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药的古诗 关于良药的诗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良药的古诗 关于良药的诗的文章,本文对文章良药的古诗 关于良药的诗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诗经中关于中医的诗句
1.诗经中有关中药点句子
《诗经·王风·采葛》,全文为:“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该诗用夸张的比喻,生动地表达了对情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主人公在想象他的情人正在田野中采集葛、萧、艾三种植物,而这三种植物都是中药。
《诗经》中还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它来自《卫风·木瓜》。在诗中,木瓜是用来作为一种爱情的信物,传递美好的情感的。但是,木瓜还是一种中药。木瓜属蔷薇科,味甘、酸,性温,具有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等功效。它含有丰富的皂素、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C、鞣酸等药用和营养成分,多应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肢体酸重、筋脉拘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等病证。具有和胃止吐功效的传统中成药“木瓜丸”,至今仍受群众欢迎,而作为中药的木瓜主产于安徽、四川、湖北、浙江等地,产于华南的以“岭南果王”著称的水果木瓜,实际上是“番木瓜”,其营养价值较高,而药用价值却低于药用木瓜。
《国风·周南》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一段,恐怕也是《诗经》中普及率相当高的名句。诗人用春天桃花的艳丽娇美来形容少女的美好年华,诗中描述出一幅“人面桃花,相映成趣”的田园风光,使人产生无比美好的遐想。所以桃花自古以来都是人们趋之若鹜的观赏植物,有关桃花的诗文可以说汗牛充栋。可是桃的花以及花开后结的果实却是药。
桃也是蔷薇科植物,它的全身都是药。其花、果、果仁都有药用价值。
先说桃花,其味甘、辛,性微温,入心、肾经,有活血悦肤、峻下利尿、化瘀止痛等功效。含有山萘酚、胡萝卜素、维生素等成分,其中山萘酚有较好的美容护肤作用。
桃花谢了以后便开始结果,而未成熟的果实干燥后,叫“碧桃干”,是一种收涩类中药,味苦,性平,入肺、肝经,具有敛汗涩精、活血止血、止痛等功效。主治盗汗、遗精、吐血、疟疾、心腹痛、妊娠下血等病症。
桃的成熟果实是一种美味的水果,其果核的仁却是一种活血袪瘀类中药。其味苦、甘,性平,入心、肝、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之功效。常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等病症。
《国风·王风》中的《中谷有蓷》是一首被离弃妇女自哀自悼的怨歌,其中第一章是这样写的:“中谷有蓷,暵其乾矣。有女仳离,嘅其叹矣。嘅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整篇意思不难理解,只是其中那个“蓷”字有点艰涩。这个字读“推(tui)”,就是一种中药——益母草的古称。益母草可谓是“妇科圣药”,是一种唇形科草本植物,以其干燥的地上部分入药,味辛、苦,性凉,入肝、心包经,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之功效。其药用成分主要是益母草碱等生物碱,常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等病症。
《国风·郑风》中的《东门之墠》,第一段是:“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这又是一首情诗,大意是:“东门有片广场,茹藘在山坡上生长。她家离我近在咫尺,而人却像在远方。”
其实最关键的是那“茹藘”,其发音“如驴(rulü)”,那又是什么东西呢?告诉你,那是一种叫“茜草”的植物。它属于茜草科,为攀援性草本植物,其根状茎和其节上的须根均为红色,可作染料,茜草也是一种活血袪瘀的中药。其味苦,性寒,入肝经,具有凉血、活血、祛瘀、通经等功效。常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等病症。
2.关于中医的古诗词
关于古中医的诗词歌曲赋等,在中医古籍中是实在是太多了。
举例一些古籍读本:
《药性歌括四百味》
《脉象口诀歌》
《药性赋》
《诸病主病诗》
《百家针灸歌赋》
《汤头歌诀》
《增订医方歌诀》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
《伤寒百证歌》
《孙真人针十三鬼穴歌》
《医方歌括》
