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古诗词名句 孝道古诗词朗诵大全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孝道古诗词名句 孝道古诗词朗诵大全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孝道古诗词名句 孝道古诗词朗诵大全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描述父母养育之恩的诗句
1. 关于父母养育恩的诗句
关于父母养育恩的诗句 1. 形容“难以回报父母恩情”的诗句有哪些
1.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2.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4.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5.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6.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7.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8.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9.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10.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11.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1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13.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2. 描写父母辛苦的诗句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母别子》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2.《慈母爱》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3.《墨萱图》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4.《灵芝篇》魏晋.曹植
灵芝生王地。朱草被洛滨。荣华相晃耀。光采晔若神。
古时有虞舜。父母顽且嚚。尽孝于田垄。烝烝不违仁。
伯瑜年七十。彩衣以娱亲。慈母笞不痛。歔欷涕沾巾。
丁兰少失母。自伤早孤茕。刻木当严亲。朝夕致三牲。
暴子见陵悔。犯罪以亡形。丈人为泣血。免戾全其名。
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
责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
岁月不安居。呜呼我皇考。生我既已晚。弃我何其早。
蓼莪谁所兴。念之令人老。退咏南风诗。洒泪满袆抱。
乱曰。圣皇君四海。德教朝夕宣。万国咸礼让。
百姓家肃虔。庠序不失仪。孝悌处中田。户有曾闵子。
比屋皆仁贤。髫齓无夭齿。黄发尽其年。陛下三万岁。
慈母亦复然。
3. 悼念母亲的诗句
思念逝去母亲的诗句
1、怀念逝去的母亲
灯光浑浊
您笑在墙上
我痛在心里
泛黄的照片
微笑着慈爱的面容
如水的温柔
一滴清泪篱落
书笺两行
一个母亲 一个我
树摇曳着风的舞姿
一片落叶 尘埃泥土
一朵花 盛开枝头
岁月无情
母亲在地里长眠
我在这世上光明
2、相思
娘眠古息山,子落岳阳田。
千里两相望,无时不泪涟。
3、西江月
风送金幡银练,云乘仙鹤神騋。
清明时节向天开,雨漫边庭湘岱。
游子一心伤别,相思千里成灾。
惟将飨酒岳阳台,北向娘亲叩拜。
4、怀念母亲
棘人远在异乡客, 诀别娘系已五期。
淮岸濮山空缱绻, 巴陵湘水共伤悲。
西风回转相愁绝, 血雨冰心同泪飞。
今跪地门三叩首, 连天春草也凄凄。
5、南山祭母
秋雨连绵近月半, 四城八镇水成泛。
南来迁客行难通, 北往骚人眉不展。
我去南山飨酒来, 竹鸣孤冢把娘喊。
风鸦知意同相悲, 恨满长天肠寸断。
6、怀念母亲
夜雨潇湘灯火昏, 清明时节鹒(gēng) 声闻。
伤魂最是家千里, 泪看高堂少一人。
7、思母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4. 父母忌日的诗词
别父
清风蓑雨雨纷纷
正是人间换景新
孰晓天堂传诏令
仙幡度我父亲魂
思父一(七绝)
欲翠青山起父茔
难别盛世舍亲情
从此慢步重宵九
再见音容梦几更
思父二(七绝)
春雷轰烈起沧茔
难信慈严九界行
何日再耕陇上地
三更梦见泪无声
思父三(七绝)
醉风醉雨醉思亲
难孝高堂欲断魂
可叹乡愁谁解意
几回梦赋杏花村
春伤(七律)
东风猎猎送寅春
细雨绵绵润景新
岁月无声多少事
人生慢步几回真
青瓷盏具今还在
绿水茶香不见人
把酒浇愁添乱绪
扶锄挥泪葬花魂
悼春(五绝)
春韵入园香
慈严却远航
残红谁再护
把酒问夕阳
母仪千古留桑梓;长记慈惠传后世
深恩未报惭为子;饮泣难消欲断肠
良操美德千秋在 亮节高风万古存
三思未报劬劳德 一世难忘养育恩
慈恩难忘 音容永在如地久
爱泽共存 教诲长留似天长
罔报难酬慈母德;挥毫莫罄此儿情
祸及贤慈,当年顽梗悔已晚;愧为逆子,终身沉痛恨靡涯
贤母生平历坎坷,回思往昔泪滂沱。
称薪数米持家计,育女养儿受折磨。
苦守寒门艰度命,不辞劳瘁独奔波。
八旬又六归仙去,高立丰碑树楷模。
慈云飘缈赴仙宫,何处能瞻母笑容。
四德严遵留典范,三从格守颂遗风。
培儿每望成龙凤,报德安能尽孝忠。
他世若能重侍奉,再为母子苦甘同。
祭拜亡灵泪两行,苍天有情雨也茫。敬叩祖先洒浊酒,清风拂面情亦绵。烟云花绽满山岗,犹如仙境故人享。子孙不忘根之源,年年焚香烧纸
5. 赞美母亲的养育恩
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儿歌声中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灾灾病病使父母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读书升学费花去父母多少心血;立业成家铺垫着父母多少艰辛。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如果人类应该有爱,那么首先爱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谈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担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而且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感情方面的需求。特别对年迈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顾,耐心安慰。