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堂对联大全 庵堂对联怎么写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庵堂对联大全 庵堂对联怎么写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庵堂对联大全 庵堂对联怎么写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景点名胜对联
云何降伏其心与大比丘众作礼围绕如是如是
布施不住于相说得福德多信受奉行善哉善哉
鄞县阿育王寺大殿
曾作岳林布袋僧袒腹露胸冷坐山门何其欢也
此为兜率慈心佛严妆盛服深居院内不亦乐乎
木鱼题新昌大佛寺大雄宝殿
直道本难行笑痴人纵辔登山到悬崖悔迟勒马
慈航原普渡愿众生回头视岸遇急流趁早收帆
安徽宿州启秀寺——清·彭玉麟
止水证禅心千百年衣钵留传梵宇宏开新世界
名山埋佛骨万八丈烟云供养莲台卓立古浮图
温濂题天台真觉寺
中间无人不欺心做许多坏事但说诵经可悔过
皇天有时定着眼遇这些恶徒就是敬神也降灾
湖北监利万佛寺
转梵轮无量无边胜迹溯南屏百八钟声留共省
修净土即心即佛大慈参上乘万千劫数看俱消
雪震题杭州净慈寺大殿
一偈遍梵天看东土普现光明照澈净慧慈缘庄严色相
百年有桑海与西湖长留香火记取灵山塔影上界钟声
于右任题杭州净慈寺大殿
自离兜率天宫只因护演宗风瑜珈论说传东土
指点善才童子若要参寻佛果毗卢楼阁在南中
杭州灵隐寺。瑜珈:梵语,物物相应之义。毗卢:佛名
尊者是童身愿学人猿缚魔障永作祖山真佛子
如来有天暇看此地龙飞凤舞特开灵境古伽蓝
临安昭明禅寺
不必问泉冷何时舀一勺煮沸沏茶便算此行有幸
毋须考峰来甚处看几眼腾飞架式可云这次不空
魏寅题杭州灵隐寺
禅林宝刹瀑布奇观历晋宋以还翰墨品题山第一
钟鼓双楼天王诸殿更庵堂而外风光秀丽景非凡
闻楚卿题奉化雪窦寺
长啸几时休此圣人眉睫中无一丝挂得上之烦恼
一禅常坐定这和尚布袋里有什么装不下的东西
云南昆明华亭寺(天王殿)
佛留奇木庵结名山舍利屡放光西子湖头西竺似
寺近诸天钟闻下界普陀遥在望白云峰里白衣来
杭州法喜寺圆通宝殿
佛法可观观空观色观无数恒沙苦海轮回曷弗返观己过
神明安在在天在地在大千世界灵山宝塔罔非自在我心
安徽九华山化城寺大雄宝殿——清·刘成林
古迹重湖山历数名贤最难忘白傅留诗苏公判牍
胜缘结香火来游福地莫虚负荷花十里桂子三秋
江庸题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
静处睹慈容在大众渴仰而来自然不惊不怖不畏
动中藏妙解任仁者密参了去毕竟非风非幡非心
三千里内大事都非看困虎疲龙战斗纷蕃一瞥尽
六万年来此山无恙指孤云断石姓名登览几人存
湖南慈利五狮寺——近·田春庵
深具慈忍力大肚能容容天下拂逆境上难容之事
广结欢喜缘满腮含笑笑世间名利场中可笑之人
圆瑛题鄞县天童寺弥勒殿
踢去夕阳喝来明月试问南北峰顶毕竟有甚来去
朝生虫臂暮死鼠肝且看宇宙源底陶然不落死生
浙江杭州净慈寺大殿——现·芝峰
选佛重开场仗大慈悲立小普陀无量威神观自在
破悭同结愿师善知识种诸福德不可思议契真如
彭慰高题宁波七塔禅寺
循蓬岛而环作平等观说什三山到眼即众生色相
际桑田以复具慈悲念凭般万恋回头总实地功夫
陈畲题象山等慈禅寺释迦殿
远眺雪窦近接天童晋代启宏规宝塔石函传圣迹
井涌金沙山横玉玑明州开胜景琳宫绀宇大禅宗
鄞县阿育王寺观音殿
庄严胜地琅环福地东壁沐清光洵是比金銮侍漏
晴雨宜时雪月佳时西泠谈盛事最难忘玉辇巡游
