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古诗词欣赏 入伏古诗词(精选15首)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入伏古诗词欣赏 入伏古诗词(精选15首)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入伏古诗词欣赏 入伏古诗词(精选15首)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写三伏天的古诗词
1、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范成大《立秋二绝·三伏熏蒸四大愁》
翻译:三伏天天气炎热,人们深感苦闷,在酷暑天方才让人感到生活漂浮。
2、三伏天雨火,郎但笼窗坐。——明代李攀龙《四时子夜歌其三》
翻译:三伏天热得就好随时在喷火,郎君在窗户下坐着,什么也不想做。
3、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白居易《送敏中新授户部员外郎西归》
翻译:此时正值三伏天,天气热得就像煮沸的汤一样。
4、岳阳三伏正炎蒸,爽气凄风见未曾。——宋代陆游《感昔》
翻译:岳阳的三伏天就像蒸笼一般炎热湿闷,空气中没有一丝丝凉风。
5、怜我老病者,三伏困熏蒸。——宋代张耒《寓陈杂诗十首其一节选》
翻译:可怜又老又病的人,在三伏之时受尽熏蒸之苦。
1.炎光三伏昼,洞府宜幽步。——权德舆《九华观宴饯崔十七叔判官赴义武幕兼呈书记萧校书》
2.去年三伏中,叶舟梅水。——吴潜《谢世诗》
3.迩知三伏涨,骤甚八月潮。——马一浮《伏涨》
4.吟哦相对忘三伏,拟泛冰溪入雪宫。——苏轼《次韵孙秘丞见赠》
5.二仪清浊还高下,三伏炎蒸定有无。——杜甫《又作此奉卫王》
6.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齐己《新秋》
7.年年有三伏,日日非故吾。——范成大《晓起信笔》
8.近之若冰雪,三伏无款袢。——方回《哭肯堂赵公拟老杜八哀体》
9.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杜甫《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
10.炎蒸三伏有无中,十里荷花四面风。——赵蕃《张帅置酒环波觞孙会之签判严造道主簿及蕃作》
三伏天怎么计算 什么是庚日?
夏至三庚入伏是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这就是所谓的“三伏”。三伏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这是因为逐渐夜短昼长,阳光接近直射。
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时间有10天,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第4个庚日则是中伏,有的时候是10天,有的时候是20天,而末伏一般是第5个或者是第6个庚日,时间同样是10天。所以三伏天并不一定就只有30天,在有一些特殊的年份,三伏天是40天。
入伏过后,气温升高,且潮湿闷热,所以要预防中暑,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时令蔬菜和新鲜水果。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以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夏天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等,最好涂抹防晒霜。
描写伏天的古诗词
《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
[宋代]陆文圭
外直中通异众芳,嗅来叶气胜花香。
一杯先吸鉴湖月,满口潜消玉井霜。
尤胜朱樱煎作蜜,何须紫蔗压为浆。
细看象鼻弯弯曲,剌手独嫌绿丙长。
《入伏后三日》
[宋代]张耒
老火炽而焰,端能流弱金。
清秋有微警,西风生薄阴。
日中无停晖,俯仰忽已沉。
齐纨不足玩,流景逝骎骎。
盛衰宁独行,巾具密相寻。
蓬茅有佳处,亦足慰人心。
夏日盩厔郊居寄姚少府
唐-李频
古木有清阴,寒泉有下深。
蝉从初伏噪,客向晚凉吟。
白日欺玄鬓,沧江负素心。
甚思中夜话,何路许相寻。
尝瓜二首
宋-杨万里
病骨那禁暑,衰年更作愁。
有风依旧热,初伏几时秋。
瓜果谁新饷,馋涎小忍休。
金盆井花水,且看玉双浮。
伏日
宋-张镃
未晓雨先骤,过朝风更鲜。
谁知初伏日,全是早秋天。
洗盏尝新酒,临池摘嫩莲。
平生丘壑意,不受暑寒迁。
玉峰园避暑
宋-文同
伏日当饮酒,南城会群贤。
开樽荫碧树,移席临清泉。
浩意脱尘土,高怀錾云烟。
早归休信俗,须待月娟娟。
《丁督护歌》
唐代:李白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督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苦行》
唐代:王维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
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
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
莞簟不可近,絺绤再三濯。
思出宇宙外,旷然在寥廓。
长风万里来,江海荡烦浊。
却顾身为患,始知心未觉。
忽入甘露门,宛然清凉乐。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
唐代:杜甫
七月六日苦炎蒸,对食暂餐还不能。
常愁夜来皆是蝎,况乃秋后转多蝇。
束带发狂欲大叫,簿书何急来相仍。
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踏层冰。
