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龙的图片 木兰龙表情包

国学综合

木兰龙的图片 木兰龙表情包

破空异陆围观:℉更新时间:03-05 08:10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木兰龙的图片 木兰龙表情包的文章,本文对文章木兰龙的图片 木兰龙表情包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木兰龙的图片 木兰龙表情包

木兰是不是真的存在?

历史上花木兰这个人是存在的,花木兰是古代民族女英雄。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花木兰生于412年,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她是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扩展资料:

人物文化

中国木兰之乡

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木兰之乡”。人们为了纪念花木兰,在河南商丘虞城县内还建有木兰中学、木兰火车站、木兰宾馆、花木兰度假村、花木兰产业集团、花木兰民兵连、木兰巨型雕像等。商丘市还组建有花木兰武术协会、花木兰盘鼓队、花木兰舞龙队。每年的四月初八,木兰的生日,人们前来祭祀,人山人海,庙会盛大。

参考资料:

花木兰_百度百科

花木兰的人物文化

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木兰之乡”。人们为了纪念花木兰,在河南商丘虞城县内还建有木兰中学、木兰火车站、木兰宾馆、花木兰度假村、花木兰产业集团、花木兰民兵连、木兰巨型雕像等。商丘市还组建有花木兰武术协会、花木兰盘鼓队、花木兰舞龙队。每年的四月初八,木兰的生日,人们前来祭祀,人山人海,庙会盛大。

2009年10月26日上午,新落成的虞城县木兰文化广场锣鼓喧天,彩旗招展。备受瞩目的中国·商丘第五届国际木兰文化节在这里隆重举行。木兰文化源远流长,木兰故事家喻户晓。“虞城县木兰传说”是2007年3月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国务院确认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好地弘扬木兰精神和民族文化,商丘市从2000年开始举办木兰文化节系列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 现在,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名子不但在我国家喻户晓,而且由于美国迪斯尼公司耗巨资制作的卡通片《花木兰》的巨大影响,她的美名已传遍了全球。美国新闻媒体赋诗称赞古有神州花木兰,替父从军英名响;今有卡通洋木兰,融中贯西四海扬。随着商丘虞城县“中国木兰之乡”的美名不断远传,木兰品牌已经深入人心,巾帼英雄花木兰留给后人的除了精神财富,还着实让聪明的家乡人借古人之名,唱响新时代的木兰品牌戏。 近几年,随着人们品牌意识的增强以及受河南林州巧打“红旗渠”牌、山东泰安巧打“泰山”牌的成功经验的启示,商丘虞城人逐渐意识到“花木兰”这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果用来作旅游产品品牌将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该县多次聘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就如何利用花木兰做文章进行学术研讨,拨专款用于花木兰商标注册,通过《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介大力宣传虞城就是花木兰的故乡,宣传虞城的花木兰产品和木兰文化,达到了以宣传花木兰带动宣传虞城、宣传虞城产品的目的,大大提高了虞城在海内外的知名度。 尝到甜头的农民纷纷意识到品牌在促销中的作用,于是全县掀起了农产品注册商标热。到2009年底,该县已有50多种农产品注册了“虞国花木兰”和“木兰”商标。 木兰故里虞城县正悄然兴起“木兰”热,大至商店宾馆,小至店铺小巷,都以“木兰”为名,木兰食品公司、木兰宾馆、木兰大道、木兰武校、木兰小吃店等以木兰命名的企业、产品及各种设施近600种。大有借“木兰”之名,成就你我事业的可喜景象。 挖掘—盘活—做大,最终实现文化与经济比翼齐飞,木兰文化在虞城县掷地有声风生水起!