德馨题杭州圣因寺。琅:玉石。东壁:星名,壁宿别名,为玄武七宿
宝塔镇名山看峰回玉几井涌金沙即佛即心参舍利
明州留净土记松号放光楼成拾翠是空是色证菩提
鄞县阿育王寺寺门
奉双亲参礼九峰喜今日旃檀林中即便是极乐世界
愿一心长持半偈想当年菩提树下用何等刻苦功夫
安徽九华山旃檀林
华严顿演圆宗独被上根尚未悉符出世度生之弘誓
行愿导归极乐全收九界方堪大畅成道利物之本怀
印光大师:释迦联
莫笑这个和尚疯疯颠颠古怪稀奇却寓世间真道理
且看那些贵人摇摇摆摆飞扬显赫无非苦海假荣华
浙江天台山济公院——当代·许杰
如是我闻倘照见五蕴皆空凭他水火刀兵莫非色相
异夫先路愿常参三观妙谛便会住行坐卧可证菩提
鄞县阿育王寺天王殿
世尊宫殿高广无边宝幡自天上飞来何处见得心动
和尚家风冷淡若此公验从手中抛却这才唤作法空
五蕴皆空一尘不染虽非类横侵终与感化而归正觉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有情通则更期精进共证菩提
杭州灵隐寺药师殿
笑嘻嘻看看你来应把那一些孽钱施舍咱布袋和尚
意拳拳都向我拜何不作百般善事免累他草把儿孙
江苏镇江金山笑佛庵弥勒殿
笑嘻嘻看着你来应把那一些孽钱施舍咱布袋和尚
意拳拳都向我拜何不做百般善事免累他草把儿孙
依净土以印净心回峰现亿万化身觉悟群迷成净果
引慈航而宏慈星慧日照三千法界庄严重耀证慈缘
梁楚香题杭州净慈寺,位于南屏山慧日峰下。始建于五代周显德元年
自西晋开山历唐宋元明以至于今谁似梵王留净土
听释迦说法合为千万亿无量诸佛皆从宝相现莲花
鄞县阿育王寺大雄宝殿
座敷乌石无劳顽石点头参其意者梦醒丹台空幻影
笑拈白芦不用折芦携履会于心者悟开明镜即真身
释宗尚题余姚芦山寺佛堂
尘劫历千年幸赖三中作主重建寺容依旧鸣钟闻阛阓
浮图建七塔更逢四众同心再兴香火重新执杵护伽兰
毛翼虎题宁波七塔禅寺天王殿。三中:十一届三中全会
存心能正大光明即不来许个愿磕个头这神自然保护
做事如奸滑阴险也还想消些灾降些福恐尔亦太糊涂
安徽安庆迎江寺(毗卢殿)当代·华文光
佛从海上飞来息足小普陀无量无边誓愿众生超苦海
僧似山中习静栖心大自在即喧即寂始知城市有深山
顾文彬题宁波七塔禅寺,位于市区,初创于唐大中十二年,时名东津
故宫寥落认前朝天下为公莫忘怀四部图书一园草木
胜迹登临容我辈人间何世试极目东西浙海南北峰云
杭州圣因寺。寥落:稀疏、冷落。谢朓诗:“晓星正寥落,晨光复泱
立马吴山忆频年转战沙场履险如夷宝筏自天援苦海
还辕湘水愿今日皈依竺国指迷彻悟瓣香异地拜慈云
李世颜题杭州法喜寺
轮音西震象教东来赖贤皇制造浮图安藏善逝真灵骨
塔降南天光舒北阙感圣帝志心钦仰瞻礼迦文妙应身
刘操南题鄞县阿育王寺舍利殿。善逝:佛之十号之一
普周沙界皆此一心问谁是了了明明能认得本来面目
凉遍含灵虽曰无量实未尝忙忙碌碌或至于有所施为
山西五台山灵镜寺
山水灵异舍利堵波当佛迦现相之时晃耀合瞻金粟海
太白联延如来世界于天童代食而外庄严更睹妙华宫
鄞县阿育王寺大雄宝殿
上一点下一点与我何干到此处看看都只为游山玩水
达也好窘也好管他怎甚来这边走走无非是拜佛烧香
湖南衡山雁峰寺——破门和尚
正气足千秋只今砥柱中流得力在惶恐滩头零丁洋里
忠臣惟一死壮此崇祠孤屿触景到罗浮山下扬子江心
黄惟诰题温州江心寺
楚子今在乎时移世易是佛性人欲证前因可许来兹坐坐
圣王如兴也民安物阜有善根者旷怀当世何妨略与谈谈
湖北沙市章华寺(客堂)
大幢作屏藩幸城市有此灵山仗许多佛力神威扶持世界
长江如匹练慨人世无边苦海渡不尽名樯利楫消受风波
张叟山题杭州石观音阁
道分阴阳化两仪生四象生八卦生成六十四卦生生不息
佛说寂灭缘三界问无常问九天问得五位百法世世修罗
北京有哪些对联???