就说现在城市里的大多数老人,虽然儿孙满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钱花,但是孩子以为工作的缘故几乎都不在身边,平时恐怕很少见面,所以,在他们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与所有的亲人团聚。不是有首歌中唱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只求个平平安安,团团圆圆”。所以将来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要记着爸爸、妈妈;而且更要趁现在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多孝敬他们。开始前,我想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一艘载有数百人的大型轮船在海上失火沉没,许多人都失去了生命,只有九十多人生还。乘客中有一个游泳专家来回游了十几次,在连续救起了二十个人后因过分劳累双脚严重抽筋而导致残废必须终身坐轮椅,他一直大叫着问自己:我尽力了吗!几年后在他生日的那天有人问他一生中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他伤感的说:我最记得那被我救起的二十个人中,没有一个人来向我道谢。
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恶。生活中,总会有许多事情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或喜,或忧,于是,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也就选择了过什么样的一种生活。
感恩,是我对待生活的态度。感恩,并不局限于铭记别人的好处,而是延伸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中,以及更多,更多。平时,我们是否会受喜怒哀乐所左右生活?喜的时候是否会欢天喜地欣喜若狂?怒的时候是否会大发雷霆暴跳如雷?哀的时候是否会惆怅万分失落无比?乐的时候是否会手舞足蹈得意忘形?要怎样做到对喜怒哀乐处之泰然?要如何保持平静的心灵?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是的,就当喜,是对我们善待生活做得到的回报;就当怒,是培养我们耐性的时机;就当哀,是天将降大任于自己的先兆所以必先苦我心志;就当乐,是生活对我的泰然处世还以的笑容。如此,还会有什么再影响到自己平静的心绪呢?别人对自己不好,是生活在暗示我们自身有所缺陷所以我们必须积极改进;别人对自己好,是生活在告诉我们要让更多的人喜欢自己就必须再接再厉更进一步。事业的成败也是如此。
感恩,并不是宣扬一种消极的宿命论,而是一种积极的处世方式!学会感恩,不要去记恨对你不好的人。作家余杰说过一句话:恨一个人对自己的伤害,远远比对对方的伤害大。学会感恩,懂得知恩图报不忘恩负义,滴水之恩要以涌泉相报,受人一掊土还人一座山.学会感恩,懂得给别人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今天拉人一把明天陷入困境也会有人拉自己一把。生活是面镜子,学会感恩,对生活时时保持微笑的心情,生活也会还你以微笑。
那么,就让我再次用一个小故事结束今天的演讲吧:有位和尚叫佛印,与朋友结伴出游.在路过海边时与朋友话不投机被朋友甩了一巴掌,佛印气愤的在沙滩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打“.当走过原始森林时佛印和尚遇险被朋友所救,于是他在岩石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救”。朋友奇怪的问他为什么两次在不同的地方写字,佛印答道:巴掌之痛一如海水冲淡沙滩上的字,很快消逝;相助之恩却是刻在石头上的字天长地久,永远铭记。
学会感恩的生活,宁静而祥和。
6. 关于母亲爱子的诗句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送母回乡》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选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韩愈《谁氏子》选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王安石《十五》
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蒋士铨《岁暮到家》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舆恭《思母》
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倪瑞璿《忆母》
还有
1、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白居易《燕诗示刘叟》选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3、韩愈《谁氏子》选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4、王安石《十五》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5、黄景仁《别老母》
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6、蒋士铨《岁暮到家》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7、宋凌云《忆父》
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8、舆恭《思母》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9、倪瑞璿《忆母》
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10、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选
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
7. 关于孝敬父母的诗句
1,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出自清代黄景仁的《别老母》
白话文释义: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唐代:孟郊《游子吟》
白话文释义: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3,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出自先秦:佚名《蓼莪》
白话文释义: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辛劳!