木兰的故乡到底在哪里?历史上曾经争论不休。徐鹏在1962年出版的第97期《中华活页文选》中的文章《木兰诗》里指出:“关于木兰的姓氏和籍贯……有人说她是谯郡人,有人说她是宋州人,有人说她是黄州人,有人说她是商丘人。”据史料记载,无论是谯郡、宋州或商丘,指的都是虞城县营廓镇周庄村小魏庄这个地方。

大量的史料证明,木兰故里在虞城早已为大家所认同。1981年出版的《中国名胜词典》把木兰祠作为词条已列入其中,并注明其在虞城。1990年出版的《中国测绘地图册》,在虞城西南部标着:木兰祠。

“木兰文化”的影响力在于其深邃的“木兰精神”。上世纪90年代初,虞城就率先开始尝试挖掘和开发木兰文化,宣传木兰精神,打响文化品牌,并在文化保护和弘扬中探求“文化兴县”之路。2007年,虞城被中国民协正式命名为“中国木兰之乡”,并成立“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木兰祠被收入《中国名胜词典》;2008年6月,“木兰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虞城积极把特色文化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引擎”,使过去的国家级贫困县成为“中国钢卷尺城”、“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潜力县、最佳投资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苹果生产20强县”,全国粮食先进县,河南省“软环境治理先进县”、“平安建设先进县”、“对外开放重点县”、“中原最具投资价值县”。流淌着木兰精神血脉的虞城大地,真正实现了文化与经济比翼齐飞!

增强文化实力

“近年来,虞城县在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紧紧抓住‘花木兰故里’这一文化资源上的优势,通过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举办高规格的木兰文化节、经贸洽谈会及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加强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不断唱响‘木兰’文化品牌。”虞城县县委书记何振岭说。

多年来,虞城把打造木兰文化品牌作为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确立守护民族传统文化的理念,致力木兰文化品牌的塑造。

坐落在虞城县营廓镇周庄村的木兰祠,始建于唐朝初年,是当地人民为纪念木兰而捐资建成的一座宏伟祠殿。占地万余平方米,大殿、献殿等房屋200余间。祠殿内外,有历代官府、名人撰文、题诗、书画及香火碑等60余通。1943年该祠不幸被毁于战火,现存元代《孝烈将军祠像辩正记》碑、清代《孝烈将军祠辩误正名记》碑。

恢复重建后的木兰祠,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河南省政府首期挂牌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到此观瞻拜谒的人士络绎不绝。

2005年以来,虞城累计投资1.5亿元,又建成木兰文化公园、木兰大剧院等基础设施,突出了木兰文化主题,以强烈的文化表现力、冲击力、震撼力和全面的文化视角,生动直观地诠释了木兰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2004年,河南省重点文化工程、大型情景音乐剧《木兰诗篇》以高品位的艺术形式将木兰文化唱响海内外,美国卡通片《花木兰》在全球热映,也使这一经典传奇尽显其文化魅力。在木兰家乡,为了打响木兰文化品牌,也展开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对外宣传攻势。国家邮政局2000年发行了《木兰从军》特种纪念邮票。2004年,开展了全国百名将军歌颂木兰精神书法作品的征集活动,并修建了书法碑林。2007年11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举行“中国木兰之乡”授牌暨木兰文化产业项目启动新闻发布会。2009年9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花木兰高峰论坛”上,专家、学者对虞城县在保护和传承木兰文化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虞城县委、县政府与北京星光国际传媒联合投资1.2亿元,摄制了电影《花木兰》。去年年底,虞城县政府与河南省影视集团初步达成联合拍摄50集电视剧《木兰传奇》的合作意向。2011年10月至11月,虞城举办了“木兰文化北京行”系列活动。另外还相继举办了“木兰小姐”征集评选、“木兰创业之星”评选等活动。

2011年9月,虞城与商丘市豫剧院合作精心排练了新编大型古装豫剧《花木兰》,在“两岸戏曲展演周”活动中,该剧赴台湾演出,使木兰文化和豫剧一起走红台湾宝岛。这些宣传活动让“木兰之乡”声名远扬。

为了更好发掘和保存木兰文化,珍惜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虞城县委、县政府从1993年起就组织成立了“木兰文化研究会”,从木兰的生平、故里、精神内涵、社会影响、历史遗迹等多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现已出版《木兰文献大观》、《巾帼英雄花木兰》、《木兰文化节资料汇编》、《金菊园木兰特刊》等书籍,形成了一定的研究规模。