散见于中医古籍中的诗词等实在是举不胜举。
3.有关中药的诗句
一首用中药名称写成的“四季歌”: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
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一年四季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
上联:独有痴儿渐远志。
下联:更无慈母望当归。
清末湖北明医何九香先生,母亲病故后悲思万千,遂自题一门联。以独特的构思,嵌入远志、当归两味中药名,来寄托自己对慈母的哀思和怀念,可谓情真意切。
上联:白头翁持大戟,骑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宛如云母天仙。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十八个药名。
上联:白头翁骑海马赴常山挥大戟怒战草蔻百合,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何首乌驾河豚入大海操仙茅逼杀木贼千年,堪称长卿仙人。
此联为山西名医傅山和其友所对。嵌十六味中药。
上联: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
下联: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复回乡,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车前将军立赐合欢。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二十八个药名。
4.描述中医的诗句
赞中华中医药历史成就
李景华
中华悠悠五千年,生生不息延绵绵,
国医立基数千载,四大国粹有一篇,
伏羲九针神农药,岐黄问对天下传。
伊尹烹饪创汤液,六气致病医和谈,
周分医科为四种,上工下工考医官。
扁鹊言脉留后世,仓公诊籍第一篇,
韩康卖药无二价,仲景辩证精又专,
华佗发明麻醉术,董奉济厄杏林暖。
叔和脉经廿四种,葛洪炼丹罗浮烟,
甫谧甲乙定孔穴,弘景审药本草研。
雷公炮制有多种,元方诸病源候颁,
药王思邈医龙虎,王焘外台大部卷,
唐修本草世第一,鉴真渡海国医传,
昝殷妇科开山祖,道人仙方正骨传。
宋慈法医闻世界,自明妇科天下先,
慎微证类修本草,钱乙小儿有深研,
惟一铜人称国宝,宋代药局医官院。
元素脏腑辨精微,子和攻下完素寒,
东垣专主脾胃论,丹溪滋阴有新见,
乾孙神书讲痨瘵,薛氏医案后世传,
时珍采药问农樵,寿世保元有廷贤,
赤水玄珠生生子,继洲大成不一般,
景岳才高有八斗,肯堂准绳数万言,
又可瘟疫倡戾气,献可温补大宝观,
青主琴棋书画博,名医类案是江瓘,
外科正宗实功著,吴谦金鉴总纂官,
清代温病四大家,叶薛吴王创新篇,
大椿秀才书万卷,学敏拾遗补药篇,
修园医书十六种,活血化瘀勋臣见,
还有孟河四大家,师机外治理瀹骈,
民国汇通一时盛,恽朱唐张小洞天,
后世医家更无数,中华医术代代传。
5.关于中医的古诗词有哪些
1、休闲之人
出处:无
金箔河车千里光,使君夜合卧蛇床。
闲观木槿垂盆草,小坐莲房五味尝。
2、赞誉红娘
出处:无
红娘笑立南星夜,鬓插金钗石决明。
忘却防风传蜜语,含羞大力助张生。
3、小园观景
出处:无
蝴蝶双双飞紫菀,时当半夏赏丝瓜。
满园玉果金钱草,荷叶浮萍映日斜
4、有功之臣
出处:无
天丁大戟穿山甲,铁脚灵仙鬼见愁。
十大功劳金不换,红花月季上乌头。
5、有备无患
出处无
六月雪飞夏枯草,常山独活白头翁。
余粮小豆陈仓米,故纸防风静守宫。
6.和中医有关的诗词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1、果在刺中央,秋来满山冈,核仁是良药,安神作用强。
(打一中药名)zhidao——【谜底】:酸枣仁 2、美丽一姑娘,家住高山上,只因心肠善,为人专治疮。(打一中药版名) ——【谜底】:山慈姑 3、一物陆地长,一物水中生,姓异治同病,共唤一个名。
(打两中药名) ——【谜底】:草决明、石决明 4、一人一家多辛苦,儿子再大不离母, 百年古书已无用,千里捎书一字无。(打四个中药名) ——【谜底】:丹参、附子、破故纸、白芷 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打一中医古籍) ——【谜底】:汤头歌决 6、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打一中医名词) ——【谜底】:阴阳俱虚 7、何人不起故园情(打一中药名) ——【谜底】:当归 8、千树万树梨花开(打二中药名) ——【谜底】:木通、白英权 解析:英扣花 9、四海之内皆兄弟(打一中药名) ——【谜底】:昆布。
7.有关中医的诗句
《题孙思邈真》作者:苏轼 年代:宋先生一去五百载,犹在峨眉西崦中。
自为天仙足官府,不应尸解坐虻虫。电化有奇人,首推马神医,一切一问卦、便知有甚疾。
内伤加外患、一柱香皆愈。深藏功与名、事了拂衣去。
鹧鸪天·西瓜吟 炎夏寻觅消暑方,西瓜止渴胜琼浆。 含冰蕴雪沁脾肺,安定心神一日凉。
圆溜溜,色苍苍。天生白虎美名扬注。