北京名胜对联
中南海瀛台涵元殿(一)
昼永琐窗闲,竹边棋墅
日迟帘幕静,花外琴声
涵元殿为北京中南海瀛台正殿。上联写殿中的悠闲,白天时间漫长,宫门紧闭,竹林边的棋馆是消磨时光、养性怡情的好处所。琐窗。镂刻有连环图案的窗棂。墅,别馆,供游乐休养的园林房屋。下联写清静。时已傍晚,帘幕未卷静悄悄,花丛外传来的琴声,更显出禁苑的寂静。全联描绘了一幅花竹掩映、恬静幽雅的美妙画图。联语运用了反衬手法。以棋墅里整天对弈,显示宫苑之“闲”;以花丛外琴声隐约,突出深宫之“静”。 (康斯馨)
中南海瀛台涵元殿(二)
心澹水木秀
兴幽鱼鸟闲
涵元殿是皇室游息之所。出句:心情恬淡的人,所见树木泉水,总是秀色相映。澹,恬淡。《庄子·知北游》:“澹而静乎。”对句:兴致幽雅的人,他眼中的飞鸟游鱼,无不悠闲自得。幽,幽雅。此联抒情写景。情是景的精神内核,景是情的物质外壳,情制约着景,景表现名胜类着情,故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人心目中,感受不同。同是枫叶,杜牧描绘为“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枫叶比江南二月的春色还红火、艳丽,流露出惊喜的情调。而王实甫则云:“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秋暮离怀》),枫叶尽着上悲哀色彩。此联“水木”的“秀”,“鱼鸟”的“闲”,全是“心澹”、“兴幽”情感的反映。 (蒋竹荪)
中南海静谷
爱新觉罗·弘历
胜赏寄云岩,万象总输奇秀
清阴留竹柏,四时不改茏葱
静谷在中南海丰泽园西南,始建于康熙年间。是一座小型雅致的皇宫庭院。上联说,人们巧手构筑的云天岩谷,欣赏它的奇姿秀色,总要胜过天然景物一筹。胜赏,观赏名胜。云岩,指云天谷岩,万象,指天然景物。总输,比较之词,谓总是差一点。下联化用康熙菊香书屋联“庭松不改青葱色”之意,认为四时交替变化,花开花落,而连理柏和翠竹丛留给人们青葱凉爽的感受,却始终不变。
静谷院内,有两株绞缠在一起的“连理柏”,枝叶葱茏,加以竹翠花香,给人以“清阴”之感。作者运用比较手法,上联以天然景物和人工景物相比,下联以花草与竹柏相比,显示了世间事物的多样性,各有其长,各有其短,而实际上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构成了和谐宁静的境界。 (商启予)
中南海金鳌玉蝀桥
赵翼
玉宇琼楼天上下
方壶圆峤水中央
玉蝀桥,横跨中海和北海水面,原名金海桥,明世宗时东西两端各建牌坊一座,分别名曰金鳌和玉蝀。桥有九孔,洁白如玉。玉宇琼楼,传说中天上神仙居住之地。方壶圆峤,传说中两座仙山。
《列子·汤问》:“渤海之东,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圆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联语以仙境中的建筑物和山为喻,盛赞桥的精美和瑰丽:谓整个桥景就像天上的琼楼玉宇那样华贵,两座牌坊有若仙山降落在池水中央。联语意境神奇飘逸而有入化之妙。 (谢燕华)
北海一房山
好山一窗足
佳景四时宜
北海公园内西山上,庆霄楼西有延廊环抱山石,一房假山构筑其间。用唐人李洞“看待诗人无别物,半潭秋水一房山”诗句而命名。上联写窗与山的关系。意谓仅此一道窗户就足以使这座山平添不少美景秀色。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光明和空气引进来,因此下联说从这“一窗”便可充分领略四季美好的景色。
房(窗)为山添花,山为房(窗)换景,互助互补,相得益彰。联语明快流畅,富有哲理趣味。 (陈永泉)
故宫三希堂
爱新觉罗·弘历
深心托豪素
怀抱观古今
清乾隆帝喜收藏碑帖书画,经常鉴赏、临摹,题字、作联。并把大臣择定的古今著名书法家真迹,收藏于书斋之中。其中晋王羲之《快雪时睛帖》、王献之《中秋帖》与王殉《伯远帖》皆希世珍宝,故名书斋为三希堂。深心,犹言精心。豪素,即毫素,指笔和纸。上联意谓精心托于纸笔。下联则谓在鉴赏中,观察古往今来贤人们的胸襟抱负。上联采自南朝宋颜延之《五君咏·向常侍》“向秀甘淡薄,深心托豪素”诗句。下联集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字,既指书法的鉴赏临摹,亦指为人的襟怀旷远。非仅寄情于八法,亦为自伸雅怀。 (蒋竹荪)