4,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出自春秋《礼记》
白话文释义: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当然连养老送终都做不到的就是不孝了。
5,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出自秦汉《孝经·圣治章第九》
白话文释义:天地万物之中,以人类最为尊贵。人类的行为,没有比孝道更为重大的了。在孝道之中,没有比敬重父亲更重要的了。
8. 关于父母的古诗
宋凌云《忆父》
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孟郊
《游子吟》
慈 母 手 中 线,
游 子 身 上 衣。
临 行 密 密 缝,
意 恐 迟 迟 归。
谁 言 寸 草 心,
报 得 三 春 晖[简析]
这是一支亲切诚挚的母爱颂歌。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一生穷愁潦倒,直到五十岁才得到溧阳县尉的卑微职位。此诗便是他居官溧阳时作。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女儿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女儿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
关于孝道诗句
1. 关于"孝"的十条古诗词
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4、《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5、《母别子》【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6、《慈母爱》【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7、《墨萱图》【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8、《谁氏子》【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9、《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声. 10、《代北州老翁答》【唐】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蔬,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2. 关于孝道的诗句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国”与“家”的关系协调的好,则天下治,反之则乱。保证实现国家、君主有效统治的最高原则是“忠”;巩固基层社会秩序,增加乡党邻里和睦,父慈子孝的最高原则是“孝”。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细胞是家庭,因而,忠孝二者相较,孝比忠更基本。
扩展资料: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从秦汉开始,我国就建立了多民族统一的大国,建成它并维护它要有两条保证。第一条,要保证对广土众民的大国高度集权的有效统治;第二条,要使生活在最基层的个体农民,安居乐业,从事生产。
高度集中的政权与极端分散的农民双方要互相配合,减少对立,在统一的国家协调下,才能从事大规模跨地区的工业建设、文化建设,防止内战,抵御外患,救灾防灾。个体农民从中受到实惠,则天下太平。
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社会根据自然环境的合理选择。家庭是中国古代一家一户的基层生产组织,从而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小农生产的家庭对国家有纳税的义务,国家有保护小农的责任,
“国”与“家”的关系协调的好,则天下治,反之则乱。保证实现国家、君主有效统治的最高原则是“忠”;巩固基层社会秩序,增加乡党邻里和睦,父慈子孝的最高原则是“孝”。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细胞是家庭,因而,忠孝二者相较,孝比忠更基本。
《十三经》中的《孝经》把孝当作天经地义的最高准则。后来北宋的张载作《西铭》,在《孝经》的基础上,融忠孝为一体。
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把伦理学、政治学、心性论、本体论组成一个完整的孝的体系。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民族价值观的共识,起了积极作用,功不可没。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游子吟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孝道
3. 关于孝道的诗句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
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
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国”与“家”的关系协调的好,则天下治,反之则乱。
保证实现国家、君主有效统治的最高原则是“忠”;巩固基层社会秩序,增加乡党邻里和睦,父慈子孝的最高原则是“孝”。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细胞是家庭,因而,忠孝二者相较,孝比忠更基本。
扩展资料: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
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从秦汉开始,我国就建立了多民族统一的大国,建成它并维护它要有两条保证。第一条,要保证对广土众民的大国高度集权的有效统治;第二条,要使生活在最基层的个体农民,安居乐业,从事生产。
高度集中的政权与极端分散的农民双方要互相配合,减少对立,在统一的国家协调下,才能从事大规模跨地区的工业建设、文化建设,防止内战,抵御外患,救灾防灾。个体农民从中受到实惠,则天下太平。
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社会根据自然环境的合理选择。家庭是中国古代一家一户的基层生产组织,从而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
小农生产的家庭对国家有纳税的义务,国家有保护小农的责任, “国”与“家”的关系协调的好,则天下治,反之则乱。保证实现国家、君主有效统治的最高原则是“忠”;巩固基层社会秩序,增加乡党邻里和睦,父慈子孝的最高原则是“孝”。
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细胞是家庭,因而,忠孝二者相较,孝比忠更基本。 《十三经》中的《孝经》把孝当作天经地义的最高准则。
后来北宋的张载作《西铭》,在《孝经》的基础上,融忠孝为一体。 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把伦理学、政治学、心性论、本体论组成一个完整的孝的体系。
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民族价值观的共识,起了积极作用,功不可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游子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道。
4. 关于孝的诗句大全
1、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汉·刘安 2、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3、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唐·韩愈 4、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5、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宋·吕公着 6、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7、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格言集锦》 8、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 9、顾我,复我。