生津养胃降虚火,半块西瓜保健康。 注:清代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称西瓜名“天生白虎汤”。
醉花阴·从医十年 潜沉从医十春秋,岂畏人消瘦; 漫路勤为舟,研阅百卷,签纸盈双袖。 岐黄史籍实浩瀚,须精心探究; 辰光易流逝,当紧操术,增万人之寿。
三国演义中赞叹华佗诗: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
华佗仙术比长桑,神识如窥垣一方。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
8.有关中医的诗句
《题孙思邈真》
作者:苏轼 年代:宋
先生一去五百载,犹在峨眉西崦中。
自为天仙足官府,不应尸解坐虻虫。
电化有奇人,首推马神医,一切一问卦、便知有甚疾。内伤加外患、一柱香皆愈。深藏功与名、事了拂衣去。
鹧鸪天·西瓜吟
炎夏寻觅消暑方,西瓜止渴胜琼浆。
含冰蕴雪沁脾肺,安定心神一日凉。
圆溜溜,色苍苍。天生白虎美名扬注。
生津养胃降虚火,半块西瓜保健康。
注:清代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称西瓜名“天生白虎汤”。
醉花阴·从医十年
潜沉从医十春秋,岂畏人消瘦;
漫路勤为舟,研阅百卷,签纸盈双袖。
岐黄史籍实浩瀚,须精心探究;
辰光易流逝,当紧操术,增万人之寿。
三国演义中赞叹华佗诗:
治病须分内外科,
世间妙艺苦无多。
神威罕及惟关将,
圣手能医说华佗。
华佗仙术比长桑,
神识如窥垣一方。
惆怅人亡书亦绝,
后人无复见青囊!
关于中药的诗句古诗
1. 关于中药的诗句
关于中药的诗句 1. 有关中药的诗句
一首用中药名称写成的“四季歌”: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
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一年四季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
上联:独有痴儿渐远志。
下联:更无慈母望当归。
清末湖北明医何九香先生,母亲病故后悲思万千,遂自题一门联。以独特的构思,嵌入远志、当归两味中药名,来寄托自己对慈母的哀思和怀念,可谓情真意切。
上联:白头翁持大戟,骑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宛如云母天仙。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十八个药名。
上联:白头翁骑海马赴常山挥大戟怒战草蔻百合,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何首乌驾河豚入大海操仙茅逼杀木贼千年,堪称长卿仙人。
此联为山西名医傅山和其友所对。嵌十六味中药。
上联: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
下联: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复回乡,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车前将军立赐合欢。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二十八个药名。
2. 描写中药的诗句
1、《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宋代:章良能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馀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身间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译文:柳色深暗花姿明丽浓浓一片灿烂春景,小巧阑干边刚抽出的花芽如玉簪,那是羞红的芍药正暗自结苞含情。细雨止后暖风软软里送来一阵细碎鸟鸣。
白昼缓缓拖长犹带初情的谈谈春阴。过去的去了不必在往事沉溺中低吟。正是春光和熙了不牵挂悠闲一身,只需趁兴游赏将水榭亭台登临。啊,处处都寻e799bee5baa6e78988e69d3063见昔日游历的依稀脚印,无可找寻的只有失去的少年心。
2、《春日》
宋代: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译文:轻雷响过,春雨淅沥而下。雨后初晴,阳光好像在刚刚被雨洗过的碧瓦间浮动。春雨过后,芍药含泪,情意脉脉;蔷薇横卧,娇态可掬,惹人怜爱。
3、《绝句四首》
唐代:杜甫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译文:厅堂西边的竹笋长得茂盛,都挡住了门头,堑北种的行椒也郁郁葱葱长成一行却隔开了邻村。看到园中即将熟的梅子,便到待梅熟时邀朱老一同尝新;看到堂前的松树,便希望和阮生在松荫下尽情地谈古论今。
原想筑个鱼梁忽然乌云盖住了急流,随后又惊讶四月的雨声如此凄寒。也许这青溪里面早有蛟龙居住,筑堤用的竹石虽堆积如山也不敢再去冒险。黄鹂在新绿的柳条间叫着春天,成双作对好喜庆;白鹭排成行迎着春风飞上青天,队列整齐真优美。