故宫建福宫
地近蓬壶心自远
身依泉石兴偏幽
上联大意:把闹市当仙境,心灵自可远离尘俗。蓬壶,古代传说中的仙山。晋王嘉《拾遗记》卷一:“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形如壶器。”心自远.晋陶潜《饮酒》诗:“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下联大意:依泉石作伴侣,兴致就倾向雅静幽远。泉石,自然景物。多指山水。南朝梁刘孝绰《侍宴集贤堂》诗:“反景入池林,余光映泉石。”
兴,兴致。唐杜甫《重过何氏》诗:“向来幽兴极,步履过东篱。”联语从主观的领会和实际的接近两个方面追求“心远”与“兴幽”,达到精神上暂时超脱的境界。古有所谓“富贵闲人”,联意近之。 (余心乐)
故宫延春阁
奇石尽含千古秀
好花长占四时春
延春阁在凝辉堂前,阁前叠石为山,正殿挂“惠如春”额。联语写石写花,抓住了延春阁的特点。“含”“占”二字赋予静物以生命,产生了动感。上联说,奇异的石头饱含着千百年来山水的秀气;下联说,次第开放的好花,使四季都变成美妙的春天。此联紧扣“延舂”阁名的含义。联语格调高雅,“千古秀”极写“奇石”之不凡,“占”字更写出花的神韵。 (陈永泉)
故宫阅是楼
开窗鱼鸟含天趣
欹案诗书味道腴
阅是楼,在故宫畅音阁对面。联谓:打开窗户,池中游鱼在追逐,树上好鸟在啁啾,大自然一片蓬勃的生意;窗内,倚在几案上读书写诗,其味无穷。腴(音yú),丰裕。联语将室内与室外、动态与静态融成一体,表现出一种自得其乐的情调,给人以悠然舒适、幽静闲雅的感觉。 (谢燕华)
颐和园绣漪桥
螺黛一丸,银盆浮碧岫
鳞纹千叠,璧月漾金波
绣漪桥,位于颐和园昆明湖之最南端,亦名锣锅桥,为自水路进入颐和园的门户。联语表现的是绣漪桥周围妩媚诱人的景色。上联写日景:桥宛如一弯黛眉镶嵌在银白色的湖面上,水中倒映着碧绿的万寿山影。下联写月色:水波粼粼,在皎洁如玉的月亮照耀下,湖面荡漾着金色的清波。螺黛,画眉之墨,一种青黑色矿物颜料,此指黛眉。
将桥喻作美人之黛眉,将倒映之青山说成是浮在水面的碧岫,笔墨传神。一丸与千叠相对,足见桥之娇巧与湖之浩瀚。联语文辞瑰丽,构思奇巧,意境瑰美,就如一幅苍润秀美的水墨画。(谢燕华)
颐和园宜芸馆道存斋
霏红花径和云扫
新绿瓜畦趁雨锄
联语清新幽雅:落英缤纷,花径霏红如霞,云雾之中,有人轻轻打扫;瓜田菜地,一片新绿如玉,细雨湿润,有人慢慢锄草。霏红,彩霞般的红色。联语用词简练,“趁雨锄”扣紧“宜芸馆”的命名,表现了清新素雅的风格和主人闲适的心境。 (谢燕华)
颐和园月波楼
一径竹荫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沙
月波楼,在颐和嗣昆明.湖中韵南湖岛上。联语描绘竹林、花枝、沙滩在月色笼罩下的微妙变化,使楼的周围、远近充盈着一片迷蒙幽静的气氛,意境十分柔和淡雅。“月笼沙”三字出杜牧《夜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联扣月波楼名,甚切。 (谢燕华)
颐和园十七孔桥
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
波回兰桨,影翻明月照还空
十七孔桥,横跨于颐和园昆明湖的东堤和南湖岛间,桥由十七个孔券组成,长150米,为颐和园中最大石桥。上联写水上之桥,下联写桥下之水。石桥宛若卧在水上吹不断的彩虹;兰桨使水波回旋,划碎映于水面明亮清澈的月亮。照还空,指桥的十七孔.联语描绘水波、明月,水天一色,使这座颐和园内最大的石桥富于神韵和气派。 (谢燕华)
颐和园谐趣园饮绿亭
爱新觉罗·玄烨
云移溪树侵书幌
风送岩泉润墨池
谐趣园系北京名园颐和园中之园,原名惠山园。饮绿亭为其中一水榭,曾名水乐园。本联构思奇丽:溪边树梢上一抹彩云飘逸而来,好像触及书房的帷帘;山泉随风流至,仿佛润湿了屋中的砚台。书幌,指书斋中的帷幔窗帘。墨池,洗笔的水池,借指砚台.联语赋予云、风以生命和动感,并与表示清幽、宁静的书幌、墨池融为一体,动中有静,清寂中又透着闹意。“移”“送”“侵”“润”四字,恰到好处地写出了雅逸的意境,使景物充溢活力。 (谢燕华)