——《诗经》 10、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1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 12、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13、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格言联璧》 14、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15、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16、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唐·王建 17、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18、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19、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20、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21、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22、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
——唐·韩愈 23、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5. 关于孝的诗句
唐·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 翩翩雄与雌。
衔坭两椽间。 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 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 黄口饱难期。
咀爪虽欲弊。 心力不知疲。:
须臾千往来。 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 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 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 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 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 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裹。 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 尔当反自思。
思尔为雏日。 高飞背母时。
当年父母念。 今日尔应知
训世孝弟诗十首
宋·邵雍
子孝亲兮弟敬哥,休残骨肉起风波。
劬劳恩重须当报,手足情深要取和。
公艺同居今古罕,田真共处子孙多。
如斯遐迩皆称美,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怡声下气与谦和。
难兄难弟名偏重,孝子贤孙贵自多。
负米尚难为薄养,读书宁不擢高科。
仲由陈纪皆如此,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训贤妯娌事翁婆。
好遵孟母三迁教,须读张公百忍歌。
孝友睦姻兼任恤,智仁圣义与中和。
当时曾子同杨博,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光阴掷过疾如梭,
庭闱乐处儿孙乐,兄弟和时妯娌和。
孝弟传家名不朽,金银满柜富如何。
要知美誉传今古,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天时地利与人和。
莫言世事常如此,堪叹人生有几何。
满眼繁华何足贵,一家安乐值钱多。
奇哉让梨并怀橘,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晨昏定省莫蹉跎。
一门孝友真难得,百岁光阴最易过。
和乐且耽宜自翕,彝伦攸叙在谦和,
班衣舞罢埙篪奏,子孝亲兮弟敬哥。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6. 关于孝的诗句
这个有点多啊……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父母在世时,要以礼侍奉;死了,要以礼安葬,并且按礼仪祭祀。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关心父母的病痛是讲求孝道之关键。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就是要求子女经常在父母面前尽些孝心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礼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
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父母者,人之本也。
——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
——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
——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李毓秀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
——周秉清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
《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
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
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
《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7. 关于孝心的诗句
1、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译文::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
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2、墨萱图·其一 元代:王冕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译文: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
3、慈乌夜啼 唐白居易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译文:以前有位名叫吴起的人,母亲去世竟不奔丧。哀叹这类的人,他们的心真是禽兽不如啊! 4、元夕二首 明·王守仁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译文:此时余姚家里的厅堂上灯火通明兄第们都来了,父母也一定思念我独自一人在遥远的地方。 5、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宋·文天祥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
译文:做儿子的能死节于孝,做臣子的能死节于忠,那就是死得其所。
8. 表达孝心的诗有哪些
游子吟
作者:【孟郊】 年代:【唐】 体裁:【乐府】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韵译】: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评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