那西岭的雪峰啊,像一幅美丽的画嵌在窗框里;这门前的航船啊,竟是从万里之外的东吴而来。药草的枝叶长得郁郁青青,青青的颜色越过棕亭蔓入草亭。“苗满空山”的美誉我愧不敢当,只怕它们根居干裂的土中成不了形。
4、《宿王昌龄隐居》
唐代: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译文:清溪之水深不可测,隐居之处只有孤云。松林中间明月微露,洒下清辉似为郎君。茅亭花影睡意正浓,芍药园圃滋生苔纹。我也想要谢绝世俗,来与西山鸾鹤合群。
5、《扬州慢·淮左名都》
宋代: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译文: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扬州自古是淮南东路的名城,这里有著名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作停留。当年那春风十里繁华街道,如今却是荞麦青青孤单可怜。自从金兵侵犯长江流域以后,连荒废的池苑和古老的大树,都厌恶再提起那场可恶的战争。
天气渐渐进入黄昏,凄凉的号角吹起了冷寒,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杜牧有卓越的鉴赏,料想今天,重来此地一定吃惊。纵使有豆蔻芳华的精工词采,纵有歌咏青楼一梦绝妙才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
二十四桥仍然还在,却桥下江中的波浪浩荡,凄冷的月色,处处寂静无声。想那桥边红芍年年花叶繁荣,不知年年有谁欣赏为谁而生?
3. 哪个有关于药的诗歌
药名诗:顾名思义即以药名入诗,且运用得当,贴切合理,可曲折委婉的表达人情事理。
宋??陈亚写的药名诗有一百多首,可惜大部分都已失传,但所存的零篇断简也为数 不少。陈亚多以药名入诗,以药名叙事抒情,较著名的有一诗四词: 诗为: 登湖州消暑楼 重楼肆登赏,岂羡石为廊。
风雨前湖夜,轩窗半夏凉。 罾青识渔网,芝紫认仙乡。
却恐当归阙,灵仙为别伤。 词为: 生查子(四首) (一)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字字苦参商,故要槟榔渎。
分明记得当 归远志樱桃熟,何事菊花地,犹来回乡曲。 (二)小院雨馀凉,石竹风生砌,罢扇尽从容,半下纱橱睡。
起来闲坐北 亭中,滴尽珍珠泪,为念婿辛勤,去折蟾宫桂。 (三)浪荡去未来,踯躅花频换,可惜石榴裙,兰麝香销半。
琵琶闲抱理 相思。必拔朱弦断,拟续断朱弦,待这冤家看。
(四)朝廷数擢贤,旋占凌霄路,自是郁陶人,艰险无夷处,也是没药疗 孤寒,食薄何须误,大幅纸连粘,甘草归田赋。 诗词中包含了前胡、半夏、当归、相思子、白芷、苦参、狼毒、远志、菊花、茴香、余粮、石竹、苁蓉、北亭、珍珠、细辛、桂、莨菪、踯躅、石榴、麝香、枇杷、筚拨、续断、代赭、蒴擢、凌霄花、桃仁、芜荑、没药、薄荷、大腹皮、甘草等草药名嵌在当中。
4. 关于中草药的诗词
1、药圃无凡草
唐
朱庆馀
《赠陈逸人》
2、药出山来为小草
宋
陆游
《涧松》
3、寻草烧茅烹药柜
宋
白玉蟾
《万法归一歌》
4、寸草曾收药笼功
宋
陈允平
《僧房薜荔》
5、笑拈草化烧金药
宋
方回
《隐者》
6、烧药炉存草亦灵
宋
方岳
《又和晦翁棹歌》
7、不将瑶草充大药
宋
胡寅
《和诸友春雪》
8、是草皆为药
宋
释文珦
《幽栖》
9、把手与药兮谁寻本草
宋
释正觉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10、草侵药种多难辨
宋
王之道
《秋兴八首追和杜老》
11、长生瑶草成丹药
宋
王镃
《山居即事》
12、药收阳地草
宋
翁卷
《寄沈洞主》
13、药苗如草长
宋
徐照
《题丁少瞻林园》
14、药署深严才草诏
宋
杨亿
《梁舍人奉使巴中》
15、滋草犹拈药
明
阮汉闻
《示弟》
16、药多前代草
明
童佩
《送盛朝用读书方山》
17、草香千品药
明
杨基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
5. 有关中草药的古诗
1、果在刺中央,秋来满山冈,核仁是良药,安神作用强。
(打一中药名) ——【谜底】:酸枣仁 2、美丽一姑娘,家住高山上,只因心肠善,为人专治疮。(打一中药名) ——【谜底】:山慈姑 3、一物陆地长,一物水中生,姓异治同病,共唤一个名。
(打两中药名) ——【谜底】:草决明、石决明 4、一人一家多辛苦,儿子再大不离母,百年古书已无用,千里捎书一字无。(打四个中药名) ——【谜底】:丹参、附子、破故纸、白芷 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打一中医古籍) ——【谜底】:汤头歌决 6、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打一中医名词) ——【谜底】:阴阳俱虚 7、何人不起故园情(打一中药名) ——【谜底】:当归 8、千树万树梨花开(打二中药名) ——【谜底】:木通、白英 解析:英扣花 9、四海之内皆兄弟(打一中药名) ——【谜底】:昆布。
6. 描写中草药的诗句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
