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古诗意思 渔歌子古诗意思翻译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渔歌子古诗意思 渔歌子古诗意思翻译的文章,本文对文章渔歌子古诗意思 渔歌子古诗意思翻译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古诗《渔歌子》是什么意思?
1、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不用回家。
2、原文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3、《渔歌子》,词牌名,此调最早见于唐朝诗人为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后来李珣、孙光宪等诗人用过此调。
《渔歌子》,又名《渔歌曲》《渔父》《渔父乐》《渔夫辞》,原唐教坊曲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原为单调廿七字,四平韵。中间三言两句,例用对偶。后来此调多用为双调。“子”即“曲”,《渔歌子》即《渔歌曲》。
渔歌子的意思、翻译及赏析
译文:老渔翁独自在冰天雪地中垂钓,斗笠上只听见雪弹子敲打的声响,蓑衣上不时抖落堆积的雪花,若是把这幅景象画出来,将是一幅绝妙的图画。天色已晚,渔翁消失在淡淡的云烟中。小岛上的竹篱茅舍就是渔翁的家,他钓满一篓鳊鱼和鲫鱼归家后,听到的是一片儿童的欢笑。
原文:
江上雪,独立钓渔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赏析: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首二句化用柳宗元《江雪》中的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不仅化句,更是化意,柳宗元诗中所塑造的独立不迁的渔翁形象自然地转移到了本词中,本词正是以此为基点,作进一步的渲染和深化。
“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为染,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突出渔翁形象。“箬笠”、“蓑衣”是渔翁的必备行头,渔翁成了诗人们的一种自由人格的象征。
“但闻”,只听到,以动衬静,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一样,写出环境之沉寂;“冰散响”点明声音的来处,散同霰,冰霰即小雪粒,“冰散响”即小雪粒打在箬笠上发出的轻微细碎的声响,间接地写出渔翁宁静如水的内心世界。
“图画若为工”,意谓此等雪景,图画怎能画出。若为,怎么能。李纲并非真的想成为一个渔翁,而是欣赏渔翁独立自在的人格,诗人们通过诗词来表现渔翁形象,也并非如画工一样逼真地描绘渔翁的外形,而是要遗貌取神。
从而摄取渔翁的精神人格,进而陶冶自我,达到渔翁一样遗世独立的人生境界,过一种自在自为的生活。因此无论多么高超的画技,如果只追求画面的工整,是无法将渔翁的真精神传达出来的。如果要给这幅图画命名的话,我们可以叫做“雪江独钓图”。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云水”、“远烟”营造出渔翁日暮归去时苍远迷茫的环境。这句反用张志和“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意,但并不是因为忍受不了寂寞,要回到尘世的喧嚣之中,这渔翁要归于何处呢?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屿,小岛。鳊,一种淡水鱼,肉味鲜美。
缩鳊,缩着项的鳊鱼。李纲画笔一转,从烟水苍茫的雪江之上转换到了让人备感温暖的竹篱茅舍,渔翁的家临水而筑依岛而建,不仅自己,就连整个家都远离了尘嚣,真是一个清静自在的世界!
“缩鳊”、“圆鲫”,还有其他种种美味的鱼,一条条被顺次放入轻笼之中,渔翁收获的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自足,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
“欢笑有儿童。”儿童的欢笑,一是因见到许多稀奇古怪的鱼而感到惊喜,一是因为可以饱餐这些美味而欢喜,看到儿童们手舞足蹈的快乐劲儿,渔翁心里如何呢?
这里写儿童的快乐,其实是为了衬托渔翁的快乐,因为这快乐是渔翁带给的,那种精神上的满足足以抵偿寒江垂钓的寒冷与寂寥,最后一句画龙点睛,既点出渔翁的快乐,也交代了上一首渔翁寒江独钓的原因。 如果我们也将词的下片概括一下的话,应该叫“茅舍欢乐图”。
这一幅图与上一幅图形成鲜明对比,而且互为因果,就像电影的两个特写镜头一样,将它们组接到一块,产生了丰富的意义。而这种意义是超出渔翁本身的,这种组接是李纲的匠心安排,体现的当然是李纲的内心世界。
李纲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怎会有如此闲情逸致呢?其实如岳飞一样,在屡经主和派的排挤之后,收复旧山河的雄心壮志早已消磨殆尽,留下的只有一点遗世独立的自守精神和安享天伦的自慰心理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作者李纲又名李伯纪,宋朝人,是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组织过东京保卫战,抗击过金兵。进士出身,宋徽宗时期任兵部侍郎,因议论朝政被贬。京师出现水灾,李纲上疏提出要注意内忧外患,惹徽宗不高兴,又被降职。宋高宗初期曾任宰相,仅七十七天就被罢免。
宣和七年,李纲被召回朝。金人逼到开封,徽宗应李纲所说传位给钦宗,号召军民抗金。钦宗即位,李纲位至尚书。他率领全城军民完成防御部署,后击退金兵。李纲坚决反对求和,被徽宗罢官。军民愤怒,钦宗应民声起用李纲,开封得以保全。金兵离开后,李纲遭到投降派的迫害,再次被徽宗赶出朝廷。
《望江南》即写于李纲不得志的时候,表现了李纲对简朴自在生活的向往。但是当时的他正处在北宋末那战争频发的时候,保卫国家才是重中之重,这安逸闲适的生活只能成为李纲的心中寄托了。
渔歌子古诗带拼音版和译文
渔歌子(yú gē zǐ)
唐代:张志和(táng dài:zhāng zhì hé)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xī sāi shān qián bái lù fēi ,táo huā liú shuǐ guì yú féi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qīng ruò lì ,lǜ suō yī ,xié fēng xì yǔ bú xū guī 。)
译文:西塞山前的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部分注释:①西塞山:景点名,位于浙江湖州;②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③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④鳜鱼:一种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⑤箬笠:竹叶或竹篾做的斗笠;⑥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作者:张志和字子同,初名龟龄,汉族,婺州(今浙江金华)人,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十六岁参加科举,以明经擢第,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唐肃宗赐名为“志和”。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渔歌子古诗意思 渔歌子古诗意思翻译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渔歌子古诗意思 渔歌子古诗意思翻译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