通过荧屏和戏曲形式再现的木兰形象,彰显的是木兰精神和虞城时代风貌相结合的新时期木兰文化内涵。这些精品,成为虞城木兰文化的“形象代言”,让“中国木兰之乡”的名片走向了全世界。

壮大产业品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辞》的第一句就是我们木兰故里纺织产业的文化渊源,虞城县作为花木兰的故里,将木兰文化和木兰精神融入纺织产业,通过实施文化品牌战略,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不断提升木兰文化影响力,将文化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实现了县域经济与木兰文化比翼齐飞。”虞城县县长李瑞华说。

虞城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品牌兴县工作领导小组,多次聘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研讨,拨专款用于“花木兰”商标注册。国家商标局为红富士苹果注册了全县第一个农产品商标“虞国花木兰”。商标注册当年,不仅解决了卖果难的问题,还使果农增收30多万元,苹果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虞城县制订多项优惠政策,引导棉花加工向纺织产业转型,陆续建成了木兰纺织、汇丰棉业、华鑫棉业、汇鑫棉业、恒鑫棉业等十几家大型的纺织企业,虞城县也因此被省工信厅等有关部门认定为“河南省重点棉纺集群基地”。

虞城县根据自身的产业优势,把纺织服装列为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强力推进。截至目前,产业集聚区内已建成30万锭纺纱规模的辰龙纺织、20万锭规模的汇丰纺织、20万锭规模的九州纺织、10万锭规模的春宇纺织,还有在建的20万锭规模的华商纺织,还有已规划入园即将开工建设的30万锭规模的蔚兰纺织、20万锭规模的百隆彩纺等。预计至明年底,仅虞城县产业集聚区内纺纱规模就可达到150万锭。同时,虞城县在不断扩大纺纱产业规模的基础上,注重培育纺织服装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了“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完善的产业链条。目前,全县拥有规模以上纺纱企业30多家、织布企业3家、印染企业1家、服装加工企业25家、家纺企业8家、缝纫线、皮具等相关配套企业4家,可年产服装面料6000万米、家纺产品30万吨、各类服装服饰1亿多件(套)。今年5月份,虞城县被河南省服装协会授予“河南服装产业推动大奖”。

木兰文化带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生机勃发。民间手工艺剪纸、刻瓷、根雕、贝雕等是虞城传统的文化产品,工艺精美但大都是作坊式的家庭经营模式,产品销路窄,市场竞争力不强。随着木兰文化的推广,以木兰形象和木兰故事为内容的相关文化产品也一举走俏,成为虞城文化产业中的新秀。同时,虞城县成立了木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将木兰文化的传播、宣传、经营融为一体,形成产业链。木兰祠景区、木兰故居、木兰纪念馆、木兰文化公园等一系列文化、旅游产业项目,使木兰文化逐步做大做强。

特色文化品牌增添了招商引资的魅力。不少投资商说:“我们就是看中了“木兰故里”这个品牌来虞城投资的,这里不仅区位优势好,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品牌大大提高了虞城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树起了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增添了招商引资的巨大魅力,国内外客商纷至沓来。近几年虞城利用“中国木兰之乡”这个品牌招商引资100多亿元,推动了县域经济大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提升品牌效能

虞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王慧敏对记者说,虞城县将“木兰”这一文化品牌作为一种“软实力”,提高了虞城经济社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通过多种举措,使文化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让虞城这个农业大县开始有了脱胎换骨的大变化、大发展,“木兰文化”成为虞城区域经济发展的兴奋剂。

近年来,虞城县紧紧抓住这一文化资源上的优势,通过举办“木兰文化节”、经贸洽谈会及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培育和唱响“木兰”文化品牌。木兰大剧院的落成,进一步提升了该县文化发展水平,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在全县广泛开展了学木兰拳、木兰舞、木兰体操、木兰腰鼓等多种体育活动,组织成立了木兰盘鼓队、木兰秧歌队、木兰武术队等多种群众性体育文化组织。整理出版有关木兰文化的史料、传说、书画等书刊,保护和整理木兰文化。县木兰文化研究学会先后出版了《木兰文献大观》、《木兰节文化资料汇编》、《木兰书画集》等一百多万字的书籍,县老年协会编辑出版了以反映木兰文化为主的刊物《金菊园》,县文联编辑出版有文学刊物《木兰文学》。还在全县的重要场所塑木兰雕像、设形象标语等,使全县处处展现木兰形象,事事洋溢木兰精神。