端阳,菖蒲制酒乐半年;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糊窗一层层;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
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南宋爱国词人用中药名写了一首,词云:“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
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
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
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词中巧借中药名,活龙活现地刻画出了一位贵妇人的形象。
将她思念远征沙场的丈夫的那一腔缠绵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生动地抒发了她怨恨战争给自己带来夫妻久别、难以团聚的心声。 药名诗 北宋进士洪皓在建炎三年奉命赴金,被金人扣留十余年。
在此期间,他坚贞不屈,以诗明志,留下了众多的爱国诗篇。就是其中之一,很有代表性。
诗云:“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更刚留;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 该诗十分巧妙地将五味中药“独活、续断、知母、相思子、白头”嵌入诗中,表达了自己深沉挚诚的爱国怀乡思母之怀,感人肺腑。
药名谜 明代戏曲作家写过一首题为的谜语诗,诗云:“农夫月落出耕田,行到溪头无渡船。就在溪边眠一觉,蓑衣箬笠护头边。”
作者巧妙地把四味中药暗藏于诗中,谜底是“黑牵牛、当归、宿沙、防风”,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封建社会里农民月夜耕田、夜以继日地辛劳、风餐露宿的悲惨生活图景,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关切之情。
7. 求一些中药诗
怀旧事
喝马蓝关路,王孙欲断肠。
风扬桃蕊嫩,露郁李花香。
志远情难弃,心高意已伤。
春长山月寂,莫若早回乡。
诗中嵌马兰、王孙、羊桃、郁李、志远、薏芑、常山、茴香八味中药
古出塞
天雄志远忆当年,赤箭长刀镇远巅。
剑戟如柴胡虏惧,兵声似水银光延。
休云母念多幽咽,莫感当归写泪笺。
此夜防风多野火,王孙意气守关边。
诗中嵌天雄、志远、赤箭、柴胡、水银、云母、当归、防风、王孙九味中药
燕归梁·药名遥侣
白纸无情对影单,半夏鹊声欢。
思君当归理金簪。忍独活,梦西番。
王孙宝刃,天雄汗血,防风夜披毡。
赤箭射缺玉门关。铁衣冷,思东川。
词中嵌白芷、半夏、当归、独活、王孙、天雄、防风、赤箭、铁衣九味中药
形容药品效果好的诗句
1. 关于医药的诗句
中药诗六首
有福之女
身处重楼观玉竹,面施轻粉着蝉衣。
杯斟白酒胡麻饭,海马将军喜远归。
有功之臣
天丁大戟穿山甲,铁脚灵仙鬼见愁。
十大功劳金不换,红花月季上乌头。
有备无患
六月雪飞夏枯草,常山独活白头翁。
余粮小豆陈仓米,故纸防风静守宫。
休闲之人
金箔河车千里光,使君夜合卧蛇床。
闲观木槿垂盆草,小坐莲房五味尝。
赞誉红娘
红娘笑立南星夜,鬓插金钗石决明。
忘却防风传蜜语,含羞大力助张生。
小园观景
蝴蝶双双飞紫菀,时当半夏赏丝瓜。
满园玉果金钱草,荷叶浮萍映日斜。
2. 写5句关于药的诗句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用中药名写了一首《满庭芳》,词云:“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词中巧借二十四味中药名,活龙活现地刻画出了一位贵妇人的形象。将她思念远征沙场的丈夫的那一腔缠绵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生动地抒发了她怨恨战争给自己带来夫妻久别、难以团聚的心声。
药名诗
北宋进士洪皓在高宗建炎三年奉命赴金,被金人扣留十余年。在此期间,他坚贞不屈,以诗明志,留下了众多的爱国诗篇。《集药名次韵》就是其中之一,很有代表性。诗云:“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更刚留;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
该诗十分巧妙地将五味中药“独活、续断、知母、相思子、白头”嵌入诗中,表达了自己深沉挚诚的爱国怀乡思母之怀,感人肺腑。
药名谜
明代戏曲作家冯梦龙写过一首题为《药名》的谜语诗,诗云:“农夫月落出耕田,行到溪头无渡船。就在溪边眠一觉,蓑衣箬笠护头边。”
作者巧妙地把四味中药暗藏于诗中,谜底是“黑牵牛、当归、宿沙、防风”,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封建社会里农民月夜耕田、夜以继日地辛劳、风餐露宿的悲惨生活图景,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关切之情。
