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出来的古诗词 桃花源记唱出来的古诗

国学综合

唱出来的古诗词 桃花源记唱出来的古诗

本命龙魂围观:℉更新时间:03-04 15:25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唱出来的古诗词 桃花源记唱出来的古诗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唱出来的古诗词 桃花源记唱出来的古诗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唱出来的古诗词 桃花源记唱出来的古诗

被唱出来的古诗词

新闻更多频道

七首被唱成歌的诗词,你听过吗?

千卉诗词04-25 06:07

2热评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流传下来无数千古名篇。

古语有云“诗言志,歌咏言”,古代以诗词来传达意志,再配以徐徐咏唱来突出意境,自《诗经》起,诗与歌就紧紧联系在一起了,并刻上了音乐的烙记。

从古至今,诗词与音乐交相辉映,即使是现代社会,把诗词谱写成乐章的也有不少,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首唱出来的古诗词吧!

1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后改编为歌曲《月满西楼》,最早是安雯演唱的一首歌曲,发行时间为1989年,作曲是由苏越作曲,苏越是安雯的丈夫,其后又有多名歌手演唱过这首歌。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这是李清照的名篇,被改编为歌曲《知否知否》,由胡夏和郁可唯演唱,是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主题曲。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3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这是温庭筠的作品,后改编作为2011年热播剧《甄嬛传》的插曲,由刘欢老师谱曲,姚贝娜演唱,将这首词中的神韵表达的淋漓尽致。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唐·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首诗词是苏轼的名篇,由梁志宏作曲,邓丽君1983年首唱并将歌名改为《但愿人长久》,邓丽君1995年5月去世后,王菲为了纪念邓丽君在同年7月发行了菲靡靡之音,其中将《但愿人长久》换成了《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

将敬酒

这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今年春节,这首《将进酒》被凤凰传奇改编,在央视综合频道推出创新文化《经典咏流传》节目上持续刷屏。

《将敬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6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此词是李煜的作品,后改编为2007年电视剧《问君能有几多愁》的片尾曲,由谭健常作曲,屠颖编曲,费玉清演唱。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陶渊明《桃花源诗》的全文翻译

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诗》译文:

秦王暴政乱纲纪,贤士纷纷远躲避。四皓隐居在商山,有人隐匿来此地。往昔踪迹消失尽,来此路途已荒废。相唤共同致农耕,天黑还家自休息。桑竹茂盛遮浓荫,庄稼种植按节气。春蚕结茧取长丝,秋日丰收不纳税。

荒草遮途阻交通,村中鸡犬互鸣吠。祭祀仍遵古礼法,衣裳没有新款式。儿童欢跳纵情歌,老者欣然自游憩。草木花开知春到,草衰木凋知寒至。虽无年历记时日,四季推移自成岁。

欢快安逸乐无穷,哪还需要动知慧?奇踪隐蔽五百岁,一朝开放神奇界。浮薄淳朴不同源,转眼深藏无处觅。请问世间凡夫子,可知尘外此奇迹?我愿踏乘轻云去,高飞寻找我知己。

原文: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陶渊明晚年,约为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的作品。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事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

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诗词赏析

《桃花源诗》是陶渊明创作的附于《桃花源记》之后的一首五言诗,诗与记珠联璧合,又相互独立,并无重复之感。

此诗以诗人的口吻讲述桃花源中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诗人以自己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切感受,突破了个人狭小的生活天地,从现实社会的政治黑暗、人民生活苦难出发,结合传说中的情形,描绘了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对立自由、幸福的理想社会。

《桃花源诗》和《桃花源记》都是描写同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但并不让人觉得重复。《记》是散文,有曲折新奇的故事情节,有人物,有对话,描写具体,富于小说色彩;《诗》的语言比较质朴,记述桃源社会的情形更加详细。

《记》是以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处处写渔人所见,作者的心情、态度隐藏在文本之后,而《诗》则由诗人直接叙述桃源的历史状态,并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慨与愿望,二者相互映照,充分地显示桃花源的思想意义和审美意义。

其他有关世外桃源的诗词

1、《桃源行》——宋代王安石

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

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相问。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

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

译文:望夷宫里在指鹿为马,秦人多半死在长城脚下。逃避乱世的不仅是商山四皓,也有桃花源里的种桃人家。到此地种桃度过了多少冬春,采桃花吃桃实桃枝可作柴薪。子孙在这里生活与世隔绝,虽有父子却不分君臣。

渔郎荡着船不知远近,在桃花深处相见吃惊地彼此相问。世上人怎记起古代有秦,山中人怎料到如今是晋。听说长安又吹起战尘,春风中回首往事泪下沾巾。虞舜一去怎能再得,天下纷纷又历遭多次似秦末之战祸。

赏析:王安石此作是在陶渊明所作基础上又有所发挥,他作为一个政治家,不再把目光主要集中在那理想的境界,而更着眼于现实的残酷,久乱难治。王安石的《桃源行》就是利用这个传统题材加以发挥,凭着自己的想象,作了一番再创造。

诗中将“桃花源”中的云、树、花、竹、鸡犬、房舍以及闾巷、田园等描绘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表现了桃源中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处处洋溢着人间田园生活的气息。全诗笔力舒健,从容雅致,通过形象的画面来开拓诗境,充分反映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2、《武陵桃源送人》——唐代包融

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 先时见者为谁耶,源水今流桃复花。

译文:进入幽静的武陵源后,村落中鸡犬处处,是那秦时人家。最先见到这幅美景的是谁呢?如今武陵源的水流动依旧,桃花也重开了。

赏析:本诗所引武陵,自然是陶渊明名篇《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源。可以说整首诗都是从其中化出。武陵之于桃源,不仅在唐诗中得以继承和发展,而且对于初唐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使一些“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不仅具有更浪漫的想象空间和绚丽色彩,而且还产生了神奇诡异的仙化意象。

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当时唐朝社会道教盛行,再加上富裕的生活和繁荣昌盛的社会使得人们追寻心灵深处中对于生命短暂的忧郁。因此,许多笃信道教的诗人在他们的作品中,常常会描写他们近乎幻觉式的想象。包融的《武陵桃源送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桃花源诗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古诗)

这个没有诗的,你要的可能是这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是

桃花源记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经查证并无“怡然自得”版本,纯属误传,是本文的成语。)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wé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唱出来的古诗词 桃花源记唱出来的古诗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唱出来的古诗词 桃花源记唱出来的古诗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签:桃花源记古文歌曲

标题:唱出来的古诗词 桃花源记唱出来的古诗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287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