颐和园谐趣园知鱼桥
月波潋滟金为色
风濑琤琮石有声
知鱼桥在颐和园谐趣园之东南角,建于清乾隆时。联语通过一看一听将桥下之水景绘得有色有声:明月下,水波涟漪,金光闪烁;风吹水击岸石,发出悦耳的声响。潋滟,水波流动貌。风濑,意为风吹水急。琤琮,原为玉器相击声,此谓水石撞击声。全联咏水,却无一“水”字,显出作者的艺术修养。“潋滟”与“诤琮”双声叠韵相对,增添了音韵之美。联语用词精巧,秀丽娴雅,令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 (谢燕华)
颐和园宜芸馆
绕砌苔痕初染碧
隔帘花气静闻香
宜芸馆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对联以苔痕、花气为题咏对象,显出其清新淡雅的格调。上联化用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句意,说石阶周围的青苔刚刚萌发绿色;下联说花气透过竹帘传来静静幽香。砌,即石阶。此联语词凝练,雅而不俗。“绕”、“隔”、“染”、“闻”等动词精巧传神,生动地写出了环境的幽静宜人。 (谢燕华)
颐和园画中游
幽籁静中观水动
尘心息后觉凉来
画中游在颐和园内万寿山西面。亭倚山岩,楼耀金碧,水木清华,环绕着几曲画廊,游览其中,真有身在画图之感。上联说,寂然宁静之中能体验到水之动,籁之幽,万物无不从容自得。有万物静观皆自得之意。幽籁,幽雅的声音。唐权德舆《酬穆七侍郎早登西楼感怀》诗:“杉梧静幽籁。”下联说,止息了一切杂念,则在繁嚣之中也可直觉地领悟凉意的来临。尘心,凡俗之心,名利之念。宋梅尧臣《送昙颖上人往庐山》诗:“尘心古难洗。”凉,指心灵的安闲自适,即精神的自由。联语启示人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耳目之游,还得进一步忘名利、齐得丧、同祸福、等贵贱,无牵无挂,走入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的逍遥境界。 (蒋竹荪)
颐和园画中游石牌坊
闲云归岫连峰暗
飞瀑垂空漱石凉
画中游为重檐八角阁,正殿前有石坊。本联表现的是一幅傍晚太阳下山时的清凉幽静图景:白云飘入山间,连绵青山浓阴高蔽而转暗;飞瀑垂空而泻,使石受漱而凉。岫,山峦。联语由流云而引出山峰,由飞瀑而引出岩石,炼字工巧,“闲”、“归”、“飞”、“垂”几字的选用使白云与瀑布富于动感与情趣。 (谢燕华)
颐和园霞芬室
爱新觉罗·弘历
窗竹影摇书案上
山泉声入砚池中
霞芬室,在北京颐和园玉澜堂东配殿。婆娑摇曳的竹影映照在临窗的书桌上,潺潺的山泉声传入室内的砚池中。窗外的竹影、山泉与窗内的书桌、砚池遥相呼应,构成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摇”字“入”字刻划了景物的动态。联语从视觉、听觉、触觉各个方面给人以美的享受。 (谢燕华)
颐和园涵虚堂澹会轩
碧通一径晴烟润
翠涌千峰宿雨收
涵虚堂为颐和园南湖岛上一主要建筑。联语描绘了颐和园雨后清晨的佳丽景色:万绿丛中有一条小径通向幽幽深处,晴空中的云烟显得格外明润;干座峰峦犹如绿色波涛起伏,下了一夜的雨刚刚停息。对联通过一大(千峰)、一小(小径)突出颐和园的碧翠特色,笔调凝练,诗味浓郁,意境幽雅。 (谢燕华)
颐和园涵远堂
爱新觉罗·玄烨
西岭烟霞生袖底
东洲云海落樽前
涵远堂为颐和园谐趣园之正殿。此联描绘了该堂的视野开阔:西山诸峰缭绕的烟霞似在袖底升起;东海瀛洲茫茫的云雾落到了酒杯之前。“西岭”、“东洲”,都用夸张和想像的表现手法,将苍茫的烟霞云海有若玩物般地置于袖底、樽前,突出此堂所涵之远。
联语情景交融,气势磅礴。上下联中一“西”一“东”,一“生”一“落”,一“底”一“前”,虚实相应,想像天外,显得意境空灵超脱。 (谢燕华)
白云观华室
郑燮
咬定一两句,终身得力
栽成六七竿,四壁皆清