3. 写5句关于药的诗句
1、诗句: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
出自:宋代·陆游《点绛唇·采药归来》
释义:采集药物回来,独自寻找村店买新酿造的酒。
2、诗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出自:唐代·贾岛《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释义: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
3、诗句: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出自:唐代·李白《古朗月行》
释义: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
4、诗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出自:唐代·李商隐《嫦娥》
释义: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5、诗句: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出自:唐代·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释义:茅亭花影睡意正浓,芍药园圃滋生苔纹。
4. 描写药物的诗句
四季歌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
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冯梦龙的《桂枝儿》:
你说我,负了心,无凭枳实,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愿对威灵仙发下盟誓。细辛将奴想,厚朴你自知,莫把我情书也当破故纸。
想人参最是离别恨,只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黄连心苦苦嚅为伊耽闷,白芷儿写不尽离情字,嘱咐使君子,切莫做负恩人。你果是半夏当归也,我情愿对着天南星彻夜的等。
中药名联
烦暑最宜淡竹叶
伤寒尤妙小柴胡
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苁蓉出阁,宛若云母天仙
玫瑰花开,香闻七八里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丸
辛弃疾 满庭芳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北宋 洪皓 集药名次韵
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更刚留;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
5. 赞美药品很好的诗句
《满庭芳》
辛弃疾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词中巧借二十四味中药名,活龙活现地刻画出了一位贵妇人的形象。将她思念远征沙场的丈夫的那一腔缠绵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生动地抒发了她怨恨战争给自己带来夫妻久别、难以团聚的心声。
《药名诗》
洪皓
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更刚留;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
该诗十分巧妙地将五味中药“独活、续断、知母、相思子、白头”嵌入诗中,表达了自己深沉挚诚的爱国怀乡思母之怀,感人肺腑。
6. 关于药的诗句~
既无大药驻朱颜,又乏长绳系白日。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身残骨碎难医,欲祷南星添寿辰。使重生贝齿,乌头体白,能携虎杖,去谒仙人,叩气灵芝,茯神益智,从此修行作苦僧。葫芦挂,宜从容访道,急性难成。
天色阴沉,防风入户,白纸糊窗,感单身独活,杯斟竹叶,当归佛国,天竺逢长。三月春归,杜鹃啼唤,花谢花飞惹断肠,屈指算,喜菖蒲节近,早制荷囊。
南星快至吾乡,把莲杜重开聚一堂。命勾藤挂月,玄湖放掉,高歌神曲,畅饮雄黄。早遣寄奴,车前迎候,代余伏首问安康。穿山径,纵苍苔滑石,熟地无妨。
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
7. 赞美药品很好的诗句有哪些
1. 《点绛唇·采药归来》
宋代: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
2. 《生查子·药名闺情》
宋代:陈亚
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字字苦参商,故要檀郎读。
