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的古诗怎么读 天净沙的古诗怎么写

国学综合

天净沙的古诗怎么读 天净沙的古诗怎么写

大刁民围观:℉更新时间:03-04 16:34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天净沙的古诗怎么读 天净沙的古诗怎么写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天净沙的古诗怎么读 天净沙的古诗怎么写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天净沙的古诗怎么读 天净沙的古诗怎么写

《天净沙 秋思》朗读节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白话译文: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游子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扩展资料

1、轻快型:这种节奏语速较快,多扬少抑,多轻少重,声轻不着力,词语密度大,有时有跳越感。多用来描绘欢快、诙谐的情志。

2、凝重型:这种节奏语势沉缓,多抑少扬,多重少轻,音强而着力,色彩多浓重,语势较平稳,顿挫较多,且时间较长,语速偏慢。词语密度疏,常用来表现庄重,肃穆的气氛和悲痛、抑郁的情感。

3、低沉型:这种节奏声音偏暗偏沉,语势多为落潮类,句尾落点多显沉重,语速较缓。

4、高亢型:这种节奏声音多明亮高昂,语势多为起潮类,峰峰紧连,扬而更扬,势不可遏,语速偏快。重点处的基本语气、基本转换都带有昂扬积极的特点。

5、舒缓型:这种节奏语速较缓,语势较平稳,声音轻柔而不着力,常常用来描绘幽静的场面和美丽的景色,也可以表现舒展的情怀。

6、紧张型:这种节奏语速较快,多扬少抑,多重少轻。声音强劲而有力,顿挫短暂,语言密度大。常用来表现紧张急迫的情形和抒发激越的情怀。

天净沙·秋思拼音

kū téng lǎo shù hūn yā,xiǎo qiáo liú shuǐ rén jiā,gǔ dào xī fēng shòu mǎ。xī yáng xī xià,duàn cháng rén zài tiān yá。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简介:

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马致远出生在一个富有且有文化素养的家庭,年轻时热衷于求取功名。

似曾向太子孛儿只斤·真金献诗并因此而曾为官,之后大概由于孛儿只斤·真金去世而离京任江浙行省务官,后在元贞年间(1295年初-1297年初)参加了“元贞书会”,晚年似隐居于杭州,最终病逝于至治元年(1321年)至泰定元年(1324年)秋季间。

戏曲创作方面,马致远在音乐思想上经历了由儒入道的转变,在散曲创作上具有思想内容丰富深邃而艺术技巧高超圆熟的特点,在杂剧创作上具有散曲化的倾向和虚实相生之美。

献诗上龙楼:

蒙古定宗五年(1250年)前后,正如《青杏子·悟迷》中所写的那样,马致远应该是出生在一个富有且有文化素养的家庭的(“气概自来诗酒客,风流平昔富豪家”),并像《拨不断·九重天中所写的那样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

在大都度过二十年左右的青少年时期。之后,在至元七年(1270年)左右,马致远开始了“二十年漂泊生涯青杏子·悟迷。至元十年(1273年),孛儿只斤·真金被立为太子,正如套曲女冠子·枉了闲愁中所写的那样(“且念鲰生自年幼,写诗曾献上龙楼”)。

急切地追求功名的马致远似乎曾向孛儿只斤·真金献诗,且似因为孛儿只斤·真金的关系而曾为官。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孛儿只斤·真金去世。之后,大概由于孛儿只斤·真金去世的缘故,马致远离京任江浙行省务官。

天净沙秋思怎么读

1、原文及拼音

天净沙·秋思

Kū ténglǎoshù hūnyā,xiǎoqiáoliú shuǐ rénjiā,gǔ dàoxī fēngshòumǎ。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Xī yángxī xià,duànchángrénzàitiānyá。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3、注释

(1)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2)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3)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4)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5)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赏析:

1、整体赏析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2、分句赏析

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

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

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天净沙的古诗怎么读 天净沙的古诗怎么写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天净沙的古诗怎么读 天净沙的古诗怎么写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签:天净沙古诗

标题:天净沙的古诗怎么读 天净沙的古诗怎么写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288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