白云观在广安门外,是全真派著名道观。创建于唐,曾称天长观、太极宫、长春宫,清代重建。出句讲读经。意谓要把道教经典中最精要的内容,理解消化、牢固掌握,并身体力行,就能终身得到益处。一两句:是概括的说法,道教经典极为浩繁,据统计,共5486卷,只能择其最精要部分,牢固掌握。对句讲种竹。栽培好六七竿竹,就可使四壁清光弥漫。道教讲究“清”的境界。教义有清静无为,神仙所居有玉清、太清、上清等。联语结合道教寺观环境向道士提示读经要诀,一个“咬”字,用得十分形象精炼。对一般游客如何读书的问题,也有启发意义。 (唐音)
国子监大成殿
爱新觉罗·弘历
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
大成殿,祭祀孔子的地方,在北京成贤街的孔庙内。大成,言道德学问十分完备。上联化用《易》意,赞孔子道德崇高。谓其德行与天地相合,其光辉与日月相等,其进退与四季代谢一样整然有序,其奖罚与鬼神所降的吉凶相应。气备四时,语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原指春夏秋冬四时之气,也指气度弘远。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语出《易·乾》:“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下联概括韩愈《原道》意,论儒家学说相承。
说孔子的教化是继承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而成为千秋万世的师表。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韩愈《原道》:“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联语气势恢宏,符合孔子这位“万世师表”的思想家、教育家的崇高地位与身份。 (余心乐)
北京大学未名湖
张星楼
人逢盛世真难老
湖至今天未有名
未名湖在北京大学校园中心,湖畔杨柳成荫,并有临湖轩、岛亭、钟亭、石舫、水塔等点缀其间,使人宛如置身于风光绮丽的大花园。出幅写人寿。“人生易老天难老”是自然规律,然而,自新中国建立40多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平均寿命亦有所延长,故说“真难老”。由“易老”变为“难老”,正足以说明正逢“盛世”。对幅写湖名。老子说:“道常无名,始制有名。”“未有名”即“无名”,“无名”是“道”的原始状态,“有名”是“道”在认识上的反映。以“未名”作湖名,正体现了“道”。联语中“难老”是生命发展的高层次,“未名”是形上思维的高层次,因而两者可以相对。 (商启予)
陶然亭(一)
翁方纲
烟笼古寺无人到
树倚深堂有月来
亭在北京市右安门内,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亭名取唐自居易“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之意。联语描绘寺之“静”。烟笼,指烟雾笼罩。上联写白天的清静,古寺被烟雾笼罩,无人到此;下联述夜晚的安谧,深堂处于树林之中,只有明月照映进来。以“无人”与“有月”的对比描写,显现了庵堂幽深绝世的风貌,含蕴着超凡脱俗的韵味。作者是当时的达官显宦,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对世俗的尘嚣,也感腻味,发现城内竟有这“无人”“有月”的古寺,真像进入世外桃源。联语表达了他向往隐居生活的心情。 (王明珍)
陶然亭(二)
林则徐
似闻陶令开三径
来与弥陀共一龛
此联为流水对,上下文意一贯。上联:陶令,东晋诗人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三径,陶渊明《归去来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句,这里指隐居。下联:弥陀,梵语“阿弥陀佛”的简称,此处泛指佛像。龛,供奉神像的石室或柜子,这里指佛门。联语用陶令之典兼指陶然亭之陶,并以陶渊明淡泊的田园生活,来形容陶然亭的幽静,表示其心与古人相通,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林则徐虽在历史上有过卓著功绩,但仕途坎坷。面对清政府的腐败,内心充满忧郁而寻求解脱。联语也可看作是作者心声的流露. (王明珍)