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何事菊花时,犹未回乡曲。
3. 《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
唐代:李白
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
桂枝日已绿,拂雪凌云端。
弱龄接光景,矫翼攀鸿鸾。
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
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
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
穷与鲍生贾,饥从漂母餐。
时来极天人,道在岂吟叹。
乐毅方适赵,苏秦初说韩。
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残。
4. 《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唐代: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5.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清代: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8. 与药物有关的古诗词
一、蝉:“四载孕育一暑鸣,解衣振翅春木行。
今秋随风且归去,尚留金缕退翳阴。” 二、何首乌:“草木亦含天地灵,根能生藤精生神。
首乌补肾乌须发,夜交养心安神宁。” 三、北柴胡:“生于半阴半阳坡,此物微苦性微寒。
疏散少阳经寒热,春升万化中气添。” 四、醉花阴·从医十年 潜沉从医十春秋,岂畏人消瘦; 漫路勤为舟,研阅百卷,签纸盈双袖。
岐黄史籍实浩瀚,须精心探究; 辰光易流逝,当紧操术,增万人之寿。 五、中药诗六首 有福之女 身处重楼观玉竹,面施轻粉着蝉衣。
杯斟白酒胡麻饭,海马将军喜远归。 有功之臣 天丁大戟穿山甲,铁脚灵仙鬼见愁。
十大功劳金不换,红花月季上乌头。 有备无患 六月雪飞夏枯草,常山独活白头翁。
余粮小豆陈仓米,故纸防风静守宫。 休闲之人 金箔河车千里光,使君夜合卧蛇床。
闲观木槿垂盆草,小坐莲房五味尝。 赞誉红娘 红娘笑立南星夜,鬓插金钗石决明。
忘却防风传蜜语,含羞大力助张生。 小园观景 蝴蝶双双飞紫菀,时当半夏赏丝瓜。
满园玉果金钱草,荷叶浮萍映日斜。
9. 关于“药”的名言名句
1、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出自《史记·留侯世家》
语见《孔子家语》。这句贤文是说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这句贤文旨在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2、是药三分毒
古人云:“是药三分毒。”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内经》对如何用药十分讲究,将药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治疗疾病要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当今不少的人认为中药大多数源出于天然的动植物和纯中药制剂,比化学药品的药性平和而安全,总认为不会发生药物毒副作用。其实不然,如果任意滥用,乱役药石,同样亦会发生毒副作用。
3、用药如用兵
谚语,意思是用药须像用兵那样特别慎重。
出处:明·孙一奎《医旨绪余》:“人之死生,关于呼吸问,余何敢师心自用;而峨睑为也。古称:‘用药如用兵。”’《醒世恒言》三八:“所以古人将用药比之用兵,全在用得药当,不存药舅。”
4、
药医不死病,死病无药医
谚语,意思是药物可治疗不致命的病,致命的病无药可医治。
出处:明·高明《琵琶记》二二出:“[末白]公公病里莫生嗔,[旦]宽心保病身。[合]正是:药医不死病,佛化有缘人。”
《醒世恒言》一:“先生,常言道:‘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你且不要拘泥古法,尽着自家意思,大了胆医去,或者他命不该绝,就好了也未可知。”
清·铁汉《临镜妆》七:“我看这赵医生,有几个靠得住的在那里呀,他们的口头禅叫做‘药医不死病,死病无药医。”’
5、急脱急着,胜如服药
谚语,意思是适应天气冷暖的变化而及时增减衣服,可以避免生病,胜过生了病吃药。
出处:宋·李之彦《东谷所见》:“急脱急着,胜如服药。衣服之加谨者此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良药的古诗 关于良药的诗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良药的古诗 关于良药的诗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