《夏夜苦热登西楼》
唐代:柳宗元
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
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
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
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
凭阑久彷徨,流汗不可挥。
莫辩亭毒意,仰诉璿与玑。
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
《劳歌》
宋代:张耒
暑天三月元无雨,云头不合惟飞土。
深堂无人午睡余,欲动儿先汗如雨。
忽怜长街负重民,筋骸长彀十石弩。
半衲遮背是生涯,以力受金饱儿女。
人家牛马系高木,惟恐牛躯犯炎酷。
天工作民良久艰,谁知不如牛马福。
关于入伏最著名的古诗词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入伏最著名的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吟哦相对忘三伏,拟泛冰溪入雪宫。——苏轼《次韵孙秘丞见赠》
2、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齐己《新秋》
3、近之若冰雪,三伏无歊袢。——方回《哭肯堂赵公拟老杜八哀体》
4、炎蒸三伏有无中,十里荷花四面风。——赵蕃《张帅置酒环波觞孙会之签判严造道主簿及蕃作》
5、泠风三伏是清秋,虽有炎蒸不汝留。——秦观《和黄冕仲寄题延平泠风阁》
6、热热如三伏,飞飞忽六霙。——方回《十二月大暖雨二十四昼夜二十五日始雪》
7、暂过伊阙间,晼晚三伏时。——储光羲《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
8、金数已三伏,火星正西流。——刘禹锡《早秋集贤院即事》
9、想庆三伏怯袢热,待到仲秋吐艳香。——程公许《种秋池塘荷盖方密有四五朵花》
10、落在寻常画师手,犹能三伏凛生秋。——刘禹锡《答东阳于令寒碧图诗》
11、迩知三伏涨,骤甚八月潮。——马一浮《伏涨》
12、二仪清浊还高下,三伏炎蒸定有无。——杜甫《又作此奉卫王》
13、年年有三伏,日日非故吾。——范成大《晓起信笔》
14、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杜甫《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
15、衰翁顦顇忧三伏,古佛慈悲赐一凉。——吴潜《三用喜雨韵三首·雨缶云瓶剖阿香》
16、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白居易《竹窗》
17、始知共此世,物外无三伏。——苏轼《次韵刘景文登介亭》
18、但喜暑随三伏去,不知秋送二毛来。——白居易《答苏六》
19、使我读书舍,凉意无三伏。——郑刚中《黄汇征以石草蒲一本相遗石圆而苍小窍数十大》
20、与君三伏月,满耳作潺湲。——白居易《题牛相公归仁里宅新成小滩》
21、素色喷成三伏雪,馀波流作万年溪。——方干《东山瀑布》
22、千里归程三伏天,官新身健马翩翩。——白居易《送敏中新授户部员外郎西归》
23、况当三伏深,沾汗万淋浪。——司马光《和冲卿崇文宿营直睹壁上题名见寄并寄如了不》
24、风清泉冷竹修修,三伏炎天凉似秋。——白居易《池畔逐凉》
25、秋凉断是合还家,三伏今年暑倍加。——方回《连夜书·秋凉断是合还家》
26、如何三伏月,杨尹谪虔州。——白居易《何处堪避暑》
27、去年三伏中,叶舟遡梅水。——吴潜《谢世诗》
28、缅然万里路,赫曦三伏时。——张九龄《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
29、九峰灵气泄,三伏细流寒。——林景熙《惠山泉》
30、赫赫三伏时,十日到咸秦。——高适《答侯少府》
31、一雨五日余,南州三伏凉。——张栻《望后一日与客自水乡登湘南月色佳甚翌日用乡》
32、凛凛三伏寒,巉巉五丁迹。——岑参《入剑门作,寄杜、杨二郎中,时二公并为杜元帅判官》
33、又况三伏时,当兹一禅室。——梅尧臣《依韵和僧说夏日闲居见寄》
34、适从郡邑喧,又兹三伏热。——韦应物《同元锡题琅琊寺》
35、即今三伏尽,尚自在临邛。——张说《被使在蜀》
36、三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竹荫房廊。——杜荀鹤《夏日题悟空上人院》
37、药饵过三伏,文书散百忧。——秦观《次韵传道自适兼呈都司芸叟学士》
38、谁言三伏夜,独此月前秋。——皎然《新秋同卢侍御、薛员外白苹洲月夜》
39、炎暑盛三伏,驾言得清游。——张栻《严庆胄射策南归迂途相访六月二十有一日同游》
40、炎光三伏昼,洞府宜幽步。——权德舆《九华观宴饯崔十七叔判官赴义武幕兼呈书记萧校书》
41、我经三伏常暴下,近喜秋风扫烝湿。——苏辙《寄内》
42、三伏鼓洪炉,支离一病夫。——权德舆《病中苦热》
43、汤为池兮火为城,未如三伏南州行。——黄公度《南来苦热戏作二首·农夫烈日夏畦耕》
44、四时无夏气,三伏有秋风。——李频《夏日题盩厔友人书斋》
45、九衢三伏涨黄尘,病发萧萧挂葛巾。——文征明《伏日》
46、消除袢暑忘三伏,追忆曾游隔五春。——苏颂《次韵奉酬签判吕殿丞燕集西湖》
47、谷口群峰障火云,水风送日易斜曛。——赵执信《伏日》
48、今年三伏雨水多,官吏祈晴救禾黍。——仇远《村中语》
49、避暑惟须饮,相邀向水涯。——屈大均《伏日吴方来招饮》
50、怜我老病者,三伏困熏蒸。——张耒《寓陈杂诗十首·昔记古甲子》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入伏古诗词欣赏 入伏古诗词(精选15首)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入伏古诗词欣赏 入伏古诗词(精选15首)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