陶然亭(三)
江峰青
果然城市有山林,除却故乡无此好
难得酒杯浇块垒,酿成危局待支持
此联看似随意写来,但却是匠心独运,诚属陶然亭对联中之佳作。上联快人快语,概述了陶然亭幽深的园林特色,点明其在都市中的脱俗之处。“果然”两字,语气十分肯定,说明此亭久负盛名,名符其实。作者为安徽婺源人,故乡即指此。下联写人,也即作者在亭中的活动。把酒赏景,本为悦心惬意之美事,但作者却在用酒浇愁。块垒,喻胸中郁结不平之气。难得,说明作者公务之繁冗。
结句表面写酒后的醉态,其实一语双关,寓意明显。危局,酒醉不能自持之貌,故要人扶持。支持,犹扶持。不过“危局”更喻内忧外患,时局危殆。因为作者写此联时,正值庚子之变,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前后,所以“危局”是当时国情的真实写照,而“待支持”也表现了作者想有所作为的一片苦心。 (张君宝)
中山公园春明馆
春雨杏花江上客
明湖杨柳晚来诗
中山公园在天安门西侧,原为兴国寺,社稷坛。明清皇帝祭祀土地神与五谷神的场所,1914年改为公园。春明馆为民国时的园内著名茶室。上联写绵绵的春雨打落了杏花,花办飘流水中,有如江上的旅客。下联写婀娜多姿的柳絮轻拂着如镜的湖面,撩起人们晚来的诗情。作者选择了“春雨”“杏花”“杨柳”等最具季节特性的事物组联,读之意境优美,景情交融,词采绚丽,雅逸脱俗。联首“春明”二字,概括景物特点,又扣馆名,亦甚工巧。 (余心乐)
香界寺大乘门
一竿竹影敲明月
半榻松风卧白云
香界寺,在北京平坡山.龙泉庵西北,为西山八大处中第六处,创建于元,历经修葺,为八大处中的主寺。竹影敲打到明月,白云卧躺在松风,意境美妙奇特,朦胧中透出清纯,天地融为一体。
“敲”与“卧”两字用得奇巧,将竹影、松风具体化,又将明月、白云这两个天上的景物贴近到地面。“一竿”与“半榻”把竹影与松风写得活灵活现。联语用词凝练,构思精巧,对仗工稳,颇具韵致。 (谢燕华)
什刹海
白云远山,图开大米
斜阳新柳,春满天街
什刹海在地安门两大街以北,元代水面与通惠河相通,明初逐渐淤塞,形成三个相连的水面,附近有不少名园。王府、古庙是消夏游乐之所,今已辟为公园。上联说:片片白云在群山之间浮动,宛如展开了米芾的一幅秀润的山水画。大米,北宋著名画家米芾。因其子米友仁亦善画,为区别计,称米芾为大米,米友仁为小米。
下联说,夕阳的金辉洒在嫩绿的柳条上,闪闪发光,首都街道洋溢着浓郁的春天的气息。天街,京城的街道。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联语以远景衬托近景,构思巧妙。
在修辞上,将所嵌二字置于上下联之首称为鹤顶格,置于上下联之末称为雁足格。此联则兼用两格,把“白米斜街”四字分别嵌于上下联的首尾,点明了什刹海所在位置,十分工巧而自然。 (蒋竹荪)
可园
风雨最难佳客至
湖山端赖主人贤
可园,位于北京皇城东北角,今帽儿胡同九号,是清代荣源的私人宅园。刮风下雨的日子,最难得的是佳宾的来临,那多少可以驱散一些莫名的哀愁,带来一点活力。此化用清人孙星衍“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句意。下联谓湖山端庄而明丽,正依赖主人的贤德而存在。此化用唐人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句意。联语既有迎客之意,又赞美了主人,分寸得当,读来亲切有味。 (谢燕华)
袁崇焕祠
康有为
其身世系中夏存亡,千秋享庙,死重泰山,当时乃蒙大难
闻鼙鼓思东辽将帅,一夫当关,隐若敌国,柯处更得先生
