎为法定传染病,并开始向公众通报疫情数据,由此,李志斌开始了对新冠肺炎相关数据的追踪。

从那时开始,李志斌每天早上起来进行集中数据采集,一开始只是武汉、湖北、香港的数据,后来是内地其他地区数据,到了1月下旬,开始收集海外数据,并整理成Excel表,同时开始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数据建模,并结合新闻中的数据对官方通报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

当然,对于李志斌而言,除了对常规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之外,他也在不断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来构建一个数据模型,并且不断对这个模型进行参数补充和验证,使之达到预期中的效果。

到了3月27日,李志斌在数据模型已经趋于稳定的基础上,第一次给出了针对美国感染情况的预测数据;3月28日,他又给出了针对欧洲感染情况的预测数据。

李志斌对欧洲感染人数的预测,平均准确率高达97%

在他的预测中,不仅仅包含感染病例数量,还包括感染增速、峰值时间、总感染人数、总死亡人数、死亡率等数据当然,感染人数是他用来衡量预测准确率的最为重要的指标。

就连李志斌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的预测数据会那么准。

但是李志斌强调,没有人可以100%准确预测未来,一定要滚动预测。

他表示: 预测是一个动态过程,因为好多即时措施、事件等突发因素,是无法预测的,这个时候需要把这些突发事件和决定等因素变成对参数的调整,反馈到预测模型中,使之运行更加准确。我的预测模型、预测参数也在不断完善过程中。

再好的软件也不能100%预测准确

李志斌的预测,离不开两个核心要素:数据,和预测模型。

首先是数据的可信度问题。在采访中,李志斌表示,自己从1月份开始每天收集数据,一开始只有武汉和香港有数据,一直到现在,每天收集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

李志斌强调,在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过程中,一定需要甄别数据冲突的出现;尤其是在官方通报的数据量比较大的情况下,会用好多方法包括新闻数据去检查不同地区的数据之间可能存在的数据冲突,数据冲突点越多,数据的可信度越低。

同时,在判断数据真实性的过程中,要看数据发布的速度;数据发布频率越高,那么可信度就会更高一些而南亚、东南亚地区发布的数据比较少、比较慢,可信度就会打折扣。

来自美国CDC官网的疫情情况

另外,在对数据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时,还可以借用新闻数据来做对比。李志斌告诉雷锋网,比如说,医生和病人之间的比例是比较稳定的,那就可以用新闻中报道的医疗人员数量,来反推病人数量。

他表示,其实,所有的数据都可能存在一些人为的误差或者统计误差,没有任何地区的可信度是百分之百;但是相对来说,美国的数据冲突比较少,在可信度上高一些,欧洲的数据可信度次于美国,因为西欧与东欧之间的不平衡,所以会取平均值。但印度、东南亚、日本等地区的数据就似乎存在一些问题,数据发布慢、数据冲突点较多,影响了数据可信度的设置。

到二月底,在之前以国内数据为基础建模、验证的基础上,李志斌开始对美国、欧洲两个地区进行疫情数据预测。于是,在数据的基础之上,李志斌打造了一个预测模型实际上,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模型,加起来有上百个参数,其中重要的参数有二三十个,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疫情参数不同地区/国家/城市确诊人数、人口、每日新增确诊人数、疑似人数、每日检测人数、死亡人数、治愈人数、在诊人数、入院人数。

第二类参数与地区/城市/国家特征相关城市类型、人口密度、气温、天气、城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城市平均年龄、城市建设情况。

第三类参数是关于资源和管治能力医疗资源、病床数量、社会组织能力、信息透明度、管理方式等等。

李志斌表示,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般是先用Excel收集数据,然后导入到后台数据库中,在用自己开发的软件模型来得出三个结论,最后自己会再人为地就结果进行判断他强调,有很多参数是不能量化的,比如说社会情绪;所以需要人为参与。

他还表示:再好的软件也不能百分之百预测准确。

当大船和小船同时遇见冰山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李志斌,有着超越数据分析之外的超前洞见和思维。

一是武汉应当立即封城,因为数据上升太吓人;

二是在湖北尤其是武汉地区快速建立二三十个网格式野战医院,作为隔离救治中心,所谓野战医院,也就是后来的方舱医院,因为疫情发展太猛,隔离病人是比治疗更为关键的防控措施。

这些想法在同学群里引起了很多讨论,当然也有质疑和反对,但更多的是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并提出了好多更好的想法和建议,获益良多。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想法都是中肯的,并且也被官方后续采取的措施所印证其中关于野战医院等想法更是超前了两周。

除了上述建议,李志斌还在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的过程中发现,成为疫情爆发点的城市往往具备几个特征:

老城区;

气候潮湿;

气温5-15度;

下水系统老化;

老年人比例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同国家的疫情爆发城市,如中国武汉、韩国大邱、意大利米兰、伊朗德黑兰、美国纽约等,都大致符合这些特征。

对于这些特征的归因,李志斌强调,其中夹杂了个人的主观合理猜测,但也经过一系列的结果验证,最终才体现在预测结果中。

他还表示,实际上,在参数中,还涉及到社会组织方式、管理模式、社会信息透明度等问题,所以他在预测中也会把结果设定为悲观或乐观。

如果按照李志斌在在4月4日给出的悲观预测结果,他对美国感染人数的总体预测准确率高达96%。

李志斌对美国感染人数的预测,准确率高达96%

不过,在专访中,尽管有人为参与,但李志斌还是强调了数据在决策中的绝对地位。他表示,即使是抛开疫情不谈,在一个日常的决策过程中,数据的重要性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这些数据不仅仅要真实,而且要全面,还要透明,即使在后续过程中有人的参与,也是要基于这些数据判断而来的数据,正是决策的基础。

那么,基于数据的决策,有多大的覆盖面呢?

李志斌认为,即使是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颇具偶然性、又包含政治、经济等复杂社会因素的群体性公共事件,也是可以预测的。

他表示,类似于传染病的情况,它的发展存在着一种特定的模式,偶然之中有规律在,我们也许无法掌握100%准确的规律,但是在一定的规律占比下,我们依然可以做出一些判断和决策当然前提是巨大的有效数据量。

由此,李志斌还谈到了一个有趣的比喻:

一只大船和一只小船,在突然遇到冰山时,它们势必要拐弯;但相对来说,大船的结局显然更具有可预测性。小船一下子就改过来了,但大船的体量太大,有一个惯性,因此它有更大的可能性撞上冰山这个惯性就是规律,而船的体量本身,就是数据量。

数据量越大、数据越准确、相关信息越透明,这种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时候就越容易预测、且预测越准确李志斌最后如是说。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3月27日美国疫情 美国3月27日新增病例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3月27日美国疫情 美国3月27日新增病例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题:3月27日美国疫情 美国3月27日新增病例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306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