虞城县每年都在机关干部中集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号召全县干群学习木兰勇于牺牲、淡泊名利、竞争创新、正视困难的精神,强化党员干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实干、跨越发展的理念,以木兰精神的宣传教育,改善领导机关干部作风,在全县上下形成了迎难而上、负重拼搏、团结奋斗的凝聚力和廉政勤政、无私无畏、风清气正的氛围,推动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在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基础上,以木兰效忠国家、爱家敬长、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主旨,开展了“现代虞城人形象”塑造工程活动,在全县树立了“虞城是我家,建设靠大家”、“人人都是虞城形象”的主人翁意识,全县上下以木兰为楷模,以强烈的责任感关爱家乡。在广大农村和社区,以木兰敬老的“孝”、爱幼的“慈”和忠贞不渝的“爱”,广泛进行家庭美德教育,推动农村社会风尚健康发展。在机关单位特别是窗口行业和执法部门,以“学习木兰,热爱家乡”、“热爱虞城,服务大众”为主题,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素质,转变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塑造了良好的政府形象和公务员形象。虞城连年被评为省、市软环境建设先进县。

木兰故里“木兰”多,纺织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使虞城农村成年女孩的身份华丽转变。站集镇农家女高美丽被选为农民工代表参加建国60周年国庆观礼和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她独创的接线手法,使“空锭”率降低到零,使产量由原来的每月200吨提升至280吨,仅此一项每月就为公司提高收益近20多万元。她的凸轮反装的成功运行,不仅使原来千锭每小时断头58.3根减少到29.7根,原来一人操作一台车为现在一人最低操作两台车。2012年6月28日,全省党代表会议上当选为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作为农民工党代表,第一次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从17岁工作起,来自木兰故里李老家乡的崔会会,将韶华青春融入了浙江省慈溪市这方热土,由一个纯朴的“外来妹”,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并获“最感动浙江的十佳民工”称号,从而成为木兰故里女性的骄傲。

人力资源是招商引资最大的优势,大批的纺织技术熟练女工已成为虞城招商引资的响亮名片。今年以来,虞城县成功引进了投资15亿元的楦霖服饰、投资10亿元的蔚兰纺织等大型纺织服装项目6个,达成投资意向项目13个,两项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木兰”已成为虞城人民的精神支柱,深入到了百万群众的心中。木兰文化产生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已成为虞城县经济、政治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精神支撑和推动力量。

木兰文化正在引领虞城实现新时期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 2009年12月由星光国际领衔出品的中国电影赵薇版《花木兰》 取得了票房和口碑双丰收,引国内外媒体关注,创新传统文化树新风。不但在国内上映时候成功迎战多部进口的美国好莱坞大片的围攻,在海外市场上也表现不俗,实现了“走出去”。该片去年11月27日全国公映,作为2009年贺岁档第一部国产大片,《花木兰》凭借民族题材和演员阵容的双保险,高举民族题材的大旗,上映时在众多好莱坞大片的围追堵截之下,创造了傲人的成绩。在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亚太地区上映以来,票房已经突破1.1亿。《花木兰》海外再扬威,韩国首周末票房飘红华语片《花木兰》自9月2日起在韩国上映,首周票房名列票房榜前列,票房飘红。9月7日晚,在中国电影局参与的电影研讨活动中,现场表彰了近几年在“走出去”工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国际上有巨大影响的十部国产影片,《花木兰》、《赤壁》、《建国大业》等优秀影片均在其中。

花木兰是怎样的一个人???急急急急急急!!!