明崇祯年间的将军袁崇焕威镇辽东,屡次击败后金(清),战功赫赫,昏聩的崇祯皇帝中了后金的离间计,误以为他与后金有密约,将袁下狱处死。上联即述此事。中夏,指明朝廷。享庙,设庙祭祀.死重泰山,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下联作者有感而发。因作者面临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严峻现实,似闻当年的战鼓声,所以自然想到袁崇焕,希望有这样的名将来保卫祖国安全。鼙鼓,军中所击的令鼓。隐若敌国,指人才系天下安危,隐然与国相匹敌。《后汉书·吴汉传》:“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此联气势磅礴,爱国主义的激情充沛,是作者忧国忧民的心声。 (陶继明)
昌平县居庸关
萧伯麟
居此雄关,易守难攻,庸人慎勿自扰
凭斯险寨,克敌制胜,壮士尽能荣归
关在距北京市区五十余公里的昌平县,是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为古代北京的西北屏障。传说秦始皇命令将强征来的修长城的民夫士卒徙居于此,关名即取“徙居庸徒”之意。上联意为占据了这道雄关,就易于防守,难以进攻,那些企图进攻的敌人,可不要自寻麻烦。下联意为依靠这个险要城寨,就能战胜敌人,壮士都能荣归乡里。联语嵌入了“居庸关”三字,并对关名作了新的解释。一方面警告敌人,切勿轻举妄动,一方面勉励战士,奋发克敌。词语警策有力,有说服力。 (蒋竹荪)
通县河楼
程德润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水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米家山
河楼是北运河的倚岸楼。上联首句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词句。意谓:登上高楼似觉寒气袭人,想古代天津一带河汊纵横,沙上飞鸟翔集,水面轻风扬帆,一片蓬勃生机。沙鸟风帆,化用王禹僻《黄冈竹楼记》:“第见风帆沙鸟。”七十二沽,沽为古代河名,相传天津一带有七十二沽,丁字水,沽河成丁字形之处。
下联首句用李商隐《乐游原》诗句。谓:斜阳把辽阔大地照耀得金光灿烂,面对燕京蓟门的云山树海,俨然一幅百千万叠的米家山水画幅。燕云蓟树,化用王禹僻《黄冈竹楼记》“烟云竹树”句意,燕京有“蓟门烟树”之胜景。米家山,宋代画家米芾,善画山水,自成一派,称为米家山。联语运用典故、成句,结合所见所想,把河楼景物描绘得境界开阔,气势宏伟。 (余心乐)
通县学宫明伦堂
先圣道并乾坤,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今皇教同尧舜,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旧时各地孔庙多有明伦堂。明伦,阐明封建社会人际关系的准则,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是旧时各类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乾坤,指天地。上联化用《礼记·中庸》句:“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赞美往昔圣人之道与天地配合,博大深厚,负载万物,像地,崇高光明,覆盖万物,像天,悠久长远.成熟万物,没有终极。下联化用《孟子·滕文公上》句:“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歌颂现今皇上的教化可和尧舜相比,督促了百姓,纠正了他们,帮助了他们,使他们各得其所,得到了提携和教诲。此联摘引儒生们所熟悉的经典中的内容,歌颂古今帝王的功德,目的在于加深儒生效忠君王的思想意识。由于运用排句,故联语充满气势。
佛庙横批七星庵怎么对联?
上联:七星临空方显庙小乾坤大;
下联:六合净土唯有庵中日月长。
横批:七星庵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庵堂对联大全 庵堂对联怎么写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庵堂对联大全 庵堂对联怎么写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