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咏花的古诗 吟诵花的古诗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吟咏花的古诗 吟诵花的古诗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吟咏花的古诗 吟诵花的古诗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关于吟咏花木的诗句
1、牡丹
作者:李商隐 朝代 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垂手乱翻雕玉佩,招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译文
织锦的帘帷刚刚卷起,是美艳的卫夫人;丝绣的褥被还堆拥着,是俊秀的越鄂君。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饰正零乱翻动;又像在弯腰而舞,郁金裙子正争相回旋。
它像石崇家的蜡烛,哪须常把烛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体肤,岂用香炉细细染熏?我是诗人江淹,在梦中得到了那支彩笔,想把清丽的词句,题在花叶上寄给朝云。
2、赏牡丹
作者:刘禹锡 朝代 唐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
庭院中的芍药花艳丽虽艳丽,但格调不高;池面上的荷花明净倒是明净,却缺少热情。
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国色,是最美的花,当它开花的时候,其盛况轰动了整个京城。
3、《咏幽兰》
作者:的爱新觉罗·玄烨 清朝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译文:兰花的花朵婀娜多姿,叶子碧绿狭长,风吹过带来了兰花的香气。兰花不因可以被别人摘取作为佩带装饰而自贵,即使没有欣赏的时候也自己发出芬芳。
4、北宋王安石《梅花》
原文: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5、宋代苏轼《海棠》
原文: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
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花的经典古诗
从古至今,人们对花的喜欢是那么的多,花好月圆,人们也一直在赞美花朵,表达对花的喜爱之情。有人喜欢牡丹,而有人更喜欢梅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花的经典古诗,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花的经典古诗篇1
《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赏析
东晋大人陶潜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难怪宋人周敦颐因陶渊明后真隐士不多,要大发“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的感慨了。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诗人对菊花由衷喜爱:开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丛丛,遍布屋舍四周,他沿着竹篱,忘情地欣赏这些亲手栽种的秋菊,不觉日已西斜。第一句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第二句的“绕”字则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图。
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中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桔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寓有深意。
这首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
花的经典古诗篇2
《画梅》
微雪初消月半池,篱边遥见两三枝。
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
赏析
微雪刚刚开始融化,天上的月亮倒映水中,洒满半边池水。
在零落的竹篱边,遥遥地望见两三枝梅花。
梅花的清香远远传来,飘荡在萧寒的天地间,这是寻常的草木所不能比拟的。
第一句描写背景,第二句点出梅花,后两句赞美梅花的清香,以及它在寒冬中开放的清高品格。
花的经典古诗篇3
《落梅》
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
林下积来全似雪,岭头飞去半为云。
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
赏析
梅以其贞干高节,先春而放,常得人青睐。写早梅报春者有之,写盛梅如海者亦有之,写月影梅枝者有之,写踏雪寻梅者亦有之,而写落梅者却不多见。然公此诗,绘尽落梅之态,写尽落梅之况:和风和雨,漠漠残香,积来林下,飞去岭头,不须横笛,最惜空枝,句句都是梅落光景,句句未离落梅情状。铺张渲染,极尽能事,描摹绘写,动静得宜。翰林学士兼诗人柏谦评然公诗“穆如清风,静如止水”。此之谓也。
花的经典古诗篇4
《早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赏析
自古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此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而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寻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读者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
花的经典古诗篇5
《虞美人》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怀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赏析
即使走遍天涯仍有江南的音信,从梅花含苞欲放时可以觉知春天已经临近。夜沉沉的微风轻吹,闻得芳香已较晚迟,不料第二天清早它却开满朝南的树枝。 面对梳妆台淡施脂粉一定要掠起群芳的嫉妒,你的落花只应飞到我的眉心就停住。我一生唯愿与酒交深,可离开京城十年来消耗完了自己少年的兴致之心。
花的经典古诗篇6
《踏莎行》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赏析
词的上片以“似”与“不似”写梅与雪交相辉映的奇绝之景。梅花与飞雪同时的情景之下,写梅往往说到雪,以雪作背景。正因为梅与雪同时,加之梅花与雪花有相似之处,人便常常将它们联系起来。梅花和雪花形相似、色相近,而质相异,神相别,因而本词中词人写了“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之后,即拔起一笔:“似和不似都奇绝”。“似”是言色,“不似”则言香。朦胧月色之中,雪白梅洁,暗香浮动,这确实是种奇妙的境界。
月下奇景,本应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可是词人认为是“恼人”的。“恼人”即“撩人”,此解释诗词中屡见不鲜。那么为什么会撩拨起人的心事?词人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含糊地说:“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词人此处设下了悬念,令人揣想。因为心中本有事,见了这乐景则与她心情抵触不入,反而触景添愁。
词的下片则点明词人心事的由来:“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原来是去年梅花开放时节,曾同情人共赏梅花,南楼之月可作见证,而今与情人离别了,风物依旧,人事已非,怎么能不触景生情!词到结句时才点明词人为什么别来频醉频醒,是为了“轻离别”的“恨”。
整首词先设下重重迷障,层层云翳,然后驱雾排云,露出了本意这样使读者从深深的困惑中明白过来,得到了感情上的慰藉。见雪兴怀,睹梅生情,登楼抒感,对月寄慨,把离别恨委婉道出,有着一种朦胧美。这种朦胧美不同于明快之美,但也不是晦涩。
如果一首词让人感到不知所云,百思不解,那就失却了意义。这种词没有朦胧美,而是晦涩。朦胧美如雾中之花,纱后之女,初看不清楚,细辨可见其形态,这种境界给人一种含蓄美。这首词的题旨全靠最后一句“到今犹恨轻离别”点出。
吟咏花的古诗
吟咏花的古诗
1、《山园小梅》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这是著名的咏花诗,也是林逋的代表作。诗人写出了梅花特有的姿态美和高洁的品质,以梅的品性比喻自己孤高幽逸的生活情趣。全诗采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渲染了梅花清绝高洁的风骨,成为了最著名的咏梅诗之一。
2、《赏牡丹》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这是著名的咏牡丹诗,也是著名的咏物诗。牡丹,作为中国的国花,是富贵的象征,自古便有不少文人墨客对其青睐有加,在赞美牡丹的诗中,这首诗无疑是最著名的。因这首诗,后人称牡丹为“国色天香”。
3、《宣城见杜鹃花》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在众多咏花诗中,歌颂杜鹃花的诗作不多,但这首诗却是著名的咏物诗。杜鹃花又名映山红,风姿绰约,有“花中西施”的美誉,在中国,它是自强不息、生命力顽强的象征,它能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因此,深受世人喜爱。
4、《鹧鸪天·桂花》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这首词是李清照最著名的咏物词之一。此词通过赞美桂花,以群花作衬,以梅花作比,展开三层议论,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桂花的由衷赞美,同时,抒发了自己的幽怨之情。
5、《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虽然谈不上赫赫有名,但这首诗确家喻户晓,这首诗也是他的代表作,同时,也是诗人唯一一首入选《全唐诗》的诗歌。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吟咏花的古诗 吟诵花的古诗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吟咏花的古诗 吟诵花的古诗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