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
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
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
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
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关于感恩的名人名言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 泰戈尔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 华罗庚
每一种恩惠都有一枚倒钩,它将钩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得到那里—— 堂恩
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饶舌、酗酒或其它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厉害—— 英国谚语
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 ——雨果
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 ——希腊谚语
如果一个人身受大恩而后来又和恩人反目的话,他要顾全自己的体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恶毒,他要证实对方罪过才能解释自己的无情无义—— 萨克雷
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 ——英国谚语
无知的人本想做点好事,结果却害人不轻;小喜鹊拔出妈妈的羽毛,还以为报答了养育之恩 ——藏族谚语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 ——苏联谚语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日本谚语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 日本谚语
养儿方知娘辛苦,养女方知谢娘恩 - 日本谚语
从小不知老娘亲,育儿才知报娘恩 - 日本谚语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 中国谚语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衔环结草,以恩报德
竟夜孤灯剪影萧,视子如蛟,望子腾霄。
悠忽双鬓冷霜飘,春下裙腰,秋上眉梢。
卅二年风雨浪浇,雨霁云消,心事如潮。
念慈母半世辛劳,跪乳羊羔,还报今朝
关于及时尽孝的诗句(关于孝道的诗句)
1.关于孝道的诗句
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4、《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5、《母别子》【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6、《慈母爱》【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7、《墨萱图》【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8、《谁氏子》【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9、《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声。
10、《代北州老翁答》【唐】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蔬,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11、《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12、《步虚》【唐】司空图
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
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13、《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唐】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2.有关孝顺的古诗
1、《别老母》清代: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2、《思母》宋代:与恭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3、《岁暮到家 / 岁末到家》清代: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4、《国风·邶风·凯风》先秦:佚名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5、《慈乌夜啼》唐代: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6、《燕诗示刘叟》唐代: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3.关于尽孝的句子
1、时光匆匆,我们长大,父母老去,珍惜当下,及时尽孝! 2、百善孝为先,孝道,中华传统美德,尽孝须及时,不一定非得大富大贵,而是点点滴滴的细节和陪伴。
3、唯有这一伤,是最为悲伤的,看着父母渐渐的老去,陪伴的日子越来越少,有病痛了,不能及时尽孝和照顾,只能远隔千里问候,所谓身不由己,越来越能深刻的体会到。4、世上最遥远的距离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及时尽孝,随时尽孝,哪怕只是一顿简单的饭菜,只是一盆洗脚的水,或者是一次贴心的陪伴。
5、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噪。没娶的别慌,待嫁的别忙。
经营好自己,珍惜眼前的时光,及时尽孝,生活肯定不会让你失望。 6、在物质礼貌高度发达的今日,孝却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地跟不上历史的步伐。
8、孝心,也许是一双袜子,或是一双摆放整齐的拖鞋,或是一个吻,或是一个微笑,或许是一桌为父母烧的菜,或是下雨时及时来到的那把伞,甚至可以是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温馨的祝福。 9、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 10、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
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
4.有关百善孝为先的古诗
(一)《踏莎行》·天地人为贵
太空无极,星辰无数,
唯地球有人生出.
宇宙创造出神奇,
人类变成造物主.
幸福无边,聪明无度,
做人当彼此爱护.
让和谐远离战争,
盼每个家庭和睦.
(二)《沁园春》·天下至道在和谐
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至德要道.
读老子孔子,经书典籍,治世名言,敬业
忠孝.修身养性,立身行道,志在谋国家
富饶.须牢记,要爱人敬人,奉亲养老.
和谐需要平等,临事只为家国计较.
法古今完人,满而不溢,为下不争,居上
不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治理好家庭
细胞.再重提,和谐治家国,首当行孝.
(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十月怀胎妈妈苦,一朝落草爹爹笑.
提儿尿尿吹口哨,逗儿笑笑装怪调.
举上肩头骑马马,躲到树后藏猫猫.
食时挑拣盘中菜,行时担心路上跤.
百般呵护荷捧珠,千方调教鸟啼巢.
垂髫总角逢人夸,弱冠而立涉世焦.
曾学孟母择邻居,亦请良师入户教.
名利场中防眼红,潜规则里怕身飘.
父盼成龙天上飞,母望养老身边绕.
爹爱家谱添独孙,妈忧儿子杂二毛.
爹妈古稀得新乐,孙子襁褓有牢靠.
桑榆晚景发苍苍,早起晚睡弹旧调.