《木兰辞》又称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也是叙事诗。花木兰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花木兰是北魏人,北方人喜欢练武。花木兰的父亲以前是一位军人,从小就把木兰当男孩来培养。木兰十来岁时,他就常带木兰到村外小河边,练武,骑马、射箭、舞刀、使棒。空余时间,木兰还喜欢看父亲的旧兵书。

电影《花木兰》海报,赵薇饰演(18张)

北魏迁都洛阳之后,经过孝文帝的改革,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较为安定。但是,当时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

木兰的父亲年纪大了,没办法上战场,家里的弟弟年纪又小,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多年的军旅生活。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人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更不要说木兰又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但是花木兰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十数年(原文为12年,是虚指)后凯旋回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认为她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不过,花木兰拒绝了,她请求皇帝能让自己回家,去补偿和孝敬父母。

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为她又勇敢又纯朴。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将花木兰的故事改编成了动画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

《木兰诗》被列入中小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世代诵颂。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保卫国家,可歌可泣。

商丘第五届国际木兰文化节(20张)

河南商丘虞城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木兰之乡”。人们为了纪念花木兰,在河南商丘虞城县内还建有木兰中学、木兰火车站、木兰宾馆、花木兰度假村、花木兰产业集团、花木兰民兵连、木兰巨型雕像等。商丘市还组建有花木兰武术协会、花木兰盘鼓队、花木兰舞龙队。每年的四月初八,木兰的生日,人们前来祭祀,人山人海,庙会盛大。2009年10月26日上午,新落成的虞城县木兰文化广场锣鼓喧天,彩旗招展。备受瞩目的中国·商丘第五届国际木兰文化节在这里隆重举行。木兰文化源远流长,木兰故事家喻户晓。“虞城县木兰传说”是2007年3月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国务院确认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好地弘扬木兰精神和民族文化,商丘市从2000年开始举办木兰文化节系列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

相关记载

花木兰(有学者考证,其生于412年,死于502年,享年90岁。一说生于412年,在从军12年后返乡,因不愿做魏主之妃,自杀。)的故事流传广远,一千多年以来有口皆碑,但对于她的姓氏、里居、出生年代,仍然传说纷坛,莫衷一是。

关于她的姓氏,有人说是姓朱,有人说是复姓木兰,有人说是姓魏,明代的徐渭在《四声猿传奇》中说她是姓花,名木兰,父亲花弧(一说朱文禄)是一个后备役军官,大姐花木莲,幼弟花雄,母亲姓袁,一家五口,这是至今仍为大家所接受的一种说法。

至于出生年代,姚莹在《康輶纪行》中说她是北魏孝文帝至宣武帝时人;宋翔凤的《过庭禄》中则说她是隋恭帝时人,程大冒的《演繁露》中则说她是唐初人,比较起来北魏时人的说法比较可靠。

说到籍贯里居,姚莹以为她是凉州人,《大清一统志》说她是颖州谯郡东魏村人,还有人说她是宋州人或黄州人,河南省《商丘县志》则说她是丘花宋村人,似以《商丘县志》的说法比较合理。

然而不管怎么说,正如《中国文学发展史》所言:“考证这些无稽之谈,实在没有一顾的价值,我们只要知道花木兰是一个北方英勇女性的代表就够了。”

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的绝唱,是这篇长篇叙事诗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河南通志》:“隋木兰,宋州人,姓魏氏。恭帝时发兵御戍,木兰有智勇,代父出征,有功而还。乡人为之立庙”。 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说:“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历年以纪,交锋十有八战,策勋十二转。朝觐,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书。隆宠不赴,恳奏省视。拥兵还谯,造父室,释戎服,复闺装,举皆惊骇。咸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见也。卫兵振旅还,以异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宫中,将军曰:臣无媲君礼制。以死誓拒之。势力加迫,遂自尽。所以追赠有孝烈之谥也……” 明人刘惟德著《韩木兰(娥)传》载:“少女木兰,姓韩,原名娥,四川阆中人。”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木兰龙的图片 木兰龙表情包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木兰龙的图片 木兰龙表情包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签:木兰猎龙者图片

标题:木兰龙的图片 木兰龙表情包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304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