(四)《沁园春》·孝乃天之经,地之义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理当行孝.
学武穆精忠,重华大孝,羔羊跪乳,灵狐
返巢.基因遗递,惟妙惟肖,天道认姊妹
同胞.循天理,传孝悌礼乐,中华之宝.
看登月奔小康,显文明古国之标高.
谈敬业奋发,仁慈博爱,舍己为人,功在
孝道.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息讼于言传
身教.睁眼看,现代文明,功在本朝.
(五)《踏莎行》·祭祀先祖,传承孝道
祭如神在,言敬心哀.
携儿孙登堂同拜.
饮水思源不忘本,
民族始方兴未艾.
孝无终始,善行不怠.
世上无物可不爱.
由此及彼推而广.
看盛世姗姗到来.
(六)祝福孝子
好人有好报,大德必大孝.
心存天下人,腹纳四海潮.
拣苦难于身,送温馨于老.
常为而不有,每言思合道.
其洁比玉润,其心同光耀.
传大孝之风,养精忠之苗.
和谐之精灵,太平之依靠.
为人民服务,替好人祈祷.
(七)梦
似傍晚,
似云月淡淡,
梦魂向老家飞往.
站在门前,
满眼洞壁颓墙,
茅草翻扬.
夜静静,
兄弟姊妹不见,
老屋微光.
似乎妈妈在为我煮饭,
似乎妈妈在为我补衣裳,
似乎妈妈睡在我身旁.
妈妈呀!
双鬓如霜,
为何不将儿呼唤?
为何凝神将我打量?
一眨眼,
妈妈突然不见
我声嘶力竭地喊,
醒来正睡在妻子身旁.
路灯照进纱窗,
天籁声回荡,
我的儿女也工作在远方.
我的苦,
妈妈点点滴滴曾尝,
我的福,
妈妈一丝一毫未享.
难忘妈妈一生的辛酸,
我一生的遗憾,
我一生的忧伤.
眼前亲友次第过,
看食尽鸟投林,
看后浪催前浪.
人生梦一场,
行孝要及时赶上,
父慈子孝要世代相传.
5.孔子的有一句名言告诉我们要及时尽孝.是哪一句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树希望静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树是客观事物,风是不停流逝的时间,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出处】
春秋孔子《孔子家语卷二 ·致思第八》:“与友厚而小绝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译文:朋友交情深厚,可很早就断绝了联系,这是过失之三。树想静下来可风却不停吹动它,子女想要好好孝敬的时候老人却已经不在了!
扩展资料:
关于孝顺的名言:
1、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法国莫泊桑《爱》
2、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希腊伊索克拉底《孝》
3、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现代老舍《老舍选集》
4、不同的人对“孝顺”二字的理解,虽然会有些许不同,但对于“孝顺”行为的实施,却是大体相同的。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现代林语堂《林语堂语录》
5、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国拉法格《听风的歌》
6.表达一种,尽早独立,孝顺父母,陪在家人旁边的感情的古诗词
1、《游子吟》—唐代孟郊
原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母手里拿着针线,为远行的儿子做衣服。临走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担心儿子回来晚了会弄坏衣服。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母亲的恩情如春晖普泽呢?
2、《慈乌夜啼》—唐代白居易
原文: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译文:
慈乌失去了母亲,悲痛欲绝,早晚守着旧树林,一年四季都不肯飞走。每到半夜,人们禁不住哭湿了裙子,慈乌的哭声似乎在哀叹,没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及时尽到反哺孝养之心。
别的鸟类没有母亲吗?为什么只有慈乌这么伤心?想必是母恩深重承受不住吧!从前有一个叫吴起的人,母亲死后没有去奔丧。哀叹这样一个人的心真是禽兽不如啊!慈乌啊慈乌!真是鸟类中的曾参啊!
扩展资料:
《游子吟》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母爱之歌,在官职失意的情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对于孟郊,一个常年漂泊无定所的地方,最难忘的时刻是母子分离的痛苦。这首诗描述了此时慈母缝纫的常见场景,但却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游子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慈乌夜啼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孝道古诗词名句 孝道古诗词朗诵大全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孝道古诗词名句 孝道古诗词朗诵大全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